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防尘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2719发布日期:2018-07-07 01:48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尘口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防尘口罩。



背景技术:

防尘口罩是能防止或减少空气中粉尘进入人体呼吸器官从而保护生命安全的个体保护用品,大多采用内外两层无纺布,中间一层过滤布(熔喷布)构造而成,无纺布和过滤布都不能水洗。

防尘口罩过滤微尘主要靠中间的过滤布,由于熔喷布具有本身带静电的特点,可以吸附体积极小的微粒。由于微尘吸附在过滤布上,而包括熔喷布在内的任何过滤元件都不能水洗,否则会破环过滤元件。所以防尘口罩均是一次性的,每次用完就要扔掉,对资源是极大的浪费,可以重复使用的普通口罩防尘防菌效果又很差。并且一次性的口罩基本只有一个尺寸,当口罩与人脸不密合时,空气中的粉尘就会从口罩四周的缝隙处进入呼吸道,所以很多脸型不适合一次性口罩的人使用效果很不理想,甚至会出现脸型宽大的人戴不上,脸型小巧的人戴上太宽松、容易滑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防尘口罩,可以更换过滤布,设有鼻夹并可以调整耳挂的长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防尘口罩,包括口罩外层和口罩内层,所述口罩外层与口罩内层四面缝合,所述口罩外层与口罩内层之间设有过滤布,所述口罩外层与口罩内层内部的上端缝合有鼻夹,所述鼻夹下面设有布盖,所述布盖与口罩外层缝合,所述口罩外层与布盖缝合处的下面设有开缝,所述口罩外层与口罩内层上下端的缝合处缝合有两个绳套,两个所述绳套套在耳挂绳上面,所述绳套下端的中部设有抽绳扣。

优选的,所述绳套下端的中部设有开孔,所述耳挂绳从中穿过并与抽绳扣连接,通过抽绳扣可以调节耳挂绳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布盖与口罩外层之间设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两面分别缝合在布盖和口罩外层上面。

优选的,所述鼻夹的主体是由PVC和PP制成的长条状物体,内部设有两根平行的镀锌铁丝或其它柔韧性强的金属丝,能随外力作用而弯曲变形,失去外力作用不回弹,并且可保持已有形状不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廉且高效;

2、可以通过更换过滤布重复使用,大大节省了资源的浪费;

3、耳挂的长度可以通过抽绳扣调节,鼻夹可以使口罩与人脸更贴合,提升了口罩的适用性和使用效率;

4、结构合理,易于实现且安全、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杠杆的背面图。

图中:1口罩外层、2绳套、3鼻夹、4布盖、5魔术贴、6耳挂绳、7、过滤布、8抽绳扣、9口罩内层、10开缝、11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防尘口罩,包括口罩外层1和口罩内层9,该口罩外层1和口罩内层9的主体是纯棉布,相比普通一次性口罩采用的无纺布,纯棉布手感更柔软舒适,并且可以水洗;所述口罩外层1与口罩内层9四面缝合,所述口罩外层1与口罩内层9之间设有过滤布7,该所述过滤布7的主体是熔喷布,具有很强的过滤功能,防尘防菌效果强,并且价格低廉;所述口罩外层1与口罩内层9内部的上端缝合有鼻夹3,所述鼻夹3下面设有布盖4,所述布盖4与口罩外层1缝合,所述口罩外层1与布盖4缝合处的下面设有开缝10,过滤布7可以通过开缝10取出或放入,所述口罩外层1与口罩内层9上下端的缝合处缝合有两个绳套2,两个所述绳套2套在耳挂绳6上面,所述绳套2下端的中部设有抽绳扣8。

具体的,所述绳套2下端的中部设有开孔11,所述耳挂绳6从中穿过并与抽绳扣8连接,通过抽绳扣8可以调节耳挂绳6的长度。

具体的,所述布盖4与口罩外层1之间设有魔术贴5,所述魔术贴5的两面分别缝合在布盖4和口罩外层1上面,通过魔术贴5将布盖4固定在口罩外层1上。

具体的,所述鼻夹3的主体是由PVC和PP制成的长条状物体,内部设有两根平行的镀锌铁丝或其它柔韧性强的金属丝,能随外力作用而弯曲变形,失去外力作用不回弹,并且可保持已有形状不变。

工作原理:使用时,可以通过抽绳扣8调节耳挂绳6的长度,使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舒适的佩戴,佩戴上口罩后通过按压鼻夹3,将鼻夹3与人的鼻梁曲线贴合,使口罩与人脸更密合;每次使用完后把布盖4打开,将过滤布7从开缝11中取出,口罩清洗完毕后再放入新的过滤布7,使得口罩可以重复使用;并且因为每次都更换新的过滤布7,使得口罩即使重复使用,防尘效果也不会下降。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节能环保,值得推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