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1797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等,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目前,随着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智能手表的个性化设计要求也越来越多;而相比于设备主体的千篇一律,表带更容易突出设计特色,因此,这就需要表带可拆卸和便于更换。

目前,可穿戴设备的主体与带体的连接主要依赖于生耳,而市场上传统的生耳一般需要两个推杆分别控制两端的轴,一方面在拆卸或者安装时,需要同时拨动两个推杆带动两端的轴实现收缩和伸出,以实现设备主体与表带的连接或者断开,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难度比较大,即拆卸或者安装带体比较麻烦,另一方面智能设备一般都需要较小的规格尺寸,而两个推杆的设计所需要的空间非常大,显然不能满足狭小的结构空间和id设计的需求。

简言之,现阶段的可穿戴设备具有拆卸或者安装带体比较麻烦,以及所需的结构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装置,用于解决现阶段的智能穿戴设备现阶段的可穿戴设备具有拆卸或者安装带体比较麻烦,以及所需的结构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装置,其包括:套筒、限位件、第一连接柱以及第二连接柱;其中,

所述限位件固定在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表面开设有一段滑动槽;

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分居于所述限位件两侧设置在所述套筒的两端筒口处;

所述第一连接柱的朝向所述限位件的一端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二连接柱的朝向所述限位件的一端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限位件之间设有第一弹性部件;

所述第二连接柱上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过所述滑动槽伸出于所述套筒表面,所述推杆能带动所述第二磁铁朝着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限位件的方向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固定在所述套筒内的第三磁铁,所述第三磁铁分别与所述第一磁铁以及所述第二磁铁相互吸引。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磁铁和所述第三磁铁之间设有第二弹性部件,且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弹力大于所述第二磁铁和所述第三磁铁之间吸引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柱为第一台阶轴;所述第一台阶轴的第一轴段的轴径小于第二轴段的轴径;所述第二轴段置于所述套筒内,且其端部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磁铁的第一容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柱为第二台阶轴;所述第二台阶轴包括两个轴径不同轴段;所述两个轴径不同的轴段中的大径轴段置于所述套筒内,且其端部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磁铁的第二容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设置在所述大径轴段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两个套筒塞,所述两个套筒塞分别过盈装配于所述套筒两端的筒口处;

所述两个套筒塞上均开设有通孔,其中,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均能通过各自对应的通孔伸出或缩回所述套筒。

本发明实施例并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其包括设备主体、穿戴部以及以上所述的连接装置;

所述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上;

所述穿戴部上设有分别与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配合使用的连接孔;

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柱分别伸出于所述套筒并伸入对应的所述连接孔内时,所述设备主体与所述穿戴部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柱分别向所述套筒内缩回并从各自对应的所述连接孔脱出时,所述设备主体与所述穿戴部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穿戴部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

所述第一带体的第一端部的两侧和所述第二带体的第一端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连接孔;

所述第一带体的第二端部和所述第二带体的第二端部通过连接件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轴;在所述第一带体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扣入孔,所述连接轴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带体的第二端部,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插入于所述至少一个扣入孔的其中一个,其中,所述连接轴的第二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扣入孔的直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装置,通过在中间设置有限位件的套筒的两个端口位置设置两个连接柱,在其中一个连接柱上设置用于拨动该连接柱的推杆,两个连接柱上连接相互吸引的磁铁,并在磁铁未设置推杆的连接柱上连接弹性部件,通过手动拨动推杆使得两个磁铁相互靠近,使吸引力大于弹性部件的弹力,进而使得两个连接柱同时向套筒内缩回;以及通过手动拨动推杆使得两个磁铁相互远离,使吸引力小于弹性部件的弹力,进而使得两个连接柱同时伸出于套筒,即完成连接装置与穿戴设备的穿戴部的连接或者断开,一方面使得可穿戴设备拆卸或者安装带体比较简单,另一方面单个推杆的设计可以节省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的一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的一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的又一立体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一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又一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此外,“耦接”或“电性连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性耦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所述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性耦接于所述第二装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耦接手段间接地电性耦接至所述第二装置。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发明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具体实施例

请参考以下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的一立体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的一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连接装置的又一立体结构爆炸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一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又一平面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连接装置1包括套筒10、限位件20、第一连接柱30以及第二连接柱40。所述限位件20固定在所述套筒10内,所述套筒10表面开设有一段滑动槽110;所述第一连接柱30和所述第二连接柱40分居于所述限位件20两侧设置在所述套筒10的两端筒口处;所述第一连接柱30的朝向所述限位件20的一端设有第一磁铁50,所述第二连接柱40的朝向所述限位件20的一端设有第二磁铁60,所述第一磁铁50与所述限位件20之间设有第一弹性部件70;所述第二连接柱40上设置有推杆410,所述推杆410穿过所述滑动槽110伸出于所述套筒10表面,所述推杆410能带动所述第二磁铁60朝着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限位件20的方向滑动。

其中,当所述第二磁铁60靠近所述限位件20时,所述第二连接柱40缩入所述套筒10,所述第二磁铁60与所述第一磁铁50吸引力大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70的弹力,所述第一磁铁50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柱30缩入所述套筒10;所述第二磁铁60远离所述限位件20时,所述第二连接柱40伸出所述套筒10,所述第二磁铁60与所述第一磁铁50吸引力小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70的弹力,所述第一磁铁50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柱30伸出所述套筒10。

具体地,所述套筒10为包括但不限定是圆筒状或者方筒状结构,其表面上开设有一所述滑动槽110,所述滑动槽110的长度在这里并不做过多的限定,一般情况下其是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柱40一侧;所述限位件20包括但不限制是设置于所述套筒10内部的隆起,其用于阻止所述第一磁铁50在受到所述第二磁铁60吸引力的作用下向所述第二磁铁60侧的所述套筒10内运动,但是可以想到的是所述限位件20不应该是隔绝磁性的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柱40上设置有推杆410,所述推杆410的自由端穿过所述滑动槽110伸出于所述套筒10表面,并在用户拨动下朝着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限位件20的方向滑动,由于所述第二连接柱40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磁铁60,即可以带动所述第二磁铁60朝着靠近或者远离所述限位件20的方向滑动,所述第一连接柱30的端部设置所述第一磁铁50。

当所述第二磁铁60靠近所述限位件20,与所述第一磁铁50之间的距离也会变小,两者之间的吸引力则会变大,而此时的吸引力则会大于所述第一磁铁50和所述限位件20之间的第一弹性部件70的弹力,此时所述第一磁铁50便会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柱30朝着靠近所述限位件20滑动,即此时所述第一连接柱30和所述第二连接柱40便会一同向所述套筒10内的限位件20运动,进而回缩至所述套筒10内;

当所述第二磁铁60远离所述限位件20,与所述第一磁铁50之间的距离也会变大,两者之间的吸引力则会变小,而此时的吸引力则会小于所述第一磁铁50和所述限位件20之间的第一弹性部件70的弹力,此时所述第一磁铁50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70的弹力作用下便会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柱30朝着远离所述限位件20滑动,即此时所述第一连接柱30和所述第二连接柱40便会一同向所述套筒10的两个端部运动,进而伸出于所述套筒10的端部。

以上实施例中,通过一个所述推杆410的拨动实现两个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30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柱40)同时向所述套筒10内回缩或者伸出于所述套筒10,整个连接装置1操作简单方便,且一个所述推杆410的设计也节省了结构空间,使得连接装置1的规格可以做的更小,使其更好的适配于较小的设备连接。

请结合图2-图3,在本发明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20为固定在所述套筒10内的第三磁铁210,所述第三磁铁210分别与所述第一磁铁50以及所述第二磁铁60相互吸引。在这里,所述第三磁铁210固定在所述套筒10内,当所述第二磁铁60与所述第三磁铁210相互靠近时,使得两者吸引所述第一磁铁50的吸引力会变大,此时的吸引力会大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70的弹力,进而使得所述第一磁铁50在吸引力的作用下朝着靠近所述第三磁铁210的方向运动,即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柱30朝着靠近所述第三磁铁210的方向运动,即所述第一连接柱30和第二连接柱40同时向所述套筒10内收缩;当所述第二磁铁60与所述第三磁铁210相互远离时,使得两者吸引所述第一磁铁50的吸引力会变小,此时的吸引力会小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70的弹力,进而使得所述第一磁铁50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70的弹力的作用下朝着远离所述第三磁铁210的方向运动,即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柱30朝着远离所述第三磁铁210的方向运动,即所述第一连接柱30和第二连接柱40同时伸出于所述套筒10。

另外,在本发明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磁铁60和所述第三磁铁210之间设有第二弹性部件80,且所述第二弹性部件80的弹力大于所述第二磁铁60和所述第三磁铁210之间吸引力。

在所述第二磁铁60和所述第三磁铁210之间设置所述第二弹性部件80,用于在用户手动拨动所述推杆410使所述第一连接柱30和所述第二连接柱40同时向所述套筒10内收缩后,松开所述推杆410后所述第二连接柱40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80的弹力的作用下朝着远离所述第三磁铁210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柱30在所述第一弹性部件70的弹力的作用下也朝着远离所述第三磁铁210的方向运动,使所述第一连接柱30和所述第二连接柱40同时伸出于所述套筒10,即可以做到撤销拨动所述推杆410的力时所述第一连接柱30和所述第二连接柱40可以自动回弹,使得操作更加便利,提升用户体验。

另外,所述第一连接柱30为第一台阶轴310;所述第一台阶轴310的第一轴段3101的轴径小于第二轴段3102的轴径;所述第二轴段3102置于所述套筒10内,且所述第二轴段3102的端部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磁铁50的第一容置槽3103。具体地,所述第一轴段3101的一端可伸出于所述套筒10的端部,所述,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轴段3102,所述第二轴段3102远离所述第一轴段3101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一磁铁50的所述第一容置槽310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轴段3102的直径与所述套筒10的内径相匹配,这里的匹配关系是指所述所述套筒10的内径略大于所述第二轴段3102的直径,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柱40可以在所述套筒10滑动且不至于倾倒。

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柱40为第二台阶轴420,所述第二台阶轴420包括两个轴径不同轴段,即大径轴段4201和小径轴段4202。其中,所述大径轴段4201置于所述套筒10内,且其端部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磁铁60的第二容置槽4203。

具体地,所述小径轴段4202的一端可伸出于所述套筒10的端部,所述,另一端连接所述大径轴段4201,所述大径轴段4201远离所述小径轴段4202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第二磁铁60的所述第二容置槽4203。进一步地,所述大径轴段4201的直径与所述套筒10的内径相匹配,这里的匹配关系是指所述所述套筒10的内径略大于所述大径轴段4201的直径,以使得所述第二连接柱40可以在所述套筒10滑动且不至于倾倒。更进一步地,所述推杆410设置在所述大径轴段4201上。

另外,在本发明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1还包括两个套筒塞90,所述两个套筒塞90分别过盈装配于所述套筒10两端的筒口处;所述两个套筒塞90上均开设有通孔910,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柱30和所述第二连接柱40均能通过各自对应的通孔910伸出或缩回所述套筒10。具体地,为放置所述第一连接柱30和所述第二连接柱40从所述套筒10的端口伸出的过长,在所述套筒10两端的筒口处分别过盈装配所述套筒塞90,所述通孔910的孔径会稍大于所述第一连接柱30和所述第二连接柱40的直径,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柱30和所述第二连接柱40均能通过所述通孔910伸出或缩回所述套筒10。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4-图6,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包括以上实施例一种所述的连接装置1、穿戴部2以及设备主体3。

其中,所述连接装置1设置在所述设备主体3上,具体地,设备主体3一般包括一基座31,两个所述连接装置1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座31的相对两端部,具体的设置方法包括但不限定于是焊接、粘接或者一体化设计等。

所述穿戴部2上设有分别与所述连接装置1的第一连接柱30和所述第二连接柱40配合使用的连接孔21,具体地,所述穿戴部2包括第一带体22和第二带体23;所述第一带体22的第一端部24的两侧和所述第二带体23的第一端部25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连接孔21;所述第一带体22的第二端部26和所述第二带体23的第二端部27通过连接件28活动连接。

当所述第一连接柱30与所述第二连接柱40分别伸出于所述套筒10并伸入对应的所述连接孔21内时,所述设备主体3与所述穿戴部2连接,如图5所示的状态;以及当所述第一连接柱30与所述第二连接柱40分别向所述套筒10内缩回并从各自对应的所述连接孔21脱出时,所述设备主体3与所述穿戴部2脱离,如图6右侧所示的状态。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柱30与所述第二连接柱40与所述穿戴部2的连接机制请参考以上实施例一中的详细描述,在此不予赘述。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28包括连接轴281;在所述第一带体22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扣入孔282,所述连接轴281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带体23的第二端部27,所述连接轴281的第二端插入于所述至少一个扣入孔282的其中一个,其中,所述连接轴281的第二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扣入孔282的直径。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