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0313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手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箱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手包。



背景技术:

手包是女性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配饰,可用于存放私人物品和钱物,同时能够提升个人气质。申请号为:201320113166.5的中国专利,具体内容为:一种简便式手包,包括包体、装饰贴面、角面、搭扣面,包体为上面开口、下部左右两角呈圆角状的长方形扁式包结构,装饰贴面为由下部一横置状条片和上面左右居中位置一上端呈箭头状的竖置条片所构成的贴置面,角面为扇形状贴置面,搭扣面为下部呈半圆边、左右两边呈弧凸边的翻盖面,装饰贴面贴置于包体正面中间靠下位置,八块角面分别贴置于包体正反两面各面四角位置,搭扣面设置于包体正面上部左右居中位置且上部边与包体反面上部边固连、下部通过搭扣件与包体正面连接。上述专利在使用时,容易因为摩擦和磕碰导致包包边缘处褪色,影响包包的整体视觉效果,缩短包包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对包边进行有效防护的新型手包,以解决上述专利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手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新型手包,包括第一包体、位于所述第一包体一侧并且与所述第一包体通过合页连接的第二包体,所述第一包体与所述第二包体的接触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吸合框与第二吸合框,所述第一吸合框上成型有第一穿绳槽与第二穿绳槽,所述第一包体顶部设置有锁扣,所述锁扣一侧成型有通孔,所述第二包体一侧设置有包面,所述第二包体外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一边框,所述第一边框内部设置有金属网面,所述第一包体靠外一侧设置有第二边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外部涂覆有耐磨防锈漆。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网面焊接固定在所述第一边框内侧且设置在所述包面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穿绳槽与所述第二穿绳槽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锁扣的两侧,且成型于所述第一吸合框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合框与所述第二吸合框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紧密配合,并在配合部位设置有磁性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包体、所述第二包体与所述包面均采用真皮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皮质面料与金属框架的结合,使包包在使用过程中更加耐磨耐摔,结实耐用,并且通过两个吸合框的配合,增加了合紧程度,有效地防止了包内小型物品的掉落,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手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新型手包的主视图。

1、第一包体;2、第二穿绳槽;3、第二包体;4、第二吸合框;5、第一吸合框;6、第二边框;7、第一穿绳槽;8、锁扣;9、金属网面;10、第一边框;11、通孔;12、包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手包,包括第一包体1、位于第一包体1一侧并且与第一包体1通过合页连接的第二包体3,第一包体1与第二包体3的接触面分别设置有第一吸合框5与第二吸合框4,第一吸合框5与第二吸合框4配合后可通过边框上的磁性材料紧密吸合,防止包口打开导致物品掉落,第一吸合框5上成型有第一穿绳槽7与第二穿绳槽2,第一穿绳槽7与第二穿绳槽2用于安装包包背带,第一包体1顶部设置有锁扣8,锁扣8一侧成型有通孔11,第二包体3一侧设置有包面12,第二包体3外侧边缘处设置有第一边框10,第一边框10内部设置有金属网面9,金属网面9用于防止包面12划伤,第一包体1靠外一侧设置有第二边框6,第一边框10与第二边框6用于防止第一包体1与第二包体3外侧边缘磨损。

进一步的,第一边框10与第二边框6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外部涂覆有耐磨防锈漆,金属网面9焊接固定在第一边框10内侧且设置在包面12外侧,第一穿绳槽7与第二穿绳槽2分别对称设置在锁扣8的两侧,且成型于第一吸合框5上,第一吸合框5与第二吸合框4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紧密配合,并在配合部位设置有磁性材料,第一包体1、第二包体3与包面12均采用真皮材料制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