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有遮阳镜的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2220阅读:1992来源:国知局
配有遮阳镜的头盔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配有遮阳镜的头盔。



背景技术:

电动车或摩托车骑行过程中,为了安全,人们都会佩戴头盔。现常见的头盔设有挡风镜,但挡风镜不能遮阳,当太阳猛烈时,阳光照射到眼睛,或者反光刺眼,骑行者会应激性的闭眼或转头,给骑行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有遮阳镜的头盔,其配有遮阳镜,可在不更换头盔的情况下,遮阳镜与挡风镜自由互换,自由选择是否遮阳的特点。

一种配有遮阳镜的头盔,应用于骑行佩戴,以保护用户的头部安全,所述配有遮阳镜的头盔包括盔壳、设于盔壳的透明的挡风镜及遮阳组件;盔壳的相对于耳部的两侧开设有置镜槽,置镜槽包括相对设置的内壁及外壁,外壁设有至少一条平行于置镜槽延伸方向的滑动槽,滑动槽连通置镜槽的内部及外部;遮阳组件包括遮阳镜及连接遮阳镜的拉手,遮阳镜的一端伸入置镜槽,遮阳镜的另一端伸出置镜槽,置于挡风镜的外侧;拉手的一端通过滑动槽伸入置镜槽内连接遮阳镜,拉手的另一端置于置镜槽外部。

上述配有遮阳镜的头盔,遮阳镜可在置镜槽内移动,当不需要遮阳时,拉动拉手沿滑动槽向盔壳的后脑方向移动,将遮阳镜收入置镜槽内,挡风镜裸露于外部,挡风镜为透明色,无遮阳效果,可还原用户可看到的事物的本色;当需要遮阳时,拉动拉手沿滑动槽向盔壳的脸部方向移动,将遮阳镜置于挡风镜的外侧,用户透过挡风镜及遮阳镜看向外部,遮阳镜可遮阳,且不影响挡风镜的挡风作用;本实用新型通过挡风镜、置镜槽及遮阳组件的配合使用,达到在不更换头盔的情况下,遮阳镜与挡风镜自由互换,实现是否遮阳的自由选择,灵活便捷,且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置镜槽与遮阳镜均呈弧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遮阳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分别对称设置于盔壳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拉手包括连接部及连接连接部的拉动部,拉动部置于置镜槽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连接部与拉动部连接后呈U字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盔壳的相对于脸部的一侧设有帽沿及镜托,遮阳镜位于帽沿及镜托之间。

一种配有遮阳镜的头盔,应用于骑行佩戴,以保护用户的头部安全,所述配有遮阳镜的头盔包括盔壳、设于盔壳的透明的挡风镜及遮阳组件;盔壳的相对于脸部的一侧设有帽沿及镜托,盔壳的相对于耳部的两侧开设有置镜槽,置镜槽包括相对设置的内壁及外壁,外壁设有至少一条平行于置镜槽延伸方向的滑动槽,滑动槽连通置镜槽的内部及外部;遮阳组件包括遮阳镜及连接遮阳镜的拉手,遮阳镜位于帽沿及镜托之间,遮阳镜的一端伸入置镜槽,遮阳镜的另一端伸出置镜槽,置于挡风镜的外侧;拉手的一端通过滑动槽伸入置镜槽内连接遮阳镜,拉手的另一端置于置镜槽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置镜槽与遮阳镜均呈弧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配有遮阳镜的头盔的示意图;

图2为图1配有遮阳镜的头盔的其中一边遮阳镜收入置镜槽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配有遮阳镜的头盔的半剖示意图;

图4为图3配有遮阳镜的头盔中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配有遮阳镜的头盔10,应用于骑行佩戴,以保护用户的头部安全。所述配有遮阳镜的头盔10包括盔壳20、设于盔壳20的透明的挡风镜30及遮阳组件。

盔壳20上开设有弧形的置镜槽23,本实施例的置镜槽2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盔壳20上相对于耳部的两侧。在实际应用中,置镜槽23也可以是一个,从左边耳部的一侧延伸至右边耳部的一侧。置镜槽23主要用于放置遮阳镜41,便于遮阳镜41的收放,并对遮阳镜41起到保护作用。

请再参阅图2及图3,置镜槽23包括相对设置的内壁24及外壁25,本实施例中,外壁25设有两条平行于置镜槽23延伸方向的滑动槽26,两条滑动槽26分别位于置镜槽23的上下两侧,滑动槽26连通置镜槽23的内部及外部,以便于拉手42的安装与移动。

本实施例的遮阳组件的数量为两组,分别对应两侧的置镜槽23。每一组遮阳组件包括遮阳镜41及连接遮阳镜41的拉手42,遮阳镜41呈与置镜槽23相匹配的弧形,则遮阳镜41可在置镜槽23内轻松移动,避免两者之一具有棱角易产生碰撞而移动不顺畅,甚至损坏遮阳镜41。本实施例中,盔壳20的相对于脸部的一侧设有帽沿21及镜托22,帽沿21与镜托22之间设有间隙,挡风镜21位于帽沿21与镜托22之间,用户可通过两者的间隙透过挡风镜21看到盔壳20的外部。镜托22的边缘部位设有与遮阳镜41相匹配的弧形托轨(图未示),遮阳状态时,遮阳镜41位于帽沿21及镜托22之间,遮阳镜41的下端置于托轨中,并可沿着托轨移动,镜托22起到支撑和导向遮阳镜41的作用。

遮阳镜41的一端伸入置镜槽23,遮阳镜41的另一端伸出置镜槽23,置于挡风镜30的外侧。

本实施例中,拉手42包括连接部43及与连接部43连接的拉动部44,连接部43与拉动部44连接后呈U字型。连接部43的一端通过滑动槽26伸入置镜槽23内连接遮阳镜41,拉动部44置于置镜槽23外部。如此,连接部43同时拉动遮阳镜41的两侧,遮阳镜41的两侧受力较均匀,避免遮阳镜41受力不均匀,移动不顺畅,影响使用效果,甚至损坏遮阳镜41的问题。

上述配有遮阳镜的头盔10,置镜槽23对半分设于盔壳20两侧,遮阳镜41相应的对半分设盔壳20两侧,两侧的遮阳镜41可分别在对应的置镜槽23内移动,可单独使用一边遮阳镜41,亦可同时使用两边的遮阳镜41。当用户眼睛不需要遮阳时,拉动拉手42沿滑动槽26向盔壳20的后脑方向移动,将遮阳镜41收入置镜槽23内,挡风镜30裸露于外部,挡风镜30为透明色,无遮阳效果,可还原用户看到的事物的本来颜色。当用户的眼睛需要遮阳时,拉动拉手42沿滑动槽26向盔壳20的脸部方向移动,将遮阳镜41置于挡风镜30的外侧即可。用户透过挡风镜30及遮阳镜41看向外部,遮阳镜41可遮阳,且不影响挡风镜30的挡风作用。

本实用新型配有遮阳镜的头盔10通过挡风镜30、置镜槽23及遮阳组件的配合使用,达到在不更换头盔的情况下,遮阳镜41与挡风镜30可自由互换,实现是否遮阳的自由选择,灵活便捷,且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