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针织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25148发布日期:2018-09-14 20:43阅读:10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3D针织鞋。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鞋子的要求越来越高。鞋子的工艺也越来越复杂,同时很多鞋厂还是沿用传统的人工缝制的工艺制程鞋子。采用人工缝制的鞋子不仅质量很难统一,而且对车工的要求也很高。增加企业营运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现有的鞋子因保暖等原因往往都采用多层的设计,增加了保暖效果和厚实的质感却降低了鞋子穿着时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又能增加在穿着时的舒适感的鞋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3D针织鞋,包括鞋底,所述鞋底的上端部设置有鞋帮,鞋帮是由纱线和热熔丝混纺而成的3D针织鞋面;所述鞋面包括有一体成型的一上帮面和下帮面且所述上帮面和下帮面通过无缝工艺一次性混纺成鞋子状;所述上帮面的上端部设置有罗口,罗口与人体脚型贴合;所述下帮面通过粘剂贴合在所述鞋底的上端面。

优选地,所述下帮面的中部设置有拼接缝并朝鞋尖或鞋跟一侧延伸。

优选地,所述上帮面包括有前脚面和后脚面,所述前脚面为横向编织走向,所述后脚面为纵向编织走向。

优选地,所述上帮面和下帮面之间设置有一过渡部,过渡部位于所述鞋底上端面的后侧;所述过渡部同时位于所述前脚面和后脚面的交界处。

优选地,所述罗口的周侧设置有带弹性的松紧带。

优选地,所述松紧带包括表层的纱线和设置在所述纱线内的多根橡筋。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采用无车缝连接的鞋子,可以通过针织机将鞋帮一体编织成型,然后直接将鞋帮跟鞋底上胶即可。这样的工艺大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简化了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因为直接编织成型,因此特别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特别的合脚、轻便和舒适。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单层面料的鞋子,单层面料的鞋子因为采用无缝连接技术编织而成,因而鞋面的密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调。同时单层的鞋子还具有透气性能良好,防止脚气生成等好处。

3.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改变了拼缝处的位置,现有技术中因为产品结构的限制的原因,一般都是放在鞋子中脚后跟处,这样会比较磨脚。现有技术中将拼缝处放在了鞋子中脚底板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大大的避免磨脚的情况发生。

4.本实用新型较现有生产技术,改变的传统鞋面的设计结构,现有技术中因为产品结构的限制的原因,一般的鞋子都是由材料一块一块由人工拼接而成,比较磨脚而且往往加工成品的误差较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之二;

图中:1-鞋底;2-鞋帮;3-上帮面;4-下帮面;5-过渡部;31-罗口;32-前脚面;33-后脚面;41-拼接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一种3D针织鞋,包括鞋底1,所述鞋底1的上端部设置有鞋帮2,鞋帮2是由纱线和热熔丝混纺而成的3D针织鞋面;所述鞋面包括有一体成型的一上帮面3和下帮面4,所述上帮面3和下帮面4通过无缝工艺一次性混纺成鞋子状;所述上帮面3的上端部设置有罗口31,罗口31与人体脚型贴合;所述下帮面4通过粘剂贴合在所述鞋底1的上端面。采用无车缝工艺的鞋子,可以通过针织机将鞋帮2一体编织成型,然后直接将鞋帮2跟鞋底1上胶即可。这样的结构大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因为直接编织成型,因此特别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特别的合脚。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单层面料的鞋子,单层面料的鞋子因为采用无缝工艺编织而成,因而鞋面的密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调。同时单层的鞋子还具有透气性能良好,防止脚气生成等好处。

需注意现有技术中,鞋子的采用的是多块面料通过车缝而成,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次性编织成型的结构,即用一块布料就可以成型鞋子状,简单明了。

优选地,上帮面3和下帮面4的组合呈鞋子状。上帮面3和下帮面4的组合优选地的即为一个鞋帮2的形状。但是本鞋帮2与传统鞋帮2的不同在于,传统鞋帮2是左右两片缝合而成,因此在脚后跟的位置往往会存在凸起,这样的设计会比较磨脚。但是本技术方案设计的上帮面3和下帮面4的组合直接呈鞋子状,然后直接将上帮面3和鞋底1通过粘剂直接粘合即可。这样就大大的缩减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选地,所述下帮面4的中部设置有拼接缝41并朝鞋尖或鞋跟一侧延伸。本技术方案较现有技术,改变了拼缝处的位置,现有技术中因为工艺的原因,传统鞋帮2是左右两片缝合而成,因此鞋子中的鞋跟到鞋帮后端面之间位置往往会存在拼接缝,这样的设计使得凸起越来越高而且又因为处于这样的位置,使得产品做出来会比较磨脚。现有技术中将拼缝处放在了鞋子中脚底板的位置。这样就可以大大的避免磨脚的情况发生。朝鞋尖或朝鞋跟一侧延伸可以得到更好的体验感受,避免了磨脚的情况的发生。因为结构设计的合理,在实际生产中,放在鞋底中间的位置,这个接缝处的凸起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一旦放在后面则不美观破坏整体性的同时又磨脚。

优选地,所述上帮面3包括有前脚面32和后脚面33,所述前脚面32为横向编织走向,所述后脚面33为纵向编织走向。这样的编制走向会显得非常具有层次感。横向的走向会给你一个视觉上长度变长的情况,纵向的走向会给人中高度变高的情况。这样的设计,简洁明了有序。

优选地,所述上帮面3和下帮面4之间设置有一过渡部5,过渡部5位于所述鞋底1上端面的后侧;所述过渡部5同时位于所述前脚面32和后脚面33的交界处。过渡部5的设计能够产品即便是在鞋子内部的设计也能够显得非常有层次感。而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能作为横向和纵向编织之间的过度阶段。减少加工生产的难度。

优选地,所述罗口31的周侧设置有带弹性的松紧带。松紧带的设计可以增加罗口31处对脚踝的包裹性,实现了更好的舒适性。

优选地,松紧带包括表层的纱线和设置在所述纱线内的多根橡筋。橡筋的设计能够更加优选地实现对脚踝处的包裹。而且包裹的性能较其他材质更加贴脚的同时,又不至于勒脚,是优选地的材质。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无缝结构将鞋帮2一体编织成型。这样就可以省去人工车缝的工艺流程。采用单层缝制,提高了产品的透气性能,减少异味的生产。同时将鞋面的拼接缝41由传统的脚后跟的位置,转移至下帮面4的中部。进一步增加了鞋子穿着的舒适性。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