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用拉链以及具备该鞋用拉链的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5154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鞋用拉链以及具备该鞋用拉链的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鞋子上的鞋用拉链以及一种具备该鞋用拉链的鞋。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穿各种各样带鞋带的鞋子。在穿这种鞋子时,都需要先松弛鞋舌上方的鞋带,为了防止鞋子脱落,在将脚伸入鞋内之后还需要系紧鞋带并打结,而在脱鞋时则需要再次松弛鞋带。因此,穿鞋和脱鞋都比较麻烦且花费时间,在着急行走的紧急情况下,人们有时来不及将脚完全伸入鞋内,而是用脚后跟踩着鞋跟部走动,从而会导致不慎摔倒受伤等事故的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在日本实用新型专利实开平7-17104中公开了一种便于穿脱的鞋用拉链。在该鞋用拉链两侧布带上分别形成多个圆形的拉链侧鞋带用孔,这些拉链侧鞋带用孔的数量形成为与鞋侧鞋带用孔的数量相同,且间隔也大致相同。使用者只要根据自己脚的尺寸,事先调节好鞋带的长度和松紧度,在之后穿脱鞋子时,无需再对鞋带进行调节,只需拉动拉链的拉头就可以容易地实现鞋子的穿脱。

但是,为了与鞋侧鞋带用孔相对应,上述鞋用拉链需要在拉链上形成数量相同且间隔也大致相同的拉链侧鞋带用孔,并且为了保证拉链的强度,拉链侧鞋带用孔的间隔也有限制,因此上述鞋用拉链不能适用于鞋子的尺寸不同、以及鞋侧鞋带用孔位置不同的鞋子。由于上述鞋用拉链的通用性较差,需要针对不同的鞋子生产不同的专用拉链,因此难以实现上述鞋用拉链的普及。

另外,当使用者希望通过调节鞋带的位置从而调节鞋子在宽度方向上的松紧度时,由于上述鞋用拉链的拉链侧鞋带用孔仅形成为一列,因此使用者难以进行相应的调节,使用非常不便。

另一方面,为了形成具有通用性的、能够在宽度方向上调节鞋子的宽松度的鞋用拉链,则需要增加拉链侧鞋带用孔的数量或者增加拉链侧鞋带用孔的列数,这样会导致拉链侧鞋带用孔以及鞋用拉链自身的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穿脱且兼具通用性和强度的鞋用拉链,其不但能够适用于各种尺寸不同、以及鞋侧鞋带用孔位置不同的鞋子,而且还能够确保鞋用拉链自身的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鞋用拉链,该鞋用拉链具有:一对带部件;一对链牙列,其包括沿着一对带部件的长度方向、在一对带部件的相向一侧的侧缘上分别配置的多个链牙;以及拉头,其沿着一对链牙列滑动从而使一对链牙列相互啮合或分离,其中,在每个带部件上,沿着带部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列供鞋带穿过的开口,并且,每个开口具有:两个端部,其位于开口的两端,且分别与带部件的两个侧缘保持距离;以及至少一个顶点部,其位于两个端部之间。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带部件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一列供鞋带穿过的开口,该开口与带部件的两个侧缘保持距离,因此能够在确保开口以及鞋用拉链自身的强度的同时,在单位面积上设置尽可能多的开口。另外,该开口具有两个端部以及至少一个顶点部,因此,该开口可以作为拉链侧鞋带用孔使用,即使在开口的两个端部的间隔小于鞋带的宽度、或者鞋带的截面为圆形或近似圆形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鞋带顺利地穿过开口。此外,使用者可以根据鞋侧鞋带用孔的位置,在带部件的长度方向上选择对应的开口,因此,上述鞋用拉链能够适用于尺寸不同、以及鞋侧鞋带用孔位置不同的鞋子。

在上述鞋用拉链中,优选的是,在带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同一列的开口的顶点部的朝向形成为彼此相同。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带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同一列的开口的顶点部的朝向形成为彼此相同,因此,能够在确保开口以及鞋用拉链自身的强度的同时,在单位面积上设置尽可能多的开口,且能够避免各开口彼此交叠的情形。

在上述鞋用拉链中,优选的是,开口在带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形成为两列以上,并且不同列的相邻的开口的顶点部的朝向形成为彼此相反或彼此相同。

根据该结构,由于开口在带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形成为两列以上,因此,当使用者希望通过调节鞋带的穿入位置从而调节鞋子在宽度方向上的松紧度时,能够选择位于不同列的合适的开口,从而容易地在宽度方向上对鞋子的松紧度进行调节。另外,由于在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开口的顶点部的朝向彼此相反或彼此相同,因此能够在确保开口以及鞋用拉链自身的强度的同时,在单位面积上设置尽可能多的开口,且能够避免各开口彼此交叠的情形。

在上述鞋用拉链中,优选的是,在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开口的相邻的端部之间的间隔至少为带部件的宽度的1/15。

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好地确保开口以及鞋用拉链自身的强度。

在上述鞋用拉链中,优选的是,在带部件上,每个相邻的端部之间的间隔、每个端部与相邻的顶点部之间的间隔、每个端部或每个顶点部与相邻的带部件的侧缘之间的间隔均至少为带部件的宽度的1/15。

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好地确保开口以及鞋用拉链自身的强度。

在上述鞋用拉链中,优选的是,在所述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开口构成开口部,每个开口的两个端部之间的间隔为开口部的全长的1/2以下,其中,开口部的全长是指在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开口的端部之间的最大距离。

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好地确保开口以及鞋用拉链自身的强度。

在上述鞋用拉链中,优选的是,在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开口的相邻的端部之间的间隔至少为2mm。

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好地确保开口以及鞋用拉链自身的强度。

在上述鞋用拉链中,优选的是,在带部件上,每个相邻的端部之间的间隔、每个端部与相邻的顶点部之间的间隔、每个端部或每个顶点部与相邻的带部件的侧缘之间的间隔均至少为2mm。

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好地确保开口以及鞋用拉链自身的强度。

在上述鞋用拉链中,优选的是,每个开口的两个端部之间的间隔为8mm以下。

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好地确保开口以及鞋用拉链自身的强度。

在上述鞋用拉链中,优选的是,设置在带部件上的开口形成为狭缝。

根据该结构,由于开口形成为狭缝,因此能够适应各种形状、宽窄和粗细的不同的鞋带,并且能够在带部件上设置更多的狭缝的同时还能够确保狭缝以及鞋用拉链自身的强度。

在上述鞋用拉链中,优选的是,设置在带部件上的开口形成为细长孔。

根据该结构,由于开口形成为细长孔,因此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形状、宽窄和粗细的不同的鞋带,并且能够在带部件上设置更多的细长孔的同时还能够确保细长孔以及鞋用拉链自身的强度。

在上述鞋用拉链中,优选的是,设置在带部件上的开口的一部分形成为狭缝,另一部分形成为细长孔。

根据该结构,由于开口的一部分形成为狭缝,另一部分形成为细长孔,因此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形状、宽窄和粗细的不同的鞋带,使用者能够根据鞋侧鞋带用孔的位置、以及鞋带的形状、宽窄和粗细自由地选择合适的狭缝或细长孔。

在上述鞋用拉链中,优选的是,细长孔的宽度为同一个细长孔的两个端部的之间的间隔的1/3以下。

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好地确保细长孔以及鞋用拉链自身的强度。

在上述鞋用拉链中,优选的是,细长孔的宽度为2mm以下。

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好地确保细长孔以及鞋用拉链自身的强度。

另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具备上述鞋用拉链的鞋子。该鞋子由于具备上述结构的鞋用拉链,因此,使用者能够根据鞋侧鞋带用孔的位置以及对鞋子的松紧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开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鞋用拉链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鞋用拉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鞋用拉链的狭缝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鞋用拉链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鞋用拉链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鞋用拉链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鞋用拉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鞋用拉链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鞋用拉链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的鞋用拉链的示意图。

图11是形成狭缝或细长孔时所使用的模具的示意图。

图12是将本实用新型的鞋用拉链安装在鞋子上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鞋子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鞋子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鞋子的变形例1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鞋子的变形例2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鞋子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1:鞋用拉链;

10:链牙带;

11:带部件;

111:主体部;

112:内侧缘;

113:外侧缘;

12:链牙列;

121:链牙;

13:缝线;

R:狭缝列;

R1:第一狭缝列;

R2:第二狭缝列;

14:狭缝;

14f:第一狭缝;

14s:第二狭缝;

141、141fa、141fb、141sa、141sb:端部;

142、142f、142s:顶点部;

Lt:带部件的宽度;

Ls:狭缝部的全长(开口部的全长);

R’:细长孔列;

R1’:第一细长孔列;

R2’:第二细长孔列;

14’:细长孔;

14f’:第一细长孔;

14s’:第二细长孔;

141’、141fa’、141fb’、141sa’、141sb’:端部;

142’、142f’、142s’:顶点部;

20:拉头;

21:拉头主体部;

22:拉片安装部;

23:拉片;

P1:上止具;

P2:下止具;

30:模具;

31:突起;

32:轴

4:鞋子;

40:鞋帮;

41:前片;

42:内片;

43:外片;

44、44-1~44-7、44-1’~44-7’:鞋侧鞋带用孔;

50:鞋舌;

60:鞋带;

61a、61b:鞋带端部;

S1~S11、S1’~S11’:开口;

D1、D2、D1’、D2’:带部件的侧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特定的具体实施例为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载能够容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此外,本说明书所给的定义以及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有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效果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是与拉链或者拉链的带部件的长度方向、和/或拉头的移动方向一致的方向;左右方向是与拉链或者拉链的带部件的宽度方向一致的方向、和/或是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下方向是与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均正交的方向、和/或是与拉链的带部件的厚度方向一致的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鞋用拉链1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鞋用拉链1包括左右一对链牙带10、一个拉头20、左右一对上止具P1和一个下止具P2。其中,每个链牙带10包括带部件11和链牙列12。

带部件11是由纺织品或编织物制成的具有挠性的带状部件,其具有与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一致的宽度方向以及与前后方向一致的长度方向。每个带部件11包括主体部111以及位于主体部111的两侧缘的内侧缘112和外侧缘113。在位于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的内侧缘112上设置有具有多个链牙121的链牙列12。该链牙列12是通过将合成树脂(例如,聚酰胺、尼龙、聚酯之类的合成纤维等)制成的单丝沿一定方向卷绕而形成的螺旋状的链牙列。在链牙列12的内部插入有芯线,通过双重环缝的缝线13链牙列12被缝合在带部件11的内侧缘112上。链牙的种类并不仅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如聚酰胺、聚甲醛、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合成树脂通过射出成形在带部件11的内侧缘112上形成的链牙,或者在带部件11的内侧缘112上安装金属制的链牙。

拉头20包括拉头主体部21、设置在主体部21上的拉片安装部22、以及安装在拉片安装部22上的拉片23。当拉头20向上止具P1滑动时,左右一对链牙列12相互啮合;当拉头20向下止具P2侧滑动时,左右一对链牙列12相互分离。拉头40的结构并不仅限于此,只要能够实现左右一对链牙列12的相互啮合或分离即可。

上止具P1和下止具P2用于防止拉头20从链牙列12上脱落,左右一对上止具P1分别设置在一对链牙列12的上端部,下止具P2设置在一对链牙列12的下端部。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带部件11上,沿着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一列供鞋带穿过的开口,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开口形成为狭缝。这些狭缝的形状相同,并按照一定的间隔在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上排列,从而形成至少一列狭缝列。如图1所示,在每个带部件11上均设置有两列这样的狭缝列,即靠近带部件11的内侧缘112的第一狭缝列R1,以及靠近带部件11的外侧缘113的第二狭缝列R2。在以下的说明中,当不需要区分不同的狭缝列时,将第一狭缝列R1、第二狭缝列R2统称为狭缝列R。

以下将结合图2、3对狭缝列R进行详细描述。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鞋用拉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鞋用拉链1的狭缝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1~图3所示,第一狭缝列R1、第二狭缝列R2分别由多个形状相同的第一狭缝14f和第二狭缝14s按照一定的间隔、沿着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排列而成。第一狭缝14f呈“V”字形状,而第二狭缝14s呈倒“V”字形状。在以下的说明中,当不需要区分不同的狭缝时,将第一狭缝14f、第二狭缝14s统称为狭缝14。

如图2所示,每个第一狭缝14f具有两个端部141fa、141fb以及一个顶点部142f;每个第二狭缝14s具有两个端部141sa、141sb以及一个顶点部142s。在以下的说明中,当不需要区分不同的端部和顶点部时,将端部141fa、141fb、141sa、141sb统称为端部141,将顶点部142f、142s统称为顶点部142。

每个狭缝14的两个端部141分别位于狭缝14的左右两端并与带部件11的内侧缘112和外侧缘113保持有一定距离,以确保鞋用拉链1的强度。每个狭缝14的顶点部142位于两个端部141之间,并且顶点部142的朝向形成为与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大致一致。如图1、2所示,在同一狭缝列R中的狭缝14的顶点部142的朝向形成为彼此相同。在带部件11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狭缝14的顶点部142的朝向形成为彼此相反,即,第一狭缝列R1中的狭缝14f的顶点部142f的朝向与第二狭缝列R2中的狭缝14s的顶点部142s的朝向形成为彼此相反。上述“顶点部的朝向”是指顶点部142相对于两个端部141的偏置方向。

如图2、3所示,带部件11的宽度Lt是指在带部件11的宽度方向上从外侧缘113的最外侧到内侧缘112的最外侧的距离。为了保证带部件11的强度,每个相邻的端部141之间的间隔、每个端部141与相邻的顶点部142之间的间隔、每个端部141或每个顶点部142与相邻的带部件11的侧缘之间的间隔均至少为带部件的宽度Lt的1/15。具体如下:

A)每个相邻的端部141之间的间隔

如图3所示,该间隔包括:在带部件11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狭缝14的相邻的端部141之间的间隔L11;在带部件11的宽度方向上不相邻的狭缝14的相邻的端部141之间的间隔L12;在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狭缝14的相邻的端部141之间的间隔L13;同一个狭缝14的两个端部141之间的间隔L14。

B)每个端部141与相邻的顶点部142之间的间隔

如图3所示,该间隔包括:在带部件11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狭缝14的相邻的端部141与顶点部142之间的间隔L21、L22;在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狭缝14的相邻的端部141与顶点部142之间的间隔L23、L24。

C)每个端部141或每个顶点部142与相邻的带部件11的侧缘之间的间隔

如图3所示,该间隔包括:第一狭缝列R1的狭缝14f的端部141fb、顶点部142f与带部件11的内侧缘112之间的间隔L31、L32;第二狭缝列R2的狭缝14s的端部141sa、顶点部142s与带部件11的外侧缘113之间的间隔L33、L34。

如果间隔L11~L13、L21~L24、L31~L34过小,则会降低带部件11的强度,甚至导致带部件11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如果间隔L11~L13、L21~L24、L31~L34过大,由于带部件的宽度Lt有限,因此需要减小在带部件11的宽度方向上的狭缝14的宽度,则会有鞋带难以顺利地穿过狭缝14的问题。例如,当带部件11的宽度Lt为27mm时,则间隔L11~L13、L21~L24、L31~L34的大小均至少为1.8mm(27÷15=1.8mm)。此外,间隔L11~L13、L21~L24、L31~L34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3mm以上。间隔L11~L13、L21~L24、L31~L34的大小均不限于上述尺寸,可以根据带部件11的强度要求、以及鞋带的形状、宽窄和粗细等因素适当地进行选择。

如图2、3所示,在带部件11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狭缝构成狭缝部,狭缝部的全长Ls是指在带部件11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狭缝的端部之间的最大距离。即,在带部件11的宽度方向上,第一狭缝14f的端部141fb与第二狭缝14s的端部141sa之间的距离。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同一狭缝14的两个端部141之间的间隔L14为狭缝部的全长Ls的1/2以下。

如果间隔L14过大,则会降低带部件11的强度,甚至导致带部件11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如果间隔L14过小,则会有鞋带难以顺利地穿过狭缝14的问题。例如,当狭缝部的全长Ls为16mm时,则上述间隔L14为2mm以上8mm(16÷2=8mm)以下,优选为5~7mm。间隔L14的大小并不限于上述尺寸,可以根据带部件11的强度要求、以及鞋带的形状、宽窄和粗细等因素适当地进行选择。

另外,如图3所示,顶点部142与两个端部141之间的连线所形成的夹角α大于0度且小于180度,优选为60度~120度。为了便于鞋带穿过,可以根据鞋带的形状、宽窄和粗细等因素设定夹角α的大小。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能够取得如下效果:

(1)通过在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至少一列供鞋带穿过的狭缝14,并使狭缝14与带部件11的两个侧缘(内侧缘112、外侧缘113)保持距离,从而能够在确保狭缝14以及鞋用拉链1自身的强度的同时,在单位面积上设置尽可能多的狭缝14。此外,狭缝14具有两个端部141以及顶点部142,因此,狭缝14可以作为拉链侧鞋带用孔使用,即使在狭缝14的两个端部端部141的间隔L14小于鞋带的宽度、或者鞋带的截面为圆形等的情况下,也能够将鞋带顺利地穿过狭缝14。此外,使用者可以根据鞋侧鞋带用孔的位置,在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上选择对应的狭缝14,因此,上述鞋用拉链1能够适用于尺寸不同、以及鞋侧鞋带用孔位置不同的鞋子。

(2)在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上位于同一列的狭缝14的顶点部142的朝向形成为彼此相同,因此,能够在确保狭缝14以及鞋用拉链1自身的强度的同时,在单位面积上设置尽可能多的狭缝14,且能够避免狭缝14彼此交叠的情形。

(3)如图1~3所示,由于狭缝14在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上形成为两列以上,当使用者希望通过调节鞋带的穿入位置来调节鞋子在宽度方向上的松紧度时,能够选择位于不同列的合适的狭缝14,从而容易地在宽度方向上对鞋子的松紧度进行调节。另外,由于在带部件11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狭缝14的顶点部142的朝向形成为彼此相反或彼此相同,因此,能够在确保狭缝14以及鞋用拉链1自身的强度的同时,在单位面积上设置尽可能多的狭缝14,且能够避免各开口彼此交叠的情形。

(4)如图3所示,由于在带部件11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狭缝14的相邻的端部141之间的间隔(例如,上述间隔L11)均至少为带部件11的宽度的1/15或者均至少为2mm,因此,能够更好地确保狭缝14以及鞋用拉链1自身的强度。

(5)如图3所示,在带部件11上,每个相邻的端部141之间的间隔(例如,上述间隔L11~L13)、每个端部141与其相邻的顶点部142之间的间隔(例如,上述间隔L21~L24)、每个端部141或每个顶点部142与相邻的带部件11的侧缘(内侧缘112或外侧缘113)之间的间隔(例如,L31~L34)均至少为带部件11的宽度的1/15或者均至少为2mm,因此,能够更好地确保狭缝14以及鞋用拉链1自身的强度。

(6)如图3所示,同一狭缝14的两个端部141之间的间隔L14为狭缝部的全长Ls的1/2以下,因此,能够更好地确保狭缝14以及鞋用拉链1自身的强度。

(7)如图3所示,同一狭缝14的两个端部141之间的间隔L14为2mm以上8mm以下,因此,能够更好地确保狭缝14以及鞋用拉链1自身的强度,同时还适用于形状、宽窄和粗细不同的鞋带。

(8)如图1~3所示,带部件11上的开口形成为狭缝14,因此能够适应各种形状、宽窄和粗细不同的鞋带,并且能够在带部件11上设置更多的狭缝14,同时还能够确保作为开口的狭缝14以及鞋用拉链1自身的强度。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但狭缝14的形状并不仅限于上述的“V”字形状或者倒“V”字形状的情形。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狭缝14还可以采用比较圆滑的形状。例如,如图4中示出的“U”字形或者倒“U”字形。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每个狭缝14同样也具有两个端部141以及一个顶点部142。由于狭缝14的形状比较圆滑,因此,截面是圆形或近似圆形等不同形状的鞋带都能够容易地穿过狭缝14。此外,也可以根据具体鞋带的形状、宽窄和粗细等因素任意地设置狭缝14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带部件11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狭缝14的顶点部142的朝向形成为彼此相反。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例如图5所示,在带部件11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狭缝14的顶点部142的朝向也可以形成为彼此相同。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狭缝14的顶点部142形成为一个。但并不仅限于此,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顶点部142的个数也可以形成为两个或者三个以上。例如,狭缝14可以形成为“N”字形状、“W”字形状、或“M”字形状。

另外,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在满足带部件11的强度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尽量缩小在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相邻的狭缝14之间的间隔。由此,使用者可以根据鞋侧鞋带用孔的位置,更容易地在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上选择对应的狭缝,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鞋用拉链1能够更容易地适用于尺寸不同、以及鞋侧鞋带用孔位置不同的鞋子。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上形成两列狭缝列R1、R2。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也可以形成为三列以上的狭缝列R。

<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除设置在带部件11上的开口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外,其他结构均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对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相关的说明。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鞋用拉链1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沿着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上设置至少一列供鞋带穿过的开口,该开口形成为细长孔。这些细长孔的形状相同,并按照一定的间隔在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上排列,从而形成至少一列细长孔列。如图6所示,在每个带部件11上均设置有两列这样的细长孔列,即靠近带部件11的内缘侧112的第一细长孔列R1’,以及靠近带部件11的外侧缘113的第二细长孔列R2’。在以下的说明中,当不需要区分不同的细长孔列时,将第一细长孔列R1’、第二细长孔列R2’统称为细长孔列R’。

以下将结合图6、7对细长孔列R’进行详细描述。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鞋用拉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6、7所示,第一细长孔列R1’、第二细长孔列R2’分别由多个形状相同的第一细长孔14f’和第二细长孔14s’按照一定的间隔、沿着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排列而成。第一细长孔14f’呈“V”字形状,而第二细长孔14s’呈倒“V”字形状。在以下的说明中,当不需要区分不同的细长孔时,将第一细长孔14f’、第二细长孔14s’统称为细长孔14’。

如图7所示,每个第一细长孔14f’具有两个端部141fa’、141fb’以及一个顶点部142f’(如图7虚线圆圈所示);每个第二细长孔14s’具有两个端部141sa’、141sb’以及一个顶点部142s’(如图7虚线圆圈所示)。在以下的说明中,当不需要区分不同的端部和顶点部时,将端部141fa’、141fb’、141sa’、141sb’统称为端部141’,将顶点部142f’、142s’统称为顶点部142’。

此外,细长孔14’的宽度D优选为细长孔14’的两个端部141fa’与141fb’之间、或者两个端部141sa’与141sb’之间的间隔L14的1/3以下。如果细长孔的宽度D过大,则会降低带部件11的强度,甚至导致带部件11在加工或使用过程中发生断裂。如果细长孔的宽度D过小,则会有鞋带难以顺利地穿过细长孔14’。例如,当间隔L14为6mm时,细长孔的宽度D为2mm(6÷3=2mm)以下。此外,细长孔的宽度D的大小并不限于上述尺寸,可以根据带部件11的强度要求、以及鞋带的形状、宽窄和粗细等因素适当地进行选择。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但细长孔14’的形状并不仅限于上述的“V”字形状或者倒“V”字形状的情形。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细长孔14’还可以采用比较圆滑的形状。例如,如图8中示出的“U”字形或者倒“U”字形。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每个狭缝14同样也具有两个端部141’以及一个顶点部142’。由于细长孔14’的形状比较圆滑,因此,截面是圆形或近似圆形等不同形状的鞋带都能够容易地穿过细长孔14’。此外,也可以根据具体鞋带的形状、宽窄和粗细的因素任意地设置细长孔14’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带部件11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细长孔14’的顶点部142’的朝向形成为彼此相反。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例如图9所示,在带部件11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细长孔14’的顶点部142’的朝向也可以形成为彼此相同。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细长孔14’的顶点部142’形成为一个。但并不仅限于此,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顶点部142’的个数也可以形成为两个或者三个以上。例如,细长孔14’可以形成为“N”字形状、“W”字形状、或“M”字形状。

另外,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4,如图10所示,在满足带部件11的强度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尽量缩小在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相邻的细长孔14’之间的间隔。由此,使用者可以根据鞋侧鞋带用孔的位置,更容易地在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上选择对应的细长孔,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鞋用拉链1能够更容易地适用于尺寸不同、以及鞋侧鞋带用孔位置不同的鞋子。

另外,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上形成两列细长孔列R1’、R2’。但是并不仅限于此,作为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5,也可以形成为三列以上的细长孔列R’。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带部件11上的开口形成为狭缝14,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带部件11上的开口形成为细长孔14’。但是并不仅限于此,设置在所述带部件11上的所述开口可以一部分形成为狭缝,另一部分形成为细长孔。这样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形状、宽窄和粗细的不同的鞋带,使用者能够根据鞋侧鞋带用孔的位置、以及鞋带的形状、宽窄和粗细自由地选择合适的狭缝或细长孔。

在拉链的制造中,可以通过使用超声波压印的方法在带部件11上形成不同形状的狭缝14或细长孔14’。图11(A)、(B)是形成狭缝14或细长孔14’时所使用的模具30的示意图。根据狭缝14以及细长孔14’的形状、列数、在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狭缝14或细长孔14’之间的间隔等在该模具30上设置多个突起31。模具30压紧带部件11并围绕轴32旋转,同时利用超声波发生器(未图示)所发出的超声波,在带部件1形成各种不同形状的狭缝14或细长孔14’。此外,还可以使用激光切割等方法形成狭缝14或细长孔14’。

<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对将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2是将本实用新型的鞋用拉链1安装在鞋子4上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鞋子的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鞋子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12所示,鞋子4包括鞋底(未图示);与鞋底连接的鞋帮40;连接在鞋帮40上的鞋舌50;以及系在鞋帮40上的鞋带60。鞋帮40包括前片41、内片42和外片43。鞋舌50设置在内片42和外片43之间,并与前片41连接。在内片42和外片43的内侧缘各设有一列供鞋带60穿过的鞋侧鞋带用孔4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鞋用拉链1通过缝线被缝合在内片42和外片43上。在鞋用拉链1的每个带部件11上,沿着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形成有两列可供鞋带60穿过的开口列。如上所述,该开口列既可以形成为由狭缝14构成的狭缝列,也可以形成为由细长孔14’构成的细长孔列。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对鞋子的松紧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供鞋带60穿过的开口列,从而能够在宽度方向上容易地对鞋子的松紧度进行调节。当希望鞋子系得紧一些时,可以选择靠近带部件11的内侧缘112的开口列;当希望鞋子系得松一些时,则可以选择靠近带部件11的外侧缘113的开口列。在该实施方式中,以使用者选择了靠近带部件11的外侧缘113的开口列为例,参照图13对鞋带60的系法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位于左侧的被选择的开口列包括十一个开口S1~S11,位于右侧的被选择的开口列同样也包括十一个开口S1’~S11’。此外,在鞋帮40的内片42的内侧缘设置七个鞋侧鞋带用孔44-1~44-7,在鞋帮40的外片43的内侧缘同样也设置七个鞋侧鞋带用孔44-1’~44-7’。系紧鞋带60的具体步骤如下:

(1)拉动拉头20向下止具P2侧滑动,使左右一对链牙列12相互分离。

(2)将鞋带60的一个端部61a夹在带部件11与鞋舌50之间,并拉动鞋带60的另一个端部61b,使鞋带60沿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向带部件11的一侧端D2侧延伸,然后从带部件11的一侧端D2与鞋舌50之间的缝隙穿出。

(3)使鞋带60沿带部件11的外侧缘113向带部件11的另一侧端D1侧延伸,然后从带部件11的另一侧端D1与鞋舌50之间的缝隙穿入。

(4)鞋带60交替地从开口S1穿出、再从鞋侧鞋带用孔44-1穿入,从开口S2穿出、再从鞋侧鞋带用孔44-2穿入,从开口S3穿出、再从鞋侧鞋带用孔44-3穿入,从开口S5穿出、再从鞋侧鞋带用孔44-4穿入,从开口S7穿出、再从鞋侧鞋带用孔44-5穿入,从开口S9穿出、再从鞋侧鞋带用孔44-6穿入,从开口S11穿出、再从鞋侧鞋带用孔44-7穿入。

(5)使鞋带60沿带部件11的宽度方向延伸,然后从开口S11’穿出、再从鞋侧鞋带用孔44-7’穿入,接下来鞋带60交替地从开口S9’穿出、再从鞋侧鞋带用孔44-6’穿入,从开口S7’穿出、再从鞋侧鞋带用孔44-5’穿入,从开口S5’穿出、再从鞋侧鞋带用孔44-4’穿入,从开口S3’穿出、再从鞋侧鞋带用孔44-3’穿入,从开口S2’穿出、再从鞋侧鞋带用孔44-2’穿入,从开口S1’穿出、再从鞋侧鞋带用孔44-1’穿入。

(6)使鞋带60向带部件11的一侧端D1’侧延伸,然后从带部件11的一侧端D1’与鞋舌50之间的缝隙穿出。

(7)使鞋带60沿带部件11的外侧缘113向带部件11的另一侧D2’侧延伸,并从已经穿好的鞋带与鞋帮40之间穿过,然后从带部件11的另一侧端D2’与鞋舌50之间的缝隙穿入。

(8)将鞋带60的另一个端部61b夹在带部件11与鞋舌50之间。

(9)拉动拉头20向上止具P1侧滑动,使左右一对链牙列12相互啮合。

在通过以上的步骤系紧鞋带60以后,使用者还可以根据自己对鞋子4的松紧度的要求,调节鞋带60的松紧,在之后穿脱鞋子4时,无需进行再次调节,只需拉动拉链的拉头20就可以容易地实现鞋子4的穿脱。

从图13可以看出,虽然被选择的开口列分别包括十一个开口S1~S11、S1’~S11’,但是开口S4、S6、S8、S10、S4’、S6’、S8’、S10’并未被使用。也就是说,带部件11上的开口并不与鞋侧鞋带用孔44形成一一对应,使用者可以根据鞋侧鞋带用孔44的位置,在带部件11的长度方向上选择合适的对应的开口。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鞋用拉链1能够适用于尺寸不同、以及鞋侧鞋带用孔44位置不同的鞋子。

以上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靠近带部件11的内缘侧112的开口列并没有被使用。作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例如,如图14所示,还可以使位于靠近带部件11的外侧缘113的开口列(图中虚线表示的开口列)的位置与鞋侧鞋带用孔44的位置相互重合,这样位于带部件11上的两列开口列都可以作为鞋带用孔而被充分利用。

另外,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一种鞋带60的系法,但是鞋带60的系法并不仅限于此。作为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例如图15所示,鞋带60的端部61a、61b也可以不夹在带部件11与鞋舌50之间,而是露在鞋用拉链1的上方。为了防止鞋带60的端部61a、61b影响拉链拉头20的滑动,可以使鞋带60的端部61a、61b从已经穿好的鞋带与鞋帮40之间穿过,最后停留在靠近下止具P2一侧。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穿鞋带60的顺序是“开口→鞋侧鞋带用孔→开口→鞋侧鞋带用孔→……”,但是并不仅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开口→鞋侧鞋带用孔→鞋侧鞋带用孔→开口→开口→……”等顺序。鞋带60的系法并不仅限上述的方法,只要不影响拉头20的滑动,并且能够系紧鞋子,任何系法都是可行的。

本实用新型可以适用于能够安装鞋用拉链1的各种鞋子,例如运动鞋、皮鞋、布鞋、以及靴子(如图16所示)等。

另外,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或实施例,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以各种结构实现。例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或者为了实现上述效果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适当地对与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记载的各种方式中的技术特征所对应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进行替换、组合。并且,若其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不作为必要技术特征进行说明,则可以适当删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