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具体是一种安全智能双肩包。
背景技术:
双肩包是对背在双肩的背包的统称。 根据双肩包不同的用途又分成,双肩电脑背包,双肩运动背包,双肩休闲背包,双肩书包和束口绳包,军用背包,登山包等等。根据材质的不同又会成帆布包,牛津布包,尼龙布包。双肩包的主要特点是方便携带,解放双手,轻负重、耐磨佳,为外出提供了方便。双肩包广泛受到小学生的欢迎,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双肩包结构单一,功能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智能双肩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智能双肩包,包括背带和背包本体,所述背带固定连接至背包本体,所述背包本体与背带之间设置有雨衣袋,所述雨衣袋一端固定连接至背包本体,雨衣袋的另一端通过拉链连接至背包本体,雨衣袋内放置有折叠雨衣,所述折叠雨衣与雨衣袋固定连接,折叠雨衣折叠放置在雨衣袋内,所述背带的前侧设置有紧急呼叫装置,紧急呼叫装置内设置有GPS定位模块和通讯模块,GPS定位模块通过通讯模块将书包位置信息发送到网络系统,所述通讯模块连接至紧急按钮,所述紧急按钮设置在紧急呼叫装置的前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紧急按钮的下侧设置有钥匙盒,钥匙盒内放置有钥匙。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背带的侧面上还设置有布袋,布袋连通钥匙盒,布袋的袋口位置设置有拉链。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背包本体的前侧设置有前布袋一和前布袋二,前布袋一和前布袋二外侧均设置有一层荧光层,前布袋一和前布袋二之间还设置有荧光条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背包本体的上侧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的外侧也设置有一层荧光层,提手的两侧设置有荧光条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背包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袋,所述侧袋的底端设置有荧光条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双肩包上设置有紧急呼叫装置能够实现实时的确定使用者的位置,并配备了紧急按钮实现紧急情况的报警求助;并将雨衣与双肩包衣体设计方便了使用,并在双肩包上设置有荧光条,有效的提醒了来往车辆,使夜间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安全智能双肩包的第一主视图。
图2为安全智能双肩包的第二主视图。
图3为安全智能双肩包雨衣打开使用后的示意图。
图中:1-背带,2-前布袋一,3-荧光条一,4-前布袋二,5-提手,6-荧光条二,7-侧袋,8-拉链,9-荧光条三,10-紧急呼叫装置,11-紧急按钮,12-折叠雨衣,13-钥匙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安全智能双肩包,包括背带1和背包本体,所述背带1固定连接至背包本体,所述背包本体与背带1之间设置有雨衣袋,所述雨衣袋一端固定连接至背包本体,雨衣袋的另一端通过拉链8连接至背包本体,雨衣袋内放置有折叠雨衣12,所述折叠雨衣12与雨衣袋固定连接,折叠雨衣12折叠放置在雨衣袋内,所述背带1的前侧设置有紧急呼叫装置10,紧急呼叫装置10内设置有GPS定位模块和通讯模块,GPS定位模块通过通讯模块将书包位置信息发送到网络系统,通过手机等终端能够实现实时的查看孩子的动态,所述通讯模块连接至紧急按钮11,所述紧急按钮11设置在紧急呼叫装置10的前侧,紧急按钮11的设置方便了使用者在使用书包过程中遇到危险进行报警求助,所述紧急按钮11的下侧设置有钥匙盒13,钥匙盒13内放置有钥匙,所述背带1的侧面上还设置有布袋,布袋连通钥匙盒13,布袋的袋口位置设置有拉链,通过拉链可以在布袋内放置东西然后通过钥匙盒13的开口取出物品,这样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所述背包本体的前侧设置有前布袋一2和前布袋二4,前布袋一2和前布袋二4外侧均设置有一层荧光层,前布袋一2和前布袋二4之间还设置有荧光条一3;背包本体的上侧设置有提手5,所述提手5的外侧也设置有一层荧光层,所述提手5的两侧设置有荧光条二6,所述背包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袋7,所述侧袋7的底端设置有荧光条三9,荧光条的设置在夜间使用的时候能够起到很好的警示的作用,使来往的车辆能够及时的看到使用者,以便出现车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