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鞋垫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5942发布日期:2019-06-05 21:40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智能鞋垫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关于一种智能鞋垫模块,尤其是一种具有磁吸式充电结构的智能鞋垫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各种穿戴式装置应运而生。穿戴式装置除了随时记录人体健康信息以外,也可记录运动信息,方便用户了解自己的运动量。智能鞋垫是一种在鞋垫中设置感测模块的穿戴式装置,侦测用户脚部的动作来纪录用户的运动量,非常适合跑步、爬山等运动。由于使用者的脚部在运动过程中容易流汗或是接触到潮湿脏污的环境,因此智能鞋垫需要具备良好的防水防尘的功能。然而,现有的智能鞋垫一般采用接触式充电的方式无法达到防水防尘的需求,容易产生故障。

因此,需要一种智能鞋垫模块,具有良好的防水防尘的功能,增加产品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之目的为提供一种智能鞋垫模块。本发明之智能鞋垫模块采用磁吸式充电结构避免使用传统的接触式充电的方式,利用磁吸式充电结构达到防水防尘的效果。同时,将壳体的上盖与下盖利用超音波的方式结合,使整个智能鞋垫模块都具有防水防尘的功能,增加智能鞋垫模块的耐用性与使用寿命。并且,透过磁吸式充电的连接方式,让使用者在对智能鞋垫模块进行充电时无需要精准的对位,可以轻易地将智能鞋垫模块连接到充电在线进行电力传输与数据传输。同时,本发明之智能鞋垫模块采用简化后的天线制程以降低制做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鞋垫模块,用于放置于一鞋垫内并记录用户的运动状态。前述智能鞋垫模块包含一感测单元、一无线单元、一控制单元以及一供电单元。前述感测单元用于感测一运动信息。前述无线单元用于传输前述运动信息。前述控制单元连接于前述感测单元与前述无线单元,并控制前述感测单元与前述无线单元。前述供电单元连接于前述控制单元,用于提供电能给前述智能鞋垫模块。前述供电单元具有一磁吸式充电结构。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智能鞋垫模块进一步包含一储存单元,用于储存前述运动信息。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供电单元进一步包含一电池,用于储存与提供电能。前述供电单元进一步包含一电量警示器。当前述电池之电能低于一默认值时,前述电量警示器发出一警示讯号。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磁吸式充电结构包含一连接片、一第一磁铁与一第二磁铁。前述第一磁铁与前述第一磁铁固定于前述连接片上。当前述连接片与一磁吸式充电线连接时,前述第一磁铁与前述第二磁铁利用磁力将前述磁吸式充电线吸引在前述连接片上。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磁吸式充电结构进一步包含一充电接口。前述充电接口连接于前述连接片。当前述磁吸式充电连接于前述连接片时,前述磁吸式充电线透过前述连接片与前述充电接口对前述电池进行充电。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磁吸式充电结构进一步包含一充电控制器连接于前述电池。前述充电控制器用于控制一对前述电池进行充电之电流。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感测单元包含一第一传感器与一第二传感器。前述第一传感器为一加速度传感器。前述第二传感器为一陀螺仪传感器。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智能鞋垫模块进一步包含一电路板。前述无线单元包含一天线与一导电橡胶。前述天线透过前述导电橡胶电连接于前述电路板。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前述智能鞋垫模块进一步包含一上盖与一下盖。前述上盖与前述下盖系利用超音波制程结合。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智能鞋垫模块采用磁吸式充电结构避免使用传统的接触式充电的方式(例如传统之microusb连接器或弹簧针连接器),利用磁吸式充电结构达到防水防尘的效果。同时,将壳体的上盖与下盖利用超音波的方式结合,使整个智能鞋垫模块都具有防水防尘的功能,增加智能鞋垫模块的耐用性与使用寿命。并且,透过磁吸式充电的连接方式,让使用者在对智能鞋垫模块进行充电时无需要精准的对位,可以轻易地将智能鞋垫模块连接到充电在线进行电力传输与数据传输。同时,本发明之智能鞋垫模块采用简化后的天线制程以降低制做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为智能鞋垫分解式意图;图1b为智能鞋垫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之智能鞋垫模块方块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之智能鞋垫模块之分解示意图;图3b为本发明之智能鞋垫之组合示意图。

图4a与图4b为本发明之智能鞋垫模块之无线单元组装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智能鞋垫

100智能鞋垫模块

110控制单元

120无线单元

130感测单元

131第一传感器

132第二传感器

140储存单元

150供电单元

151电池

152磁吸式充电结构

152a连接片

152b第一磁铁

152c第二磁铁

152d充电界面

152e充电控制器

153电量警示器

161上盖

162下盖

170电路板

200鞋垫

210上片结构

220下片结构

300磁吸式充电线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一种智能鞋垫模块,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

请先参考图1a与图1b,图1a为智能鞋垫分解示意图。图1b为智能鞋垫组合示意图。如图1a与图1b所示,智能鞋垫10包含一鞋垫200、一智能鞋垫模块100以及一磁吸式充电线300。前述智能鞋垫模块100设置于前述鞋垫200内并记录用户的运动状态。前述磁吸式充电线300对前述智能鞋垫模块100进行充电。前述磁吸式充电线300之供电来源可为一行动电源或是其他电子装置(图未示)。前述磁吸式充电线300可利用一usb接头(图未示)与前述行动电源或是其他电子装置连接,并利用一磁吸式充电接头连接至前述智能鞋垫模块100,对前述智能鞋垫模块100进行充电。前述鞋垫200可包含一上片结构210以及一下片结构220。前述智能鞋垫模块100设置于前述上片结构210与前述下片结构220之间。使用时,使用者可将前述智能鞋垫10放在运动鞋中,前述智能鞋垫模块100利用侦测用户脚部的运动信息来纪录用户的运动状态。

请参考图2为本发明之智能鞋垫模块100之方块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之智能鞋垫模块100包含一感测单元130、一无线单元120、一控制单元110以及一供电单元150。前述感测单元130用于感测用户的运动信息。前述无线单元120用于传送前述运动信息。前述控制单元110连接于前述感测单元130与前述无线单元120,并控制前述感测单元130与前述无线单元120。前述供电单元150连接于前述控制单元110,用于提供电能给前述智能鞋垫模块100。前述供电单元150包含一电池151、一磁吸式充电结构152以及一电量警示器153。前述电池151用于储存与提供电能。前述磁吸式充电结构152用于对前述电池151进行充电。前述电量警示器153用于侦测前述电池151之电量低于一默认值时,前述电量警示器152发出一警示讯号。前述电量警示器153可包含一led灯。当前述电池151进行充电时,前述led灯为红色。当前述电池151充饱电时,前述led灯为绿色。前述感测单元130包含一第一传感器131以及一第二传感器132。前述第一传感器131为一加速度传感器(g-sensor)。前述加速度传感器藉由身体行走或是跑步时所产生之加速度变化,来计算行走或是跑步的步数。前述第二传感器132为一陀螺仪传感器(gyrosensor)。前述陀螺仪传感器用于侦测人体运动时的方位。前述陀螺仪传感器与前述加速度传感器搭配使用可以更精准地侦测使用者的运动状态。前述智能鞋垫模块100进一步包含一储存单元140,用于储存前述运动信息。前述无线单元120可定期或是依据用户的指令,将储存在前述储存单元140之运动信息传输至一手执装置(图未示),例如智能手机。使用者可利用前述智慧手机的智能鞋垫app查看自己的运动信息。

请参考图3a与图3b,图3a为本发明之智能鞋垫模块之分解示意图。图3b为本发明之智能鞋垫模块之组合示意图。如图3a与图3b所示,前述智能鞋垫模块100进一步具有一上盖161以及一下盖162。前述智能鞋垫模块100之控制单元110、无线单元120、感测单元130、储存单元140以及供电单元150设置于前述上盖161以及下盖162之前。前述上盖161与前述下盖162利用超音波制程结合,使得前述上盖161与前述下盖162形成一防水防尘之壳体保护内部的组件。前述智能鞋垫模块100进一步具有一电路板170。前述无线单元120与前述供电单元150设置于前述电路板170上。前述磁吸式充电结构152包含一连接片152a、一充电接口152d、一第一磁铁152b以及一第二磁铁152c。前述第一磁铁152b与前述第二磁铁152c设置于前述连接片上。前述连接片152a电连接于前述电池151。前述充电接口152d电连接于前述充电片152a。当对前述电池151进行充电时,前述第一磁铁152b与前述第二磁铁152c利用磁力将一磁吸式充电线(如图1a之磁吸式充电线300)之充电接头吸引在前述连接片152a上,并利用前述连接片152a以及前述充电接口152d对前述电池151进行充电。前述第一磁铁152b与前述第二磁铁152c可用带有磁力的金属制成。前述第一磁铁152b与前述第二磁铁152c除了利用磁力将磁吸式充电线之充电接头吸住之外,同时也可电连接于充电接头以及前述连接片152a,具有导电的效果。前述磁吸式充电结构152可进一步包含一充电控制器152e连接于前述电池151。前述充电控制器152e用于控制对前述电池151充电之电流,避免电流过大对前述电池151造成破坏。如图3b所示,前述智能鞋垫模块100组合时,前述上盖161以及前述下盖162利用超音波制程形成一防水防尘之壳体。前述连接片152a、前述第一磁铁152b与前述第二磁铁152c暴露于前述上盖161与前述下盖162所形成的壳体之外,以便于与磁吸式充电线连接。前述连接片152a之结构延伸至前述上盖161与前述下盖162所形成的壳体之内,并电连接于前述充电接口152d。以此方式,本发明之智能鞋垫模块100之磁吸式充电结构152避免使用传统的接触式充电的方式(例如传统之microusb连接器或弹簧针连接器),利用磁吸式充电结构达到防水防尘的效果。同时,将壳体的上盖与下盖利用超音波的方式结合,使整个智能鞋垫模块都具有防水防尘的功能,增加智能鞋垫模块的耐用性与使用寿命。并且,透过磁吸式充电的连接方式,让使用者在对智能鞋垫模块进行充电时无需要精准的对位,可以轻易地将智能鞋垫模块连接到充电在线进行电力传输与数据传输。

请再参考图3a、图4a以及图4b。图4a与图4b为本发明之智能鞋垫模块之无线单元组装示意图。如图3a所示,前述智能鞋垫模块100之无线单元120包含一天线121以及一导电橡胶122。前述天线121透过前述导电橡胶122电连接于前述电路板170。在制作过程中,先将前述导电橡胶122利用导电胶黏到前述电路板170的背面上(如图4a所示,上下颠倒的方式显示电路板170的背面)。接着,将前述天线121黏到前述导电橡胶122上,使前述天线121透过前述导电橡胶122电连接至前述电路板170(如图4b所示)。以此方式,可以简化智能鞋垫模块的制程,降低制作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之智能鞋垫模块采用磁吸式充电结构避免使用传统的接触式充电的方式(例如传统之microusb连接器或弹簧针连接器),利用磁吸式充电结构达到防水防尘的效果。同时,将壳体的上盖与下盖利用超音波的方式结合,使整个智能鞋垫模块都具有防水防尘的功能,增加智能鞋垫模块的耐用性与使用寿命。并且,透过磁吸式充电的连接方式,让使用者在对智能鞋垫模块进行充电时无需要精准的对位,可以轻易地将智能鞋垫模块连接到充电在线进行电力传输与数据传输。同时,本发明之智能鞋垫模块采用简化后的天线制程以降低制做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之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之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后附之权利要求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