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水灾救生背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2530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煤矿井下水灾救生背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井下水灾救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水灾救生背心。



背景技术:

目前煤矿的水灾问题依旧很严峻,在掘进时突然发生透水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而现有技术中针对矿井下工人面临水灾时的专用救生设备仍然是空缺,没有专用救生设备,在井下发生水灾时,工人的逃生和救援就面临很大的问题;导致危险性增加,救援不及时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煤矿井下水灾救生背心,以解决现有技术针对煤矿井下水灾时的专用救生设备空缺,没有专用救生设备,在井下发生水灾时,工人的逃生和救援就面临很大的问题;导致危险性增加,救援不及时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井下水灾救生背心,它包括背心,背心正面左侧肩部设置有防爆频闪灯,背心正面右侧肩部设置有氧气管,氧气管与背心背部的氧气袋连通;背心正面门襟左右两侧及氧气袋上分别设置有反光条。

所述反光条竖直安装。

氧气袋内的气压大于二个大气压。

背心正面竖直设置有三颗纽扣。

背心下部设置有牛皮腰带,牛皮腰带通过柳钉固定在背心下摆上。

背心正面左上侧氧气管下方设置有口袋,口袋内装有潜水眼镜。

背心正面左下侧设置有油性涂料盒,油性涂料盒内存放有白色油性涂料。

它还包括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牛皮腰带上,另一端带有钩子,钩子端缠绕后放置在背心正面右侧的口袋内。

背心采用帆布面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帆布面料制成,具有布料轻便,经济,易识别,等特点。并且背心容易穿戴,3枚大纽扣结实耐用,反光条可以很容易被发现。能适应各种突水透水情况。具有防爆频闪灯可以用作指示或者救援标记,白色油性涂料同样用作标记或指示,背部氧气袋供氧或提升浮力两用,防水目镜可以在涉深水时保护视觉;解决了现有技术针对煤矿井下水灾时的专用救生设备空缺,没有专用救生设备,在井下发生水灾时,工人的逃生和救援就面临很大的问题;导致危险性增加,救援不及时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后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煤矿井下水灾救生背心,它包括背心,背心正面左侧肩部设置有防爆频闪灯1,背心正面右侧肩部设置有氧气管4,氧气管4与背心背部的氧气袋2连通;背心正面门襟左右两侧及氧气袋2上分别设置有反光条3。

所述反光条3竖直安装;便于识别。

氧气袋2内的气压大于二个大气压;兼顾浮力气囊的作用,保证被水淹没的时候,有足够氧气和浮力逃生。

背心正面竖直设置有三颗纽扣7;使背心结实耐用。

背心下部设置有牛皮腰带8,牛皮腰带8通过柳钉(9)固定在背心下摆上。

背心正面左上侧氧气管4下方设置有口袋5,口袋5内装有潜水眼镜。

背心正面左下侧设置有油性涂料盒6,油性涂料盒6内存放有白色油性涂料;可以在煤壁或岩石巷道壁上面写下信息,或者在入水时打开涂料盒,指引路线。

它还包括钢丝绳10,钢丝绳10的一端固定在牛皮腰带8上,另一端带有钩子,钩子端缠绕后放置在背心正面右侧的口袋内。

通过带钩子的钢丝绳,用于在水流较大的时候固定自己的位置或者用作趟水时候防止自己被冲走。

背心采用帆布面料制成。使之轻便耐用。

背心采用橘红色的帆布制作,颜色对比鲜明,在矿井下的避难硐室或者其他需要布置的地方布置,并配置有安全的包装,保证救生背心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