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式拉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1196阅读:8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具体涉及一种防爆式拉链。



背景技术:

拉链(zipper)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其主要特征有:1、由两条带上各有一排金属齿或塑料齿组成的扣件,用于连接开口的边缘(如衣服或袋口),有一滑动件可将两排齿拉入联锁位置使开口封闭;2、连结于某物(作为被吊起或放落的物体)上以拉紧、稳定或引导该物的链。

背包是人们日常生活常用的包具,方便人们外出携带物品。目前的背包一般包括包体和闭口拉链。但目前的背包都不具备报警装置,闭口拉链被意外拉开后,无法及时知道,容易丢失物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现有的防爆式拉链上改进,不仅能够防止链带在中部处被拉开,还可防止链带在顶部处被拉开的防爆式拉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爆式拉链,包括链带和借助于缝合线缝制于链带上的链齿列,所述缝合线包括至少两根底线和至少两根面线,每一根底线分别对应与至少一根面线配合形成套接而形成数量与底线的数量相同的链式线迹,所述链带包括有前码和后码,所述链带上装有可导电的拉头,所述链齿列距离前码5cm处固定有导电金属片,所述链带内设有电池和报警器,所述电池的一极与报警器的一端电线连接,所述报警器的另一端与导电金属片电线连接,所述电池的另一极与拉头电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链带顶部一侧设有与拉头形状相配合卡槽,所述拉头与卡槽过盈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链齿列呈螺旋状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链条包括有两组缝合线。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原有的防爆开结构上,追加了防盗机构,通过导电金属片、拉头和报警器的配合,在防止链带自身爆开的导致被盗情况下,进一步防止拉头被拉开导致被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爆式拉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底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

实施例1

参阅图1所示,一种防爆开拉链的链条,包括链带1和借助于缝合线2缝制于链带1上的链齿列3,所述缝合线2包括至少两根底线和至少两根面线,每一根底线分别对应与至少一根面线配合形成套接而形成数量与底线的数量相同的链式线迹,所述链带1包括有前码4和后码5,所述链带1上装有可导电的拉头6,所述链齿列3距离前码4的5cm处固定有导电金属片7,所述链带1 内设有电池8和报警器9,所述电池8为市面上常用的扣式电池,在此不再详述,所述报警器9的型号BJ-1,所述电池8的一极与报警器9的一端电线连接,所述报警器9的另一端与导电金属片7电线连接,报警器9与导电金属片 7之间还隔设有一开关10,所述电池8的另一极与拉头6电线连接,所述链带 1顶部一侧设有与拉头6形状相配合卡槽11,所述拉头6与卡槽11过盈配合,拉头6可卡入卡槽11中固定,所述链齿列3呈螺旋状设置,所述链条包括有两组缝合线2。

原理说明:

当闭口拉链被意外拉开,拉头6移动到导电金属片7处,即拉链被拉开 5cm,拉头6和导电金属片7接触,由拉头6、导电金属片7、电池8和报警器 9组成的电路闭合,报警器9通电工作,发出报警。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原有的防爆开结构上,追加了防盗机构,通过导电金属片、拉头和报警器的配合,在防止链带自身爆开的导致被盗情况下,进一步防止拉头被拉开导致被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