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服提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6695发布日期:2018-06-28 01:28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西服提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西服提包。



背景技术:

西服,从18世纪开始演变至今,已成为各国服装的典范,同样在我国也广泛流行,成为跨世纪的礼仪性服装。西服作为一种正式服装,通常是公司企业从业人员、政府机关从业人员在较为正式的场合穿着,往往被打上“有文化、有教养、有绅士风度”等标签。因为西服特有的版型以及功能的单一性,导致穿着者大多数只是在特殊性场合下需要穿着,如谈判、面试、礼仪等。然而,当一些商务人士需要短程出差或出行时,且需要带上西服的,为了方便盛装西服而携带较大的行李箱,往往给其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如乘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同时,用于更换的其他衣服或其他必备用品的放置于行李箱内,给取拿也带来不方便。因此,如何同时将西服的携带和其他衣物品的盛装有机结合起来,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西服提包,能够同时将西服的携带和其他衣物品的盛装有机结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西服提包,包括包体和设于包体上的提手,所述包体由前侧壁、后侧壁、底侧壁、左侧壁和右侧壁形成一个储物空间,所述底侧壁在长度方向上的两对边与前侧壁的底边和后侧壁的底边分别固接、在宽带方向上的两对边与左侧壁的底边和右侧壁的底边分别固接,所述前侧壁的左右侧边和后侧壁的左右侧边通过第一拉链与左侧壁、右侧壁分别活接,还包括内置于底侧壁内的方形骨架、分别内置于前侧壁和后侧壁内且与方形骨架可转动连接的弧形骨架以及覆盖于前侧壁、底侧壁和后侧壁的衬面,衬面与前侧壁、底侧壁和后侧壁的边缘叠合形成用于置放西服的袋囊,衬面上设有开启或关闭该袋囊的第二拉链。

进一步,所述袋囊设于包体的内侧或者外侧。

进一步,所述前侧壁的左右侧边上还设置有凸出的前副边,所述后侧壁的左右侧边上还设置有凸出的且与前副边搭接的后副边,所述前副边上设有椭圆形通孔,所述后副边上设有与椭圆形通孔相配合锁合的旋转锁扣。

进一步,还包括一个肩带,所述肩带的两端均连接有钩扣,所述肩带通过两端的钩扣分别钩在左侧壁和右侧壁设有的D型扣上。

进一步,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在靠近提手的部位上均设置由第三拉链开启或关闭的内包。

进一步,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在靠近底侧壁的左右两侧上均设有防磨衬板。

进一步,所述包体和衬面均由防水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前侧壁的顶边和后侧壁的顶边之间设有第四拉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西服提包可使西服与其他衣物品等隔离放置,具有结构稳定,体积小,易于携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西服提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西服提包展开后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西服提包一个方向上的侧面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3,附图中的元件标号分别表示:包体1、提手2、第一拉链3、方形骨架4、弧形骨架5、衬面6、第二拉链7、前副边8、后副边9、椭圆形通孔10、旋转锁扣11、肩带12、钩扣13、D型扣14、第三拉链15、防磨衬板16、第四拉链17;其中,前侧壁1a、后侧壁1b、底侧壁1c、左侧壁1d、右侧壁1e。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西服提包,包括包体1和设于包体1上的提手2,包体1由前侧壁1a、后侧壁1b、底侧壁1c、左侧壁1d和右侧壁1e形成一个储物空间,用于更换的其他衣服或其他必备用品的放置,底侧壁1c在长度方向上的两对边与前侧壁1a的底边和后侧壁1b的底边分别固接、在宽带方向上的两对边与左侧壁1d的底边和右侧壁1e的底边分别固接,前侧壁1a的左右侧边和后侧壁1b的左右侧边通过第一拉链3与左侧壁1d、右侧壁1e分别活接,这样前侧壁1a、后侧壁1b、底侧壁1c、左侧壁1d和右侧壁1e可由第一拉链3打开呈一个平面状或关闭形成一个具有储物的空间,还包括内置于底侧壁1c内的方形骨架4、分别内置于前侧壁1a和后侧壁1b内且与方形骨架4可转动连接的弧形骨架5以及覆盖于前侧壁1a、底侧壁1c和后侧壁1b的衬面6,两个弧形架5与方形骨架4之间的转动连接不仅便于包体的打开或合拢,还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包体结构稳定,并对放置于西服可防止因包体过软而引发的起皱,衬面6与前侧壁1a、底侧壁1c和后侧壁1b的边缘叠合形成用于置放西服的袋囊,衬面6上设有开启或关闭该袋囊的第二拉链7,这样,西服可由该第二拉链7的开闭而从袋囊中放置或取出,同时包体1和衬面6均采用防水布料制成,对西服起到防水保护作用。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西服提包可使西服与其他衣物品等隔离放置,具有结构稳定,体积小,易于携带的优点。

本实施例中的袋囊可以设于包体1的外侧,如图1所示,通过从外部对第二拉链7的开启就可以之间从袋囊中取出西服,而放置时则需将第一拉链3打开,使包体平直后即可放入西服。当然也可以设置于包体1的内侧,这样在去取拿西服时则需要先腾空包体内部的物品后方可取出西服,较为费事。

本实施例中的前侧壁1a的左右侧边上还设置有凸出的前副边8,后侧壁1b的左右侧边上还设置有凸出的且与前副边8搭接的后副边9,前副边8上设有椭圆形通孔10,后副边9上设有与椭圆形通孔10相配合锁合的旋转锁扣11。这样,通过前、后副边的拉紧加固作用,使得本西服提包承载能力好,且与方形骨架和弧形骨架的配合,更佳的避免对在包体内放置的西服起皱。

本实施例中的西服提包还包括一个肩带12,肩带12的两端均连接有钩扣13,肩带12通过两端的钩扣13分别钩在左侧壁1d和右侧壁1c设有的D型扣14上。这样,便于人们将该提包通过肩带挂靠,方便使用。

本实施例中的前侧壁1a和后侧壁1b在靠近提手2的部位上均设置由第三拉链15开启或关闭的内包(未画出)。这样,可使本西服提包作为工作包随身携带,并由内包放置一些如零钱、钱包、手机、笔记本等小物件,以方便取拿。

本实施例中的前侧壁1a和后侧壁1b在靠近底侧壁1c的左右两侧上均设有防磨衬板16。通过该设计,使得本西服提包在边角处具有耐磨性,增强其使用寿命,并且还具有装饰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前侧壁1a的顶边和后侧壁1b的顶边之间设有第四拉链17。这样,可使得包体1在合拢状态下,其前侧壁1a和后侧壁1b形成连接,以封闭该西服提包,提高其内放置物品的安全性;同时,由于该第四拉链的存在,还可以使得本西服提包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根据需要随时通过第一拉链与前侧壁和后侧壁分开,以使包体的左侧和/或右侧处于打开状态,方便从边侧取拿物品。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