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防吹翻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5775阅读:1728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防吹翻雨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具体来说是一种多功能防吹翻雨伞。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的伞,在收拢状态放置时很难固定,容易滑倒;在撑开状态放置时容易固定但占用空间大;当遭遇风雨交加天气时,伞面会被风吹的上翻,导致无法遮雨;伞柄是铁制品且呈狭长圆筒状,雨伞的制作工艺无法做到完全封闭,雨水容易顺着缝隙(一般是伞柄顶部)渗入,雨水一经渗入很难自然蒸发,就会在半密闭空间内与空气共同作用,使伞柄发生氧化生成三氧化铁,也就是“铁锈”;撑伞经过狭窄空间时,雨伞面积过大,此时要将雨伞收起才能经过,比如在拥挤的公共空间(雨天过马路),人们不得不靠得很近,又不能收起雨伞,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安稳固定且防吹翻可收缩的雨伞,可有效防止雨伞在大风作用下的变形,减缓伞柄的生锈速度,延长雨伞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功能防吹翻雨伞,包括加罩伞帽、伞面、上巢、下巢、滑动套管、长骨、短骨、长骨上下连接结构、防风绳、伞柄、吸盘,所述伞帽上端加防雨罩,与所述上巢契合,所述伞柄由上至下依次安装上巢、下巢、滑动套管与吸盘,所述上巢与长骨上端连接,所述下巢与短骨连接,所述长骨与短骨连接,所述滑动套管嵌入下巢内部,且可沿伞柄上下滑动,所述吸盘与伞柄下端啮合,所述防风绳一端与下巢和滑动套管连接,另一端与长骨下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盘加工成凹球面状,所述伞柄加工成与吸盘凹球面相吻合的凸球面状,所述吸盘与所述伞柄形成可转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动套管嵌入下巢内部,形成可滑动配合,所述防风绳一端穿过下巢侧面孔洞与滑动套管连接,另一端与长骨下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长骨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长骨上部分别与短骨、所述长骨下部呈可转动配合,且所述长骨上部与下部连接处加工有弹簧装置,保证防风绳带动长骨下部转动一定角度后能自动回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的有益效果是:多功能防吹翻雨伞可以有效通过收缩伞面防止雨伞在风力作用下的变形,延长雨伞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解决了人们在公共场合无处安放雨伞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在大风时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长骨上部与下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伞柄与吸盘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罩伞帽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罩伞帽;2、上巢;3、长骨上部;4、长骨上下连接结构;5、长骨下部;6、固定头;7、滑动套管;8、下巢;9、防风绳;10、伞柄;11、吸盘;12、第一卡槽;13、第二卡槽;14、短骨;15、弹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多功能防吹翻雨伞包括:加罩伞帽1、上巢2、长骨上部3、长骨上下连接结构4、长骨下部5、固定头6、滑动套管7、下巢8、防风绳9、伞柄10、吸盘11、第一卡槽12、第二卡槽13、短骨14、弹簧装置15,所述伞柄10底端连接有吸盘11,所述伞柄10顶端连接有加罩伞帽1,所述伞柄10上加工两个卡槽12和13,所述伞柄10外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上巢2、下巢8和滑动套管7,所述加罩伞帽1与所述上巢2相接,所述下巢8周围连接有短骨14和防风绳9,所述滑动套管7外侧面与所述下巢8内侧面呈滑动配合,所述滑动套管7连接有防风绳9的一端,所述防风绳9的另一端与固定头6连接,所述固定头6连接并固定长骨下部5与防风绳9,所述长骨下部5与长骨上部3通过连接结构4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结构4设置有弹簧装置15。

如图3所示,所述弹簧装置15为压缩弹簧,当防风绳9收紧时,长骨下部5向内转动,弹簧装置15受到长骨下部5施加的外载荷收缩变形,储存变形能;当防风绳9放松时,弹簧装置15储存的变性能转化为长骨下部5的动能,长骨下部5恢复到原位置。所述弹簧装置15采用软塑外皮包覆处理,防止生锈。

如图4所示,所述吸盘11材质要软硬适中,既要保证承重能力,又要保证吸附性,吸附面要平整光滑,使用时将吸盘11中的空气压出,使得吸盘11内部气压远远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差作用下吸盘就会安稳的固定在墙面上,雨伞自然下垂,减少占地面积。

如图5所示,所属伞帽1的防雨罩底面积不小于上巢2的顶面积,以阻挡雨水渗入伞柄内部,防止伞柄氧化生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无风状态或风力很小时,将下巢8上推至第一卡槽12,短骨14支撑长骨上部3和长骨下部5张开,当遇到大风天气时,将下巢8推回至第二卡槽13,同时向下拖动滑动套管7,滑动套管7带动防风绳9收紧,从而使长骨下部5向内转动,伞面整体受风面积减少,阻力降低,沿伞柄向上推动滑动套管7至下巢8处时,防风绳9随即放松,弹簧装置15回弹,长骨下部5恢复到原位置,同时由于防风绳9的收紧作用,雨伞伞面不会被风吹得上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