一种带吹气功能的儿童玩具按摩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38929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吹气功能的儿童玩具按摩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吹气功能的儿童玩具按摩鞋。



背景技术:

目前,鞋子仍然是人们最重要的行走工具,虽然现在的鞋子功能多样、款式美观,但是却没有一种鞋子具有玩具功能,得不到孩子们的喜爱,因此,提供一种具有玩具功能的鞋子出现非常必要,同时现在的鞋子基本上都不带有脚部按摩功能,而且透气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吹气功能的儿童玩具按摩鞋,不仅解决了现有的鞋子不具有玩具的功能,同时还带有脚底穴位按摩功能,而且透气效果良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吹气功能的儿童玩具按摩鞋,包括:鞋底,采用eva材质制作的鞋面,所述鞋面设置于所述鞋底上;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设置于所述鞋面的外表面;按摩凸点,所述按摩凸点设置于所述鞋底与脚掌接触的部位处;与所述鞋底等面积的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设置于所述鞋底内;弹性充气体,所述弹性充气体设置于所述鞋面的外侧顶部,且所述弹性充气体与所述弹性气囊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鞋面的外表面还设置有荧光层。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透气孔的形状为圆形、方形、椭圆形或六边形。

在本实用中,所述鞋底与地面接触的部位设置有用于防滑的花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包括鞋底,在鞋底上设置有一采用eva材质制作的鞋面,在鞋面的外表面设置有透气孔,并在鞋底与脚掌接触的部位处设置有按摩凸点,同时在鞋底内部设置与所述鞋底等面积的弹性气囊,在鞋面的外侧顶部设置有一弹性充气体,且所述弹性充气体与所述弹性气囊相连通,这样本技术方案儿童在穿鞋行走时,首先脚后跟与地面接触,脚后跟把位于根部的弹性气囊内的气体挤压向前,其次是脚掌与地面接触,脚掌继续把弹性气囊内的气体挤压向前,直至鞋面与弹性气囊相连通的弹性充气体膨胀变形,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气体进入弹性充气体的量从而改变弹性充气体的形状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达到玩耍的目的,同时按摩凸点也可以对儿童的脚底穴位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而且由于带有透气孔使得儿童穿起来更加的舒适,儿童体验感好,应用前景广,极大地增强了生产厂家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弹性充气体变形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弹性充气体变形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本发明包括鞋底1,在鞋底1上设置有一采用eva材质制作的鞋面2,eva材质制作使得儿童穿起来感到轻便、舒适,在鞋面2的外表面设置有透气孔3,并在鞋底1与脚掌接触的部位处设置有按摩凸点4,同时在鞋底1内部平铺一所述鞋底1等面积的弹性气囊5,在鞋面2的外侧顶部设置有一弹性充气体6,且所述弹性充气体6与所述弹性气囊5的排气口相连通并且一体成型,这样本技术方案儿童在穿鞋行走时,首先脚后跟与地面接触,脚后跟把位于根部的弹性气囊5内的气体挤压向前,其次是脚掌与地面接触,脚掌继续把弹性气囊5内的气体挤压向前,直至鞋面2与弹性气囊5相连通的弹性充气体6膨胀变形,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气体进入弹性充气体6的量从而改变弹性充气体6的形状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达到玩耍的目的,同时按摩凸点4也可以对儿童的脚底穴位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而且由于带有透气孔3使得儿童穿起来更加的舒适,儿童体验感好,应用前景广,极大地增强了生产厂家的市场竞争力。

优选地,本发明透气孔3的形状选为圆形、方形、椭圆形或六边形的一种,本发明并不限制透气孔3的形状,只要以基本类似的技术手段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在鞋面2的外表面还设置有荧光层,这样在夜晚的时候,不仅看上去美观,而且也为儿童在夜晚玩耍时起到一定的照明效果,并在鞋底1与地面接触的部位设置有用于防滑效果的花纹,这样使得儿童的玩耍过程,避免由于鞋底1打滑从而导致摔倒,避免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吹气功能的儿童玩具按摩鞋,属于玩具技术领域,包括鞋底,在鞋底上设置有一采用EVA材质制作的鞋面,在鞋面的外表面设置有透气孔,并在鞋底与脚掌接触的部位处设置有按摩凸点,同时在鞋底内部设置与所述鞋底等面积的弹性气囊,在鞋面的外侧顶部设置有一弹性充气体,且所述弹性充气体与所述弹性气囊相连通。

技术研发人员:赵婧;陈宜;汪庆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06.29
技术公布日:2017.09.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