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羽绒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聚酰胺织物的羽绒制品。
背景技术:
羽绒制品广泛应用于保暖衣物中,可有效隔绝外部冷空气的入侵。现有技术羽绒制品使用过程中,羽绒内胆长时间受挤压,由于其不具备很好的回弹性,会导致羽绒内胆结构受到破坏,降低羽绒制品的保暖效果,现有的羽绒制品内部填满羽绒,虽然保暖性好,但是过多的羽绒导致其透气性也会相应下降,还因为消耗的羽绒过多,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聚酰胺织物的羽绒制品,具备节约羽绒消耗和具有很好的回弹性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聚酰胺织物的羽绒制品,包括外面料、内面料和羽绒填充内胆,所述羽绒填充内胆位于外面料与内面料的内侧,外面料的外层连接有PU膜,外面料的内层连接有竹炭纤维层,竹炭纤维层的内侧边连接羽绒填充内胆,所述羽绒填充内胆包括真空支撑管、羽绒支撑套、第一复合连接件、第二复合连接件和羽绒填充条,所述真空支撑管的顶边均与竹炭纤维层连接,竹炭纤维层还与第一复合连接件的顶端连接,第一复合连接件的底端连接羽绒支撑套,第一复合连接件的侧边连接真空支撑管,真空支撑管的侧边与羽绒支撑套连接,真空支撑管的底边连接内面料,内面料还与第二复合连接件的底边连接,第二复合连接件的侧边连接真空支撑管,第二复合连接件的顶边连接羽绒支撑套,羽绒支撑套的内侧安装有羽绒填充条。
优选的,所述真空支撑管与羽绒支撑套交替设置。
优选的,所述真空支撑管的横截面和羽绒支撑套的横截面均呈正六边形。
优选的,所述内面料的内侧边复合有纳米银抗菌涂层。
优选的,所述外面料为一种聚酰胺纤维材质的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使用聚酰胺织物的羽绒制品,通过真空支撑管与羽绒支撑套的交替设置,并在羽绒支撑套内填充羽绒,不仅节约了羽绒消耗量,降低生产成本,还不会影响羽绒制品的保暖性,呈正六边形的真空支撑管和羽绒支撑套不仅美观规整,还具有很好的回弹性,整个羽绒制品的洁净性,耐磨性和防水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外面料、2内面料、3羽绒填充内胆、4PU膜、5竹炭纤维层、6真空支撑管、7羽绒支撑套、8第一复合连接件、9第二复合连接件、10羽绒填充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使用聚酰胺织物的羽绒制品,包括外面料1、内面料2和羽绒填充内胆3,羽绒填充内胆3位于外面料1与内面料2的内侧,外面料1为一种聚酰胺纤维材质的构件,采用聚酰胺纤维制成的外面料1不仅耐磨性好,还具有很好的回弹性,外面料1的外层连接有PU膜4,PU膜4的弹性佳,轻度高具有很好的防水性,外面料1的内层连接有竹炭纤维层5,竹炭纤维层5可以吸除穿着者身上产生的湿气,保证本羽绒制品的干燥,竹炭纤维层5的内侧边连接羽绒填充内胆3,羽绒填充内胆3耐折叠和压缩,恢复性能好,羽绒填充内胆3包括真空支撑管6、羽绒支撑套7、第一复合连接件8、第二复合连接件9和羽绒填充条10,真空支撑管6的顶边均与竹炭纤维层5连接,竹炭纤维层5还与第一复合连接件8的顶端连接,第一复合连接件8和第二复合连接件9均用于连接,第一复合连接件8的底端连接羽绒支撑套7,第一复合连接件8的侧边连接真空支撑管6,真空支撑管6的侧边与羽绒支撑套7连接,真空支撑管6与羽绒支撑套7交替设置,其中真空支撑管6内未填充羽绒,而羽绒支撑套7内填充有羽绒,真空支撑管6与羽绒支撑套7交替设置不仅节约了羽绒消耗量,降低生产成本,还不会影响羽绒制品的保暖性,真空支撑管6的横截面和羽绒支撑套7的横截面均呈正六边形,呈正六边形的真空支撑管6和羽绒支撑套7不仅美观规整,还具有很好的回弹性,真空支撑管6的底边连接内面料2,内面料2的内侧边复合有纳米银抗菌涂层,添加纳米银抗菌涂层有可以减少细菌滋生,保证羽绒制品的洁净,内面料2还与第二复合连接件9的底边连接,第二复合连接件9的侧边连接真空支撑管6,第二复合连接件9的顶边连接羽绒支撑套7,羽绒支撑套7的内侧安装有羽绒填充条10,羽绒填充条10用于保温。
综上所述:本使用聚酰胺织物的羽绒制品,通过真空支撑管6与羽绒支撑套7的交替设置,并在羽绒支撑套7内填充羽绒,不仅节约了羽绒消耗量,降低生产成本,还不会影响羽绒制品的保暖性,呈正六边形的真空支撑管6和羽绒支撑套7不仅美观规整,还具有很好的回弹性,整个羽绒制品的洁净性,耐磨性和防水性良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