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涉及轻工业纺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速滑服装。
背景技术:
速滑运动已成为冬季奥运会的主要比赛项目,其特点是运动员在寒冷的冰面上借助冰鞋高速滑行的运动。
随着我国冬奥会的成功申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喜欢速滑这个比赛项目,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速滑比赛中,速滑比赛运动服对运动员技术发挥的重要性。
首先,由于运动比赛在零下摄氏度自然环境的限制,要求比赛服既要保暖又要保证运动员高强度运动中穿着舒适,运动自如;
其次,由于速滑比赛运动员都穿着冰鞋,在高速滑行的比赛中难免会有摔倒、磕碰等意外,因此国际滑联要求运动员比赛时必须穿着防切割连体衣,保护运动员人生安全;
再次,速滑比赛运动中,减少服装给运动员带来的风阻,有利于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
目前行业提供的速滑比赛服只能满足基本穿着需求,对运动员滑行速度及安全性无法提供很好的帮助。
如何提供一种速滑比赛服装,能够增强运动员穿着舒适性与安全性,减少运动风阻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速滑服装,以解决现有速滑比赛服舒适性和安全性差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速滑服装,包括:具有上装区和下装区的服装本体,所述上装区具有上装主体面料层,所述下装区具有下装主体面料层;在所述上装主体面料层和/或所述下装主体面料层贴合肌肤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层;所述上装区的下端与所述下装区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满足人体工学的连接分割边;
所述连接分割边之间、所述上装主体面料层与所述防护层之间以及所述下装主体面料层与所述防护层之间采用无缝贴合连接,将所述上装区与所述下装区的连接分割边连接固定,形成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装区的连接分割边为上弧形连接边设置于所述上装区的背部,所述下装区的连接分割边为下弧形连接边设置于所述下装区的后腰处;所述上弧形连接边的凸起侧朝向所述下弧形连接边的凹陷侧,或者所述下弧形连接边的凸起侧朝向所述上弧形连接边的凹陷侧。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设置于所述上装区的前胸部位、手臂部位和/或脖颈部位,和/或,所述下装区的臀部、膝盖和/或脚踝处。
优选的,在所述脖颈部位位于所述防护层靠近肌肤一侧的位置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沿所述脖颈部位周向离散或连续设置。
优选的,所述下装区主体面料层包括:大腿面料层和小腿面料层,在所述大腿面料层和小腿面料层膝盖连接处设置有弯曲活动区。
优选的,所述弯曲活动区具体为在位于所述大腿面料层下端,且位于所述膝盖前上方设置长条形开口。
优选的,所述长条形开口为弧形开口,所述弧形开口的弧形凸起侧朝向所述大腿面料层的上端。
优选的,在所述大腿面料层上均匀或散乱设置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采用激光冲孔方式形成,孔径范围为大于等于0.01mm,小于等于0.5mm,孔间距范围为大于等于3cm,小于等于5cm。
优选的,所述大腿面料层采用仿鲨鱼皮面料,所述小腿面料层采用梭织四面弹面料。
优选的,在所述小腿面料层的底部裤口位置处设置有小腿拉链。
优选的,所述小腿面料层上设置有护膝层,所述护膝层采用一体成型高压冲模工艺形成。
优选的,在所述上装面料层的脖颈部位至所述上装面料层与所述下装面料层无缝连接处设置有上装拉链。
优选的,在所述上装主体面料层上,且远离肌肤的一侧设置有采用冷转移工艺形成的印花层。
优选的,所述上装主体面料层采用尼氨弹力梭织面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速滑服装,首先,通过采用无缝贴合连接将所述上装区和所述下装区连接为一体结构,能够减小由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缝纫线加工工艺中孔洞的产生而导致的风阻增加,以及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中采用非无缝贴合工艺对人体皮肤产生的摩擦损伤。
接着,在所述上装主体面料层和/或所述下装主体面料层贴合肌肤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能够满足国际短道速滑比赛服安全性标准要求,降低运动员在速滑运动过程中被割伤的危险。
其次,所述上装区与所述下装区连接处设置为相匹配的满足人体工学的连接分割边,能够提高服装本体的包覆性、减小空气阻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速滑服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速滑服装的脖颈部位横向剖视图。
符号说明
上装区10,上装主体面料层11,上装拉链12;下装区20,下装主体面料层21,大腿面料层211,小腿面料层212,弯曲活动区22,弧形开口221,弧形凸起侧222,小腿拉链223,护膝层23;防护层30,连接分割边40,上弧形连接边41,凸起侧411,下弧形连接边42,凹陷侧421,脖颈部位50,保温层51。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请参考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速滑服装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速滑服装包括:具有上装区10和下装区20的服装本体,所述上装区10具有上装主体面料层11,所述下装区20具有下装主体面料层21;在所述上装主体面料层11和/或所述下装主体面料层21贴合肌肤的一侧设置有防护层30;所述上装区10的下端与所述下装区20的上端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满足人体工学的连接分割边40,所述连接分割边40,采用无缝连接将所述上装区10与所述下装区20的连接分割边40连接固定,形成一体结构。
所述上装区10和下装区20的一体结构构成一体式紧身的速滑服装,在所述上装区10与所述下装区20之间的连接分割边40可以是满足人体工学的直线、斜线和曲线。
请结合图1,参考图2所示,图2是图1的后视图。
为提高穿着的舒适度以及减小风阻,在本实施中优选弧形曲线,具体可以是,所述上装区10的连接分割边40为上弧形连接边41设置于所述上装区10的背部,所述下装区20的连接分割边40为下弧形连接边42设置于所述下装区20的后腰处;所述上弧形连接边41的凸起侧411朝向所述下弧形连接边42的凹陷侧421,或者所述下弧形连接边42的凸起侧411朝向所述上弧形连接边41的凹陷侧421。
所述上装区10与所述下装区20之间的采用人体工学的连接分割边40能够提高服装本体的包覆性、减小空气阻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速滑服装为减小滑行运动过程中的空气阻力,所述上装区10的各部分、所述下装区20的各部分以及所述上装区10和下装区20的之间采用无缝贴合连接的加工工艺,所述无缝贴合连接的加工工艺通常采用无缝热贴合加工工艺和超声波无缝贴合加工工艺等方式,在本实施中,选用超声波无缝贴合加工工艺,能够减小由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缝纫线加工工艺中孔洞的产生而导致的风阻增加,以及运动员在高速运动中采用非无缝贴合工艺对人体皮肤产生的摩擦损伤。
在本实施中,对于所述上装区10主体面料层和所述防护层30之间采用超声波无缝贴合工艺,具体可以是将所述上装区10主体面料层与所述防护层30之间的边缘处贴合;所述下装区20主体面料层与所述防护层30之间也采用边缘处贴合的方式。
对于所述上装区10与所述下装区20连接分割边40处也是采用如上述的边缘贴合方式。
所述防护层30可以采用防切割系数为5.97的防切割面料,也就是说,所述防护层30需要满足国际短道速滑比赛服安全性标准要求,可以设置于所述上装区10的前胸部位,手臂部位和/或脖颈部位50等位置,所述下装区20的臀部、膝盖和/或脚踝处等位置,从而降低运动员在速滑运动过程中被割伤的危险。
请结合图1和图2,参考图3所示,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速滑服装的脖颈部位50横向剖视图。
为保证运动员在速滑运动过程中的保暖性,在所述脖颈部位50还设置有保温层51,所述保温层51位于脖颈部位50处的防护层30上,且靠近肌肤一侧,所述保温层51可以沿所述脖颈部位50周向离散或连续设置,所述脖颈部位50属于所述上装区10,其与所述上装区10的主干部位也为一体化设置,即:所述脖颈部位50可以与所述上装区10的主干部位一体剪裁成型,也可以通过无缝贴合连接形成一体化结构。
所述脖颈部位50包括:靠近肌肤的所述保温层51、所述防护层30和所述上装区10的主体面料层,所述保温层51可以采用抓绒面料,从而提高防护性的基础上提高的保暖性;各层的一体化的结构能够使运动员穿着更为简便舒适。
所述脖颈部位50的高度可以根据运动人员的实际身体条件设定。
在本实施中,所述上装区10主体面料层可以采用尼氨弹力梭织面料,其中氨纶含量的范围可以为大于等于30%,小于等于40%,尼氨弹力梭织面料可以为龙鳞图案提花面料,在尼氨弹力梭织面料上可以含金黄色印花,印花采用冷转移印花工艺加工而成,所述上装区10主体面料轻薄、透气性好。
本实施中,所述下装区20主体面料层包括:大腿面料层211和小腿面料层212,在所述大腿面料层211和小腿面料层212膝盖连接处设置有弯曲活动区22。所述弯曲活动区22能够使运动员在速滑运动当中膝盖更易弯曲,活动更为自如。
所述弯曲活动区22具体可以是在位于所述大腿面料层211下端,且位于所述膝盖前上方设置长条形开口。所述长条形开口可以为弧形开口221,所述弧形开口221的弧形凸起侧411222朝向所述大腿面料层211的上端。所述长条形开口的长度满足膝盖弯曲伸展的活动范围,例如:长条形开口的长度范围可以为小于等于膝盖两侧到膝盖中心的长度。在本实施中,所述弧形开口221可以是在所述大腿面料层211的底部边缘预留。
为进一步提高大腿面料的透气性,在所述大腿面料上可以设置均与或散乱的透气孔(图未示),所述透气孔采用激光冲孔方式形成,孔径范围为大于等于0.01mm,小于等于0.5mm,孔间距范围为大于等于3cm,小于等于5cm。
在本实施中,为提高速滑服装的舒适性,缓解运动员的疲劳快速恢复体能,所述大腿面料层211采用仿鲨鱼皮面料,所述小腿面料层212采用梭织四面弹面料。在所述放鲨鱼皮面料上形成透气孔。所述仿鲨鱼皮面料由超轻质纤维材料制成,具有吸水量少、速干功能高、贴合性强的特点,可以将水中阻力降低10%,氧气消耗减少5%,从而减轻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体能消耗。
所述大腿面料层211的内部也可以包括防护层30,所述防护层30与大腿面料层211之间采用无缝贴合连接方式固定,具体可参考上述内容,再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大腿面料层211靠近肌肤一侧设置的防护层30可以根据实际运动过程中易受伤的部位进行设置,当然也可以整体设置。
所述长条形开口的边缘与大腿内侧的防护层30无缝贴合连接,同时与所述小腿面料层212的上端边缘无缝贴合连接。
所述大腿面料层与所述小腿面料层之间的分割连接边也可以采用如上述无缝贴合连接的方式连接固定,再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中,所述小腿面料层212采用的是梭织四面弹面料,能够更好的包覆小腿,减小风阻。
为保护膝盖,在所述小腿面料层212上还设置有护膝层23,所述护膝层23采用一体成型高压冲模工艺加工而成,改变以往简单的缝合工艺。所述护膝层23的形状、大小和/或结构可以根据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状况设定。
为便于运动员的穿脱方便自如,在所述上装区10的脖颈位置处至所述上装区10与下装区20连接分割边40设置有上装拉链12;所述上装拉链12的位置可以位于所述上装区10的正前方。
在所述小腿面料层212的底部裤口位置处设置有小腿拉链223,所述小腿拉链223可以为隐形拉链,长度范围为大于等于5cm,小于等于15cm,在本实施中优选为10cm。
在本实施中,所述小腿拉链223可以设置于所述小腿裤口的后方,便于运动员取放防护板,以及穿脱服装。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速滑服装经抗风阻测试,取得0.24左右的低风阻系数,运动员在穿着本申请提供的速滑服装在滑行测试时最高速度可达57km/h,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速滑服装能使运动员在高速滑行运动比赛中,穿着透气舒适,安全可靠,并能有效减小运动空阻力阻,对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提供有利帮助。
基于上述内容,在本实施中,所述上装区10和所述下装区20为一体结构,包括:上装区10和上装区10的主体面料层,在所述主体面料层内设置有防护层30,在所述上装区10的脖颈部位50的防护层30上设置保暖层,也就是说,本申请提供的速滑服装具有双层、三层混合的设置方式,当然也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设置有包括单层设置的混合方式。
本申请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申请,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