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强反光效果的钻石镶口组件及首饰饰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99898阅读:872来源:国知局
具有强反光效果的钻石镶口组件及首饰饰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首饰饰品,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强反光效果的钻石镶口组件及首饰饰品。



背景技术:

目前,成品宝石大多通过镶口结构组合形成珠宝饰品。通常使用体积较大的成品钻石,整体反光效果更好,能够获得较佳的用户体验效果考虑到体积大成本高的问题,钻石类的珠宝饰品都比较昂贵,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为降低成本,钻石类珠宝饰品大多选用体积较小的成品钻石,但整体反光效果较差,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对目前的镶口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强反光效果的钻石镶口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具有强反光效果的钻石镶口组件,包括:

钻石,所述钻石具有多个刻面;

镶口本体,所述镶口本体呈环状设置且镶口本体中间形成有镶口,所述钻石的亭部伸入镶口且部分亭部露出镶口,所述镶口本体靠近钻石冠部的表面凸设有多个圆锥锭,多个圆锥锭绕设于镶口本体的外侧;所述镶口本体的内缘形成有多条排列呈环状且径向分布的凸棱;

镶爪,所述镶爪的数量有多个,多个镶爪呈环状分布于镶口本体靠近钻石冠部的表面上,所述镶爪倾斜于镶口本体设置,所述镶爪限位钻石的亭部。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凸棱的宽度自镶口本体的内缘至外缘的方向逐渐减小,且靠近镶口本体的内缘的相邻凸棱彼此邻接。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凸棱的数量为12条,12条凸棱均匀分布于镶口本体上。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凸棱的形状为山脊状。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镶口本体靠近钻石冠部的表面自外缘至内缘呈倾斜设置。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镶口本体的外缘与相邻的圆锥锭之间的区域形成有反光面,所述反光面中间形成隆起部或凹陷部。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镶爪的数量有四个,每一镶爪呈柱状分布。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镶爪与镶口本体一体成型。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圆锥锭的数量有24个,相邻的圆锥锭彼此邻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首饰饰品,包括如上述的具有强反光效果的钻石镶口组件,具体包括:

钻石,所述钻石具有多个刻面;

镶口本体,所述镶口本体呈环状设置且镶口本体中间形成有镶口,所述钻石的亭部伸入镶口且部分亭部露出镶口,所述镶口本体靠近钻石冠部的表面凸设有多个圆锥锭,多个圆锥锭绕设于镶口本体的外侧;所述镶口本体的内缘形成有多条排列呈环状且径向分布的凸棱;

镶爪,所述镶爪的数量有多个,多个镶爪呈环状分布于镶口本体靠近钻石冠部的表面上,所述镶爪倾斜于镶口本体设置,所述镶爪限位钻石的亭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钻石、镶口本体及镶爪,该镶口本体上还设置有圆锥锭,该圆锥锭可发射不同角度的光线,类似于小钻石的出光效果,能够进一步提升饰品的出光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出光效果,镶口本体上设有凸棱,通过凸棱能够对入射光线进行反射,能够提高反光效果,解决圆锥锭与镶口内缘之间的平面对光线的反光效果不佳的问题;综上,通过圆锥锭、凸棱以及钻石的组合结构相比于单一的钻石具有较佳的出光效果,另外,本方案结构更精细,能够更好地实现满天星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具有强反光效果的钻石镶口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截面图;

图4为图2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照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具有强反光效果的钻石镶口组件,包括:

钻石20,所述钻石20具有多个刻面;

镶口本体10,所述镶口本体10呈环状设置且镶口本体10中间形成有镶口12,所述钻石20的亭部伸入镶口12且部分亭部露出镶口12,所述镶口本体10靠近钻石20冠部的表面凸设有多个圆锥锭111,多个圆锥锭111绕设于镶口本体10的外侧;所述镶口本体10的内缘形成有多条排列呈环状且径向分布的凸棱113;

镶爪30,所述镶爪30的数量有多个,多个镶爪30呈环状分布于镶口本体10靠近钻石20冠部的表面上,所述镶爪30倾斜于镶口本体10设置,所述镶爪30限位钻石20的亭部。

本实用新型中,该钻石20分成冠部、腰部及亭部,镶爪30可卡接在钻石20的亭部。镶爪30的数量为三个或三个以上,镶爪30均匀设置在镶口本体10上。镶口本体10上主要设置有圆锥锭111,能够对不同角度的光线进行反射,类似于小钻石20的出光效果,从而实现满天星效果。由于镶爪30与镶口本体10呈夹角设置,该镶口本体10的内缘还设有凸棱113,凸棱113可对入射光线进行反射,如此,能够实现镶口本体10与钻石20出光光线的过渡,通过凸棱113、圆锥锭111及钻石20形成非常闪亮的出光效果,通过精细化的设计,能够大大提升用户的体验效果。

另外,镶口组件是采用德国CNC精密雕刻机雕刻而成,雕刻的钻石刀以每分钟25000转的转速,在金面上极速雕刻精密计算的折射刻面,呈现出如一颗颗小钻石般闪耀的光彩,如环绕镶嵌的小钻石,犹如如繁星闪烁,放大主钻火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钻石20、镶口本体10及镶爪30,该镶口本体10上还设置有圆锥锭111,该圆锥锭111可发射不同角度的光线,类似于小钻石20的出光效果,能够进一步提升饰品的出光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出光效果,镶口本体10上设有凸棱113,通过凸棱113能够对入射光线进行反射,能够提高反光效果,解决圆锥锭111与镶口本体10内缘之间的平面对光线的反光效果不佳的问题;综上,通过圆锥锭111、凸棱113以及钻石20的组合结构相比于单一的钻石20具有较佳的出光效果,另外,本方案结构更精细,能够更好地实现满天星效果。

请参照图2和图4,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凸棱113的宽度自镶口本体10的内缘至外缘的方向逐渐减小,且靠近镶口本体10的内缘的相邻凸棱113彼此邻接。本实施例中,凸棱113由两个三角平面搭接而成,通过三角平面的反光能够实现钻石20上光线与镶口本体10上光线的过渡,整体镶口组件的光线出射均匀,相当于增加了出射光线。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凸棱113的数量为12条,12条凸棱113均匀分布于镶口本体10上。本实施例中,凸棱113的数量为12条,每一凸棱113所呈角度为30°,通过对凸棱113精细化的设置,能够大大提升出光效果。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凸棱113的形状为山脊状。本实施例中,凸棱113可以为山脊状,还可以柱状或其他形状。

请参照图2至图4,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镶口本体10靠近钻石20冠部的表面自外缘至内缘呈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镶口本体10的整体呈倾斜面设置,使得整体形成聚光的效果,整体镶口组件10的光线更集中,发光效果更好。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镶口本体10的外缘与相邻的圆锥锭111之间的区域形成有反光面112,所述反光面112中间形成隆起部或凹陷部。反光面112、凸棱113及圆锥锭111构成反射面11。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镶口本体10边缘位置的反光效果,还设置有多个反光面112,相邻反光面112彼此邻接,且反光面112的中间形成隆起部或凹陷部,如此,可以进一步延及镶口组件的出光效果,能够进一步放大钻石20的出光效果。

请参照图2至图4,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镶爪30的数量有四个,每一镶爪30呈柱状分布。本实施例中,镶爪30的数量具体为四个,镶爪30具体呈柱状分布,如圆柱或棱柱,当然,该镶爪30还可以是其他形状。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镶爪30与镶口本体10一体成型。本实施例中,镶爪30与镶口本体10的配合可以插接配合,也可以是卡接配合,还可以是一体成型设置,如此,能够提升组装效率。

请参照图4,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圆锥锭111的数量有24个,相邻的圆锥锭111彼此邻接。本实施例中,圆锥锭111的锥尖朝上设置,圆锥锭111的大小可以根据镶口本体10的宽度灵活设置。当然,圆锥锭111设置的数量越多,整体镶口组件的出光效果更好,能够进一步提升出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该首饰饰品,包括如上述的具有强反光效果的钻石镶口组件,镶口组件的具体结构请参照上述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本首饰饰品采用了上述具有强反光效果的钻石镶口组件,因而具有镶口组件的所有优点和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