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8280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新型口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麻醉或意识不清病人用新型口罩。



背景技术:

病人在麻醉或意识不清状态下可能存在张口呼吸的情况,由于口内缺少类似鼻内的纤毛,而且口内缺少鼻内粘膜分泌的粘性较大的分泌物,所以张口呼吸常常会有异物(病菌、固体颗粒等)通过口部进入呼吸道,如果病人体质较差则容易引起感染,如果异物较大则容易引起呛咳;另外,张口呼吸会使口内的水汽大量流失,导致病人口干,严重时还会导致病人水电解质平衡或酸碱平衡紊乱。现在没有专门针对麻醉病人或意识不清病人张口呼吸的口罩,临床上多用湿毛巾或普通口罩罩住病人口部。用湿毛巾罩住病人口部时,需要事先将毛巾用适宜温度的水润湿并拧干,拧干后的湿毛巾温度下降快,一旦温度下降病人就会感到不舒服,舒适型非常差;而且湿毛巾罩住病人口部时容易滑脱,滑脱后就需要重新放置,操作非常麻烦,需要专人护理;另外,湿毛巾透气性差,在病人鼻腔不通畅只能借助张口呼吸时,湿毛巾往往会导致病人憋闷,呼吸困难。用普通口罩罩住病人口部时,由于口罩尺寸较大,因此会同时罩住病人鼻部,口部或鼻部呼出的二氧化碳一部分未能及时排出,二氧化碳长时间在体内蓄积容易导致患者发生酸中毒;另外,由于普通口罩多为挂耳式,因此与脸部皮肤接触面积较大,而脸部皮肤又较为敏感,病人长时间佩戴会感觉不舒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麻醉或意识不清病人张口呼吸的新型口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由扣于人体口部的罩体和自所述罩体上边沿中部向上延伸的吸氧管固定带组成,所述罩体中部向前隆起形成呼吸空腔,在所述罩体与脸部贴合的上、下边沿处设置有口部凝胶粘接层,在所述罩体与脸部贴合的左、右边沿处设置有条形海绵衬垫,所述海绵衬垫与所述口部凝胶粘接层厚度一致;所述吸氧管固定带上端向两侧水平延伸形成鼻翼固定部,在所述鼻翼固定部与脸部贴合面上设置有鼻部凝胶粘接层,所述鼻部凝胶粘接层和所述口部凝胶粘接层表面设置有防粘条。

所述罩体的外轮廓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罩体中部沿横向水平折叠形成折叠部。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透气性好。罩体只罩住口部而不罩住鼻部,使患者可通过鼻部呼吸,有效解决麻醉或意识不清病人张口呼吸的问题,避免吸入过多二氧化碳而引起酸中毒;罩体上、下边沿的口部凝胶粘接层能够使罩体固定牢固,避免滑脱,罩体左、右边沿的海绵衬垫能够减少罩体与脸部皮肤接触,提高佩戴时的舒适度;吸氧管固定带能够固定氧气管,提高临床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防粘条未撕开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口罩,包括由扣于人体口部的罩体1和自罩体1上边沿中部向上延伸的吸氧管固定带2组成的口罩本体,罩体1为透气性较好的棉布或纱布,其外轮廓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与人体口部大小相适配,方便使用;罩体1中部向前隆起形成呼吸空腔,当然也可在罩体1中部沿横向水平折叠,形成折叠部8,使用时向前拉伸折叠部8,使其完全展开,从而形成呼吸空腔。在罩体1与脸部贴合的上、下边沿处设置有口部凝胶粘接层3,通过口部凝胶粘接层3使罩体紧固粘合于人体口部,避免滑脱;在罩体1与脸部贴合的左、右边沿处设置有条形海绵衬垫4,海绵衬垫4与口部凝胶粘接层3厚度一致,海绵衬垫4能够减少罩体1与脸部的接触面积,提高佩戴时的舒适度。吸氧管固定带2上端向两侧水平延伸形成鼻翼固定部5,在鼻翼固定部5与脸部贴合面上设置有鼻部凝胶粘接层6,在鼻部凝胶粘接层6和口部凝胶粘接层3的表面设置有防粘条7,鼻部凝胶粘接层6和口部凝胶粘接层3中所采用的凝胶既能保证与脸部粘接牢固,又能避免皮肤不适、过敏等现象。

使用时,首先撕下口部凝胶粘接层3表面的防粘条7,将罩体1扣合于病人口部,之后将吸氧管固定带2绕过吸氧管,撕下鼻部凝胶粘接层6表面的防粘条7,将鼻翼固定部5横跨鼻梁固定,从而使吸氧管固定,这样就完成了整个口罩的固定,操作非常方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