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腹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1822阅读:99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托腹裤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腹裤。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妊娠期女性的健康与舒适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托腹带是当下很多孕期准妈妈的必备单品,主要是帮助减轻女性在妊娠期间的特殊生理负担。

现在市面上的孕妇托腹带常见的有挎肩式托腹带和腰式托腹带两种,基本都是完全独立式的,与衣物无相连固定关系,佩戴后托腹带不仅容易跑位,也不能很好地起到承托腹部的作用。此外,部分托腹带结构也较为繁琐,且粘合位置大部分都是设置在后腰部位,在穿脱上相对比较复杂麻烦,给孕妇的日常活动带来较重的负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腹裤,包括裤腿部;裤腰部,固定在所述裤腿部的上端,所述裤腰部包括裤腰前片和裤腰后片;还包括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裤腰前片外侧和裤腰后片外侧的托腹带前片和托腹带后片,所述托腹带前片的一侧端部与所述托腹带后片的对应同侧端部可分离连接,穿戴时二者于使用者的一边腰侧位置处对应连接,所述托腹带前片呈中部较两端向下突出的弧形结构。

托腹带前片的左侧端部与所述托腹带后片的左侧端部通过拉链、纽扣、魔术贴、扣合件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连接。

托腹带前片和托腹带后片的同侧端部均包括至少两个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在所述托腹带前片与托腹带后片上两两对应设置且为可分离连接。

托腹带前片和托腹带后片的连接位置设于人体冠状面向人体正中面偏移30°-60°的前腰侧部位。

托腹带前片和托腹带后片独立设置,所述托腹带前片的另一侧端部与所述托腹带后片的对应同侧端部可分离连接,穿戴时二者于使用者的另一边腰侧位置处对应连接。

托腹带前片的右侧端部与所述托腹带后片的右侧端部通过拉链、纽扣、魔术贴、扣合件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连接。

所述托腹带前片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托腹带后片的左侧端部,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托腹带后片的右侧端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具有用于调节托腹裤的腰围的多个连接位置;或托腹带后片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托腹带前片的左侧端部,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托腹带前片的右侧端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具有用于调节托腹裤的腰围的多个连接位置。

裤腰部还包括一设于裤腰上缘并沿裤腰部圆周延伸的结合部,所述结合部包括设于裤腰前片的第一结合部和设于裤腰后片的第二结合部,所述托腹带前片和托腹带后片分别连接于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的外侧中心。

所述托腹带前片和托腹带后片的中心分别与第一结合部的外侧中心和第二结合部的外侧中心连接

结合部内侧还设有至少一条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宽度窄于对应设置的托腹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腹裤,所能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①托腹带直接与裤体固定连接,穿戴活动时不容易跑位,因此,具有更好的承托效果;

②托腹带的长度可调,适合处于各个孕期的女性使用,实用性强;

③托腹裤结构简单,穿脱操作简单,且对穿着的外衣款式没有任何限制,极大方便了妊娠期女性的日常活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施例1中所述托腹裤的正面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2是实施例2中所述托腹裤的展开示意图;

附图3是实施例2中所述托腹裤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托腹裤;2-托腹带前片;3-托腹带后片;4-结合部;5-弹性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腹裤,所述托腹裤1采用固定设置的方式将托腹带连接于裤体上,这种连接方式区别于独立式的与裤体无固定关系的托腹带,穿戴时不易跑位,对腹部具有更好的承托效果,同时也能有效避免因托腹带跑位造成的不必要的尴尬。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托腹裤包括裤体和与裤体固定连接的托腹带,所述裤体包括裤腿部和裤腰部,所述裤腰部固定在所述裤腿部的上端,所述裤腰部包括裤腰前片和裤腰后片,同样地,所述托腹带也包括对应连接于裤腰前片和裤腰后片的托腹带前片2和托腹带后片3,所述托腹带前片固定连接在所述裤腰前片的外侧,所述托腹带后片固定连接在所述裤腰后片的外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托腹裤,如图1所示,所述托腹带前片2的右侧端部与所述托腹带后片3的右侧端部可分离连接,穿戴时托腹带前片2的右侧端部所述托腹带后片3的右侧端部的连接位置对应于使用者的右腰侧,二者连接后,托腹带呈环形结构环绕穿戴者腰部,其中所述托腹带前片呈中部较两端向下突出的弧形结构以获得良好的承托效果。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为所述托腹带前片的左侧端部与所述托腹带后片的左侧端部可分离连接,穿戴时托腹带前片的左侧端部与所述托腹带后片的左侧端部的连接位置对应于使用者的右腰侧。

本实用新型中托腹带前片2的右侧端部与所述托腹带后片3的右侧端部通过拉链、纽扣、魔术贴、扣合件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扣合件的连接方式,托腹带前片的左侧端部安装有勾扣或排扣,托腹带后片的左侧端部对应安装排扣或勾扣,穿着时候勾扣与排扣两两扣合。其他实施例还可以采用拉链、纽扣、或魔术贴等连接方式。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托腹带与裤体固定连接的托腹裤,为了进一步提升托腹带对腹部的承托效果,减轻妊娠期女性的负担,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托腹裤,如图2所示,托腹带包括分开独立设置的托腹带前片2和托腹带后片3,二者分别与裤腰前片和裤腰后片对应连接,托腹带前片2和托腹带后片3的同侧端部两两对应可分离式连接,且穿戴时托腹带前片2和托腹带后片3的连接位置对应于使用者的两边腰侧。

本实施例中采用扣合件的连接方式,托腹带前片2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安装有勾扣或排扣,托腹带后片3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对应安装排扣或勾扣,穿着时候勾扣与排扣两两扣合。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能够两两粘合、链合的拉链、纽扣或魔术贴等中的任一种或两种可分离的连接方式。

如图2所示,托腹带后片2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托腹带前片的左侧端部,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托腹带前片的右侧端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具有多个连接位置,用于调节托腹裤的腰围;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为托腹带前片的左侧端部和右侧端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托腹带后片的左侧端部,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托腹带后片的右侧端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具有多个连接位置。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采用勾扣和排扣实现托腹带前片和托腹带后片的可分离连接,连接件上至少设有两排可供勾扣勾合的排扣,妊娠期女性穿戴时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维度的排扣以调节托腹带的环绕长度。此外,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还可由多个可分离相连的装置连接而成。

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方便妊娠期女性穿脱托腹裤的操作,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限定了托腹裤穿戴时托腹带连接位置的托腹裤,所述托腹带前片2和托腹带后片3的连接位置(即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处位置)设于人体冠状面向人体正中面偏移30度-60度的前腰侧部位,其中,人体冠状面为左右方向上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平面,人体正中面为前后方向上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平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腹裤,所述托腹裤的裤腰部还包括一设于裤腰上缘并沿裤腰部圆周延伸的结合部4,所述结合部4包括设于裤腰前片的第一结合部和设于裤腰后片的第二结合部,所述托腹带前片2和托腹带后片3分别连接于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的外侧中心。本实施例中托腹带前片和托腹带后片的中心分别与第一结合部的外侧中心和第二结合部的外侧中心连接,托腹带前片和后片可通过三针拼缝定位线与裤体固定连接,所述托腹带后片的上缘和下缘分别与结合部连接,其中下缘与结合部的缝合长度相对于上缘较长,以起到提拉裤体的作用,所述托腹带前片的上缘和下缘分别与结合部连接,其中上下缘与结合部缝合长度基本一致以保证裤体裆部的平整,提升穿戴的舒适性。当然,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情况,具体调整缝合方式。

为收紧裤腰,提高托腹裤与穿戴者腹部的贴合度,同时提高穿戴的舒适度,结合部内侧还设有至少一条弹性带5,所述弹性带5宽度窄于对应设置的托腹带。本实施例中,结合部内侧上缘设有一沿裤腰部延伸的容置布片,所述容置布片与结合部对应连接并形成一容置腔用于放置所述弹性带5。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带与结合部也可通过粘合、缝合等方式连接。

实施例三:

考虑到胎儿的自然生长,孕期女性的腹部需要更强的外部承托力,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托腹带的承托效果,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托腹裤,腹带前片的左侧端部与所述托腹带后片的左侧端部设有至少两个成对存在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对应可分离相连。

实施例四:

考虑到胎儿的自然生长,孕期女性的腹部需要更强的外部承托力,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托腹带的承托效果,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托腹裤,腹带前片的左侧端部与所述托腹带后片的左侧端部设有至少两个成对存在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对应可分离相连,此外,腹带前片的右侧端部与所述托腹带后片的右侧端部设有至少两个成对存在的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对应可分离相连。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托腹裤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方法,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