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开盖鞋楦起盖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2020阅读:8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开盖鞋楦起盖的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楦辅助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开盖鞋楦起盖的工具。



背景技术:

鞋楦是鞋的成型模具,又叫鞋模;鞋楦不仅决定鞋的型体和款式,更决定着鞋是否合脚,能否起到保护脚的作用。现有鞋楦中,鞋楦的种类有很多,并且按不同分类有着不同种的鞋楦名称。例如,按制鞋操作可将鞋楦分为:全楦、两截式活动楦、楦盖分离楦、及射出成型时所使用的金属楦。

对于楦盖分离楦(开盖鞋楦)而言,如附图1所示的一种开盖鞋楦001,其楦盖002上开制有前孔003;所谓起盖,是指将已做好的开盖鞋楦(前孔003已钻完之后)的楦盖003取下分开称之为起盖。而对开盖鞋楦进行起盖的目的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方便开盖楦植入短开盖钉,同时为方便开盖楦的楦盖周边沿进行倒边棱(倒圆角)、烤火等工艺制作,也为方便制鞋鞋厂拨脱楦盖;二是,开盖楦在安装插销钉时,要起开楦盖把统口附近的开盖钉子拨掉,更为了方将楦盖掌围处的钉眼扩大而使开盖楦更容易脱楦;三是,开盖楦出厂前,在包装时要抽检起盖检验,看是否按客户要求和是否容易脱楦。

如附图1所示的开盖鞋楦001,CNC加工成型时,通过销钉004并使用过盈配合,将楦盖002紧紧盖合在鞋楦本体005上,使之不能移动且避免使用过程中错位;但在实际使用中交付给制鞋厂商使用时,制鞋厂商需求开盖鞋楦001的起盖是省时省力的,但因销钉004和鞋楦本体005使用过盈配合,人力是无法拔出的,为了满足生产和制鞋厂商使用要求,就需要通过匹配的工具或是自动化设备进行起盖。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起盖,一是,其成本较高;二是,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起盖,往往是配设在制鞋产线上的,不适用将其使用于鞋楦生产制备中。而现有中用于鞋楦起盖工具存在为不足是:起盖不方便、且费力,更容易造成对开盖鞋楦的损害。

因此,现有中亟需一种使用与携带方便、起盖效果好、且成本低的开盖鞋楦起盖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设计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开盖鞋楦起盖的工具,该工具制备方便且制备成本低、便于携带和拿取,用该工具起盖的效果好,对开盖楦损害小。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开盖鞋楦起盖的工具, 包括圆柱形的棍体,所述棍体的一端端头侧向延伸设有撬锥,且所述撬锥的轴线与所述棍体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棍体的另一端为所述工具的手把;所述棍体上还侧向延伸设有一支撑杆,该支撑杆的轴线与所述棍体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支撑杆的轴线和所述撬锥的轴线位于所述棍体的同一中轴面上,并且所述棍体、撬锥及支撑杆在结构上成“F”形排列;其中,所述撬锥为具有圆锥形锥头的销钉,所述支撑杆为圆柱形的钢管。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棍体与所述撬锥为螺接连接或焊接连接,所述棍体与所述支撑杆也为螺接连接或焊接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棍体为圆柱形钢管,且其管径为φ15~φ25mm,其长度为300~400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撬锥的长度为50~70mm,所述撬锥的直径为φ5~φ9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杆间距所述撬锥60~80mm设置,且所述支撑杆的管径为φ15~φ25mm,其长度为80~12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的开盖鞋楦的起盖工具为一种“F”形状的起盖工具,其利用杠杆压撬原理进行起盖,将置于“F”形工具前端的撬锥匹配的插入开盖鞋楦上设置的前孔,然后将支撑杆置于开盖鞋楦的统口上,手压/敲打工具的手把从而使开盖鞋楦的楦盖松动而起盖;本新型的起盖工具制备方便且制备成本低,制备完成后携带及拿取方便,使用该工具对开盖鞋楦的楦盖起盖的效果好,且对开盖鞋楦损害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开盖鞋楦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开盖鞋楦起盖的工具的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的工具进行起盖的初始状态图;

图4是本新型的工件起盖完成后的状态图。

图中,001.开盖鞋楦,002.楦盖,003.前孔,004.销钉,005.鞋楦本体,006.统口,1.棍体,2.撬锥,3.支撑杆,4.手把,11.棍体的轴线,21.撬锥的轴线,31.支撑杆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附图1-4实例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参考附图2,一种用于开盖鞋楦起盖的工具,包括圆柱形的棍体1,所述棍体1的一端端头侧向延伸设有撬锥2,且所述撬锥2的轴线21与所述棍体1的轴线11垂直相交,所述棍体1的另一端为所述工具的手把4;所述棍体1上还侧向延伸设有一支撑杆3,该支撑杆3的轴线31与所述棍体1的轴线11垂直相交,所述支撑杆3的轴线31和所述撬锥2的轴线21位于所述棍体1的同一中轴面上,并且所述棍体1、撬锥2及支撑杆3在结构上成“F”形排列;其中,所述撬锥2为具有圆锥形锥头22的销钉,所述支撑杆3为圆柱形的钢管;所述棍体1与所述撬锥2为螺接连接或焊接连接,所述棍体1与所述支撑杆3也为螺接连接或焊接连接(在实际中,为了制备方便,常采用焊接方式使棍体1和撬锥2、支撑杆3连接;当然,为了拆卸、规整及携带方便,也可以在棍体1上开制匹配的螺孔,而在撬锥2和支撑杆3上开制匹配的外螺纹,采用螺接的方式使棍体1和撬锥2、支撑杆3连接);所述棍体1为圆柱形钢管,该圆柱形钢管的管径(外径)为φ15~φ25mm,优选φ20mm,该圆柱形钢管的长度为300~400mm,优选350mm;所述撬锥2的长度为50~70mm,优选60mm,其直径为φ5~φ9mm,优选φ7mm;所述支撑杆3的轴线31间距所述撬锥2的轴线21的距离为60~80mm,优选70mm,并且所述支撑杆3的管径为φ15~φ25mm,优选φ20mm,其长度为80~120mm,优选105mm。

参考附图3-4,用上述实施例中起盖工具对开盖鞋楦001进行起盖的方法步骤如下:本实施例的工具是利用杠杆压撬原理进行起盖,具体的是:用“F”形工具的撬锥2(销钉)插入前孔003,将支撑杆3(圆柱形钢管)置放在开盖鞋楦001统口006的上端,采用手压手把4或者双手扶鞋楦本体005敲棍体1的末端使楦盖002松动(敲棍体1的末端时要垫上具有一定厚度的塑胶块)而起盖。

本实施例的起盖工具具有制备方便且制备成本低、制备完成后携带及拿取方便的优点,并且使用该工具对开盖鞋楦的楦盖起盖的效果好,起盖过程中对开盖鞋楦损害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