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多样的登山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99929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登山杖,特别涉及一种功能多样的登山杖。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锻炼,常常进行一些跑步、爬山、骑行等户外活动。在爬山时登山杖可以提供很好的帮助,在爬山时使用非常广泛。目前大多数的登山杖,结构都是一体固定,对于不同身高的人群需要购买不同规格的登山杖使用,使用非常不便;再者户外环境差异大,水源获取困难,而如果携带太多的水源,对行程也将造成很大的负担;同时现有的登山杖底部都为平面,对于一些路面容易打滑,抓地力不强,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功能多样的登山杖,它可以调节高度,适合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同时可以过滤水源,在户外可以提供很好的帮助,并且使用时不易打滑,抓地更加牢固。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功能多样的登山杖,包括扶杆和支杆,所述扶杆装配在支杆顶面,所述支杆从上至下设有延伸部、过滤部和固定部,所述延伸部包括调节杆和调节管,所述调节杆装配在调节管内腔并且向上延伸与扶杆固定相连,所述过滤部包括滤管和盛水管,所述滤管顶部与调节管相旋连接,所述滤管内分布有过滤层,各过滤层之间通过过滤网隔开,所述过滤层与滤管顶部开口之间形成蓄水空间,所述盛水管顶部与滤管相旋连接,所述盛水管内腔中下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盛水管分隔为盛水空间和活动空间,所述固定部设置在活动空间中,所述固定部包括固定板和尖针,所述尖针分布有固定板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侧壁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开口向内翻边,所述通槽中设有压簧,所述压簧两侧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伸出通槽开口,所述活动空间侧壁分布有与卡块适配的上卡孔和下卡孔,所述上卡孔和下卡孔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底部侧壁设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开口向内翻边,所述装配槽中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侧设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伸出装配槽开口,所述调节管侧壁分布有与调节块适配的调节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调节支杆的高度,对于不同身高的人群均能便捷使用;再者可以方便的过滤水源,获取饮用水,为户外生存提供很好的保障,同时滤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便捷的拆换,更好的保证过滤水源的健康卫生;另外所述尖针可以伸出活动空间,在使用时能够扎进地面里,避免登山杖打滑,更好的保证户外活动的安全,同时在不使用可以将尖针隐藏在活动空间中,避免对人造成伤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功能多样的登山杖,包括扶杆1和支杆2,所述扶杆1装配在支杆2顶面,所述支杆2从上至下设有延伸部3、过滤部4和固定部5,所述延伸部3包括调节杆31和调节管32,所述调节杆31装配在调节管32内腔并且向上延伸与扶杆1固定相连,所述调节杆31底部侧壁设有装配槽33,所述装配槽33开口向内翻边,所述装配槽33中设有弹簧34,所述弹簧34两侧设有调节块35,所述调节块35伸出装配槽33开口,所述调节管32侧壁分布有与调节块35适配的调节孔36,可以调节支杆2的高度,对于不同身高的人群均能便捷使用,在调节高度时,先将调节块35压进装配槽33中,然后移动调节杆31,在调节好高度后,所述调节块35在弹簧34弹力作用下卡进对应位置的调节孔36中,将调节杆31固定。

所述过滤部4包括滤管41和盛水管42,所述滤管41顶部与调节管32相旋连接,所述滤管41内分布有过滤层43,各过滤层43之间通过过滤网44隔开,所述过滤层43与滤管41顶部开口之间形成蓄水空间45,所述盛水管42顶部与滤41管相旋连接,可以方便的过滤水源,获取饮用水,为户外生存提供很好的保障,同时滤管41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以便捷的拆换,更好的保证过滤水源的健康卫生。

所述盛水管42内腔中下部设有隔板6,所述隔板6将盛水管42分隔为盛水空间61和活动空间62,所述固定部5设置在活动空间62中,所述固定部5包括固定板51和尖针52,所述尖针52分布有固定板51底面,所述固定板51侧壁设有通槽53,所述通槽53开口向内翻边,所述通槽53中设有压簧54,所述压簧54两侧设有卡块55,所述卡块55伸出通槽53开口,所述活动空间62侧壁分布有与卡块55适配的上卡孔63和下卡孔64,所述上卡孔63和下卡孔64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述尖针52可以伸出活动空间62,在使用时能够扎进地面里,避免登山杖打滑,更好的保证户外活动的安全,同时在不使用可以将尖针52隐藏在活动空间62中,避免对人造成伤害。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