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减震的保温溜冰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047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透气减震的保温溜冰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冰上体育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气减震的保温溜冰鞋。



背景技术:

冰上体育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溜冰是冰上项目的热点之一,在青少年或年轻人群体中尤其受欢迎。溜冰的必须装备便是溜冰鞋。然而,冰上运动温度较低且属于容易受伤的运动,尤其腿腕或小腿处,因此,开发一种既能保温又可以保护使用者小腿或腿腕的溜冰鞋尤其重要。

此外,由于溜冰场等公共场所的溜冰鞋属于公用物品,即一双鞋子面向不同的使用人群,这就导致溜冰鞋的异味极浓,使得多数使用者非常抵触,这也使使用者不愿意去公共溜冰场的原因之一。当然,关于溜冰鞋的透气问题一直是相关厂家极力改变的主要缺陷之一,然而,效果甚微。目前,大多数溜冰鞋的透气性需要通过相应地的布料来实现,也有一部分鞋子采用了透气孔来排气,然而,由于鞋底的厚度很厚,而透气孔贯穿整个鞋底,则其均为微型透气孔,那么在使用者用力时,脚下的鞋底面会被压缩,由于制作鞋垫以及鞋底上端面的均为柔性材料,导致微型透气孔在压缩时基本被堵着,其实际的透气性仍然极其微弱,异味仍然无法排减。此外,随着我国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溜冰鞋的舒适度要求也日益增加,因此,减震效果也是目前溜冰鞋的重要改进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气减震的保温溜冰鞋,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诸多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透气减震的保温溜冰鞋,包括鞋帮和鞋底,所述鞋底的下端面设有用于溜冰的滑轮或冰刀;

所述鞋帮的顶端出口处连接有保温内衬,所述保温内衬与所述鞋帮的顶端出口内侧通过可拆装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内衬的两个端头通过可开合连接组件连接;所述保温内衬包括内侧保温层、中间保温层和外侧防水层,所述内侧保温层和外侧防水层通过中间保温层固定连接;

所述鞋底包括支撑底面、具有弹性形变力和回弹力的弹性形变层以及顶端受力层,所述支撑底面与所述弹性形变层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顶端受力层设置于弹性形变层的上端面;所述顶端受力层上设有多个贯穿该顶端受力层的透气孔;

所述鞋底上设有多个贯穿所述支撑底面和弹性形变层的通气孔;所述鞋底的下端面设有多个与所述通气孔相对应的空槽,所述空槽的中央设有所述通气孔的出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可开合连接组件为第一魔术贴,该第一魔术贴包括具有细小柔软纤维的第一毛面和具有带钩刺毛的第一钩面,所述保温内衬一端的内侧设有第一毛面,保温内衬另一端的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毛面配合粘合的第一钩面。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装的连接件为第二魔术贴,该第二魔术贴包括具有细小柔软纤维的第二毛面和具有带钩刺毛的第二钩面,所述保温内衬底端外侧设有第二钩面,所述鞋帮的顶端出口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钩面配合粘合的第二毛面。

进一步地,所述空槽的开口处设有遮挡部,所述遮挡部的四周与所述空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遮挡部上设有多个孔;所述遮挡部内设有能将所述出气口密封的密封球。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球的外表面设有磁性薄层,所述出气口处设有能够与所述密封球外表面的磁性薄层的彼此吸引的金属薄层。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薄层设置于所述密封球外表面的赤道线处;所述磁性薄层的设置高度为所述密封球直径的1/4~1/2。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孔的内壁上或位于通气孔内的所述面层的下端面上设有连接于所述密封球上并能够将所述密封球紧密靠合在通气孔的出气口上的弹性绳。

进一步地,位于通气孔内的所述面层的下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密封球连接的固定杆。

进一步地,所述鞋底还设有多个贯穿所述弹性形变层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与所述顶端受力层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面上设有能够使所述连接杆出入的出口;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沟槽,所述沟槽沿所述连接杆轴向设置且贯穿所述连接杆的上下两个端面;所述连接杆外套合有弹性套,所述弹性套的外径与所述通孔的内径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底面的下端面与所述连接杆对应的地方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并能使所述连接杆自由出入的出口,所述出口的内径与所述连接杆的外径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下端面连接有设置于所述凹槽内的卡接帽。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帽的直径大于所述出口的内径并小于所述凹槽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①本实用新型通过保温内衬可使使用者保温,并能保护小腿部分免受伤害;保温内衬拆装方便,灵活选择使用与否;而且保温内衬可根据不同使用者灵活调节内径大小,极其方便实用。

②本实用新型中的溜冰鞋通过通气孔等结构设置使得透气更方便,透气性强,比传统鞋子的透气效果增加至少6~8倍,有效避免了鞋子有异味的缺陷。

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连接杆、沟槽、凹槽、弹性套等组件进一步使得鞋底的透气更方便,透气性强,比传统鞋底的透气效果增加至少5~10倍,有效避免了鞋子有异味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弹性形变层以及弹性套等的设置使得该鞋底具有减震、舒适的作用,使使用者不容易脚乏或脚累,并能缓减脚乏,使用者的体验度佳。

总之,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置,最大程度的增加了溜冰鞋的透气性以及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温溜冰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虚线框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保温内衬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鞋底的部分切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鞋底的部分复合层切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连接杆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所述的鞋底的部分切面图;

图10是图9中虚线框中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凹槽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施加力后的凹槽处结构示意图。

1、支撑底面,2、弹性形变层,3、顶端受力层,8、通气孔,9、保温内衬,11、凹槽,12、出口,15、空槽,16、遮挡部,21、通孔,22、连接杆,23、弹性套,24、卡接帽,31、透气孔,81、出气口,82、密封球,83、金属薄层,84、磁性薄层,91、内侧保温层,92、中间保温层,93、外侧防水层,94、第一毛面,95、第一钩面,96、第二钩面,100、鞋底,101、鞋帮,102、冰刀,221、沟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方法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透气减震的保温溜冰鞋,如图1所示,包括鞋帮101和鞋底100,所述鞋底100的下端面设有用于溜冰的滑轮或冰刀102。

所述鞋帮101的顶端出口处连接有保温内衬9,所述保温内衬9与所述鞋帮101的顶端出口内侧通过可拆装的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内衬9的两个端头通过可开合连接组件连接,所述保温内衬9的两个端头的连接状态示意图如图2所示。

具体地,如图3~4所示,所述保温内衬包括内侧保温层91、中间保温层92和外侧防水层93,所述内侧保温层91和外侧防水层93通过中间保温层92固定连接。所述内侧保温层91可为纤维、布料等,所述中间保温层92棉布、棉花、羽毛等等。

所述可开合连接组件优选为第一魔术贴(即粘扣带),该第一魔术贴包括具有细小柔软纤维的第一毛面94和具有带钩刺毛的第一钩面95,所述保温内衬9一端的内侧设有第一毛面94,保温内衬9另一端的外侧设有与所述第一毛面94配合粘合的第一钩面95。保温内衬的两个端头通过第一毛面94和第一钩面95相配合的魔术贴结构连接,使得拆开和粘合方便,并且可通过第一毛面94和第一钩面95的不同的粘合位置改变保温内衬的大小,可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小腿直径。

所述可拆装的连接件为第二魔术贴(即粘扣带),该第二魔术贴包括具有细小柔软纤维的第二毛面和具有带钩刺毛的第二钩面96,所述保温内衬9底端外侧设有第二钩面96,所述鞋帮101的顶端出口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钩面96配合粘合的第二毛面。保温内衬与鞋帮通过第二毛面和第二钩面96相配合的魔术贴结构连接,使得拆开和粘合方便,如天冷需要时,安装保温内衬,不需要时可拆除,非常方便。并且通过将第二毛面设置于鞋帮101的顶端出口内侧,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

如图5所示,所述鞋底100包括支撑底面1、具有弹性形变力和回弹力的弹性形变层2以及顶端受力层3,所述支撑底面1的上端面与所述弹性形变层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顶端受力层3设置于弹性形变层2的上端面。

如图6所示,所述鞋底100上设有多个贯穿除顶端受力层3以外的其他复合层的通气孔8,即鞋底100上设有多个贯穿所述支撑底面1和弹性形变层2的通气孔8。所述鞋底的下端面(即支撑层5的下端面)设有多个与所述通气孔8相对应的空槽15,所述空槽15的中央设有所述通气孔8的出气口81。溜冰鞋中的气流通过透气孔31进入通气孔8中,然后通过空槽15以及空槽15内的遮挡部16排至环境中,实现了透气方便的优势。

如图7~8所示,所述鞋底除了通气孔8外还设有多个贯穿所述弹性形变层的通孔21,所述通孔21内设有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的顶端与所述顶端受力层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面1对应于连接杆22的位置上设有能够使所述连接杆22自由出入的出口12;所述连接杆22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沟槽221,所述沟槽221沿所述连接杆22轴向设置且贯穿所述连接杆22的上下两个端面;所述连接杆22外套合有弹性套23,所述弹性套23的外径与所述通孔21的内径相配合。

如图6~7所示,所述顶端受力层上设有多个贯穿该顶端受力层的透气孔31以使溜冰鞋内的气味排出。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靠近所述通气孔8和通孔21的所述顶端受力层3上设有多个贯穿该顶端受力层3的透气孔31,即通气孔8和通孔21上方的顶端受力层3上设有多个透气孔31,则使得透气效果更好。该透气孔31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比如可为0.5~2mm等。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通气孔8的内径为0.5~5mm,具体根据鞋底的厚度、材料等而定,只要能够通畅通气便可。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9所示,所述空槽15的开口处设有遮挡部16,所述遮挡部16的四周与所述空槽15的内壁固定连接,即所述通气孔8的出气口81被所述遮挡部16覆盖在其内部,所述空槽15为半球形的凹槽。所述遮挡部16上设有多个能够随意排气的孔,该孔可以为几毫米,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所述遮挡部16内设有与所述出气口81相配合并能将所述出气口81密封的球形的密封球82,即密封球82位于出气口81处时,能够密封该出气口81。关于密封球的设置包括以下几种实施方式。

①如图9~10所示,所述密封球82外表面设有磁性薄层84,所述出气口81处设有能够与所述密封球82外表面的磁性薄层84的彼此吸引的金属薄层83,则由于金属薄层83与磁性薄层84之间的吸引力使得密封球82在遮挡部16与空槽15所构成的活动腔内的任意位置均能通过吸引力被吸引至出气口81处,从而将出气口81密封。

所述金属薄层83设置于所述出气口81处的通气孔8内壁、所述出气口81处的空槽15内壁上或连接空槽15内壁与通气孔8内壁的楞上,优选金属薄层83设置于楞上并延伸至靠近楞两侧的出气口81处的通气孔8内壁上和出气口81处的空槽15内壁上,即楞左右均设置有金属薄层83,效果更佳。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磁性薄层84设置于所述密封球82外表面的赤道线处,即最大周长处。更优选地,所述磁性薄层84的设置高度为所述密封球82直径的1/3,位于赤道线处且高度为直径1/3左右使得密封球82更容易与出气口81对准。

所述密封球82的直径为0.5~6mm,所述密封球82的直径不小于该通气孔8的内径。

在本实施例中,金属薄层83的厚度、大小等以及磁性薄层84的厚度、大小等要根据实际所需要的吸引力而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人体踩压所述鞋底时,鞋底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则气流便冲出通气孔8,当气流冲出的过程中遇到设置于出气口81处的密封球82时,气流会作用于密封球82上相应大小的力,从而使得密封球82脱离出气口81被推至遮挡部16的内壁上或附近,则通气孔8中的气流便从出气口81排出,再通过空槽15以及空槽15内的遮挡部16排至环境中,实现了透气方便的优势。当人体踩压的力消失时,如抬脚等,则鞋底的弹性形变恢复,密封球82与金属薄层83的吸引力将密封球82拉回至出气口81处,而且在此过程中,通气孔8中本身气压变化也会促使密封球82收回至出气口81处。人体再次踩压所述鞋底时,依然会重复排气过程。

②所述通气孔8的内壁上或位于通气孔8内的所述面层7的下端面上设有至少两根连接于所述密封球82上并能够将所述密封球82紧密靠合在通气孔8的出气口81上的弹性绳,该弹性绳具有弹性形变力和回弹力。当密封球82位于出气口81处时,优选弹性绳为略微的弹性拉长状态,则使得密封球82更紧密的靠合在出气口81处从而使得密封效果最佳。弹性绳可以为柔性或刚性。

弹性绳的数量和设置位置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只要能使密封球82紧密靠合在出气口81处使得通气孔8密封便可。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人体踩压所述鞋底时,鞋底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则气流便冲出通气孔8,当气流冲出的过程中遇到设置于出气口81处的密封球82时,气流会作用于密封球82上相应大小的力,从而使得密封球82脱离出气口81被推至遮挡部16的内壁上或附近,弹性绳被拉伸,则通气孔8中的气流便从出气口81排出,再通过空槽15以及空槽15内的遮挡部16排至环境中,实现了透气方便的优势。当人体踩压的力消失时,如抬脚等,则鞋底的弹性形变恢复,弹性绳收缩,将密封球82拉回至出气口81处,而且在此过程中,通气孔8中本身气压变化也会促使密封球82收回至出气口81处。人体再次踩压所述鞋底时,依然会重复排气过程。

需要强调的是,溜冰鞋中可同时拥有①中的磁性吸引力结构与②中的弹性绳结构。

③位于通气孔8内的所述面层7的下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密封球82连接的固定杆,该固定杆可为刚性杆也可以为能够在轴向方向伸缩的弹性杆。在不受力情况下,弹性杆的长度正好使密封球82位于出气口81处。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人体踩压所述鞋底时,鞋底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固定杆随着鞋底的弹性收缩,使其带动密封球82向遮挡部16所在方向移动,则密封球82离开出气口81,则通气孔8中的气流便从出气口81排出,再通过空槽15以及空槽15内的遮挡部16排至环境中,实现了透气方便的优势。当人体踩压的力消失时,如抬脚等,则鞋底的弹性形变恢复,固定杆随着面层7等上移,则密封球82被固定杆拉回至出气口81处,而且在此过程中,通气孔8中本身气压变化也会促使密封球82收回至出气口81处。人体再次踩压所述鞋底时,依然会重复排气过程。

需要强调的是,溜冰鞋中可同时拥有①中的磁性吸引力结构与③中的固定杆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密封不需要严格的密封。本实用新型中的吸引力、弹性力等等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得到,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的密封球82等部件的制作材料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但通过实践发现,密封球的主要材料优选塑料或纤维等。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7、图11所示,所述支撑底面1的下端面与所述连接杆22对应的地方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内的中央处设有与所述通孔21连通的并能使所述连接杆22自由出入的出口12,所述出口12的内径与所述连接杆22的外径相配合。

如图11所示,所述连接杆2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直径大于所述出口12的内径并小于凹槽11内径的卡接帽24,所述卡接帽24设置于所述凹槽11内,该卡接帽24与出口12靠近时恰好能够与该出口12相配合并使出口12处于密封状态。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卡接帽24与所述凹槽11接触的一侧面上设有橡胶层;相应地,所述凹槽11的内壁上也设有橡胶层,这样使得卡接帽24靠合在出口12处的凹槽11内壁上时,接触更紧密,对出口12的密封性更好。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弹性套23优选为弹簧。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顶端受力层3的外边缘处与所述弹性形变层2固定连接,中间部分可固定连接也可不连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具体实施时,如图11~12所示,当脚用力踩压时,弹性形变层2以及弹性套23被压缩,支撑杆顶出出口12,卡接帽24与凹槽11内壁分离,则溜冰鞋中的气流通过透气孔31进入通孔21中,并由连接杆22上外表面上的沟槽221排至凹槽11中,从而排至环境中,实现了透气方便的优势,同时,弹性形变层2以及弹性套23的设置使得溜冰鞋具有减震、舒适的作用,并能缓减脚乏。

本实用新型的通孔21和通气孔8设置位置灵活,可根据实际需要或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可在后跟处、脚掌处、鞋底的四周边缘处等等均可。通孔21和通气孔8可交叉设置(即交替设置)也可分区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