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测并缓解打鼾的背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6500发布日期:2018-09-21 19:5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测并缓解打鼾的背心。



背景技术:

研究发现长期打鼾者或者是打鼾严重的人往往都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血中氧气减少的症状,容易引起内分泌紊乱、心血管疾病,甚至可能会猝死。打鼾是因为睡着后上喉肌肉放松压迫到呼吸道喉管,使其变窄,呼吸气流不畅产生振动。因此需要一款能够时刻监测患者打鼾情况并及时制止打鼾,防止缺氧甚至猝死的情况发生的器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缓解打鼾症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打鼾综合征发生的监测并缓解打鼾的背心。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监测并缓解打鼾的背心,包括背心本体,背心本体包括边缘连接的前襟和后襟,在后襟的外部设置有与后襟左半部或右半部形状相同的布片,所述布片的肩膀处、袖口处、腋下处均通过拉链与后襟的肩膀处、袖口处、腋下处连接,后襟沿其中心线与布片密封固接;在后襟与布片之间设置长条形的延长布,延长布的一边依次沿着后襟的肩膀、袖口、腋下、下边缘与后襟密封固接,延长布的另一边依次沿着布片的肩膀、袖口、腋下、下边缘与布片密封固接,形成背心充气腔;在背心本体的领口处设置“U”形颈枕,颈枕与后襟连接,在颈枕的上表面设置枕布,枕布各边与颈枕密封固接,形成颈枕充气腔;还包括声音检测器、数据处理器、具有充放气功能的气泵、控制器,气泵通过连接管分别与颈枕充气腔、背心充气腔连通,声音检测器与数据处理器电连接,数据处理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气泵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颈枕与背心本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在颈枕的底面设置纽扣,在后襟上边缘开设纽扣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在打鼾时向背心充气腔内充气可垫起人体一侧背部,使身体发生翻动,促使打鼾者翻身,实践证明,侧卧可有效的缓解打鼾症状;向颈枕充气腔内充气垫起颈部,脑部后仰,使呼吸道能更好的拉伸打开,缓解打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颈枕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拉链打开状态下的后襟与布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背心本体;2-颈枕;3-枕布;4-前襟;5-气泵;6-连接管;7-后襟;8-布片;9-拉链;10-延长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背心本体1,背心本体1包括边缘连接的前襟4和后襟7,在后襟7的外部设置有与后襟7左半部或右半部形状相同的布片8,所述布片8的肩膀处、袖口处、腋下处均通过拉链9与后襟7的肩膀处、袖口处、腋下处连接,后襟7沿其中心线与布片8密封固接;在后襟7与布片8之间设置长条形的延长布10,延长布10的一边依次沿着后襟7的肩膀、袖口、腋下、下边缘与后襟7密封固接,延长布10的另一边依次沿着布片8的肩膀、袖口、腋下、下边缘与布片8密封固接,形成背心充气腔;在背心本体1的领口处设置“U”形颈枕2,颈枕2与后襟7连接,在颈枕2的上表面设置枕布3,枕布3各边与颈枕2密封固接,形成颈枕充气腔;还包括声音检测器、数据处理器、具有充放气功能的气泵5、控制器,气泵5通过连接管6分别与颈枕充气腔、背心充气腔连通,声音检测器与数据处理器电连接,数据处理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气泵5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在后襟后方的一侧设置了布片8,布片8的一侧边与后襟7密封固接,另一侧(含有袖口的一侧)与后襟7相应的位置通过拉链9连接,拉链9依次经过背心本体1的肩膀、袖口及袖口下的竖直部分,在拉链9内侧的布片8与后襟7之间设置了延长布10,延长布10的两侧边缘分别与布片8、后襟7的肩膀、袖口、腋下、下边缘处密封固接,使后襟7、布片8、延长布10形成了一个密封腔,可向该腔室内通入气体。实践证明,侧睡时打鼾几率及打鼾程度可大大降低,但人体很难自我调节实现打鼾时翻身来缓解打鼾症状,本实用新型的背心充气腔可垫起人体一侧背部,促使打鼾者翻身;同时颈枕2置于颈部下方,可有效保护颈椎,枕布3与颈枕2构成另一腔室,也可向该腔室内通气,在背心充气腔充气完毕前,颈枕充气腔先充满,垫起颈部,脑部后仰,使呼吸道能更好的拉伸打开,缓解打鼾症状,然后打鼾者逐渐翻身,鼾声停止或降低后,充放气气泵5对颈枕充气腔和背心充气腔放气,可实现平躺,当鼾声再次响起时,重复充气过程。

本实用新型中气泵5根据声音检测器检出的音量实现打开关闭,当音量超过预设标准时,控制器控制气泵工作,向颈枕充气腔、背心充气腔内充气,缓解并制止打鼾症状,控制器型号为MAM-KY02S。

本实施例中,所述颈枕2与背心本体1可拆卸连接,在颈枕2的底面设置纽扣,在后襟7上边缘开设纽扣眼,可在颈枕2和背心本体1中择其一佩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