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收纳外套的折叠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438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带收纳外套的折叠伞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收纳外套的折叠伞。



背景技术:

折叠伞包括伞面、伞面骨架、折叠杆、顶盖帽及与折叠杆连接的手柄。通过折叠杆实现伞面的折叠和打开。折叠伞由于能够实现防雨和遮阳的功效,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在出门的时候总是喜欢在包里放置一把雨伞来作为遮阳和防雨的工具。为了实现伞面的干净和压缩存放空间,现有的折叠伞一般会配套一个活动的活动。雨伞使用时外套独立存在,这就导致以下问题:1、外套容易丢失。2、外套独立携带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利。另外现有的折叠伞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发现以下缺陷:手柄过短,如果风、雨过大,手柄过短的话会导致使用者在握持手柄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有事甚至需要用双手才能握持牢固,这给用来的使用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在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带收纳外套的折叠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收纳外套的折叠伞,包括伞面、伞面骨架、折叠杆、顶盖帽及与折叠杆连接的手柄和收纳外套;收纳外套内设有收纳折叠之后伞面的腔室;腔室的顶部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手柄与折叠杆连接处设有收纳折叠之后伞面的环形槽,手柄的底部设有圆形凹槽;环形槽的大圆直径与凹槽的直径相同;环形槽与凹槽的侧壁上均设有与环形凸台的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折叠伞使用时,首先解除收纳外套与手柄的环形槽的螺纹配合,将收纳外套与手柄底部的凹槽通过螺纹配合将二者连接成一个整体,采用这样的方式之后,等于将手柄的长度做了延长,即使在较大的风雨情况下,使用者也能够将手柄握持稳定。然后正常打开折叠伞使用即可,折叠伞用完进行折叠收纳之后,折叠伞的伞面收纳之后的一端会收纳在手柄的环形槽内,然后解除收纳外套与手柄底部凹槽的固定连接;将伞面收纳之后的另一端沿着腔室的入口,放置到腔室内。由于腔室的深度加上环形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收纳之后的伞面长度。这样雨伞会非常方便地收纳起来。

本技术方案存在如下有益效果:1、使用时延长了手柄的长度,提高了用户的握持体验。2、收纳外套和折叠在使用时和收纳时都能与折叠伞形成一个整体。解决了容易丢失和不方便携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收纳外套的折叠伞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2是带收纳外套的折叠伞使用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收纳外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4时手柄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带收纳外套的折叠伞,包括伞面1、伞面骨架2、折叠杆3、顶盖帽4及与折叠杆连接的手柄5和收纳外套6。

收纳外套内设有收纳折叠之后伞面的腔室7;腔室的顶部设有环形凸台8;环形凸台的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手柄与折叠杆连接处设有收纳折叠之后伞面的环形槽9,手柄的底部设有圆形凹槽10;环形槽的大圆直径与凹槽的直径相同;环形槽与凹槽的侧壁上均设有与环形凸台的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腔室的深度加上环形槽的深度大于或等于收纳之后的伞面长度。

进一步的改进,折叠杆的折叠节数为三折或四折。采用三折或四折的方式可以将伞面在收纳时做到尽可能地小。实现节约空间的目的。

进一步的改进,环形凸台的外径小于收纳外套的外径;收纳外套的外径与手柄的外径相同。两者的外径相同,在收纳状态下,手柄和收纳外套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了折叠伞收纳之后的美观程度及方便收纳性。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一环形密封垫11;环形密封垫套设在收纳外套的环形凸台上;环形密封垫的外径与收纳外径的直径相同。采用上述结构之后,实现了能够将伞面上携带的雨水密封在腔室和环形槽内,实现了遮雨之后的快速收纳而不会由于伞面上的雨伞浸湿包包内的其它物品。

进一步的改进,凹槽内设有加强块12;加强块呈圆柱状;加强块与凹槽在同一轴线上。加强块的采用提高了手柄的牢固程度。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