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仿真花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真兰花瓣。
背景技术:
仿真花,通常是指用绷绢、皱纸、涤纶、塑料、水晶等材料制成的假花,以及用鲜花烘成的干花,业界泛称为人造花。人造花顾名思义,就是以鲜花作为蓝本,用布、纱、丝绸、塑料等原料加以仿造。今天,仿真花的工艺愈做愈精,几乎可以乱真。除了有各种鲜花的仿造品,市场上还出现了仿真叶,仿真枝干,仿真野草,仿真树,仿真植物等品种。
仿真花具有诸多优点,如:1、枝叶不发霉、不腐烂,不需浇水,不滋生蚊蝇,花色艳丽,保存时间长久;2、生产方便、运输便利,成本价格远远低于鲜花,市场利润大;3、品种繁多,不会由于季节交替而发生缺货现象;4、不存在花粉过敏危害;5、不需要人工进行培育,可省去浇水、修剪、冶虫等麻烦。
现有的仿真花制造方式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硫化橡胶溶液注入模具中,然后冷却出模制成花或叶的毛坯,再对毛坯进行上色制成成品;另一种是通过将珍珠棉或纱布置于压力机的模型内冲压成仿真花的布基,再将布基浸入硫化橡胶溶液,使布基外表部固化有橡胶层,形成毛坯,最后再对毛坯进行上色制成成品。
通过上述方式,其主要的仿真效果还是停留在远观视觉上,在近观和触摸上,与真花存在较大的差异;部分厂家为了提高仿真效果,会通过调节橡胶硬度或者上色的精细度来达到高度仿真的效果,但加工成本较高,售卖价格也较高;另外,通过调节橡胶硬度或者上色的精细度来达到高度仿真的效果只适用少部分花类;大部分的花、叶类仿真效果仍有待提高。
兰花是室内装饰常用的花种,其花瓣质地柔软,以单色的渐变为主,色质精细,花瓣面上分布有脉型花纹;该种花瓣在仿造生产中,如需达到高仿真效果,其彩喷上色的过程耗时较长,生产成本高,且脉状纹理仿造效果较差;另外,部分仿真花瓣的压印和上色过程是分别进行的,容易出现色彩纹理与凹凸纹理不一致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现有仿真兰花的质感和纹理仿造效果较差,上色耗时长。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仿真兰花瓣,特征在于:包括花瓣肉面层1和花瓣脉状层2,花瓣肉面层1为混有基色颜料的乳胶塑模制成花瓣型状,花瓣脉状层2为混有纹理色颜料的乳胶塑模制成脉状网面,花瓣脉状层2位于花瓣肉面层1的下层,花瓣脉状层2与花瓣肉面层1通过加热融合。
进一步优化,所述花瓣脉状层2的下侧还设置有薄膜层3,薄膜层3通过喷刷液体胶固化形成。
进一步优化,所述花瓣肉面层1为混有白色或黄色颜料的乳胶塑模制成,所述花瓣脉状层2为混有红色颜料的乳胶塑模制成。
效果原理:花瓣肉面层1和花瓣脉状层2均采用乳胶塑模制成,具有柔软、毛面的质感,具有较好的湿润性,非常接近兰花瓣的特性效果,且具有脉状花纹,具有较逼真的视觉和触觉仿真效果;另外由于仿真花瓣的花纹和色彩是由花瓣肉面层1与花瓣脉状层2热融形成,不同颜色的交汇区呈自然渐变,且花纹纹理自然,具有凹凸感,花纹纹理逼真,且上色加工过程相对于彩喷方式简单。
进一步说明,所述仿真兰花瓣的制造方法,包括:
(1)、将混有红色颜料的乳状乳胶压入到脉状网面塑形模板中,冷却形成脉状分布的花瓣脉状层2;
(2)、将混有白色颜料的乳状乳胶压入到瓣面型塑形模板中,冷却形成花瓣型的花瓣肉面层1;
(3)、将花瓣脉状层2和花瓣肉面层1分别置于上、下层加热融合。
进一步说明,上述步骤(3)过程中,在80℃-100℃的温度环境下进行。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仿真兰花瓣,上色过程简单,且花纹纹理和颜色自然逼真,具有凹凸感,具有较高的仿真效果,且不会出现色彩纹理与凹凸纹理不一致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一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一垂直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二垂直剖视示意图;
图中:1为花瓣肉面层、2为花瓣脉状层、3为薄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进一步说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方案一(如图 1和图2所示):
一种仿真兰花瓣,包括花瓣肉面层1和花瓣脉状层2,花瓣肉面层1为混有基色颜料的乳胶塑模制成花瓣型状,花瓣脉状层2为混有纹理色颜料的乳胶塑模制成脉状网面,花瓣脉状层2位于花瓣肉面层1的下层,花瓣脉状层2与花瓣肉面层1通过加热融合。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说明,所述花瓣肉面层1为混有白色或黄色颜料的乳胶塑模制成,所述花瓣脉状层2为混有红色颜料的乳胶塑模制成。
效果原理:花瓣肉面层1和花瓣脉状层2均采用乳胶塑模制成,具有柔软、毛面的质感,具有较好的湿润性,非常接近兰花瓣的特性效果,且具有脉状花纹,具有较逼真的视觉和触觉仿真效果;另外由于仿真花瓣的花纹和色彩是由花瓣肉面层1与花瓣脉状层2热融形成,不同颜色的交汇区呈自然渐变,且花纹纹理自然,具有凹凸感,花纹纹理逼真,且上色加工过程相对于彩喷方式简单。
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进一步说明,所述仿真兰花瓣的制造方法,包括:
(1)、将混有红色颜料的乳状乳胶压入到脉状网面塑形模板中,冷却形成脉状分布的花瓣脉状层2;
(2)、将混有白色颜料的乳状乳胶压入到瓣面型塑形模板中,冷却形成花瓣型的花瓣肉面层1;
(3)、将花瓣脉状层2和花瓣肉面层1分别置于上、下层加热融合。
进一步说明,上述步骤(3)过程中,在80℃-100℃的温度环境下进行。
方案二(如图3):与方案一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花瓣脉状层2的下侧还设置有薄膜层3,薄膜层3通过喷刷液体胶固化形成。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