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离子震动按摩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1263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离子震动按摩梳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梳子,尤其是一种负离子震动按摩梳。



背景技术:

梳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通常的梳子一般由梳齿和梳柄构成,仅仅满足于作为将头发梳理通顺的工具。已有的几种保健按摩梳,从结构上而言只是附加一两块磁铁或加入一些药液,功能比较单一。

为此,也已研制了电动的负离子按摩梳,如申请号为201520581863.2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电动负离子按摩生发梳,包括按摩梳本体以及驱动装置;按摩梳本体包括梳针、梳皮、固定支架、主前壳、主后壳和电池盖,梳针均匀间隔地插在梳皮上,固定支架中间部分连接有一负离子双刷头管,该负离子双刷头管通过梳皮上的椭圆形通孔延伸至外界,且具有相反方向的两个刷头。这种按摩梳,振动的梳针可以充分接触头皮,有利于按摩对穴位的控制,更好地促进头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疲劳,改善神经以及内分泌,而同时使用负离子发生器、生物光能LED灯,更好地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改善神经以及内分泌,促进头发的再生功能,防治脱发。

但是,上述的电动负离子按摩梳在振动按摩时,梳齿仅设置在部分壳体上,壳体内的驱动装置振动时,会使得梳齿和全部壳体振动,从而造成了动力的浪费。因此,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加强振动按摩、充分利用动力源的负离子震动按摩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负离子震动按摩梳,包括壳体、梳理组件、负离子组件和按摩组件,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空腔,所述负离子组件按摩组件设置在壳体的空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面内侧的电机、设置在电机输出轴上的偏心块,所述梳理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面外侧、从而通过壳体接收按摩组件产生的震动。

为便于握持,所述壳体整体呈椭圆形,所述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各自的两个端部互相相向延伸,从而分别在两个端部相交而构成壳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为便于使用时手指的摆放,增强手感和使用舒适感,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具有向相对侧凹陷的握持部。

为使得壳体内结构布局合理,走线整洁明了,所述负离子组件包括发射头、固定架、与发射头电连接的负离子发生器,所述壳体底面在第一端和第二端处形成有穿孔,所述固定架设置在壳体内与穿孔对应的位置,所述发射头设置在固定架内,所述发射头的末端穿设在穿孔内而露出于壳体。

为便于控制负离子组件和按摩组件,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控制负离子组件和按摩组件的控制线路板,所述控制线路板上电连接有第一开关,所述壳体的第一侧上开设有第一开关滑槽,所述第一开关滑槽在壳体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开关从壳体内通过第一开关滑槽露出于壳体外。

优选的,所述梳理组件包括底板、梳齿和梳皮,所述底板能拆卸地连接在壳体的底面,所述梳皮则设置在底板远离壳体的一侧,所述梳齿设置在梳皮上、并且从梳皮向远离底座的方向延伸。

为使得按摩时对头皮形成缓冲,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底板和梳皮之间的空间连通。

为便于梳理组件的安装,所述壳体的底面形成有向远离梳理组件方向凹陷的安装凹槽,所述底板连接在安装凹槽内。

为便于梳理组件的拆装,所述安装凹槽与壳体第一侧对应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凹槽与壳体第二侧相邻的底面上则开设有通槽;所述壳体的第二侧上开设有第二开关滑槽,所述第二开关滑槽在壳体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第二开关滑槽内设置有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从壳体内通过第二开关滑槽露出于壳体外;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块、以及能穿过通槽而与所述第二开关抵接或脱离的卡扣。

为使得梳理组件安装时连接稳固,又能便于拆卸,所述第二开关位于壳体内的端部设置有向远离第二开关滑槽的方向凸出的凸起,所述卡扣朝向第二开关滑槽的一侧具有与凸起配合的台阶部,所述第二开关保持向台阶部方向移动的趋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壳体和梳理组件对应设置,使得壳体的震动可完全传递到梳理组件,而避免壳体多余部分的震动,充分利用了按摩组件的动力源,加强了震动按摩的效果;将负离子组件的结构合理设置,使其在壳体内布局合理,整洁明了;梳理组件的梳皮上方具有空气,由此可在梳理时形成缓冲,保护头皮;将梳理组件与壳体可拆卸连接,方便其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梳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梳隐藏盖板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梳隐藏盖板和梳理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梳的底座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梳的梳理组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6,一种负离子震动按摩梳,包括壳体1、梳理组件2、负离子组件3、按摩组件4和控制线路板5。

壳体1整体呈椭圆形,作为用户使用按摩梳时的手持部件,包括盖板11和底座12,盖板11扣合在底座12上,从而使得壳体1内形成有空腔,以便容置负离子组件3和按摩组件4。壳体1整体小巧,线条柔和,形状与用户的手可以较好的匹配,以便于整个握于手心。壳体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151和第二侧152,第一侧151和第二侧152各自的两个端部互相相向延伸,从而分别在两个端部相交而构成壳体1的第一端161和第二端162。其中,第一侧151和第二侧152分别具有向相对侧凹陷的握持部13,从而当用户使用时,手指可置于两侧的握持部13,而方便了手指的摆放,增强手感和使用舒适感。

梳理组件2包括底板21、梳齿22和梳皮23,底板21可拆卸地连接在底座12远离盖板11的底面(壳体1底面的外侧),梳皮23则设置在底板21远离底座12的一侧,梳齿22具有多个,设置在梳皮23上,并且从梳皮23向远离底座12的方向延伸。优选的,梳齿22为均匀布置。底座12远离盖板11的底面向盖板11方向凹陷而形成用于安装梳理组件2的安装凹槽121,安装凹槽121的形状、大小与底板21的形状、大小适配。底板21上开设有透气孔214,梳皮23向远离底座12的方向突出,梳皮23和底板21之间的空间内具有空气,从而可在梳头过程中对头皮形成缓冲。

负离子组件3包括发射头31、固定架32和负离子发生器33,底座12的底面形成有穿孔122,固定架32设置在壳体1内与穿孔122对应的位置。优选的,固定架32可以对称设置,并且呈云朵状,设置在壳体1(底座12)的第一端161和第二端162。发射头31设置在固定架32内,为金属件,而负离子发生器33则设置在壳体1的空腔内。发射头31与负离子发生器33电连接,并且发射头31的末端穿设在穿孔122内,从而露出于壳体1之外。这种布置方式使得壳体1内结构布局合理,走线整洁明了。

工作时,负离子发生器33产生负离子,并通过发射头31将负离子发生器33中的负离子发射到梳理组件2的周围,从而到达人体头皮,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疲劳,改善神经以及内分泌。

按摩组件4设置在壳体1的空腔内,包括电机41、以及设置在电机41输出轴上的偏心块42。电机41可通过嵌入与卡槽、并在顶部覆盖固定片的方式而固定在底座12的底面内侧。工作时,电机41转动,使得偏心块42转动,由于偏心块42的重心和电机41输出轴的旋转中心不同心,所以电机41转动时,底座12会随之震动,这种震动通过底座12的底面传递到梳理组件2,从而按摩头皮。

控制线路板5固定在壳体1内,优选的采用无螺丝固定的方式,如通过定位柱实现定位、固定。负离子组件3的负离子发生器33和按摩组件4的电机41均与控制线路板5电连接,从而可通过控制线路板5控制负离子组件3和按摩组件4的启闭。

底座12朝向梳理组件2的底面、安装凹槽121中间的部分向壳体1内部凹陷而形成电池槽123,以便于容置电池(未示出),电池为控制线路板5、负离子组件3和按摩组件4等供电。

为便于控制负离子组件3和按摩组件4,本实用新型的按摩梳还包括有第一开关61。控制线路板5与第一开关61电连接,第一开关61设置在壳体1(底座12)的第一侧151。壳体1的第一侧151上开设有第一开关滑槽141,第一开关滑槽141在壳体1的第一端161和第二端162之间的方向上延伸,第一开关61从壳体1内通过第一开关滑槽141露出于壳体1外,以便于操作。第一开关61可具有两个档位,用户可将第一开关61沿着第一开关滑槽141滑动,从而进行开、关、档位切换的操作。通过操作第一开关61切换档位,可以使得负离子组件3运行,或者负离子组件3和按摩组件4同时运行。盖板11上可设置有透光柱,当第一开关61打开使得按摩梳运行时,盖板11整体可呈发光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拆卸梳理组件2,梳理组件2的底板21与安装凹槽121采用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优选的为,安装凹槽121与壳体1的第一侧151对应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1211,安装凹槽121与壳体1的第二侧152相邻的底面上则开设有通槽1212。壳体1(底座12)的第二侧152上开设有第二开关滑槽142,第二开关滑槽142在壳体1的第一端161和第二端162之间的方向上延伸,第二开关滑槽142内设置有第二开关62,第二开关滑槽142与通槽1212的位置对应,第二开关62从壳体1内通过第二开关滑槽142露出于壳体1外,以便于操作。

第二开关62位于壳体1空腔内的端部设置有向远离第二开关滑槽142的方向凸出的凸起621。底板21上,与卡槽121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块211,卡块211可卡入到卡槽1211内,从而相对固定。底板21上,与通槽1212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扣212,卡扣212朝向底座12方向延伸,并且可穿过通槽1212而进入到壳体1的空腔内,而与第二开关62配合。卡扣212朝向第二开关滑槽142的一侧具有台阶部213,台阶部213与卡扣212的其他部分平滑过渡。台阶部213优选的,可靠近卡扣212的其中一个端部。第二开关62上还设置有复位弹簧63,复位弹簧63的一端与第二开关62连接,复位弹簧63的另一端则与底座12连接,复位弹簧63设置在与台阶部213相应的一侧,使得第二开关62保持向台阶部213方向移动的趋势。如复位弹簧63的另一端与底座12靠近第二端162的部分连接,台阶部213形成在卡扣212靠近第二端162的端部,则第二开关62保持向第二端162移动的趋势。

由此,当安装梳理组件2时,首先将卡块211卡入到卡槽1211内,然后将卡扣212卡入到通槽1212内,使其穿入到壳体1的内腔内,此时,第二开关62的凸起621与卡扣212上的台阶部213抵接,从而壳体1和梳理组件2完成安装。当需要拆卸梳理组件2时,将第二开关62向远离卡扣212的台阶部213的方向滑动,复位弹簧63被拉伸,此时,第二开关62的凸起621不再与卡扣212的台阶部213抵接,卡扣212可从通槽1212脱离,从而使得梳理组件2与壳体1脱卸,当松开第二开关62时,在复位弹簧63的复位力作用下,第二开关62复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