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隐形肩部弹力接缝的运动外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07524发布日期:2018-11-30 19:23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具隐形肩部弹力接缝的运动外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具隐形肩部弹力接缝的运动外套。



背景技术:

户外运动的服装与居家服装没有本质的区别,但由于户外和运动这两个特性,对服装的保暖、透气、防风、防水等性能要求也相对较为严格和苛刻。

以高尔夫球举例来说,高尔夫运动中,手臂、肩部、腋下与背部为主要肌肉牵拉部位,服装在这些部位的伸展适应性会直接影响高尔夫运动的自由度,其服装至少需要满足挥杆动作时肌肉和皮肤的较大幅度拉伸,因此,一般高尔夫服饰的上衣通常是符合运动礼仪性而呈紧身但具有弹性以符合动作需要的款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冬季从事户外运动时,需要穿着保暖运动外套,且运动外套较佳为穿著合身的款式,以避免寒风灌入降低保暖效果。然而,运动外套为了实现防风保暖目的,通常不具有弹性,如此一来,在从事高尔夫运动时,将难以满足高尔夫运动的自由度,特别是在挥杆时的最后动作,合身的外套将导致上臂与后背无法自由伸展开,极大地限制了高尔夫运动的自由度。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隐形肩部弹力接缝的运动外套,通过在外套的背部设置布料弹性优于背侧衣片的内层弹性衣片,并在肩部后侧,经由内层弹性衣片与袖部缝接但背侧衣片不与袖部缝接的结构形成弹性开口,从而解决了现有外套无法满足穿著者活动自由度的问题,在外套背部被拉紧时,通过弹性开口使背侧衣片维持原状并使内层弹性衣片被袖部衣片牵引拉伸提供外套背部额外的弹性伸张裕度,保证了使用者活动的自由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隐形肩部弹力接缝的运动外套,其包括背侧衣片、连接于所述背侧衣片两侧的胸侧衣片以及设于所述背侧衣片与所述胸侧衣片上部之间的袖部衣片;其中,所述背侧衣片的相对两侧于上部成形有后接袖边缘;所述胸侧衣片的相对两侧于上部成形有前接袖边缘;所述袖部衣片成形有缝接端口,所述缝接端口具有背侧接缝边缘以及胸侧接缝边缘;其中,所述外套还包括:内层弹性衣片,成形为形状与所述背侧衣片相匹配的衣片;所述内层弹性衣片的两侧对应所述背侧衣片两侧的后接袖边缘成形有二袖部缝接缘;令所述内层弹性衣片除了所述袖部缝接缘的其他边缘部分与所述背侧衣片除了所述后接袖边缘以外的边缘部分缝接;所述袖部衣片的背侧接缝边缘与所述内层弹性衣片的袖部缝接缘缝接,所述袖部衣片的胸侧接缝边缘与所述胸侧衣片的前接袖边缘缝接;所述背侧衣片与所述内层弹性衣片之间形成袋状空间,且所述背侧衣片的后接袖边缘的两端与所述内层弹性衣片的袖部缝接缘的两端连接界定形成所述袋状空间的弹性开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令所述弹性开口受力打开,所述内层弹性衣片自所述弹性开口显露的最大宽度为1至3公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重叠的背侧衣片及内层弹性衣片的两侧与各所述胸侧衣片之间设有侧缝衣片连接;所述侧缝衣片与所述背侧衣片及所述内层弹性衣片缝接形成后接缝结构,所述侧缝衣片与所述胸侧衣片缝接形成前接缝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侧缝衣片的上部成形有底接袖边缘;

所述内层弹性衣片的袖部缝接缘、所述侧缝衣片的底接袖边缘以及所述胸侧衣片的前接袖边缘连接形成所述外套的袖部接口,所述袖部接口与所述袖部衣片的背侧接缝边缘及胸侧接缝边缘缝接;所述胸侧衣片的前接袖边缘不与所述背侧接缝边缘缝接地叠设于所述内层弹性衣片的袖部缝接缘外部,令所述前接袖边缘与所述袖部缝接缘形成所述弹性开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侧缝衣片包括邻近所述外套背侧的后侧区域以及邻近所述外套胸侧的前侧区域;所述袖部衣片的背侧接缝边缘与所述内层弹性衣片的袖部缝接缘及所述侧缝衣片对应所述后侧区域的底接袖边缘缝接,所述袖部衣片的胸侧接缝边缘与所述胸侧衣片的前接袖边缘及所述侧缝衣片对应所述前侧区域的底接袖边缘缝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背侧衣片的相对两侧于下部成形有背侧侧接边缘,所述背侧侧接边缘与所述后接袖边缘相连;所述胸侧衣片的相对两侧于下部成形有胸侧侧接边缘,所述胸侧侧接边缘与所述前接袖边缘相连;所述侧缝衣片的相对两侧成形有后侧接边缘以及前侧接边缘;所述背侧衣片的背侧侧接边缘和所述内层弹性衣片的侧接边缘重叠并与所述侧缝衣片的后侧接边缘缝接,于所述外套背侧的形成所述后接缝结构;所述胸侧衣片的胸侧侧接边缘与所述侧缝衣片的前侧接边缘缝接,于所述外套胸侧的形成所述前接缝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外套还包括缝接于所述背侧衣片与所述胸侧衣片的领部;所述背侧衣片的顶部成形有后肩线接缘及后领接缘;所述胸侧衣片的顶部成形有前肩线接缘及前领半接缘;所述背侧衣片的后肩线接缘与所述胸侧衣片的前肩线接缘连接形成所述外套的两侧肩线;所述背侧衣片的后领接缘对所述二胸侧衣片的前领半接缘连接形成所述外套的领部接口,所述领部与所述领部接口缝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二胸侧衣片在远离所述背侧衣片的边缘上设有拉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胸侧衣片的内面上设有内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胸侧衣片的外部设有外口袋。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外套通过在背部设置内层弹性、外层保暖以在肩背部形成弹性开口,利用内层提供外套背部拉紧时的弹性伸张裕度,保证了使用者活动的自由度,并使外套背部外层面料与其他部分的外层面料相同,保证了外套的整体设计美观。

(2)本实用新型外套通过在背侧衣片10和胸侧衣片20之间以侧缝衣片30连接,使外套的侧缝结构分散位于外套左右两侧靠近背侧及靠近胸侧的两个位置,以增加外套在腰侧的弹性,同时避免侧缝结构集中于腰侧造成穿著者腰侧皮肤的磨擦。

(3)本实用新型具隐形肩部弹力接缝的运动外套,通过前述技术方案能够适用于各种类的外套,以实现提高穿著后的活动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隐形肩部弹力接缝的运动外套的正视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隐形肩部弹力接缝的运动外套的后视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套的背侧衣片、胸侧衣片、侧缝衣片及内层弹性衣片的平面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外套的背侧衣片、胸侧衣片、侧缝衣片及内层弹性衣片的平面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隐形肩部弹力接缝的运动外套在背部放松状态的穿著外观示意图。

图6是具隐形肩部弹力接缝的运动外套在背部拉紧状态的穿著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背侧衣片10;后接袖边缘11;背侧侧接边缘12;后肩线接缘13;后领接缘14;挂衣环15;胸侧衣片20;前接袖边缘21;胸侧侧接边缘22;前肩线接缘23;前领半接缘24;拉链25;内袋26;外口袋27;侧缝衣片30;底接袖边缘31;后侧接边缘32;前侧接边缘33;后侧区域34;前侧区域35;后接缝结构301;前接缝结构302;袖部衣片40;背侧接缝边缘41;胸侧接缝边缘42;内层弹性衣片50;袖部缝接缘51;侧接边缘52;肩线内接缘53;后领内接缘54;弹性开口60;领部70。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隐形肩部弹力接缝的运动外套。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隐形肩部弹力接缝的运动外套,所述外套包括背侧衣片10、二胸侧衣片20、侧缝衣片30、二袖部衣片40及内层弹性衣片50;所述侧缝衣片30连接在所述背侧衣片10与所述胸侧衣片20的下部之间,所述袖部衣片40连接在所述背侧衣片10 与所述胸侧衣片20上部之间。

如图3所示,所述背侧衣片10的相对两侧于上部成形有后接袖边缘 11并于下部成形有背侧侧接边缘12,所述背侧衣片10的顶部成形有后肩线接缘13及后领接缘14。

如图3所示,所述二胸侧衣片20包括对称的左侧片及右侧片;其中,各所述胸侧衣片20在与所述背侧衣片10连接的边缘上部成形有前接袖边缘21,并于下部成形有胸侧侧接边缘22,所述胸侧衣片20的顶部成形有前肩线接缘23及前领半接缘24。

如图3所示,所述侧缝衣片30用以连接在所述背侧衣片10与所述胸侧衣片20之间,以令外套的侧缝结构分散位于外套左右两侧靠近背侧及靠近胸侧的两个位置,以增加外套在腰侧的弹性。具体地,所述侧缝衣片30 的上部成形有底接袖边缘31,所述侧缝衣片30的相对两侧成形有后侧接边缘32以及前侧接边缘33。

如图1、图2及图5、图6所示,所述袖部衣片40成形有缝接端口,所述缝接端口具有背侧接缝边缘41以及胸侧接缝边缘42。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袖部衣片40可以为一片衣片构成,也可以是两片以上的衣片缝接构成。

如图3所示,所述内层弹性衣片50成形为形状与所述背侧衣片10相匹配的衣片,所述内层弹性衣片50的两侧对应所述背侧衣片10两侧的后接袖边缘11及背侧侧接边缘12成形有二袖部缝接缘51以及二侧接边缘 52,所述内层弹性衣片50的顶部对应所述背侧衣片10的顶部后肩线接缘 13及后领接缘14成形有肩线内接缘53及后领内接缘54。

如图1、图2及图5、图6所示,令所述内层弹性衣片50除了所述袖部缝接缘51的其他边缘部分与所述背侧衣片10除了所述后接袖边缘11 以外的边缘部分缝接;所述袖部衣片40的背侧接缝边缘41与所述内层弹性衣片50的袖部缝接缘51缝接,所述袖部衣片40的胸侧接缝边缘42与所述胸侧衣片20的前接袖边缘21缝接;所述背侧衣片10与所述内层弹性衣片50之间形成袋状空间,且所述背侧衣片10的后接袖边缘11的两端与所述内层弹性衣片50的袖部缝接缘51的两端连接界定形成所述袋状空间的弹性开口60。

如图5、图6所示,通过在外套的背部设置布料弹性优于背侧衣片10 的内层弹性衣片50,并在肩部后侧形成所述弹性开口60。借此,如图5 所示,本实用新型外套的背部在未受力伸展时,所述弹性开口60闭合,所述内层弹性衣片50的袖部缝接缘51内缩于所述弹性开口60内部或者与背侧衣片10的后接袖边缘11内外重叠,令本实用新型外套仍保有一般外套的外观,以符合不同的场合需求。进而,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外套的背部能够随穿著者的肩背部动作进行伸展,在进行如高尔夫挥杆或其他需要张紧背部、上臂大幅度活动的动作时,所述弹性开口60被拉开,以使所述背侧衣片10维持原状,并使所述内层弹性衣片50被牵引拉伸提供外套背部额外的弹性伸张裕度,保证了使用者活动的自由度。

进一步地,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内层弹性衣片50自所述弹性开口60显露的最大宽度较佳为1至3公分,但不限于此,可以依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调整。

具体地,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外套的所述背侧衣片10及所述二胸侧衣片20与所述侧缝衣片30之间的缝接结构包括后接缝结构301 及前接缝结构302;其中,所述背侧衣片10的背侧侧接边缘12和所述内层弹性衣片50的侧接边缘52重叠并与所述侧缝衣片30的后侧接边缘32 缝接,以形成位于所述外套背侧的后接缝结构301;所述胸侧衣片20的胸侧侧接边缘22与所述侧缝衣片30的前侧接边缘33缝接,以形成位于所述外套胸侧的前接缝结构302。

具体地,如图3、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外套的袖部衣片40的缝接结构包括由所述内层弹性衣片50的袖部缝接缘51、所述侧缝衣片30 的底接袖边缘31以及所述胸侧衣片20的前接袖边缘21连接形成所述外套的袖部接口,本实用新型外套通过所述袖部接口与所述袖部衣片40的背侧接缝边缘41及胸侧接缝边缘42缝接;所述胸侧衣片20的前接袖边缘21 不与所述背侧接缝边缘41缝接地叠设于所述内层弹性衣片50的袖部缝接缘51外部,以令所述前接袖边缘21与所述袖部缝接缘51形成所述弹性开口60。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外套的背侧衣片10 与胸侧衣片20之间具有侧缝衣片30连接的实施例,所述侧缝衣片30包括邻近所述外套背侧的后侧区域34以及邻近所述外套胸侧的前侧区域35。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袖部衣片40的背侧接缝边缘41与所述内层弹性衣片50的袖部缝接缘51及所述侧缝衣片30对应所述后侧区域34的底接袖边缘31缝接,所述袖部衣片40的胸侧接缝边缘42与所述胸侧衣片 20的前接袖边缘21及所述侧缝衣片30对应所述前侧区域35的底接袖边缘31缝接。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的背侧衣片10与胸侧衣片20之间也可以不设置侧缝衣片30,并通过缝接所述背侧衣片10的背侧侧接边缘 12与所述胸侧衣片20的胸侧侧接边缘22,以形成位在所述外套两边腰侧的侧缝结构(图未示)。

此外,本实用新型外套还包括缝接于所述背侧衣片10与所述胸侧衣片20的领部70,其中,所述背侧衣片10的后肩线接缘13与所述胸侧衣片 20的前肩线接缘23连接形成所述外套的两侧肩线;所述背侧衣片10的后领接缘14对所述二胸侧衣片20的前领半接缘24连接形成所述外套的领部接口,所述领部70与所述领部接口缝接。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二胸侧衣片20在远离所述背侧衣片10的边缘上设有拉链25,所述拉链25优选为5#环形头拉链,但不限于此。如图3所示,所述胸侧衣片20的内面上还设有内袋26;所述背侧衣片10的后领接缘14上设有挂衣环15。如图1所示,所述胸侧衣片 20的外部还设有外口袋27。

优选地,所述侧缝衣片30为内设100g棉双层的衣片;且所述侧缝衣片30宽幅约为17公分,其后侧区域34及前侧区域35宽幅约为5至6公分,其余区域形成所述后接缝结构301及前接缝结构302。

另,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背侧衣片10、胸侧衣片20、侧缝衣片30及袖部衣片40上还设有横向车缝线,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他车缝线形态,例如菱格纹,以起到固定衣片内填充的纤维或其他保暖材质的作用,同时具有候外套穿著外观更合身的作用。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