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透气书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0708阅读:8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质透气书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包,特别涉及一种轻质透气书包。



背景技术:

书包是学生的一种上学必需品,随着学生课程增多,书本也随之增多,传统的书包自身的重量加上厚重的书本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长期背着过重的书包上学,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发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轻质透气书包。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轻质透气书包,包括书包本体,所述书包本体后端面的顶部以及底部连接有背带,所述书包本体后端面设置有第一EVA透气海绵垫,该第一EVA透气海绵垫外侧的厚度大于该第一EVA透气海绵垫内侧的厚度,使该第一EVA透气海绵垫的外侧贴合于人体背部,于该第一EVA透气海绵垫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透气孔,且于该第一EVA透气海绵垫上设置有第一透气网,该书包本体中部设置有护脊凹陷,所述背带上设置有第二EVA透气海绵垫,该第二EVA透气海绵垫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透气孔,该第二EVA透气海绵垫上设置有第二透气网。

作为优选,所述书包本体的后端面顶部设置有遮挡块,该遮挡块包覆于该书包本体的顶部,并可翻转地与该书包本体前端面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遮挡块的下端面设置有储物收藏袋,于该遮挡块内固定有第一磁铁扣,所述书包本体上设置有与该第一磁铁扣相配合的第二磁铁扣。

作为优选,所述书包本体前端面设置有前置拉链袋。

作为优选,所述书包本体后端面设置有后置拉链袋,该后置拉链袋位于该第一EVA透气海绵垫上。

作为优选,所述书包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袋,该侧袋袋口设置有弹性松紧带,于该侧袋袋口外侧设置有反光料饰贴。

作为优选,所述书包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挂物扣,该挂物扣上扣有具有指南针的电子一体表。

作为优选,所述书包本体内部的前侧设置有内侧拉链袋。

作为优选,所述书包本体内部的后侧中设置有铝质背板,该书包本体内部的后侧上设置有若干收纳隔层袋。

作为优选,所述书包本体为防水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书包本体以及背带采用EVA透气海绵,进一步减轻书包重量,增强了背带以及书包与人体接触面的透气性,同时书包本体的后端面设置有护脊凹陷,能对学生背部起到保护作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书包本体后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书包本体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书包本体内部前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书包本体内部后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轻质透气书包,包括书包本体1,所述书包本体1后端面的顶部以及底部连接有背带,所述书包本体1后端面设置有第一EVA透气海绵垫2,该第一EVA透气海绵垫2外侧的厚度大于该第一EVA透气海绵垫2内侧的厚度,使该第一EVA透气海绵垫2的外侧贴合于人体背部,于该第一EVA透气海绵垫2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透气孔,且于该第一EVA透气海绵垫2上设置有第一透气网,该书包本体1中部设置有护脊凹陷,所述背带上设置有第二EVA透气海绵垫3,该第二EVA透气海绵垫3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透气孔,该第二EVA透气海绵垫3上设置有第二透气网。

作为优选,所述书包本体1的后端面顶部设置有遮挡块4,该遮挡块4包覆于该书包本体1的顶部,并可翻转地与该书包本体1前端面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遮挡块4的下端面设置有储物收藏袋,该遮挡块4内固定有第一磁铁扣,该书包本体1的前端面对应该第一磁铁扣设置有第二磁铁扣。

作为优选,所述书包本体1前端面设置有前置拉链袋5;该前置拉链袋5的袋口横向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书包本体1后端面设置有后置拉链袋6,该后置拉链袋6位于该第一EVA透气海绵垫2上。

作为优选,所述书包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袋7,该侧袋7袋口设置有弹性松紧带,于该侧袋7袋口外侧设置有反光料饰贴8。

作为优选,所述书包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挂物扣,该挂物扣上扣有具有指南针的电子一体表。

作为优选,所述书包本体1内部的前侧设置有内侧拉链袋9。

作为优选,所述书包本体1内部的后侧中设置有铝质背板,该书包本体1内部的后侧上设置有若干收纳隔层袋10。

作为优选,所述书包本体1为防水材料制成。

学生背上透气书包时,学生背部与EVA透气海绵垫接触,EVA透气海绵垫上的第一透气孔能增加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书包本体1以及背带采用EVA透气海绵,进一步减轻书包重量,增强了背带以及书包与人体接触面的透气性,同时书包本体1的后端面设置有护脊凹陷,能对学生背部起到保护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