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旅行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7781发布日期:2018-08-07 21:56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轻质旅行箱。



背景技术:

旅行箱,是箱包中的一类,为了在使用旅行箱的过程中方便将其推动,一般都会在旅行箱底部的四个角处安装滚轮,滚轮通过内外轮架连接于旅行箱箱体。

外轮架的安装方式一般有两种,参照图8所示,其中一种方式为直接将轮架24包覆于旅行箱箱体18的外部,则造成轮架24突出于箱体18的外壁,所展现的外观不美观,参照图9所示,而另一种方式为了使箱体18外观更美观,将旅行箱的箱体18底部向其内侧凹陷形成一凹陷部17,再将轮架24置于凹陷部17内,在安装过程中为了使轮架24的表面不突出于箱体18外壳,将凹陷部17外缘与箱体18侧壁之间成型一宽度与轮架24厚度一致的安装面25,安装面25与凹陷部17外缘之间构成一直角,但是该种安装方式在进行跌落测试时,轮架24对于箱体18的施力点集中于该直角的拐点上,容易造成箱体18变形,而为了提升箱体18的强度,则会相应的增大箱体18的厚度,从而提升整个箱体18的强度,但是增大了箱体18的厚度后则会使整个箱体18的重量变重,降低使用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旅行箱,在确保箱体强度的情况下减小箱体的厚度,降低整个箱体的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轻质旅行箱,包括箱体、连接于箱体底部四个角处的轮架组,所述轮架组包括分别置于箱体内外的内衬和外架,所述箱体底部四个角处均开设有用于安装外架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外边缘与箱体侧壁之间连接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呈弧形且朝向内部一侧倾斜;所述外架上边缘向上延伸有呈倾斜且贴合于过渡部的连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现有的与凹陷部外边缘形成直角的安装面改进成弧形的过渡部,因为过渡部朝向箱体内部一侧倾斜,并且外架边缘向上延伸的连接部贴合于过渡部,则在箱体发生跌落时,则箱体受力的部位更加均匀,不会集中于某一个点,使外架对于箱体的施力面能够更加分散,进而减小箱体因受力而变形的可能性,同时,就能以更薄的箱体外壳达到符合标准的强度,降低整个箱体的重量;此外,倾斜的过渡部可以使连接部与箱体侧壁的连接处保持处于同一个弧面,避免外架突出于箱体的外壳,达到更好的一个外观,使箱体的外部更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架包括一体成型的安装部和包覆部,所述安装部底面设有用于安装滚轮的限位部,所述包覆部沿安装部边缘向上延伸且与安装部之间形成一包覆角,所述包覆部呈敞口设置,所述包覆部的厚度沿其向上的延伸方向逐渐变薄,所述安装部上端面一体成型有多条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两端延伸至包覆部朝向包覆角一侧表面,所述加强筋与包覆部侧壁之间连接有呈弧形的加强块,所述加强块与加强筋一体成型且远离加强筋一端倾斜向上延伸,所述加强块与包覆部一体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外架对箱体的底部角进行包覆,并且将内衬置于箱体的内部,使内衬和外架进行连接,从而对箱体的底部角起到包覆保护作用,在箱体落地时,包覆部和安装部承受压力,为了避免包覆部产生变形,依靠加强筋对包覆部和安装部起到结构加强作用,而依靠弧形的加强块,能够提升包覆部侧壁的强度,包覆部在受力时,弧形的加强块将会承受一部分力,则弧形的加强块对包覆部起到支撑的作用,并且该支撑力倾斜向上,用以平衡包覆部所受的箱体的压力,进而降低包覆部变形的可能性,此时,因为提升了包覆部的结构强度,则能相应地减小包覆部的厚度,进而减轻整个外架的质量,使整个外架更加轻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部上端面设有连通于限位部且呈环形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沿其圆周方向与包覆部侧壁之间连接有呈弧形的加强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依靠固定部对滚轮进行安装,而利用弧形的加强条进一步对包覆部的侧壁起到支撑作用,从而提升包覆部的结构强度,也就能相应地减小包覆部侧壁的厚度,降低整个外架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部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减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轻整个外架的质量,开槽之后形成的槽壁可以达到加强筋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部沿包覆部的敞口边缘向下延伸有呈倾斜的包覆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箱体的底部可以向下扩大一定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覆边与限位部之间设置有多条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一体成型于安装部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箱体作用于包覆边时,加强杆将会对倾斜的包覆边起到支撑作用,进而对包覆边的结构强度进行提升,使包覆边不容易发生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衬开设有多个贯穿的减重孔,其中一个所述减重孔与限位部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减重孔减轻内衬的重量,并且通过其中一个减重孔配合限位部,能够将滚轮安装至外架,且使外架稳定地连接于箱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部上端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内衬开设有与多个安装孔相连通的连接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安装部和内衬稳定连接,使外架通过内衬能够稳定地连接于箱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衬沿其边缘设有多个加强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片能够提升内衬边缘的承受强度,避免在受力时而导致内衬发生变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将凹陷部上边缘与箱体之间通过呈弧形的过渡部进行连接,代替了呈直角的安装面,使箱体受力的集中位置从其中一个点变换到一整个弧面,进而避免局部位置因集中受力而变形,在确保箱体的强度之下可以降低箱体的厚度,进而降低整个箱体的重量;

其二:依靠加强筋和包覆部之间所设置的呈弧形的加强块,以及呈倾斜的包覆部,能够在保证包覆部的结构强度的同时,降低包覆部的厚度,进而减小整个外架的质量,达到轻量的要求,使整个轮架组可以更加轻盈;在包覆于箱体的底部角时,利用包覆角能够对箱体的底角起到包覆保护作用,并且倾斜的连接部,能够对箱体底部角起到包围作用,有效避免箱体底部在受力时发生变形,通过倾斜的包覆部进行引导,对一部分力起到分解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轮架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外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I部放大图,主要用于体现过渡部和连接部;

图5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过渡部和连接部配合的侧视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外架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现有技术的侧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现有技术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内衬;2、外架;21、安装部;22、包覆部;3、限位部;4、包覆角;5、加强筋;6、加强块;7、固定部;8、加强条;9、减重槽;10、包覆边;11、加强杆;12、减重孔;13、安装孔;14、连接孔;15、加强片;16、通孔;17、凹陷部;18、箱体;19、连接部;20、轮架组;23、过渡部;24、轮架;25、安装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轻质旅行箱,参照图1所示,包括长方体箱体18,在箱体18底部的四个角处均开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17,在每个凹陷部17内均安装有轮架组20,参照图2所示,轮架组20包括分别设置于箱体18内外的内衬1和外架2,外架2用于连接滚轮,内衬1与箱体18内部底面相连接,外架2和内衬1相固定连接,从而对箱体18的底部角起到包覆保护作用。

参照图3所示,外架2包括呈扇形的安装部21,在安装部21边沿除其外圈弧边外向上延伸有包覆部22,包覆部22呈半包围的敞口状态且与安装部21上表面之间形成一包覆角4,在安装时,将包覆角4包覆于凹陷部17,从而能够对箱体18的底角起到更好的包覆效果。

参照图4和图5所示,为了使外架2的外表面与箱体18的外壁平滑连接,则使外架2不会突出于箱体18的外壁,在凹陷部17外边缘与箱体18的外壁之间连接有过渡部23,过渡部23呈弧形,且过渡部23朝向箱体18内部一侧倾斜;与此同时,将包覆部22的上边缘向上延伸有呈倾斜且贴合于过渡部23外表面的连接部19,连接部19的厚度沿着其向上延伸的方向逐渐变薄,使连接部19的外壁与箱体18的外壁构成一个顺滑的弧面。

参照图3所示,为了提升外架2的结构强度,在安装部21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两条加强筋5,两条加强筋5呈弧形设置;加强筋5的两端延伸至包覆部22的侧壁;加强筋5的两端与包覆部22侧壁之间设置有呈弧形的加强块6,加强块6与加强筋5一体成型,加强块6沿着包覆部22的走势延伸,加强块6与包覆部22的侧壁一体成型;由于有了加强筋5和加强块6的支撑,为了减小整体的质量,包覆部22的厚度沿其向上的延伸方向逐渐变薄。

结合图3和图6所示,在安装部21靠近其中心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滚轮的限位部3,限位部3呈环形,在安装部21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与限位部3相对应且呈环形的固定部7,固定部7与限位部3之间开设有用于穿设滚轮中心轴的通孔16;在固定部7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减重槽9;并且在固定部7的边缘沿着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多条呈弧形的加强条8,加强条8沿着包覆部22的走势延伸并且与包覆部22一体成型。

安装部21沿其远离中心的弧边向下延伸有呈倾斜的包覆边10,依靠包覆边10对箱体18的底部进行包覆和支撑,为了提升包覆边10的结构强度,在包覆边10与限位部3之间连接有多条加强杆11,加强杆11的一端一体成型于限位部3的外壁,另一端一体成型于包覆边10的外壁。

参照图7所示,内衬1的外形与外架2的整体形状相近,在内衬1上开设有四个贯穿设置的减重孔12,其中靠近于中心的减重孔12与固定部7(标示于图3)相连通,则使滚轮的轮轴可穿设内衬1的减重孔12起到固定作用;并且为了提升内衬1的结构强度,在内衬1的拐角处沿着其边缘一体成型有多个加强片15。

结合图3和图7所示,在安装时,将外架2包覆于旅行箱箱体18的底角,将内衬1置于箱体18内部的底面,为了将外架2和内衬1相连接,在内衬1上开设有多个用于穿设螺栓的连接孔14,在安装部2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与连接孔14相对应的安装孔13。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