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式服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1984发布日期:2018-07-31 17:45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架,尤其是可调节式服装架。



背景技术:

服装生产线泛指纺织业中的服装生产加工过程,包含设计、裁剪、缝纫、尺寸定型及包装等过程。在生产流程中往往需要将服装的成品和半成品进行悬挂,以便下一步操作,然而现有的服装架长度是统一的,当生产企业的生产车间过大或过小时,通常需要根据车间面积进行定制合适尺寸的服装架,而定制的价格往往高于标准价格,这就导致增加了投入成本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节式服装架,该服装架可以根据车间场地进行长度的调整,提高报装架的适应性。

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服装架,包括两个支撑架体,在两个支撑架体之间设置有调节杆,其所述调节杆包括主管,主管左右两端设置有第一缩口,在主管内部设置有左调节区间和右调节区间,在左调节区间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相套置的第一连接套管,在右调节区间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相套置的第二连接套管,位于最内部的第一连接套管和第二连接套管的外端分别与相邻的支撑架体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套管和第二连接套管的前端均设置有挡环,挡环的外环径大于第一缩口的口径,第一连接套管和第二连接套管的后端均设置有第二缩口,第二缩口的口径小于第一缩口的口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主管、第一连接套管和第二连接套管的上表面设置有弧形凹槽,在弧形凹槽内设置有增摩垫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弧形凹槽的开口处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弹性卡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两个相对设置的弹性卡片之间预留有3-5mm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每个支撑架体均包括竖向支杆,在竖向支杆下端设置有底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在底座下部设置有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服装架,该服装架可以根据车间场地进行长度的调整,提高报装架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可调节式服装架,包括两个支撑架体,在两个支撑架体之间设置有调节杆。通过调节杆可调节两支撑架体之间的长度,以根据车间的场地面积进行适应性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包括主管1,主管1左右两端设置有第一缩口2,在主管1内部设置有左调节区间和右调节区间,在左调节区间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相套置的第一连接套管3,在右调节区间内设置有至少两个相套置的第二连接套管4,套置于最内部的第一连接套管3和第二连接套管4的外端分别与相邻的支撑架体相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套管3和第二连接套管4的前端均设置有挡环5,挡环5的外环径大于第一缩口2的口径,第一连接套管3和第二连接套管4的后端均设置有第二缩口6,第二缩口6的口径小于第一缩口2的口径。

为方便对衣撑进行定位玄关,在主管1、第一连接套管3和第二连接套管4的上表面设置有弧形凹槽7,在弧形凹槽7内设置有增摩垫层。增摩垫层可防止衣撑滑脱。

为防止衣撑掉落,起到进一步固定的作用有,在弧形凹槽7的开口处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弹性卡片8。

进一步的,两个相对设置的弹性卡片8之间预留有3-5mm间隙。3-5mm间隙可为衣撑的卡入预留空间,方便卡入。

所述每个支撑架体均包括竖向支杆9,在竖向支杆9下端设置有底座10。在底座10下部设置有滑轮11。通过设置滑轮,将支撑架体设置成可移式,可根据下一流程的位置进行推动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将服装架整体移动至车间场地,然后根据场地面积对第一连接套管和第二连接套管向两端拉抻,相互套置的第一连接套管和第二连接套管可进行拉伸延长,同时起到支撑杆的作用,然后将衣撑卡入到弧形凹槽内对服装进行悬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