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导管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4367发布日期:2018-08-31 20:45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透导管防护服,属于透析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当肾衰竭患者达到透析的指征时,临床医生多会采取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半永久导管或永久导管)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方法,血透导管的常规固定方式为:导管外露部分在胸壁以医用胶带数根粘贴即可;但患者对于导管这个“不速之客”无论从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难以接受。由于透析导管外露于皮肤表面的部分导管需要经常维护,传统的方法是使用胶布固定,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维护时穿脱衣服不便,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且冬季气温较低感觉寒冷;2、容易意外滑脱影响患者透析治疗;3、再次穿管增加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透导管防护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血透导管防护服,包括短袖衫本体,所述短袖衫本体的正面沿颈部至腋下方向设有拉链,所述拉链关于衣襟对称,所述短袖衫本体的正面内侧设有内口袋,所述内口袋位于拉链下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口袋等间距设有可拆卸的缝合线,所述缝合线的方向与内口袋的开口垂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短袖衫本体的颈部位置设有粘合绑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内口袋为弹性口袋。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短袖衫本体正面为开衫,开衫扣合部分为间隔设置的子母扣或魔术贴,短袖衫本体采用弹性透气面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既便于固定血透导管,避免脱管发生,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避免患者不必要的身体暴露,保护患者的隐私,提高患者满意度;又利于护士观察维护,节约护士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其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冬季保暖,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中:1、短袖衫本体;2、拉链;3、内口袋;4、缝合线;5、粘合绑带;6、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血透导管防护服,包括短袖衫本体1,短袖衫本体1的正面沿颈部至腋下方向设有拉链2,所述拉链2关于衣襟对称,所述短袖衫本体1的正面内侧设有内口袋3,内口袋3位于拉链2下方,左右各一个。短袖衫本体1的衣襟为对开式,方便患者穿脱防护服,衣襟中间用魔术贴6扣合,短袖衫本体1对应锁骨下部位置左、右各开一条缝隙,沿颈部至腋下方向,以拉链2缝合,左、右的拉链2关于衣襟对称,开启方便,操作面利于护士进行血透治疗及观察病情、换药,同时也保护女患者的隐私。内口袋3用于安置血透导管外露的部分,使其妥善、稳稳地固定于患者胸壁,由于血透患者营养状况差,导管与皮下组织结合不紧密,因此将防护服设计口袋式,安置血透导管外露的部分,对抗由于重力导致的脱管风险;对于某些对外固定的胶带过敏的患者,可省略外固定的胶带,改善患者的主观感受。

所述内口袋3等间距设有可拆卸的缝合线4,所述缝合线4的方向与内口袋3的开口垂直。将内口袋3分若干区域,中间以可拆卸的缝合线4线予以分隔,是根据患者的不同插管部位、导管出口的位置不同予以考虑的,可满足左右不同插管部位、导管出口位置不同的需求。

所述短袖衫本体1的颈部位置设有粘合绑带5,便于固定颈部及其附近部位的血透导管。所述内口袋3为弹性口袋,避免血透导管在病人运动时摆动。所述短袖衫本体1采用弹性透气面料制成,例如涤纶高弹面料,具有吸湿排汗、速干、超轻、透气等特点,合身体,舒适柔软。

短袖衫本体1正面为开衫,衣襟中间用魔术贴6扣合,也可以用间隔设置的子母扣扣合,打开、扣合短袖衫本体1很方便。

本实用新型将导管外露部分置于弹力口袋中,降低了导管自身重力导致的脱管风险,同时由于选用弹性透气面料,加上防护服整体裁剪方式,使用中将导管重力分解、分散,从而将导管外露部分妥善、牢固的固定于胸壁。其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2、弹力纤维面料的伸缩自如,能有效固定颈部、锁骨下导管;3、护士观察导管穿刺部位或换药时,拉开拉链2便于操作,操作完毕关闭拉链2处,保证了护理操作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暴露,保护患者的隐私;4、血透导管防脱管保护服面料使皮肤舒适、透气增加病人舒适感。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前面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变型、等同替换和未付出创造性劳动所作的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