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壳状的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7782发布日期:2018-08-07 21:5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李箱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虾壳状的行李箱。



背景技术:

行李箱,亦称旅行箱、拉杆箱,是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它是行李的其中一种类型。通常情况下,行李箱是用来放置旅途上所需要的衣物、个人护理用品及纪念品。

现有技术中,行李箱具有箱体,且箱体的外形尺寸固定,难以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虾壳状的行李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行李箱的箱体存在外形尺寸难以调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虾壳状的行李箱,包括装置物体的折叠箱体,所述折叠箱体包括侧箱板、折叠或张开的折叠部以及底箱板,所述折叠部的两侧端分别对应与所述底箱板以及侧箱板连接,所述底箱板、折叠部以及侧箱板围合形成折叠箱体的箱体空间;所述折叠部包括多个依序排布展开或叠合布置的折叠板,多个所述折叠板依序活动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部的两端部分别对应与所述侧箱板及底箱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沿所述侧箱板至所述底箱板的延伸方向,多个所述折叠板的外形尺寸逐渐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折叠板包括两个侧边板,所述侧边板的底部铰接布置,两个所述侧边板的顶部之间形成有外侧板。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板的外表面呈弧面状。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折叠板的底部重合铰接布置,形成铰接端,所述铰接端上设有驱动折叠板转动的驱动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提供的虾壳状的行李箱,由于折叠箱体具有折叠部,折叠部包括多个依序活动连接的折叠板,整个折叠箱体形成虾壳状,且多个折叠板可以依序排布展开,也可以折叠布置,从而使得折叠箱体的外形尺寸可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虾壳状的行李箱处于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虾壳状的行李箱处于使用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虾壳状的行李箱处于折叠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虾壳状的行李箱处于折叠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虾壳状的行李箱,包括拉动架、摆动底架以及装置物体的折叠箱体;摆动底架的内侧铰接在拉动架的下部,摆动底架的外侧空置布置,这样,摆动底架则可以以其内侧作为摆动边,相对于拉动架摆动,可以折叠在拉动架上,也可以摆动至与拉动架呈垂直状态,也就是拉动架呈竖直状态,摆动底架呈水平状布置。

拉动架的底部以及摆动底架外侧的底部分别设有滚轮105,这样,当摆动底架摆动至与拉动架呈垂直状态时,则可以利用滚轮105,拉动行李箱移动;摆动底架具有朝上布置的上端面,拉动架具有朝向摆动底架布置的内侧面,上述的折叠箱体的底部连接在摆动底架的上端面,且折叠箱体的侧面与拉动架的内侧面连接。

折叠箱体包括侧箱板101、底箱板104以及折叠部,底箱板104连接在摆动底架的上端面,侧箱板101连接在拉动架的内侧面上,沿侧箱板101至底箱板104的延伸方向,折叠部的两侧端分别与侧箱板101与底箱板104连接,且折叠部、底箱板104以及侧箱板101包围形成箱体空间;折叠部可以张开或者折叠,这样,则使得整个折叠箱体的大小可以变化。

本实施例中,折叠部包括多个折叠板103,多个折叠板103依序活动连接,可以依序排布展开,也可以叠合状布置,这样,整个折叠部则可以实现面积尺寸的变化。

上述提供的虾壳状的行李箱,由于折叠箱体具有折叠部,折叠部包括多个依序活动连接的折叠板103,整个折叠箱体形成虾壳状,且多个折叠板103可以依序排布展开,也可以折叠布置,从而使得折叠箱体的外形尺寸可变。

上述的折叠部的两端部分别对应与侧箱板101与底箱板104活动连接,这样,当行李箱需要折叠时,折叠部本身多个折叠板103叠合布置的同时,折叠部也可以与底箱板104与侧箱板101之间叠合,进一步增强整个行李箱的折叠功能。

本实施例中,沿侧箱板101至底箱板104的延伸方向,多个折叠板103的外形尺寸逐渐增大,这样,当多个折叠板103叠合布置时,多个折叠板103之间可以嵌套叠合布置。

折叠板103包括两个侧边板,侧边板的底部铰接布置,在两个侧边板的顶部之间形成有外侧板;当然,作为其他实施例,折叠板103的外形结构还可以是其它形状,不仅限制于本实施例中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外侧板的外表面呈弧面状,这样,便于多个折叠板103之间的依序嵌套叠合布置。

多个折叠板103的底部重合铰接布置,形成铰接端,该铰接端上设置有驱动电机,用于驱动多个折叠板103之间的张开排布或者叠合布置,或者张开角度等等。

本实施例中,在折叠箱体的箱体空间内,设置有分隔板113,该分隔板113活动布置,可以呈水平状布置,将折叠箱体的箱体空间分割为上下两部分;底箱板104上设置有活动凸块,当分隔板113处于水平状时,分隔板113则抵接在活动凸块上,使得分隔板113保持水平状,当不需要分隔板113分割箱体空间时,则可以将活动凸块脱离分隔板113的抵接。

具体地,在箱体空间内设置有支撑架111,该支撑架111的底部铰接布置,支撑架111的顶部具有水平布置的横杆112,分隔板113的一侧边铰接在该横杆112上,分隔板113的另一侧边则形成抵接边,该抵接边抵接在活动凸块上,这样,利用横杆112以及活动凸块的支撑,使得分隔板113处于水平布置状态;当行李箱需要折叠时,支撑架111的底部可以通过摆动,叠合在拉动架的内侧面上,分隔板113脱离活动凸块,也叠合在拉动架的内侧面上。

箱体空间的内部设置有连杆,该连杆与活动凸块连接,用于驱动活动凸块突出侧箱板101,或者驱动活动凸块收纳在侧箱板101的内部,连杆的顶部设置有拉手102,该拉手102延伸布置在折叠箱体的外部,这样,用户则可以直接操作拉手102,实现活动凸块的布置状态。

本实施例中,拉动架呈镂空状,形成有镂空区域,侧箱板101设置有连通箱体空间以及镂空区域的上开口109以及下开口,且上开口109与下开口之间呈上下布置;在上开口109处布置有封盖上开口109的上门盖,在下开口处布置有封盖下开口的下门盖107,这样,根据实际需求,可以打开上门盖,也可以打开下门盖107。

上述的活动凸块布置在上开口109与下开口之间,这样,当分隔板113水平布置时,用户可以选择通过上开口109,将物体放置在分隔板113上,也可以选择下开口,将物体放置在分隔板113的下方。

另外,选择将物体放置在分隔板113上,则可以使得物体的重量靠近上部,这样,在拉动行李箱的时候,可以省力。

本实施例中,在上门盖与下门盖107中分别设置有电路板,且在上门盖与下门盖107设置有指纹锁,在上门盖与下门盖107的外表面设置有指纹识别区域,电路板与指纹锁电性连接,电路板控制着指纹锁的打开或关闭,这样,通过可以设置指纹开锁功能,使得行李箱的安全性更高。

另外,在上门盖与下门盖107内分别设有报警器,当指纹锁被强行打开时,报警器则会自动报警。

本实施例中,拉动架上连接有拉动杆108,该拉动杆108朝上延伸布置至拉动架的上方,这样,则可以利用拉动杆108拉动整个行李箱的移动。

拉动杆108与拉动架的连接处设置有弯折扣,利用该弯折扣,拉动杆108可以相对于拉动架弯折,这样,行李箱在折叠时候,可以将拉动杆108弯折在拉动架上,进一步节约行李箱折叠后占据的空间。

作为较佳实施例,拉动杆108为伸缩杆,这样,适用不同的用户,可以调节拉动杆108的长度,增加行李箱的使用舒适度。

本实施例中,摆动底架包括两个连接臂106,两个连接臂106的内侧与拉动架铰接,两个连接臂106的外侧直接连接有支撑臂110,折叠箱体与摆动底架连接时,则直接与两个连接臂106以及支撑臂110连接。上述设置在拉动架的滚轮105,则布置在连接臂106外侧的底部。

连接臂106为伸缩臂,这样,根据实际需求,这样可以调节连接臂106的延伸长度,增加行李箱的使用舒适度,且当行李箱折叠时,可以拉长连接臂106,使得连接臂106的长度增加至与拉动架一致的长度,拉动架与摆动底架叠合后,结构布置更加紧凑,且便于折叠固定。另外,行李箱折叠后,折叠箱体可以嵌入在两个拉长后的连接臂106之间的区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