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防水功能的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1181发布日期:2018-06-15 20:29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具有防水功能的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鞋。



背景技术:

普通的鞋子不具有防水功能,在下雨天或者雨后积水的路面上行走,鞋子会溅水、淋湿甚至进水,尤其是浅色的布面鞋,被脏水溅到就留下污渍了,需要整只浸湿清洗,很麻烦,而且布面鞋也比皮鞋更容易进水。为避免上述情况,雨天出行需要携带硕大、笨重的雨靴,给出行带来不便。市面上有一种由塑料薄膜制成的带松紧收口的一次性鞋套,价格低廉,方便携带,但是这种鞋套没有防滑设计,套上行走容易滑倒;另一种由稍厚的防水塑料布制成,外形为靴形,鞋帮上设有拉链方便穿脱,底部设有防滑鞋底,这种防水鞋套克服了一次性鞋套不防滑的缺点,但是这种防水鞋套体积较大,不会随身携带,因此无法做到每次下雨都带在身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鞋,将防水功能添加到鞋子本身,解决了不能随身携带的问题,并且具有防滑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鞋,包括鞋面和鞋底,其特征在于:鞋底由底部设有插槽的鞋底本体和插设在所述插槽内的防水功能板组成,所述防水功能板为上下两面分别设置为防水面和鞋底面的板状构件,所述防水面和鞋底面的表面均设有防滑纹,防水面一侧设有防水围布,所述防水围布的底边一圈与防水面的边缘相接,顶边设有松紧收口;所述插槽设置为可供防水功能板从鞋的脚后跟侧水平插入,防水功能板的形状与插槽的形状吻合,防水功能板的左右两侧边上设有凸起的横向的导条,插槽的左右两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导条相配合的导槽,插合后防水功能板的底面与鞋底本体的底面齐平,形成完整的鞋底;

所述防水功能板具有两种使用状态,当鞋底面朝下与鞋底本体插合时,防水围布呈压缩折叠的状态收纳于防水面与插槽之间,当防水面朝下与鞋底本体插合时,防水围布位于鞋的底部,可向外张开防水围布的松紧收口并向上翻折使防水围布包覆鞋底的侧边和整个鞋面,松紧收口收于脚踝处。

将防水功能设置在鞋子本身,解决了不能随身携带的问题。平常将防水功能板的鞋底面朝下与鞋底本体插合,作为普通鞋子穿着,不影响鞋子的外观。下雨天将防水功能板的防水面朝下与鞋底本体插合,将防水围布向上翻折包覆鞋底的侧边和整个鞋面,既能防止鞋面淋湿,又能防止鞋面与鞋底的缝合处进水,此时防水面着地,而防水面的表面同样设有防滑纹,行走时不会滑倒。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鞋底本体的脚后跟侧设有可向左、右两侧旋转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开设有连接孔,防水功能板的脚后跟侧设有与所述连接孔相配合的螺纹孔,固定螺钉穿过连接孔旋入所述螺纹孔将防水功能板固定在鞋底本体上。将防水功能板插入鞋底本体的插槽中后,将鞋底本体后的连接件旋转到连接孔与防水功能板后到螺纹孔对准,再用固定螺钉固定,这样能防止防水功能板从鞋底本体中脱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水围布的上方设有防水围筒,所述防水围筒的底边一圈与防水围布的松紧收口相接,顶边设有围筒收口,防水围筒为波纹式折叠结构,完全打开时可从脚踝处拉伸到大腿根部。设置防水围筒,在路面积水较深时,可以将防水围筒拉到大腿位置,既能防止裤子浸湿,又能防止水从脚踝处进入鞋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围筒收口为松紧式的收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条位于防水功能板侧边的竖直方向的中间位置,导条到防水功能板侧边上、下边缘的距离与导槽到鞋底本体底面的距离相等。这样无论防水功能板的哪一面朝下,防水功能板的底面都与鞋底本体的底面齐平,不影响正常行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鞋底设置防水功能板,将防水功能添加到鞋子本身,解决了不能随身携带的问题,平常作为普通鞋子穿着,不影响鞋子的外观;下雨天将防水功能板的防水面朝下与鞋底本体插合,将防水围布向上翻折包覆鞋底的侧边和整个鞋面,既能防止鞋面淋湿,又能防止鞋面与鞋底的缝合处进水,且防水面的表面设有防滑纹,行走时不会滑倒。

2、在防水围布上再增设防水围筒,在路面积水较深时,可以将防水围筒拉到大腿位置,既能防止裤子浸湿,又能防止水从脚踝处进入鞋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平常穿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功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雨天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具有防水功能的鞋,包括鞋面10和鞋底,鞋底由底部设有插槽30的鞋底本体20和插设在插槽30内的防水功能板40组成。防水功能板40为上下两面分别设置为防水面4a和鞋底面4b的板状构件,防水面4a和鞋底面4b的表面均设有防滑纹41,防水面4a一侧设有防水围布50,如图3所示,防水围布50的底边一圈与防水面4a的边缘相接,顶边设有松紧收口51。防水功能板40的形状与插槽30的形状吻合,插槽30设置为可供防水功能板40从鞋的脚后跟侧水平插入。防水功能板40的左右两侧边上设有凸起的横向的导条42,导条42位于侧边竖直方向的中间位置,插槽30的左右两侧壁上设有与导条42相配合的导槽31,导条42到防水功能板40侧边上、下边缘的距离与导槽31到鞋底本体20底面的距离相等,插合后防水功能板40的底面与鞋底本体20的底面齐平,形成完整的鞋底。

防水功能板40具有两种使用状态:如图1所示,平常作为普通鞋子穿着时,将鞋底面4b朝下与鞋底本体20插合,防水围布50呈压缩折叠的状态收纳于防水面4a与插槽30之间;如图4所示,下雨天时,将防水面4a朝下与鞋底本体20插合,防水围布50位于鞋的底部,向外张开防水围布50的松紧收口51并向上翻折使防水围布50包覆鞋底的侧边和整个鞋面,松紧收口51收于脚踝处,既能防止鞋面淋湿,又能防止鞋面与鞋底的缝合处进水,且防水面4a的表面设有防滑纹41,行走时不会滑倒。

为了防止防水功能板40从鞋底本体20中脱出,如图2所示,鞋底本体20的脚后跟侧设有可向左、右两侧旋转的连接件60,连接件60上开设有连接孔,防水功能板40的脚后跟侧设有与连接孔相配合的螺纹孔,固定螺钉61穿过连接孔再旋入螺纹孔将防水功能板40固定在鞋底本体20上。

如图3所示,防水围布50的上方还设有防水围筒70,防水围筒70的底边一圈与防水围布50的松紧收口51相接,顶边设有松紧式的围筒收口71,防水围70为波纹式折叠结构,完全打开时可从脚踝处拉伸到大腿根部。遇到路面积水较深时,将防水围筒70拉到大腿位置,既能防止裤子浸湿,又能防止水从脚踝处进入鞋子。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