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角牙链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192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角牙链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特别涉及一种三角牙链牙



背景技术:

拉链牙作为拉链领域的重要要素,在拉链领域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现有的拉链牙包括上牙部和下牙部,以及同时连接上牙部和下牙部的底部,底部上设有使拉链牙固定到链带上的底槽,而拉链牙如何更好的与拉头配合,成为了拉链行业对链牙改进的目标与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三角牙链牙,技术方案1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角牙链牙,通过改变上牙部和下牙部,以及底部的结构,使链牙之间咬合的更紧固的同时,使链牙表面侧更美观,适应了多种场合下对链带的结构及外观上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三角牙链牙,包括上牙部、下牙部和底部,所述底部中间设有使链带边缘伸入的底槽,底部两端沿链带宽度方向连接上牙部和下牙部,所述上牙部设在链带一侧的上表面,所述下牙部设在链带同一侧的下表面且与上牙部连接;

所述上牙部包括前端部、侧端部、中端部,以及同时连接所述前端部、侧端部、中端部的上牙顶面;

所述下牙部包括啮齿部、凹合部、中间部,以及同时连接所述啮齿部、凹合部、中间部的下牙底面,所述上牙顶面和下牙底面为互相平行的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部包括前端顶和前端面,所述前端顶远离下牙部的一侧边缘连接上牙顶面,靠近下牙部的一侧边缘连接前端面,所述前端顶另外两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向下牙部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前端顶另外两侧边缘向接近上牙顶面方向延伸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a为7°≤a≤10°;

所述侧端部包括两个侧端顶和两个侧端面,所述侧端顶远离下牙部的一侧边缘连接上牙顶面,靠近下牙部的一侧边缘连接所述侧端面,两个所述侧端面之间的距离向靠近前端部 的方向逐渐减小,两个所述侧端面靠近前端部方向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b为60°≤b≤70°;

所述前端顶远离链带的一侧表面为弧形的端面,所述弧形的表面自前端顶中部向连接上牙顶面和前端面的方向收缩,所述端面的弧度c为85°≤c≤90°。

技术方案2所述的实用新型是在技术方案1基础上,提供一种三角牙链牙,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合部包括两个凹合顶和两个凹合面,所述凹合顶远离上牙部的一侧边缘连接下牙底面,靠近上牙部的一侧边缘连接所述凹合面,所述凹合面的宽度为与所述中间部连接的一侧边缘到与啮齿部连接的一侧边缘之间的距离,所述宽度自与上牙部连接的一端向下牙底面的方向逐渐增加;

所述啮齿部包括啮齿顶、啮齿面和啮齿边,所述啮齿顶远离上牙部的一侧边缘连接下牙底面,靠近上牙部的一侧边缘连接前端面,所述啮齿顶另外两侧边缘向靠近链带的方向连接啮齿边,所述啮齿边远离啮齿面的另一侧边缘与凹合面连接,所述啮齿边的宽度为与啮齿面连接的一侧边缘到与凹合面连接的一侧边缘之间的距离,所述宽度自与上牙部连接的一端向下牙底面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链牙的长度方向为链带的宽度方向,垂直链牙宽度的方向为链牙的长度方向;

所述凹合面的面积为凹合面与链牙宽度方向上垂直的两侧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与凹合面连接上牙部一侧的边缘所围成的平面的面积。

技术方案3所述的实用新型是在技术方案2基础上,提供一种三角牙链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牙部的长度自上牙顶面向接近下牙部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下牙部的长度自下牙底面向接近上牙部的方向逐渐增加。

技术方案4所述的实用新型是在技术方案2基础上,提供一种三角牙链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牙部的宽度自上牙顶面向接近下牙部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下牙部的宽度自下牙底面向接近上牙部的方向逐渐增加。

技术方案5所述的实用新型是在技术方案2基础上,提供一种三角牙链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牙部的宽度和长度自上牙顶面靠近下牙部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下牙部的宽度和长度自下牙底面靠近上牙部的方向逐渐增加。

技术方案6所述的实用新型是在技术方案2基础上,提供一种三角牙链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端面连接下牙部一侧的边缘向靠近凹合面方向延伸设有里卡面,所述里卡面的面积大于凹合面面积的一半;

所述侧端面连接下牙部一侧的边缘向接近啮齿面和啮齿边的方向延伸设有外卡面,所述 外卡面的面积大于凹合面面积的一半。

技术方案7所述的实用新型是在技术方案2基础上,提供一种三角牙链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端顶连接上牙顶面和侧端面的两侧边缘之间的端面为弧形端面d,所述端面d的弧度为85°≤d≤90°;

所述凹合顶连接凹合面和下牙底面的两侧边缘之间的端面为弧形端面e,所述端面e的弧度为85°≤e≤90°;

所述啮齿顶连接下牙底面和啮齿面的两侧边缘之间的端面为弧形端面f,所述端面f的弧度为85°≤f≤90°。

技术方案8所述的实用新型是在技术方案2基础上,提供一种三角牙链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端部包括中端顶和中端面,所述中端顶远离下牙部的一侧边缘连接上牙顶面,靠近下牙部的一侧边缘连接中端面,所述中端顶连接上牙顶面和中端面的两端之间的端面为弧形端面g,所述端面g的弧度为85°≤g≤90°。

技术方案9所述的实用新型是在技术方案2基础上,提供一种三角牙链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包括后端面和两个后端顶,所述后端面向远离链带的方向延伸,并连接两个所述后端顶,两个所述后端顶分别与上牙顶面和下牙底面连接,两个所述后端顶连接后端面和上牙顶面、下牙底面的两侧边缘之间的端面为弧形端面h,所述端面h的弧度为85°≤h≤90°。

技术方案10所述的实用新型是在技术方案2至9中任一项基础上,提供一种三角牙链牙,其特征在于:所述啮齿面连接两个啮齿边的两侧边缘之间的端面为弧形端面i,所述端面i的弧度为70°≤i≤90°。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三角牙链牙,使链牙之间啮齿力更稳定,保证了链牙在链带长度方向和前后方向的紧密啮齿,同时,弧度的结构使拉头与链牙的接触更流畅,减小了拉头与链牙的摩擦力,减小了链牙与链牙之间的摩擦,且外观适合多种场合的应用,使拉链的应用的场合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三角牙链牙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三角牙链牙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三角牙链牙的左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三角牙链牙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三角牙链牙的仰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三角牙链牙的带局部放大标注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本实施例的C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例的D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例的E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表示本实施例的F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表示本实施例的H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表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三角牙链牙的右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G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上牙部

2 下牙部

3 底部

4 里卡面

5 外卡面

11 前端部

12 侧端部

13 中端部

14 上牙顶面

15 前端顶

16 前端面

17 侧端顶

18 侧端面

19 中端顶

20 中端面

21 啮齿部

22 凹合部

23 中间部

24 下牙底面

25 啮齿顶

26 啮齿面

27 啮齿边

28 凹合顶

29 凹合面

30 底槽

31 后端面

32 后端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链牙的长度方向为链带的宽度方向,垂直链牙宽度的方向为链牙的长度方向;凹合面的面积为凹合面与链牙宽度方向上垂直的两边缘之间的最大距离与凹合面连接上牙部一侧边缘之间围成的平面的面积,所述最大距离为靠近上牙部方向的两侧边缘之间的距离;

链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本实施例中,为主视图中的上牙部和下牙部所在的面。

如图1至13所示的三角牙链牙,包括上牙部1、下牙部2和底部3,所述底部3中间设有使链带边缘伸入的底槽30,底部3两端沿链带宽度方向连接上牙部1和下牙部2,所述上牙部1设在链带的一侧,所述下牙部2设在链带的另一侧且与上牙部1连接;

所述上牙部1包括前端部11、侧端部12、中端部13,以及同时连接所述前端部11、侧端部12、中端部13的上牙顶面14;

上牙顶面14远离链带的一侧连接前端部11,上牙顶面与链带宽度方向一致的两侧边缘自前端部11到链带的方向,依次连接侧端部12和中端部13;

如图3所示,下牙部2包括啮齿部21、凹合部22、中间部23,以及同时连接所述啮齿部21、凹合部22、中间部23的下牙底面24,

下牙底面24远离链带的一侧连接啮齿部21,下牙底面与链带宽度方向一致的两侧边缘自啮齿部21到链带的方向,一侧连接凹合部22,中间部23;

所述上牙顶面14和下牙底面24为互相平行的平面,且与链带宽度方向平行;

所述前端部11包括前端顶15和前端面16,所述前端顶15远离下牙部2的一侧边缘连接上牙顶面14,靠近下牙部2的一侧边缘连接前端面16,所述前端顶15另外两侧边缘之间的距离向接近下牙部2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前端顶15另外两侧边缘靠近上牙顶面方向延伸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a为7°;

如图4所示,侧端部12包括两个侧端顶17和两个侧端面18,所述侧端顶17远离下牙部2的一侧边缘连接上牙顶面14,靠近下牙部2的一侧边缘连接所述侧端面18,两个所述侧端面18之间的距离向靠近前端部11的方向逐渐减小,两个所述侧端面18靠近前端部方向的延长线之间的夹角b为60°;

如图7所示,前端顶15远离链带的一侧表面为弧形的端面,所述弧形的表面自前端顶15中部向连接上牙顶面14和前端面16的方向收缩,所述端面的弧度c为85°。

优选的,所述凹合部22包括两个凹合顶28和两个凹合面29,所述凹合顶28远离上牙部1的一侧边缘连接下牙底面24,靠近上牙部1的一侧边缘连接所述凹合面29,两个所述凹合面29上的凹面宽度为所述中间部23与啮齿部21之间的距离,所述宽度自与上牙部1连接的一端向下牙底面24的方向逐渐增加;

所述啮齿部21包括啮齿顶25、啮齿面26和啮齿边27,所述啮齿顶25远离上牙部1的一侧边缘连接下牙底面24,靠近上牙部1的一侧边缘连接前端面16,所述啮齿顶25另外两侧边缘向靠近链带的方向连接啮齿边27,所述啮齿边27远离啮齿面26的另一侧边缘与凹合面29连接,所述啮齿边27的宽度为啮齿面26与凹合面29之间的距离,所述宽度自与上牙部1连接的一端向下牙底面24的方向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上牙部1的宽度和长度自上牙顶面14靠近下牙部2的方向逐渐增加,所述下牙部2的宽度和长度自下牙底面24靠近上牙部1的方向逐渐增加。

优选的,所述侧端面18连接下牙部2一侧的边缘向接近凹合面29的方向延伸设有里卡面4,所述里卡面4的面积大于凹合面29面积的一半。

所述侧端面18连接下牙部2一侧的边缘向接近啮齿面26和啮齿边27的方向延伸设有外卡面5,所述外卡面5的面积大于凹合面29面积的一半。

如图8所示,侧端顶17连接上牙顶面14和侧端面18的两侧边缘之间的端面为弧形端 面d,所述端面d的弧度为85°;

如图9所示,凹合顶28连接凹合面29和下牙底面24的两侧边缘之间的端面为弧形端面e,所述端面e的弧度为85°;

如图10所示,啮齿顶25连接下牙底面24和啮齿面26的两侧边缘之间的端面为弧形端面f,所述端面f的弧度为85°。

如图13所示,中端部13包括中端顶19和中端面20,所述中端顶19远离下牙部2的一侧边缘连接上牙顶面14,靠近下牙部2的一侧边缘连接中端面20,所述中端顶19连接上牙顶面14和中端面20的两侧边缘之间的端面为弧形端面g,所述端面g的弧度为85°。

如图11所示,底部3包括后端面31和两个后端顶32,所述后端面31向远离链带的方向延伸,并连接两个所述后端顶32,两个所述后端顶32分别与上牙顶面14和下牙底面24连接,两个所述后端顶32连接后端面31和上牙面14、下牙底面24的两侧边缘之间的端面为弧形端面h,所述端面h的弧度为85°。

如图5所示,啮齿面26连接两个啮齿边27的两侧边缘之间的端面为弧形端面i,所述端面i的弧度为70°。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