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片式模杯的文胸及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48382发布日期:2019-04-30 18:01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女性内衣领域的单片式罩杯文胸,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单片式模杯的文胸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女性文胸,为了做出适应乳房的外形,需要在文胸上制作出罩杯形状的结构,而布料都是平面的,为了使布料隆起,就需要用其它的辅助材料使布料弯曲出罩杯形状的工艺,按照目前文胸的制作方式,通常有两种工艺来做出需要的隆起形状。1:缝纫制作,罩杯部分的布料采用的是部分折叠的方式折叠出近似罩杯形状的布料;2:热压方式制作,采用的方法是喷胶后将布料粘合在已经变形的海绵上,布料会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并被胶水粘接固定在海绵体的表面。上述两种的文胸都具有海绵结构,体积上都较大,无法有效压合成片状的结构而进行携带,而其它的无海绵支撑层的文胸,乳房位置的布料需要进行通过部分折叠后缝制方式制作出罩杯形状,这会在连接处存在接缝,而使使用者感觉存在异物感。因此目前的便携式文胸无法具有光滑的舒适表面。而现有市面上在布料上形成曲面的工艺也是需要中间步骤的过渡模具的,工序繁杂,如中国专利号为201110297792x的发明专利,其工艺需要制作一个中间辅助形状的纸片模具,同时,其工艺的制作位置不严格限制,而采用无弹力的材料作为支撑加强层之后,热变形的位置必须精确定位,才可以保证成品的合格率。对于热成型的文胸,在热压过程存在高温是无法进行切边工序的,对于从模具中取出后柔软度较高,无法精确定位的文胸半成品的切边工序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的单片式模杯的文胸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片式模杯的文胸,关键在于所述的文胸包括包括依次排列的上表层、中间加强层及下表层热压粘接而成;上表层及下表层采用弹力材料制作,所述的中间加强层采用无弹力材料制作,中间加强层为经过冲模工序预先切除对应于两个乳房的两个圆孔的片状体,所述的上表层与下表层在直接接触面之间无采用粘接材料,上表层及下表层对应于乳房位置具有碗状凸起,所述的中间加强层的两面均设有粘接材料层。

所述的粘接材料层为热熔胶膜或者是热熔胶点状喷涂在中间加强层上。

一种单片式模杯的文胸的制作方法,关键在于所述的制作方法包括:

预热模具、叠放材料、加热压合、切边工序;上述叠放材料工序中的材料包括将上表层、中间加强层及下表层依次叠加,所述的上表层及下表层采用弹力材料制作,所述的中间加强层采用无弹力材料制作,中间加强层为经过冲模工序预先切除对应于两个乳房的两个圆孔的片状体;上述采用的模具包括上凸模及下凹模,所述的上凸模包括外固定模及内下压模,内下压模外套设在固定模内,所述的下凹模的两侧及中间设有固定定位针,对应于上凸模的外固定模上设有固定针孔。

一种单片式模杯的文胸的制作方法:其所述的预热模具工序为将模具的下凹模和上凸模加热到140~150度;其所述的叠放材料工序为将上表层、中间加强层及下表层依次叠放在下凹模上面,所述的中间加强层的上下面均设有热熔胶膜片;其所述的加热压合工序为将下凹模和上凸模合拢,加热到151~170摄氏度,压合时间40~50秒,制得半成品模杯;其所述的切边工序为取出半成品模杯,放置到切边模具中进行切边,获得成品。

所述的加热压合工序之后还包括冷却定型工序:为取出半成品模杯,转移到0~5摄氏度的冷却模具中10~15秒,进行冷却定型。

所述的模杯弹力布料上还放置有背带、肩带及背扣。

所述的切边工序中包括采用切模进行切边,所述的切模包括下模及刀模及压边模,刀模设置在压边模内,所述下模表面设有与文胸杯形相适应的凸起。

所述的下凹模的多个固定定位针设置在模具外边缘,上凸模的对应位置设有固定针孔。

所述的上表层及下表层为含有20%~50%氨纶的布料,所述的下凹模的凹陷长度在上表层及下表层布料的弹性范围可达的长度内。

所述上凸模在下压的时候,外固定模先下降压合,固定后再降下内下压模。

本发明的单片式模杯的文胸及制作方法,采用单套模具直接将布料通过热变形并冷却固定的方法,避免了中间成型模具的使用,减少了中间变形区与切除边缘之间的误差,同时在布料变形工艺的过程中热压合背带、肩带及其它附件,采用简单的一步工艺就可制作出具有罩形的单片式文胸,方便使用者进行携带,同时还可以完美体现出使用者胸型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单片式模杯的文胸,关键在于所述的文胸包括包括依次排列的上表层、中间加强层及下表层热压粘接而成;上表层及下表层采用弹力材料制作,所述的中间加强层采用无弹力材料制作,中间加强层为经过冲模工序预先切除对应于两个乳房的两个圆孔的片状体,所述的上表层与下表层在直接接触面之间无采用粘接材料,上表层及下表层对应于乳房位置具有碗状凸起,所述的中间加强层的两面均设有粘接材料层。在罩杯的中间位置的上表层与下表层之间采用无胶粘接的结构,可使文胸凸显出布料的柔滑与轻柔,并且具有最小的体积,可方便该文胸的携带。采用无弹力的中间加强层作为主要支撑材质。中间加强层为面纱面料织造,也可以采用其它无弹力的纺织线织造。所述的弹力材料为含有一定比例氨纶的布料。

所述的粘接材料层为热熔胶膜或者是热熔胶点状喷涂在中间加强层上。热熔胶点状喷涂在中间加强层上可提高文胸的透气性能。

一种单片式模杯的文胸的制作方法包括:预热模具、叠放材料、加热压合、切边工序;上述叠放材料工序中的材料包括将上表层、中间加强层及下表层依次叠加,所述的上表层及下表层采用弹力材料制作,所述的中间加强层采用无弹力材料制作,中间加强层为经过冲模工序预先切除对应于两个乳房的两个圆孔的片状体;上述采用的模具包括上凸模及下凹模,所述的上凸模包括外固定模及内下压模,内下压模外套设在固定模内,所述的下凹模的两侧及中间设有固定定位针,对应于上凸模的外固定模上设有固定针孔。固定定位针用于在叠放的时候将布料插入形成定位,多层的布料可依次插入定位。

一种单片式模杯的文胸的制作方法的预热模具工序为将模具的下凹模和上凸模加热到140~150度;其所述的叠放材料为将上表层、中间加强层及下表层依次叠放在下凹模上面,所述的中间加强层的上下面均设有热熔胶膜片;其所述的加热压合为将下凹模和上凸模合拢,加热到151~170摄氏度,压合时间40~50秒,制得半成品模杯;其所述的切边工序为取出半成品模杯,放置到切边模具中进行切边,获得成品。

所述的加热压合工序之后还包括冷却定型步骤:为取出半成品模杯,转移到0~5摄氏度的冷却模具中10~15秒,进行冷却定型。

所述的模杯弹力布料上还放置有背带、肩带及背扣。

所述的切边工序中包括采用切模进行切边,所述的切模包括下模及刀模及压边模,刀模设置在压边模内,所述下模表面设有与文胸杯形相适应的凸起。由于从成型模具取出后的文胸半成品具有很低的硬度,无法依靠自身的挺直度实现在模具上定位,按照现有工艺直接切边会出现切边位置无法对准的问题。通过在文胸上设置定位针而形成的针孔,可供切边的时候进行辅助定位。解决了无海绵热压文胸的切边问题。

所述的下凹模的多个固定定位针设置在模具外边缘,上凸模的对应位置设有固定针孔。

所述的上表层及下表层为含有20%~50%氨纶的布料,所述的下凹模的凹陷长度在上表层及下表层布料的弹性范围可达的长度内。

所述上凸模在下压的时候,外固定模先下降压合,固定后再降下内下压模。

本发明的文胸全工艺无采用缝纫机进行缝制动作,减少了缝纫工序的成本,采用直接切边工序可提高制造效率,减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例1:

1)将模具的下凹模和上凸模加热到145度;

2)将上表层、中间加强层及下表层依次叠放在下凹模上面,所述的中间加强层覆盖在上表层及下表层边缘,所述的中间加强层上下面均设有热熔胶膜片,所述的上表层及下表层上还放置有背带、肩带及背扣;所述上表层及下表层的模杯弹力布料含有40%的氨纶,

3)所述上凸模包括外轮廓固定部及内凸部,将下凹模和上凸模合拢,加热到170摄氏度,压合时间50秒,制得半成品模杯;

4)取出半成品模杯,转移到2摄氏度的冷却模具中15秒,进行冷却定型;

5)取出半成品模杯,放置到切边模具中进行切边,获得成品。

具体实施例2:

1)将模具的下凹模和上凸模加热到140度;

2)将上表层、中间加强层及下表层依次叠放在下凹模上面,所述的中间加强层覆盖在上表层及下表层边缘,所述的中间加强层上下面均设有热熔胶膜片,所述的上表层及下表层上还放置有背带、肩带及背扣;所述的上表层及下表层的模杯弹力布料含有20%的氨纶,

3)所述上凸模包括外轮廓固定部及内凸部,将下凹模和上凸模合拢,加热到140摄氏度,压合时间40秒,制得半成品模杯;

4)取出半成品模杯,转移到0摄氏度的冷却模具中12秒,进行冷却定型;

5)取出半成品模杯,放置到切边模具中进行切边,获得成品。

具体实施例3:

1)将模具的下凹模和上凸模加热到150度;

2)将上表层、中间加强层及下表层依次叠放在下凹模上面,所述的中间加强层覆盖在上表层及下表层边缘,所述的中间加强层上下面均设有热熔胶膜片,所述的上表层及下表层上还放置有背带、肩带及背扣;所述上表层及下表层的模杯弹力布料含有30%的氨纶,

3)所述上凸模包括外轮廓固定部及内凸部,将下凹模和上凸模合拢,加热到160摄氏度,压合时间45秒,制得半成品模杯;

4)取出半成品模杯,转移到5摄氏度的冷却模具中12秒,进行冷却定型;

5)取出半成品模杯,放置到切边模具中进行切边,获得成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