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3490发布日期:2018-08-04 11:06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服制造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鞋楦。



背景技术:

现有鞋面定型的工艺主要是在表面平滑的鞋楦上模压而成,若要在鞋面形成附有立体感的凹凸形纹理,需通过改变制鞋皮料为相应的款式或者对制鞋的皮料进行各种技术处理,如对皮料进行热压处理定型,使鞋面形成各种图凹凸形纹理,这种制作工序较为繁琐,产品个异性较大,并且效果不理想,对皮质的损害也大,容易缩短鞋面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压制凹凸形纹理的鞋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鞋楦,以克服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鞋楦,包括表面光滑的鞋楦本体和弹性薄膜套,所述弹性薄膜套的外表面设置有复数个凸块,所述弹性薄膜套可拆卸地套设于鞋楦本体,复数个凸块在鞋楦本体表面形成凹凸形纹理。

进一步,所述凸块通过热熔胶粘接于所述弹性薄膜套的表面。

进一步,所述鞋楦本体的内部装设有至少一加热丝。

进一步,所述加热丝呈L型,从鞋楦本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进一步,所述弹性薄膜套为橡胶制品,所述凸块为塑胶制品。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包括鞋楦本体和弹性薄膜套,弹性薄膜套的外表面设置有复数个凸块,弹性薄膜套套设于鞋楦本体,复数个凸块形成凹凸形纹理。将携带复数个凸块的弹性薄膜套套于鞋楦本体上,形成凹凸形纹理,再将鞋面套于弹性薄膜套上,对鞋面施加外部压力,使鞋面紧紧贴附于鞋楦表面,从而在鞋面上压制出凹凸形纹理。整个过程均采用物理处理方法,对皮料不会产生损坏。凹凸形纹理不仅清晰、立体感强,而且各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较小。此外,弹性薄膜套上的凸块可以重复排列,组成各式各样的凹凸形纹理且可重复利用,不仅节省了生产成本,还极大地加大了生产的灵活性,对于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具有重大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说明书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一种鞋楦,包括表面光滑的鞋楦本体1和弹性薄膜套2。其中,弹性薄膜套2的外表面设置有复数个凸块3,弹性薄膜套2可拆卸地套设于鞋楦本体1,复数个凸块3在鞋楦本体表面形成凹凸形纹理30。其中鞋楦本体1可以是任何种类鞋子的模型。

参照图1和图2,凸块3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几何图形。在实际生产中,首先要设计好想要的凹凸形纹理30,再将凹凸形纹理30的凸起部分分成若干个形状各异的凸块3;再将这些若干个形状各异的凸块3排列于弹性薄膜套2,当弹性薄膜套2套于鞋楦本体1时即可在鞋楦本体1表面重现凹凸形纹理30。

参照图1和图2,作为优选方案:凸块3通过热熔胶粘接于弹性薄膜套2的表面。通过加热使热熔胶熔化后可取下若干凸块3或者添加若干凸块3,进行重新排列,形成各式各样的凹凸形纹理30。

参照图1和图2,作为优选方案:鞋楦本体的内部装设有至少一加热丝4。外接设备(图中未画出)通过导线41对加热丝4通电加热。

参照图1和图2,作为优选方案:加热丝4呈L型,从鞋楦本体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参照图1和图2,加热丝4具有两种加热模式:其中一种为普通加热模式,加热温度较低,可以使弹性薄膜套2表面的温度升高,但不会使热熔胶熔化,此时将需加热处理的鞋面(图中未画出)套于弹性薄膜套2表面,则可以使鞋面加热而软化,有助于依靠外部施压将鞋面完全贴附于弹性薄膜套2表面,进而在鞋面上压制出凹凸形纹理30。另一种为高温加热模式,这种加热较高,可以使弹性薄膜套2表面的温度升高,并使热熔胶软化,待热熔胶熔化后可以通过人工对若干凸块3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凹凸形纹理30。

参照图1和图2,作为优选方案:弹性薄膜套2为橡胶制品,凸块3为塑胶制品。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将携带复数个凸块的弹性薄膜套套于鞋楦本体上,组合带凹凸形纹理的鞋楦,再将鞋面套于带弹性薄膜套的鞋楦上,对鞋面施加外部压力,使鞋面紧紧贴附于鞋楦表面,从而在鞋面上压制出凹凸形纹理。整个过程均采用物理处理方法,对皮料不会产生损坏。凹凸形纹理不仅清晰、立体感强,而且各产品之间的差异性较小。此外,鞋楦本体、弹性薄膜套和凸块均可以重复利用,可以减少生产成本。而弹性薄膜套上的凸块可以重复排列,组成各式各样的凹凸形纹理,可以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对于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具有重大意义。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