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折叠的户外专用雨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151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折叠的户外专用雨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专用雨衣,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折叠的户外专用雨衣,属于户外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雨衣,一般指由防水布料制成的挡雨衣服。雨衣适用的防水布料有胶布、油布和塑料薄膜等。现代的雨衣防水布料注重透气性,常用的如特制尼龙和Gore-Tex等。透气型雨衣利于人在穿着防雨时湿热的水气从雨衣内散出,增加其舒适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都更加倾向于户外活动,但是在户外难免风雨,很多雨具都不方便,设计不当的雨衣容易淋湿,背包等物件也无法保护,户外活动大打折扣,现有市场上的雨衣基本上结构单一,在户外不便于折叠,使用起来不够方便,但现有的雨衣很难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市场上的雨衣基本上结构单一,在户外不便于折叠,使用起来不够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折叠的户外专用雨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折叠的户外专用雨衣,包括雨衣本体、雨衣帽、帽舌、开口处、雨衣袖、雨衣裤、捆绑带、穿孔、捆绑绳和连接装置,所述雨衣本体的顶端设置有所述雨衣帽,所述雨衣帽上设置有所述帽舌,所述雨衣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开口处,所述开口处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雨衣袖,所述雨衣本体的底端设置有雨衣裤,所述开口处设置有所述连接装置,所述开口处的内侧设置有所述捆绑带,所述捆绑带的表面设置有所述穿孔,所述穿孔内穿插有所述捆绑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穿孔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装置可以为拉链、魔术贴或者纽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捆绑带与所述开口处为缝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帽舌设置为硬质塑料帽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开口处设置为两个,且设置在所述雨衣本体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便于折叠的户外专用雨衣,该装置通过在雨衣上设置捆绑绳,通过拉出捆绑绳,就可以对雨衣进行捆绑折叠,便于在户外对雨衣快速的进行折叠,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雨衣基本上结构单一,在户外不便于折叠,使用起来不够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开口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雨衣本体;2、雨衣帽;3、帽舌;4、开口处;5、雨衣袖;6、雨衣裤;7、捆绑带;8、穿孔;9、捆绑绳;10、连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折叠的户外专用雨衣,包括雨衣本体1、雨衣帽2、帽舌3、开口处4、雨衣袖5、雨衣裤6、捆绑带7、穿孔8、捆绑绳9和连接装置10,雨衣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雨衣帽2,雨衣帽2上设置有帽舌3,雨衣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处4,开口处4的一侧设置有雨衣袖5,雨衣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雨衣裤6,开口处4设置有连接装置10,开口处4的内侧设置有捆绑带7,捆绑带7的表面设置有穿孔8,穿孔8内穿插有捆绑绳9。

穿孔8的数量设置为若干个。

连接装置10可以为拉链、魔术贴或者纽扣,便于快速的打开和闭合开口处4。

捆绑带7与开口处4为缝制连接。

帽舌3设置为硬质塑料帽檐,防止雨水溅到脸上。

开口处4设置为两个,且设置在雨衣本体1的两侧,通过一起拉捆绑绳,可以折叠的更整齐。

该装置是一种便于折叠的户外专用雨衣,包括雨衣本体1,雨衣本体1的顶端设置有雨衣帽2,雨衣帽2上设置有帽舌3,雨衣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开口处4,开口处4的一侧设置有雨衣袖5,雨衣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雨衣裤6,开口处4设置有连接装置10,开口处4的内侧设置有捆绑带7,捆绑带7的表面设置有穿孔8,穿孔8内穿插有捆绑绳9,当需要用该装置时,只需通过打开连接装置10,由开口处4露出捆绑绳 9,抽拉出穿孔8内穿插的捆绑绳9,即可对雨衣进行捆绑收折,使用方便,不需要另外找绳索捆绑。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便于折叠的户外专用雨衣,该装置通过在雨衣上设置捆绑绳,通过拉出捆绑绳,就可以对雨衣进行捆绑折叠,便于在户外对雨衣快速的进行折叠,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雨衣基本上结构单一,在户外不便于折叠,使用起来不够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