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5602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接背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接背包。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出行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在出行时至少需要携带拉杆箱、电脑包、随身背包(用于盛放手机、钥匙、证件和水杯等高频次取用物品)等。到达目的地后,人们出行时只会携带随身背包,而拉杆箱被放置在室内。

在公告号为CN20320745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背包,包括背包体、背包带和拉链,背包体包括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底部缝合,顶部的开口处通过拉链拉合;所述背包带位于背包体的后半部分。此外还包括:夹层、两个以上袋状结构,夹层位于背包体内部,且与背包体后半部分的内表面缝合;所述两个以上的袋状结构相互独立,其中一个袋状结构缝合在背包体前半部分的外表面,一个以上袋状结构缝合在背包体前半部分的内表面。

这种背包只能用于盛装体积较小的物品,不能兼顾电脑、三脚架和随身杂物的容纳,到达目的地后,大型的拉杆背包又不方便外出携带。因此,现有的背包存在不能改变容纳体积、不能满足人们多种需求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拼接背包,其具有能够改变容纳体积、满足人们多种需求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拼接背包,包括包体以及位于所述包体背面层并与其相连的两个背带,所述包体远离所述背带一侧设置有面层布,所述面层布与所述包体通过第一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包体底面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垂直于所述底板所在平面且隐藏于所述包体的背面层内;所述底板的两端设置有滚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正常使用时,拼接背包用于盛放手机、钥匙、证件和水杯等高频次取用物品;当需要长途旅行时,将两个拼接背包的面层布拆下,放在拼接背包的内部,使两个拼接背包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件连接为一体,从而使拼接背包的容纳体积增大一倍,能够用于盛放三脚架等体积较大的物品,将拉杆拉长之后,在平滑的地面可以当做拉杆箱使用,人们外出时只用携带一个由拼接背包拼接成的拉杆箱,从而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体的两侧面设置有用于遮住所述滚轮的遮挡布,所述遮挡布远离所述滚轮的一侧边与所述包体固定连接,所述遮挡布侧边设置有第二连接件,所述包体侧面位于所述滚轮的两侧及滚轮的上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为拉杆箱使用时,将遮挡布向上翻起,使包体侧面远离滚轮一侧的第三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从而使滚轮露出,遮挡布与包体侧壁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可以用来收纳雨伞或者水杯;作为拼接背包使用时,遮挡布用于遮住滚轮,提高拼接背包的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面层布远离所述背带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层叠设置的收纳袋,所述收纳袋袋口部设置有第一拉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收纳袋一方面进一步增加拼接背包的容纳体积,收纳袋设置于面层布上用于收纳取用频率较高的小件零散物品,使得收纳的物品在取用时更容易寻找,不会造成拼接背包内物品混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拉链,所述第一连接件绕所述面层布的四侧边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长途旅行时,两个拼接背包通过相互配合的拉链连接为一体,既方便拆卸又方便组合,从而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为粘扣带,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带有绒毛的子面,所述第三连接件为带有勾刺的母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为拉杆箱使用时,方便将遮挡布向上翻起,露出滚轮,同时遮挡布与包体侧壁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可以用来收纳雨伞或者水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体的背面层设置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位于所述拉杆与所述背带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为拼接背包使用时,海绵层在人体后背与拉杆之间形成缓冲层,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体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面设置有用于取出物品的第二拉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为拉杆箱使用时,通过第二拉链快速取出容纳的物品,不用拆开第一连接件打开整个箱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体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面设置有提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拼接背包既可以手提也可以背在肩上,使得使用更加多样性和方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使两个拼接背包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件连接为一体,从而使拼接背包的容纳体积增大一倍,能够用于盛放三脚架等体积较大的物品,从而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2)遮挡布与包体侧壁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增加拼接背包的容纳体积,可以用来收纳雨伞或者水杯,作为拼接背包使用时,遮挡布用于遮住滚轮,提高拼接背包的美观性;

(3)通过设置多个收纳袋,进一步增加拼接背包的容纳体积,收纳袋设置于面层布上用于收纳取用频率较高的小件零散物品,使得收纳的物品在取用时更容易寻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拼接为拉杆箱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包体;2、背面层;3、背带;4、面层布;5、第一连接件;6、底板;7、拉杆;8、把手;9、滚轮;10、收纳袋;11、第一拉链;12、遮挡布;13、第二连接件;14、第三连接件;15、第二拉链;16、提手;17、海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拼接背包,包括长方体状的包体1,包体1的背面层2连接有两个背带3。包体1远离背带3一侧设置有面层布4,面层布4与包体1通过第一连接件5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件5可以采用拉链,第一连接件5绕面层布4的四侧边设置。

如图3所示,包体1的底面设置有用硬质塑料制成的底板6,底板6上设置有可伸缩的金属拉杆7,拉杆7垂直于底板6所在平面且隐藏于包体1的背面层2内,拉杆7远离底板6的一端穿过包体1且设置有把手8。底板6的两端设置有滚轮9,滚轮9与底板6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正常使用时,拼接背包用于盛放手机、钥匙、证件和水杯等高频次取用物品。参照图4,当需要长途旅行时,将两个拼接背包的面层布4拆下,放在拼接背包的内部,使两个拼接背包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件5连接为一体,从而使拼接背包的容纳体积增大一倍,能够用于盛放三脚架等体积较大的物品。将拉杆7拉长之后,在平滑的地面可以当做拉杆箱使用,人们外出时只用携带一个由拼接背包拼接成的拉杆箱,从而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如图3所示,为了进一步增加拼接背包的容纳体积,面层布4远离背带3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层叠设置的收纳袋10,收纳袋10袋口部设置有第一拉链11。收纳袋10设置于面层布4上用于收纳取用频率较高的小件零散物品,使得收纳的物品在取用时更容易寻找,不会造成背包内物品混乱。

为了提高拼接背包的美观性,包体1的两侧面设置有用于遮住滚轮9的遮挡布12。结合图2和图4,遮挡布12远离滚轮9的一侧边与包体1固定连接,遮挡布12侧边设置有第二连接件13,包体1侧面位于滚轮9的两侧及滚轮9的上方设置有与第二连接件13可拆卸连接的第三连接件14。作为拼接背包使用时,遮挡布12用于遮住滚轮9。第二连接件13和第三连接件14可以采用粘扣带,第二连接件13为带有绒毛的子面,第三连接件14为带有勾刺的母面。

作为拉杆箱使用时,将遮挡布12向上翻起,使包体1侧面远离滚轮9一侧的第三连接件14与第二连接件13连接,从而使滚轮9露出,遮挡布12与包体1侧壁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可以用来收纳雨伞或者水杯,增加了拼接背包的容纳体积。

如图4所示,包体1远离底板6的一端面设置有用于取出物品的第二拉链15,作为拉杆箱使用时,通过第二拉链15快速取出容纳的物品,不用拆开第一连接件5打开整个箱体,使用方便。包体1远离底板6的一端面还设置有提手16。上述设置,拼接背包既可以手提也可以背在肩上,使得使用更加多样性和方便。

如图5所示,由于拼接背包在使用时,拉杆7与背部为刚性接触会引起不适,因此,包体1的背面层2设置有海绵层17,海绵层17位于拉杆7与背带3之间。作为拼接背包使用时,海绵层17在人体后背与拉杆7之间形成缓冲层,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

正常使用时,拼接背包用于盛放手机、钥匙、证件和水杯等高频次取用物品;当需要长途旅行时,将两个拼接背包的面层布4拆下,放在拼接背包的内部,使两个拼接背包通过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件5连接为一体,从而使拼接背包的容纳体积增大一倍,能够用于盛放三脚架等体积较大的物品。

同时,将遮挡布12向上翻起,使包体1侧面远离滚轮9一侧的第三连接件14与第二连接件13连接,从而使滚轮9露出,遮挡布12与包体1侧壁形成一个容纳空间,可以用来收纳雨伞或者水杯,增加了拼接背包的容纳体积。将拉杆7拉长之后,在平滑的地面可以当做拉杆箱使用,人们外出时只用携带一个由拼接背包拼接成的拉杆箱,从而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