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雨服套装及穿戴防雨用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3165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防雨服套装及穿戴防雨用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雨服套装及穿戴防雨用品。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防雨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为公务出行提供适合各工种岗位适合穿着的防雨服非常必要的,它要求防雨服不仅具有一般性的遮风避雨的功能,而且还要具备穿着的灵活性、密封性、舒适性及安全警示性。

相关技术中,防雨服套装一般采用如下两种形式:第一种,防雨服套装采用单层的防雨布,也就是说只有最外一个防雨层;第二种,防雨服套装采用在一层防雨层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网格里布,这里的网格里布不具有防雨功能。

这两种形式的防雨服套装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一些缺点:

1)防雨服套装的里布弹性和韧性差,如果手湿的,穿进去容易拉破,而且冬天比较容易开裂。

2)不具有双重防雨的功能,防雨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雨服套装及穿戴防雨用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雨服套装的里布弹性和韧性差、不具有双重防雨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雨服套装,其包括衣身本体;

所述衣身本体包括对开设置的两个前襟、一个后襟、两个袖片和一个雨帽;所述两个前襟之间通过拉锁连接,且在所述两个前襟上对称设置有第一警示带;所述后襟的背部设置有第二警示带;所述两个袖片连接于所述前襟与后襟之间的腋下部位,所述雨帽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后襟上部的颈部开口处,且在所述雨帽顶部的中心线处设置有第三警示带;

所述衣身本体为具有内防雨层和外防雨层的双层防雨结构,所述双层防雨结构的区域施加于所述两个前襟、一个后襟和两个袖片;

所述内防雨层上均匀设置有格子状或蜂窝状的压花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内防雨层为高弹珠光银胶材质。

进一步地,所述雨帽顶部的中心线两侧夹设有扩展片,所述扩展片通过一拉锁开合使所述雨帽收紧或扩展。

进一步地,所述雨帽上设置有帽檐,所述帽檐的下端连接有面罩,所述面罩顶部边缘与所述帽檐的连接部位通过固定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帽檐的裸露的外边缘设置有柔性反光边。

进一步地,所述面罩为透明PVC膜材。

进一步地,所述外防雨层表面设置有防紫外纳米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警示带、第二警示带和第三警示带均包括荧光带和反光带;所述反光带与荧光带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后襟的后领口部位设有夹套,所述夹套的开口处设有拉链,所述拉链用于打开或者闭合所述夹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戴防雨用品,其包括所述的防雨服套装。该防雨服套装包括衣身本体;所述衣身本体包括对开设置的两个前襟、一个后襟、两个袖片和一个雨帽;所述两个前襟之间通过拉锁连接,且在所述两个前襟上对称设置有第一警示带;所述后襟的背部设置有第二警示带;所述两个袖片连接于所述前襟与后襟之间的腋下部位,所述雨帽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后襟上部的颈部开口处,且在所述雨帽顶部的中心线处设置有第三警示带;所述衣身本体为具有内防雨层和外防雨层的双层防雨结构,所述双层防雨结构的区域施加于所述两个前襟、一个后襟、两个袖片和一个雨帽;所述内防雨层上均匀设置有格子状或蜂窝状的压花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衣身本体为具有内防雨层和外防雨层的双层防雨结构,从而具有双重防水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内防雨层上均匀设置有格子状或蜂窝状的压花结构,可以很好地增加其弹性和韧性。

3)本实用新型的内防雨层可以灵活选择为珠光银胶的里布,利于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雨服套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蜂窝状压花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格子状压花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雨帽;2-第一警示带;3-前襟;

4-袖片;5-帽檐;6-面罩;

11-蜂窝状压花结构;12-格子状压花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防雨服套装,其包括衣身本体;

所述衣身本体包括对开设置的两个前襟3、一个后襟、两个袖片4和一个雨帽1;所述两个前襟3之间通过拉锁连接,且在所述两个前襟3上对称设置有第一警示带2;所述后襟的背部设置有第二警示带;所述两个袖片4连接于所述前襟3与后襟之间的腋下部位,所述雨帽1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后襟上部的颈部开口处,且在所述雨帽1顶部的中心线处设置有第三警示带;

所述衣身本体为具有内防雨层和外防雨层的双层防雨结构,所述双层防雨结构的区域施加于所述两个前襟3、一个后襟和两个袖片4;也就是说,前襟3、后襟以及袖片4均可以采用这种双层防雨结构,当然,也可以局部使用,此处应做广泛性理解。这种双层防雨结构的设计,具有双重防水效果。

而且,所述内防雨层上均匀设置有格子状或蜂窝状的压花结构,如图3至图4所示,格子状压花结构12和蜂窝状压花结构11可以很好地增加其弹性和韧性,采用的是格子状或蜂窝状的压花工艺,有效增加内防雨层的弹性和柔韧性。

优选地,所述内防雨层为高弹珠光银胶材质。

具体地,内防雨层为具有珠光涂层和银胶涂层的里布。所谓珠光涂层,通过对织物表面珠光涂层,使织物表面具有珍珠般光泽,有银白色和彩色的,做成服装非常漂亮。也有PA珠光和PU珠光之分,PU珠光比PA珠光更加平整光亮,膜感更好,更有“珍珠皮膜”的美称。

对应地,银胶涂层包括PA银胶涂层和PU银胶涂层,其中,PA银胶涂层,即在织物表面涂一层银白色胶,使织物具有遮光,防辐射的功能。PU银胶涂层,基本功能同PA银胶涂层.但PU涂银织物具有更好的弹性、更好的牢度,对于帐篷等要求高水压的面料,PU涂银相对PA涂银更好。

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防雨服套装可以灵活选择上述几种材质,此处不再限制。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地对雨帽1进行改进。

例如:所述雨帽1顶部的中心线两侧夹设有扩展片,所述扩展片通过一个拉锁开合使所述雨帽1收紧或扩展。

当然,在所述雨帽1收紧时候,雨帽1顶部中心线的第三警示带也会随之收紧于扩展片内。

又例如:所述雨帽1上设置有帽檐5,所述帽檐5的下端连接有面罩6,所述面罩6顶部边缘与所述帽檐5的连接部位通过固定扣连接。帽檐5与面罩6之间接近垂直。

优选地,所述帽檐5的裸露的外边缘设置有柔性反光边,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面罩6为透明PVC膜材。

本实施例中的防雨服套装的外防雨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材。

优选地,所述外防雨层表面设置有防紫外纳米涂层。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种警示带为具有反光作用的带状结构。

当然,还可以采用具有夜光和反光的复合结构。

例如,所述第二警示带、第二警示带和第三警示带均包括荧光带和反光带;所述反光带与荧光带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襟的后领口部位设有夹套,所述夹套的开口处设有拉链,所述拉链用于打开或者闭合所述夹套。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衣身本体为具有内防雨层和外防雨层的双层防雨结构,从而具有双重防水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内防雨层上均匀设置有格子状或蜂窝状的压花结构,可以很好地增加其弹性和韧性。

3)本实用新型的内防雨层可以灵活选择为珠光银胶的里布,利于推广与应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还提供一种穿戴防雨用品,其包括所述的防雨服套装。这种穿戴防雨用品包括一切配合使用以及加工包装该防雨服套装的用品。

例如:穿戴防雨用品包括包装袋,所述包装袋用于容纳所述的防雨服套装。

具体地,该防雨服套装包括衣身本体;

所述衣身本体包括对开设置的两个前襟3、一个后襟、两个袖片4和一个雨帽1;所述两个前襟3之间通过拉锁连接,且在所述两个前襟3上对称设置有第一警示带2;所述后襟的背部设置有第二警示带;所述两个袖片4连接于所述前襟3与后襟之间的腋下部位,所述雨帽1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后襟上部的颈部开口处,且在所述雨帽1顶部的中心线处设置有第三警示带;

所述衣身本体为具有内防雨层和外防雨层的双层防雨结构,所述双层防雨结构的区域施加于所述两个前襟3、一个后襟和两个袖片4;也就是说,前襟3、后襟以及袖片4均可以采用这种双层防雨结构,当然,也可以局部使用,此处应做广泛性理解。这种双层防雨结构的设计,具有双重防水效果。

而且,所述内防雨层上均匀设置有格子状或蜂窝状的压花结构,可以很好地增加其弹性和韧性。

优选地,所述内防雨层为具有珠光涂层和银胶涂层的里布。

具体地,所谓珠光涂层,通过对织物表面珠光涂层,使织物表面具有珍珠般光泽,有银白色和彩色的,做成服装非常漂亮。也有PA珠光和PU珠光之分,PU珠光比PA珠光更加平整光亮,膜感更好,更有“珍珠皮膜”的美称。

对应地,银胶涂层包括PA银胶涂层和PU银胶涂层,其中,PA银胶涂层,即在织物表面涂一层银白色胶,使织物具有遮光,防辐射的功能。PU银胶涂层,基本功能同PA银胶涂层.但PU涂银织物具有更好的弹性、更好的牢度,对于帐篷等要求高水压的面料,PU涂银相对PA涂银更好。

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防雨服套装可以灵活选择上述几种材质,此处不再限制。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之上,本实施例还可以进一步地对雨帽1进行改进。

例如:所述雨帽1顶部的中心线两侧夹设有扩展片,所述扩展片通过一拉锁开合使所述雨帽1收紧或扩展。

当然,在所述雨帽1收紧时候,雨帽1顶部中心线的第三警示带也会随之收紧于扩展片内。

又例如:所述雨帽1上设置有帽檐5,所述帽檐5的下端连接有面罩6,所述面罩6顶部边缘与所述帽檐5的连接部位通过固定扣连接。帽檐5与面罩6之间接近垂直。

优选地,所述帽檐5的裸露的外边缘设置有柔性反光边,以起到警示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面罩6为透明PVC膜材。

本实施例中的防雨服套装的外防雨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材。

优选地,所述外防雨层表面设置有防紫外纳米涂层。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各种警示带为具有反光作用的带状结构。

当然,还可以采用具有夜光和反光的复合结构。

例如,所述第二警示带、第二警示带和第三警示带均包括荧光带和反光带;所述反光带与荧光带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后襟的后领口部位设有夹套,所述夹套的开口处设有拉链,所述拉链用于打开或者闭合所述夹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