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吊绳结构的奶粉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4164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吊绳结构的奶粉格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吊绳结构的奶粉格。



背景技术:

婴幼儿的口粮主要是奶粉,带婴幼儿出门时,如果将整罐奶粉一同带出的话,是极为不便的,而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奶粉格,是一种便于携带奶粉的容器,外出时,妈妈们可根据婴幼儿的实际需求量选择使用分装格的数量,简单方便。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奶粉格通常只能拿在手上,无法悬挂或手提,这给妈妈们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并且奶粉格的外表通常较为光滑,在拧出分装格倒出奶粉时常常会因不好用力或失手将奶粉格打翻,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吊绳结构、防止因奶粉格外表光滑易打翻的奶粉格。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吊绳结构的奶粉格,包括格体、顶盖和吊绳,所述顶盖上设有卡槽,所述吊绳通过卡扣固定安装在卡槽内,所述格体与顶盖之间设置有防漏内盖,所述格体与防漏内盖螺纹连接,所述防漏内盖与顶盖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扣包括第一扣片和第二扣片,所述吊绳底部设有卡头,在组装过程中,先将第一扣片放置于顶盖的卡槽内一侧,再将吊绳的卡头放置于卡槽内并紧靠第一扣片,接着用小锤子将第二扣片捶进卡槽内另一侧,使之与第一扣片合并,此时,吊绳的卡头卡在第一扣片和第二扣片的中间,十分牢固。

优选的,所述防漏内盖包括盖体和瓶口,瓶口便于将格体内的奶粉倒出至奶瓶,无需携带和使用勺子,既方便又卫生,瓶口外部设有螺纹,与顶盖内部的螺纹配合旋转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防漏内盖呈漏斗状,顶盖与瓶口旋转连接在一起,将整个防漏内盖遮盖住,起到了防尘的卫生保护作用。

优选的,所述格体由多个分装格组成,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携带相应数量的分装格。

优选的,所述分装格上设有凹槽,在拧出分装格倒出奶粉时,不会因外表光滑而导致打翻等现象。

优选的,所述分装格与分装格之间以螺纹连接在一起,使用方便、易于拆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顶盖上设置有卡槽,通过第一扣片和第二扣片将吊绳的卡头固定安装在卡槽内,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便于携带,且该吊绳结构适用于各种带有瓶盖的容器装置;(2)格体由多个分装格组成,便于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携带相应数量的分装格,十分灵活方便,且在每个分装格上均设置有凹槽,解决了因外表光滑而导致拧出分装格时不慎打翻造成奶粉浪费和奶粉格受损等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与吊绳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漏内盖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漏内盖与顶盖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装格结构图;

其中,1为格体;2为顶盖;3为吊绳;31为卡头;4为卡槽;5为卡扣;51为第一扣片;52为第二扣片;6为防漏内盖;61为盖体;62为瓶口;7为分装格;71为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3所示,一种带有吊绳结构的奶粉格,包括格体1、顶盖2和吊绳3,所述顶盖2上设置有卡槽4,吊绳3通过卡扣5固定安装在卡槽4内,在组装过程中,先将第一扣片51放置于顶盖2的卡槽4内一侧,再将吊绳3的卡头31放置于卡槽4内并紧靠第一扣片51,接着用小锤子将第二扣片52捶进卡槽4内另一侧,使之与第一扣片51合并,此时,吊绳3的卡头31卡在第一扣片51和第二扣片52的中间,十分牢固,便于携带。

如图4和图5所示,格体1与顶盖2之间设置有防漏内盖6,格体1与防漏内盖6螺纹连接,防漏内盖6包括盖体61和瓶口62,瓶口62便于将格体1内的奶粉倒出至奶瓶,无需携带和使用勺子,既方便又卫生,瓶口62表面设有外螺纹,顶盖2内部设有与瓶口62外螺纹配合连接的内螺纹。

如图1和图6所示,格体由三个分装格7组成,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根据实际需要携带相应数量的分装格7,分装格7与分装格7之间以螺纹连接在一起,使用方便、易于拆装,且每个分装格7上都设置有凹槽71,解决了因外表光滑而导致拧出分装格时不慎打翻造成奶粉浪费和奶粉格受损等现象。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作出的各种相应变形与改变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