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塑胶伞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4265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装配式塑胶伞巢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伞具,具体是指一种装配式塑胶伞巢。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伞具是由伞柄、伞骨、伞面三部分所组成,其中伞柄起着握持和支撑的作用,但是现有伞柄均为表面光滑的圆柱型结构,人手握持的稳固程度不高,容易打滑造成伞具的掉落;另外,现有伞柄的上巢是由滑动巢和丝杆组合而成的,并非一体式结构,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组装过程繁琐,上巢与下巢的结合亦采用螺纹组合连接的方式,使用过程中较易脱落,缺乏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进行针对性设计,进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装配式塑胶伞巢,具有组装容易,稳固程度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塑胶伞巢,结构由上巢和下巢插接而成。所述的上巢是由连接座和连接杆所构成的一体化结构,所述的下巢是由塑胶握持座和空心柱所构成的一体化结构,其中塑胶握持座和空心柱均呈八边型结构;所述的连接杆在远离连接座的一端开设有向内凹陷的钩片卡槽,所述的空心柱在内部的中间处设置有向外凸出的钩片,且钩片与钩片卡槽一一对应并扣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空心柱的高度大于塑胶握持座的高度。

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所述连接杆的形状与空心柱的形状一致。

具体地:所述钩片卡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两个钩片卡槽开设在连接杆的任意相互对称的两边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在于:

(1)上巢和下巢均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可以采用一体化冲压成型或一体化注塑成型的工艺实现,显著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率;

(2)摒弃了现有伞柄表面光滑的圆柱型结构,连接杆、空心柱、塑胶握持座均创新的采用八边型的结构设计,且握持座采用塑胶材质制作而成,有利于提升握持的稳固程度,手感更好,安全性有保障;

(3)创新的在上巢的连接杆开设钩片卡槽,下巢的空心柱设置对应的钩片,通过钩片插入钩片卡槽实现上巢和下巢的稳固连接,连接牢固、操作方便,显著提升装配效率。

设计贴心,与伞中棒组装式工序简单,不易脱落、节约成本,显著提升伞柄在使用上的便利性和功能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上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中,1、上巢,11、连接座,12、连接杆,13、钩片卡槽,2、下巢,21、塑胶握持座,22、空心柱,23、钩片。

具体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上巢1和下巢2插接而成。所述的上巢1是由连接座11和连接杆12所构成的一体化结构,所述的下巢2是由塑胶握持座21和空心柱22所构成的一体化结构,其中塑胶握持座21和空心柱22均呈八边型结构;所述的连接杆12在远离连接座11的一端开设有向内凹陷的钩片卡槽13,所述的空心柱22在内部的中间处设置有向外凸出的钩片23,且钩片23与钩片卡槽13一一对应并扣合连接。

所述空心柱22的高度大于塑胶握持座21的高度,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既起到更好引导上巢1推进插入的作用;又起到增加抗折弯强度和稳固连接的作用。

所述连接杆12的形状与空心柱22的形状一致,八边型的结构人手更易握持,而表面光滑的圆柱型结构还会旋转滑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手感更佳,更容易推进插入。

钩片卡槽1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两个钩片卡槽开设在连接杆12的任意相互对称的两边上。安装时只需将上巢1设有钩片卡槽13的一端向下巢2的空心柱22内部推进,当空心柱22内部的钩片23接触钩片卡槽13并扣入其中后即可实现两者的稳固锁紧,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