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褥疮病员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6210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褥疮病员服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临床医学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防褥疮病员服及配套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各科室中,常有身体无法移动的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身体下方密不透风,体热和水份得不到散,常常导致受压部位褥疮发生。尤其是身体骶尾部、肩部等皮下脂肪偏少的部位。通常情况下,护理人员会采用协助病人翻身和勤换床单的方式避免褥疮发生。然而,这种传统的护理方式并不能彻底解决身体与床体之间通风问题。此外,有人通过设计防褥疮床垫或支架预防褥疮,然而防褥疮床垫体积巨大,不易携带与搬运,此外,也无法做到彻底通风防热防湿,褥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防褥疮病员服及配套装置,可有效降低患者褥疮高发部位的温度与湿度,并能针对褥疮高发部位进行按摩理疗,有效地防止了褥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减少了褥疮发生率。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防褥疮病员服,包括双层结构的衣服本体、位于所述衣服本体上的电极理疗片和冷暖空气调节装置,所述衣服本体的双层结构由内层和外层构成,电极理疗片设置在内层中,所述冷暖空气调节装置与衣服本体的内层和外层之间的夹层相连接。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层由透气材料构成,并分别于内层的腰骶部、臀部、双肩部设置一电极理疗片,所述外层由不透气材料构成,并于外层的背部设置一与冷暖空气调节装置相连接的通气孔。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暖空气调节装置与通气孔相连接,能够根据需要向内层和外层之间的夹层空间中冲入冷空气或热空气,进一步调节衣服内温度及湿度。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极理疗片的开关及电池均置于外层中。

本实用新型防褥疮病员服能按需调整衣服内温度与湿度,并能针对性的对褥疮高发部位进行按摩理疗。

本实用新型衣服本体为双层结构,内层由透气材料构成,外层由不透气材料构成。内层在腰骶部、臀部、双肩部分别设置一电极理疗片。双层结构中间形成一夹层空间,与冷暖空气调节装置相连接,冷暖空气调节装置能够可以根据需要向充气夹层空间中冲入冷空气或者热空气,进一步调节衣服内温度及湿度。其优点:构造精巧,操作方便,易于推广普及,能按需调整衣服内温度与湿度,并能针对性的对褥疮高发部位进行按摩理疗,可有效防止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为:

患者定期(或根据需要)打开衣服外层通气孔,与冷暖空气调节装置相连接,抽除衣服内高湿度高热度空气并输入温度湿度适宜的气体,降低衣服内温度与湿度后,关闭通气孔。

患者定期(或根据需要)打开电极理疗片开关,进行肩部、腰骶部及臀部的按摩理疗,以避免上述部位长期受压。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以往护理人员会采用协助病人翻身和勤换床单的方式避免褥疮发生。然而,这种传统的护理方式并不能彻底解决身体与床体之间通风问题。有人通过设计防褥疮床垫或支架预防褥疮,然而防褥疮床垫体积巨大,不易携带与搬运,此外,也无法做到彻底通风防热防湿,褥疮发生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

(2)防褥疮衣的设计可以从根本上降低与患者身体接触的空气的热度与湿度,并能针对性地对褥疮高发部位(肩部、腰骶部、臀部)进行按摩理疗,全面地减少了褥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3)本实用新型构造精巧,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便于普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防褥疮衣背面(工作状态)。

图2:防褥疮衣背面(非工作状态)。

图3:防褥疮衣正面。

图中有:衣服本体1、电极理疗片2、冷暖空气调节装置3、内层4、外层5、通气孔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上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褥疮病员服,主要包括双层结构的衣服本体1、位于衣服内层的电极理疗片2、以及可与衣服夹层相连接的冷暖空气调节装置3。衣服本体1为双层结构,分别由内层4和外层5构成。内层由透气材料构成,并分别于内层的腰骶部、臀部、双肩部设置一电极理疗片2。外层由不透气材料构成。并于背部设置一通气孔6,可以与冷暖空气调节装置相连接。电极理疗片2主体为椭圆形,大小可根据人体不同部位的大小进行调整,电极理疗片的开关7及电池均置于衣服外层5,电极理疗片为市场通用装置。冷暖空气调节装置与衣服外层通气孔相连接,能够可以根据需要向充气夹层空间中冲入冷空气或者热空气,进一步调节衣服内温度及湿度。患者通过定期(或根据需要)打开衣服外层通气孔,与冷暖空气调节装置相连接,抽除衣服内高湿度高热度空气并输入温度湿度适宜的气体,降低衣服内温度与湿度后,关闭通气孔。患者定期(或根据需要)打开电极理疗片开关,进行肩部、腰骶部及臀部的按摩理疗,以避免上述部位长期受压。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等同替换,这些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进行改进和等同替换后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