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膜用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6258发布日期:2019-01-05 10:22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面膜用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膜用片。



背景技术:

现有产品存在例如杂志广告、电视购物放映的具有药剂且贴敷于脸部的面膜用片的状态大都缺乏与脸部的立体形状贴合的状态的情况。例如,不沿着脸部的立体形状,而以具有多个褶皱、在肌肤与片体之间夹有空气的状态、使片体产生褶皱的方式进行贴敷。

日本特开2005-211425号公报的权利要求5以及第0024段公开了无纺布片的与片状膜接触的面能够形成有规定的图样或者作为宣传用面。

日本特开2015-159842号公报在图2中公开了以下发明,即,再生纤维素连续长纤维无纺布具有预先对无纺布片仅进行印刷而完成的图案、即通过凹版印刷形成的描影(日文:隈取)图样而贴敷于脸部。详细而言,专利文献1公开的美容面膜用片是一种美容面膜材料,其具有眼睛用孔、嘴用孔、以及沿着眼睛用孔的边缘及/或嘴用孔的边缘的图样,且图样通过凹版印刷而形成,油性凹印油墨为双液固化型。

在日本专利第5066722号公报中,设置有额部、左右双方的外眼角的缘部、左右双方的脸颊的缘部、下颌的缘部、喉部的缘部、颈部的缘部的周缘、鼻部、嘴部抓持用突出部中的至少一方,并且设置有用于将抓持用突出部成对地进行分割的至少一条切入线而使彼此卡止。

日本特开2011-125610号公报的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3、段落0007、图2以及第0018~0025段公开了通过将大致覆盖脸部的平面体(图2)左右对称地对折而构成的近似于脸面造形的立体型面膜的发明。

日本专利第5297050号公报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一张面膜中的与脸颊对置的部分形成规定形状的切入部来维持脸颊的提升状态的面膜。

日本专利第4492980号公报的发明为如下的发明:在使用时,若抓持对折的面膜的左右上部边缘并以对开的方式打开,则鼻部的部位形成为立体三角形从而成为与脸面造形的背面侧相似的形状。

日本特开2013-240432号公报公开了以面部线条的收紧为课题且通过抓持部而获得面部线条的收紧效果的发明。

日本特开2014-090846号公报公开了将面膜用片的抓持部均设于脸部的轮廓部,通过抓持部而获得提升效果的发明。

现有产品的面膜构成为,在与双眼、嘴相对的部分设置有切割孔或者在与鼻部对置的部分设置有切割线,利用刀模冲裁而形成,浸渗有美容液或者在片体中含有可获得美容效果的原料。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114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5984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06672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125610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5297050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第4492980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3-240432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14-09084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以往的面膜并非沿着脸部的立体形状进行贴敷,而是例如在有多个褶皱、在肌肤与面膜用片之间夹有空气的状态下简单地贴敷。

本发明为了解决课题而提供一种分别具备贴合的结构、提升的结构、局部图案部的结构的面膜用片。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片体在无纺布片含有液剂,且能够覆盖脸部的至少一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贴敷于脸部,且在鼻梁纵向的左侧区域以及右侧区域中的至少一方的区域具有从鼻部附近的内侧朝向外侧的轮廓线的一条以上的切入线,在被所述切入线隔开的上片以及下片分别具有用于抓持的向下方突出的一个上部突部和向上方突出的一个下部突部,所述上部突部与所述下部突部在横向上相邻地设置,所述上部突部设置在比所述下部突部更靠近脸部的中央的位置,所述上部突部通过向下方拉伸而能够使所述片体贴合所述鼻翼附近,所述下部突部通过向上方拉伸而能够提拉颈部、颌部以及脸颊部的区域。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片体在无纺布片含有液剂,且能够覆盖脸部的至少一部分,其中,所述片体在与面向所述脸部的面相反的面具有成为构成图案的部分的局部图案部。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贴敷为片体沿着自身的脸部的立体形状贴合于鼻梁纵向的鼻部附近的肌肤的状态、以及将颈部、颌部以及左右双方的脸颊部的区域的松弛肌肤拉起而强力提拉的状态,同时药剂均匀地涂布于肌肤,通过固着剂而脸面造形为沿着自身的脸部的立体形状的形状并固着一定的时间,由此能够同时期待物理性效果、美容效果、以及完成图案的愉悦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片体的俯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脸面造形后的说明图。

图3是实施方式4的具有局部图案部的平面体的说明图。

图4是实施方式4的脸面造形和完成图案的说明图。

图5是对实施方式1~4的片体进行冲裁的说明图。

图6是实施方式2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在实施方式1中,以图1的平面体的例如无纺布片的md方向与鼻梁方向2匹配的方式利用刀模冲裁成至少覆盖脸部的一部分(以下,称为“脸部”)的形状而得到的面膜用片(以下,称为“片体”)具有以下的结构。

片体1贴敷于脸部,且在鼻梁纵向的左侧区域以及右侧区域中的至少一方的区域具有从鼻部附近的内侧朝向外侧的轮廓线的一条以上的切入线,在被切入线隔开的上片以及下片分别具有一个以上的抓持突部。

在实施方式1中,在图1的片体的以鼻梁为轴的左右双方的区域具有从左右双方的鼻部附近的内侧朝向外侧方向的轮廓线的一组以上的切入线,以同时具备使鼻部附近的区域紧密贴合的结构、和使颈部、下颌部以及左右双方的脸颊部的区域强力提升的结构这两方的结构(以下,称为“物理性结构”)。从鼻部附近的内侧朝向外侧的切入线横向的角度可根据商品规划而任意设定。

此外,对于一组以上的切入线(以下,称为“一组切入线”)而言,在左右双方的区域形成有被切入线17隔开的上部片35和下部片37,并且在上部片35和下部片37分别形成有一个以上的能够抓持的在上部片向下方突出的上部突部34和在下部片向上方突出的下部突部36这样的抓持突部(以下,称为“突部”),该抓持突部以上部突部比下部突部更靠脸部的中央的方式在横向上交替地邻接形成。上部突部和下部突部可以交替地设置多个。

对于物理性结构而言,通过左右双方的区域被一组切入线隔开的左侧区域的上部片和下部片所分别具有的抓持突部,将上部片的向下方突出的一个上部突部向下方向拉伸且将下部片的向上方突出的一个下部突部向上方向拉伸而进行贴敷时,遍及与片体面对的肌肤的细微部而获得紧密贴合的感受到或者强力提升的感受到,通过突部而使上部片与下部片重叠地贴敷。

接下来,通过在右侧区域的上部片和下部片所分别具有的抓持突部,将上部片的上部突部向下方向拉伸且将下部片的下部突部向上方向拉伸来进行贴敷,则在与片体面对的肌肤的细微部的范围内能够获得紧密贴合的感受到或者强力提升的感受到,以通过突部而使上部片与下部片重叠的方式贴敷。

对于左右双方的切入线17的突部而言,在以切入线为边界而划分的上部片35设置有上部突部34,通过抓持上部突部并沿脸部的鼻梁方向的从额部向下颌下方的方向拉伸,由此能够以与难以贴合的鼻翼部分、鼻翼的附近紧密贴合的方式进行贴敷。

接下来,在以切入线17为边界而划分的下部片37设置有下部突部36,通过抓持下部突部并沿脸部的鼻梁方向从下颌向额部上方的方向拉伸,由此能够以使颈部、颌部、左右双方的脸颊部的松弛的肌肤的直至各自的细微部的区域强力提升的方式进行贴敷。

并且,若抓持左侧片和右侧片这两方的突部而同时拉伸提升左右双方,则提拉与这两方的片体面对的松弛的肌肤进行提拉,由此提升更加有效。接下来,利用这两方的突部贴敷切入线的上部的上部片,且重叠地贴敷下部片。贴敷的顺序是任意的。

左右双方的切入线14若具有与切入线17相同的结构则能够得到物理性效果和美容效果,因此若将设于左右双方的上部片的突部向下方向拉伸则能够在额部获得贴合感,通过将下部片的突部向上方向提拉,从而能够获得在左右双方的外眼角的区域感受到紧密贴合、且强力提拉左右双方的脸颊部的松弛肌肤的效果。

上述的切入线17所具有的效果能够与切入线14的效果任意地叠加,通过不同于现有产品的结构的本发明的片体所具备的物理性结构,从而对于与片体面对的肌肤各自的区域的肌肤的皮肤组织和表情肌能够同时获得物理性效果和美容效果。

突部的形状由切入线17或切入线14的任意选择的具有曲线等的切入线形成,例如为锯形状、矩形状、圆形状、波形形状、星形形状、多边形状、以及不规则形状的抓持部等。另外,突部的数量、突部的大小、突部的位置等是任意的。

被切入线17及14隔开的上片以及下片的、向下方突出的上部突部和向上方突出的下部突部即使以任一方更靠近脸部的中央且在横向上邻接地设置,也能够通过物理性结构获得使鼻部附近、颈部、颌部以及左右双方的脸颊部的区域紧密贴合、强力提升这两方的效果。

(实施方式2)

以图1的平面体的例如无纺布片的md方向与鼻梁方向2匹配的方式利用刀模冲裁成至少覆盖脸部的一部分(以下,称为“脸部”)的形状而得到的面膜用片(以下,称为“片体”)具有以下的结构。

片体贴敷于脸部,且在鼻梁纵向的左侧区域以及右侧区域中的至少一方的区域具有从鼻部附近的内侧朝向外侧的轮廓线的一条以上的切入线,在被切入线隔开的上片以及下片分别具有一个以上的抓持突部。

在实施方式2中,图6的物理性结构的一组切入线从鼻部附近的内侧至外侧方向而设置,在左右双方的区域形成有被切入线17隔开的上部片35和下部片37,并且在鼻部附近分别形成有一个以上能够抓持的抓持突部,在上部片形成有突部34且在下部片形成有突部36,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在鼻翼部分、鼻翼的附近紧密贴合,并且强力提升颈部、颌部、左右双方的脸颊部的松弛肌肤各自的直至细微部的区域。

然而,图6中的从鼻部附近的内侧至外侧方向设置的切入线和在鼻部附近设置的上部突部、下部突部需要考虑到商品规划所使用的片体的原料的结构、单位面积重量的数值而设计。例如,采用单位面积重量小的片体的产品可能会由于使用者强力拉伸贴敷而将片体拉断破损。

与本申请不同的现有产品例如在在轮廓线设置有用于使轮廓缘部易于抓持的一个以上的突出部,通过抓持突出部而进行贴敷,从而与脸部的周围的面部线条贴合、感受到提升。或者,设置切入线,从而例如在被切入线隔开的下部片具备用于使面部线条获得效果的从颈部至左右双方的脸颊部的提升的结构。

对于切入线前端和轮廓线3而言,若切入线切入至轮廓线,则在将折叠的片体进行展开、贴敷时因相互纠结而使贴敷操作变得困难,由此,若在切入线前端与轮廓线之间设置切入残留部18,并在贴敷时撕裂,则操作变得顺畅。

即,切入残留部的优点在于,切入线由连续线构成而并非由不连续线构成,在被切入线隔开的上部片和下部片这两方设置一个以上的突部,由此能够不费力地进行贴敷。另外,撕裂切入残留部并不费力,因此优选切入线的规格为连续线。

在日本专利第5297050号公报中,通过不连续的切入线形成切入残留部,但这对不连续的刀模结构有精度要求,进行多张冲裁或多张重叠冲裁使得构成刀片的刀的角度的精度降低,从而刀模的更换时间缩短、刀模的单价上升。在进行贴敷时,将不连续的连接部撕开在贴敷时是困难的。切入线的不连续规格的选择是任意的。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以图1的平面体的例如无纺布片的md方向与鼻梁方向2匹配的方式利用刀模冲裁成至少覆盖脸部的一部分(以下,称为“脸部”)的形状而得到的面膜用片(以下,称为“片体”)具有以下的结构。

片体贴敷于脸部,且在鼻梁纵向的左侧区域以及右侧区域中的至少一方的区域具有从鼻部附近的内侧朝向外侧的轮廓线的一条以上的切入线,在被切入线隔开的上片以及下片分别具有一个以上的抓持突部。

实施方式3是如下的发明:例如在图1的片体1贴敷于脸部后,通过含有固着剂的液剂而具有图2的沿着自身的脸部的立体形状的脸面造形,自身的脸部的脸面造形固着于肌肤,从而实施方式1和2的物理性效果与实施方式3的脸面造形的效果相叠加,能够同时获得美容的效果。

片体具备实施方式1的物理性结构,通过实施方式3的能够获得脸面造形的效果的固着剂,将图1的片体贴敷成图2的形态、或图3的片体贴敷成图4的形态,将延展的无纺布的纤维与纤维固定,完成图2或图4的覆盖贴敷,从而成为沿着自身的脸部的立体形状(以下,称为“3d形状”)的脸面造形形状31。

对于含有固着剂的片体而言,通过完成贴敷,利用固着剂将沿着脸部的3d形状而延展的无纺布的纤维与纤维之间固定,从而沿着脸部的3d形状而使自身进行脸面造形,从而能够将与肌肤紧贴并固着的形状以及状态保持一定的时间。

固着剂是在完成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且完成实施方式3的贴敷后脸面造形为图2的自身的脸部的3d形状时对肌肤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的药物的原料。后述的图4中采用与图2相同的固着剂。

对于脸面造形而言,随着时间的经过,片体的含有固着剂的液剂中的纯净水、乙醇类等由于体温而逐渐蒸发,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自身的脸面造形,将贴合于自身的肌肤的状态、提拉松弛肌肤的状态、以及液剂均匀涂布于肌肤的状态固定并保持一定的时间。

在利用固着剂的固定中,对于随着脸部的肌肤的老化而下垂的左右双方的两脸颊部、两颌下部的皮下组织,例如从左右双方的下部分朝向上部的方向一边提拉松弛皮肤一边贴敷地固定,从而能够使老化的肌肤的状态或多或少地恢复成以前的肌肤的状态,同时获得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3的效果。

对于脸面造形的效果而言,能够将固着为自身的脸部的3d形状的状态持续一定的时间,呈现出通过固着于肌肤的片体而同时获得实施方式1或实施方式2、实施方式3的物理性效果和美容效果这两方的效果的状态。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4中,在实施方式3的基础上,在片体的同图3的与肌肤接触的面相反的一侧的表面具有局部图案部,沿着图4的脸部的3d形状进行贴敷,能够告知确认贴敷完毕的局部图案部得到通过集合或组合而完成的3d形状的图案(以下,称为“完成图案”)。

在本发明中,在封入包装显示应对购买者的诉求的完成图案,在片体印刷有局部的图案部,在沿着脸部进行贴敷而进行脸面造形的同时,在片体的同与肌肤接触的面相反的表面,局部图案部集合或组合,从而呈现完成图案。

在本发明中,例如,在封入包装显示完成图案,在平面体显示局部图案部,通过沿着脸部的立体形状进行贴敷而获得完成图案,由此,其乐趣能够从美容用法开始一直持续至结束。

对于完成图案而言,利用印刷预先在图3的冲裁后的无纺布片设置成为通过贴敷于脸部而完成的完成图案的基础的局部的图案部(以下,称为“局部图案部”)。本发明的片体具有成为构成图案的部分的局部图案部。

局部图案部是使完成图案分散地印刷而得到的图案,在贴敷成脸部的3d形状后局部图案部成为图4的完成图案。

局部图案部例如通过使印刷、冲裁或模压分散而构成,该冲裁为圆、椭圆、不规则形状的冲裁,该模压为圆、椭圆、不规则形状的模压。

印刷是胶印、胶印转轮印刷、丝绢印刷、热压印、丝网印刷、凹版印刷以及喷墨印刷中的一种以上的印刷,此外也能够并用冲裁或模压的方法。

对于冲裁而言,为冲裁成正圆、椭圆、不规则形状等的形状。

对于模压而言,为正圆、椭圆、不规则形状等的模压形状。

在完成图案和脸面造形这两方同时完成的状态下,通过贴合于自身的脸部的3d形状并提拉松弛肌肤的状态下的、无纺布片的纤维与纤维之间由固着剂固定而设置并保持自身的脸面造形,从而同时获得上述的物理性效果、脸面造形的效果、看到完成图案而愉悦的效果、以及美容的效果,且将这些效果保持一定的时间。

对使用者的优点在于,通过贴敷的一定的时间,获得上述的物理性效果、脸面造形效果、美容效果,此外通过贴敷局部图案而同时获得看到图4的完成图案而愉悦的效果,并且引起本人、家族成员的兴趣,从而激发对美容的追求。

片体根据需要与局部图案部一并设置切入线、切割线、不连续的切入线、针眼状的切入线、或将它们设置为多列以及将它们任意组合(以下,称为“切入线”),由此,片体在脸部的横向上顺畅地延展,从而局部图案部顺畅地成为完成图案。

已有产品以及已提交的申请中,完成图案例如通过印刷等而显示于封入包装和面膜用片。然而,对贴敷于脸部而显示的图案而言,印刷于初始的封入包装、无纺布片的完成图案被贴敷成立体形状而成为歪斜的图案,在初始显示的图案与贴敷后的图案成为不同的图案,从而贴敷时的乐趣减少。

对无纺布片的冲裁而言,如图5所示那样,例如将无纺布片所具有的特性的、拉伸机械的方向28与鼻梁纵向匹配而进行冲裁,由此,能够在鼻梁方向上不延伸,而在左右双方的脸颊部的方向的横向29上延伸以覆盖脸部的立体形状。

所完成的完成图案例如是表示动物、表示运输工具、表示风景、表示恐怖形象、僵尸、人物、角色等的图案,是一个以上的局部图案部等集合而成的图案。片体中根据完成图案的规划而将局部图案部等任意设置成局部图案部、切割线或切割孔或凹部以及凸部等。

完成图案由局部图案部构成,例如,将双眼部7或鼻部9的凸部或左侧鼻翼11、右侧鼻翼12的沟槽部或左脸颊部19、右脸颊部20或左右双方脸颊部、颌部21或颈部32的任一个任意地进行设置,通过贴合、提升等而沿着自身的脸部的3d形状进行贴敷,由此成为完成的完成图案。若进行贴敷而获得完成图案,则优选片体正常地贴敷于3d形状的脸部。

在具有局部图案部的图3、在基于功能说明书的用法而贴敷的对于自身的脸面造形的图4中,在任意的区域具有一个以上的圆、多边形状的冲裁形状、模压形状,在贴敷时,例如与嘴部15的嘴26对应地冲裁出的椭圆16受到来自纵横的拉力而呈现完成图案的正圆33的状态。只要是例如通过纵横拉伸地进行贴敷而使局部图案部的圆、多边形状的冲裁形状、模压形状成为完成的完成图案即可。

完成图案表示为例如将人、动物、玩具、地理、天文、文字、运输工具、图形以及角色等局部图案部集合或组合而得到的图案。

对于本发明的印刷而言,对布、片体进行印刷的墨液的种类、方法必须选择以下方法:作为完成品在药物的规定期间三年或五年内具有安全性、稳定性,由此墨液等不会溶出至液剂从而不会导致变色、异臭、减量等。

此外,产品必须通过依据化妆品的药物法的基准、印刷行业的基准的着色材料、技术、生产工序进行制造且对于肌肤确保安全性、稳定性。上述的产品的确保期待通过进行斑贴试验等并得到皮肤科医生的诊断(判断)和采用的承认的确认书(盖章)来实现。

本发明示出在片体具有例如人的脸部或其他的印刷而成的局部图案部并通过贴敷进行脸面造形而成为完成图案的具体例。

对于局部图案部的位置而言,无纺布片具有例如在纵向上不延伸而在横向上延伸的特性,因此期望通过对鼻部的从左侧鼻翼至右侧鼻翼的横向上的延伸率、纤维的原料、单位面积重量以及无纺布的制法进行验证而如下地进行印刷。

对于贴敷于脸部而完成的完成图案和片体的形状而言,优选为,例如通过将眉间下部的附近8作为顶点且从左侧鼻翼11经过鼻尖13至右侧鼻翼12依次连结而形成大致等腰三角形的切割线10,在切割线10的附近的区域具备局部图案部而进行贴敷的状态下,鼻部下端在横向上延伸而成为大致正三角形。

对于左侧和右侧的鼻翼而言,优选为,以左侧鼻翼向左侧的外侧方向延伸而右侧鼻翼向右侧的外侧方向延伸的方式依次连结的距离通过沿cd方向抚平或拉伸扩展而成为与斜边的距离相同的距离。

对于用法而言,优选为,通过双指的指腹抚平,并且通过在横向上拉伸扩展而进行贴合,从而在从眉间下部的附近连结左侧鼻翼、从眉间的附近连结右侧鼻翼而呈放射状地扩展的区域形成图案。

对于局部图案部的位置而言,无纺布片具有在纵向上不延伸而在横向上延伸的特性,因而,通过在进行贴敷而脸面造形为自身的脸部的立体形状形成的同时使局部图案部集合或组合,由此成为完成图案。

对于图3的嘴部而言,例如通过对嘴部向左方向和右方向的任一横向的延伸率、纤维的原料、单位面积重量以及无纺布的制法进行验证而以不妨碍嘴的呼吸的方式如下地进行冲裁、印刷。

详细而言,贴敷为沿脸部的3d形状而完成的完成图案和片体的形状而言,设置有局部图案部,该局部图案部冲裁为与嘴部相当的区域15的例如一个以上的纵向的椭圆孔16。

对于图4的完成图案而言,为了覆盖从左侧嘴端部至右侧嘴端部的区域而获得美容效果,将局部图案部沿cd方向抚平或拉伸扩展,由此,纵向的椭圆形例如由于从左右双方进行拉伸而成为正圆33或长边方向的椭圆孔,从而使局部图案部成为完成图案。

关于嘴26和正圆33的矫正感,在贴敷时,例如提拉设置有嘴26的面膜用片而进行矫正时,由于嘴唇的嵌入而使向上的方向被阻挡从而矫正度较低,相对于此,在显示为正圆33的矫正中,抑制覆盖嘴部整个区域,因此形成提拉并包住松弛肌肤的状态,由此矫正度较高,另外,若设置成图2的脸面造形、图4的完成图案,则物理性效果相当大。

在图2、图4中,通过在嘴部的区域设置有多个小孔、椭圆孔、多边形的切割孔而进行贴敷,从而在贴敷的大概十分钟的期间将嘴部固定而不能说话,并且使脸部整体获得物理性结构的效果和被固着的自身的的脸面造形的效果,从而能够可靠地实施美容用法。

在具有巴士的局部图案部22的图3中,在片体设置有脸颊部切入线14、颌部切入线17,且在切入线的前端与轮廓线之间设置有切入残留部18,在使用时撕裂切入残留部而进行贴敷。

对于完成图案而言,具有图3的局部图案部的巴士的车轮25,抓持左侧缘部5并从内侧向外侧方向拉伸,抓持左侧缘部6并从内侧向外侧方向拉伸,由此使巴士前部23和巴士后部24的局部图案部沿cd方向27延伸,调整抚平而进行贴敷,从而成为图4的完成图案。

通过局部图案部集合或组合,能够使完成图案能够呈现巴士的停止状态、行驶状态。

通过贴敷而得到的完成图案成为例如使停止的局部图案部行驶的完成图案,由此能够同时感受到脸面造形的物理性贴合的效果、松弛肌肤的提拉效果、肌肤美容所预期的药物效果、以及完成图案的愉悦效果。

嘴部设置有例如一个以上的星系和圆盘的局部图案部、圆(正圆或椭圆等)的冲孔,抓持片体的缘部并从内侧向外侧的cd方向拉伸,由此,能够同时感受到图案沿cd方向延伸而固定为圆盘等椭圆形的完成图案的物理性效果和美容效果。

对于飞机的完成图案而言,例如在从左右的嘴角向外侧的方向具备沿着飞机的左右的机翼的一个以上的切入线,通过沿着一个以上的局部图案部而设置一个以上的切入线,使水平翼贴敷于左右的脸颊部,由此,能够同时感受到左右的两翼固定为完成图案的飞机的水平设置的两主翼的状态的物理性效果和美容效果。

对于树木的成长的完成图案和美容效果而言,使一棵以上的树在鼻梁纵向和无纺布片的md方向上沿cd方向延伸而固定为变粗的完成图案,从而能够同时感受到物理性效果和美容效果。

本发明的片体贴敷于脸部,由此完成图案和固定为立体形状的自身的脸面造形的状态能够获得以下的叠加效果。

对于完成图案而言,除上述的效果以外,在贴合于脸部而适当地覆盖脸部的3d形状且由固着剂固定而进行贴敷时,能够防止例如对于脸部的3d形状在肌肤与片体之间由于片体的褶皱、松弛而夹有空气从而在片体与肌肤之间产生间隙,由此能够均匀地涂布对肌肤具有功能效果的药剂。

在双眼部的区域中,在形成襟翼而成的盖状的区域设置有正圆、多边形状等,并进行贴敷而得到的完成图案具有在片体被冲裁时的形状,由此,通过例如贴合于脸部的立体形状,能够同时感受到被提升的贴敷效果和美容效果。

无纺布片是由自然原料构成的无纺布片、由化学纤维构成的无纺布片、或具有自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的无纺布片。

优选无纺布片在鼻梁纵向2的md方向上不延伸,而在容易与脸部的立体形状对应地进行贴敷的cd方向上具有伸缩性。当然也可以是纵横延伸的无纺布片。

在单位面积重量的选择上,也能够采用例如15(g/mm2)~(120(g/mm2)的无纺布片,而无纺布片的制法、单位面积重量的选择是任意的。优选由水刺制法制成的无纺布片。

由自然原料构成的无纺布片例如由棉、天丝、莱赛尔等自然纤维构成。此外,也可以是对自然界的纤维混入有炭粉等的纤维或实施了涂布加工的纤维。

由化学纤维构成的无纺布片由人造丝、聚酯邻苯二甲酸酯、聚丙烯、聚乙烯等化学纤维构成。能够进行基于热封的加工。

例如,也可以在单位面积重量较低的15(g/mm2)无纺布片的单面或者双面具备加固用的树脂膜、无纺布等,也可以在单面或者双面具备能够脱模(剥离)的无纺布片或树脂膜,只要在进行贴敷时将无纺布片或树脂膜按步骤剥离,例如按日本专利第4995981号公报剥离则可以任意使用。

本发明例如对以下类型的平面体进行任意冲裁。

例如,对于冲裁成面膜用片的形态而言,为能够大致覆盖脸部的从额部4的上部至下颌部分、或者覆盖至颈部32附近的约190mm~280mm、从左侧脸颊的端部至右侧脸颊的端部约210mm、左右耳部这两方的端部之间约240mm的形状。

例如,上下分型是指将从额部的上部经由左右双方的脸颊部至颈部32的约190mm~280mm的区域任意地分成上部分与下部分而进行覆盖的形态。

(实施方式5)

实施方式5在实施方式4的基础上还在片体的轮廓线3的左右双方的缘部设置具有用于钩挂于左右双方的耳部的至少一组切割部的端部,能够使贴合、提升的状态的美容效果持续等这些片体的规划是任意的。

然而,现有产品在与液剂一起封入的左右双方设置有用于钩挂于耳朵的孔、切割线,在片体含有液剂,因此在进行贴敷并钩挂于耳部时,在与片体面对的区域也存在液剂,这会污染左右双方的与片体面对的耳部、及其附近的肌肤、毛发。

本发明的片体使自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混合而具有非融接区域以及融接区域,位于非融接区域以及被热封加工的融接区域的平面以及波状双方的形状至少在药物的保障期间与具有较高粘度的液剂一起封入于密闭的袋,在与肌肤面对的融接区域的自然纤维附着有该液剂。

通过指尖、面巾纸擦除会污染与片体面对的肌肤、毛发的融接区域的液剂,从而解决附着的液剂。然而,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止浸渗于非融接区域的液剂向融接区域的连续的一个以上的波状的形状移动的方案。

特别是,由夹具成形的波状的圈形状的优点在于,在左右双方的切割孔的周缘设置有通过热加工而硬化且连续的波状的圈形状的、例如一个以上的圈的状态,从而防止擦除后的贴敷时液剂从浸渗区域向波状的圈形状移动,防止对与片体面对的耳部附近的肌肤、毛发的污染。

在与本发明不同的国际公开第2014-140663号公报中存在相关记载。在说明书的第0127段中记载了“融合部分162未浸有化妆品组成物,因而能够防止化妆品处于与使用者的双耳面对的位置、或者与使用者的毛发面对的位置”。

与已有的国际申请不同的本发明为如下的发明:使自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混合并通过热封在融接区域具有波状的圈形状,与作为美容液的具有高粘度的液剂一起被封入密闭的袋中一定期间,而始终处于与液剂面对的状态,因而,在非融接区域浸渗有该液剂,在另一方的含有自然纤维的融接区域也浸渗且附着有该液剂,在防止对与片体面对的耳部附近的肌肤、毛发的污染的实施中,需要由手指擦除或由面巾纸等擦除,必须将在融接区域少量浸渗且附着的液剂擦除后进行贴敷。

因此,本发明必须预先由手指部、面巾纸擦除浸渗且附着于含有自然纤维的融接区域的液剂,这不同于已有的国际申请。

此外,阐述通常所知的试验的、由化学纤维与自然纤维构成的事例。

“在融接区域的自然纤维具有极少量的液剂”是指,在公知的药物试验的事例的构成“树脂膜片/自然纤维的无纺布片/树脂膜片”的包装体内部设置液剂且周围通过热封而被密闭,在该包装体的满足药物的有效期间三年的药物试验中,在边的裁断部有自然纤维的无纺布片出现,因而,液剂浸渗自然纤维而向外部渗出,从而无法将初始的填充量保持在规定容量内,存在无法满足药物的产品的情况。

即,出现了在自然纤维存在有液剂的情形,这证明了在本发明的融接区域的自然纤维也含有液剂。

波状的形状阻止片体的浸渗液剂从浸渗区域向波状形状的液剂移动。在通过化学纤维与自然纤维的这两方混合而成的片体的、基于热封而使化学纤维硬化的部分,液剂的含有率和残存率极少,从而擦除后的液剂在其附近下垂而不会污染与波状形状面对的部位。

波状的圈形状能够通过具有可进行热加工的使波状连续的形状的夹具而形成。

波状的形状设置在左右双方的耳部的部位、双眼部、嘴部等任意的部位。此外,视觉障碍者通过用手指触摸硬化的波状形状而能够感知美容用法的盲示形状以及形态。

本发明的盲示形状以及形态是视觉障碍者能够通过指尖触摸而容易辨别的以下的深入研究的形状以及形态。

盲示形状以及形态的能够辨别、确认的条件例如是将自然原料与化学纤维混合的无纺布片的平面体加工成具有通过热密封等硬化的硬度的上述的波状连续的立体形状等的形状以及形态。

现有产品的作为盲示形状的抓持部、耳挂部含有液剂而变得柔软,因而视觉障碍者难以仅通过指尖触摸来进行形状以及形态的辨别,例如,设于左右双方的抓持部、还有错开地设置的抓持部非常难以辨别。

在现有产品中,难以辨别含有液剂而变得柔软的盲示形状,被蒙眼的健康人或视觉障碍者即使熟练也很难以通过指尖触摸而进行辨别。例如,如麻将游戏的利用指尖触摸印有字、画的面与游戏台的面接触而倒伏的麻将牌字、画而进行辨别并确定那样非常困难。

本发明没有将现有产品的由自然原料的无纺布片构成的面膜、或者由自然原料和至少具有化学纤维的无纺布片构成的面膜的抓持部、左右双方的耳部等在片浸渗有液剂时变得柔软的形状以及形态定义为盲示形状以及形态。

片体具有例如在无纺布片的横向上延伸的特性以及含有固着剂的药剂或杂货(以下,称为“液剂”),且被折叠地封入包装体。优选向包装体的封入至少具有气密功能。

药剂是能够获得化妆品、准药品、药品的功效的液状、膏状、粉状、浆状等的物质。含有药剂的片体例如是涂布有药剂的片体、混入有药剂的片体、凝胶剂的片体、生物纤维素的片体、白粉纸的片体、除油纸的片体等。

固着剂优选是具有能够将无纺布片的贴敷结束后延展的纤维与纤维之间连结的固着性的原料。原料与肌肤直接接触,因而是符合化妆品原料标准或准药品原料标准或药品原料标准的原料,优选进行能够确认产品的稳定性、安全性的试验、对肌肤的斑贴试验。

对于固着剂而言,在通过贴敷而处于延展的状态的片体的沿自身的脸部的3d形状中,利用固着剂将构成片体的无纺布的纤维与纤维之间固定,贴敷后将片体形成为沿自身的脸部进行脸面造形的立体形状并进行保持,例如,在用法结束的一定的时间内强力固着于肌肤。

固着剂的原料是药品或准药品或化妆品原料,可以任意选择,优选为纤维系的羧甲基纤维素、淀粉、糊精、糊剂等。原料具有粘合性,并要求对于肌肤的安全性、稳定性。

可以将固着剂一同装入包装袋,在将片体贴敷于脸部后涂布固定剂而沿着脸部的立体形状进行固着,例如,通常通过较近的手掌在与面向肌肤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进行涂布,因而结果在对表面涂布固着剂时产生不均且明显不均,无法获得初始的由片体带来的脸面造形的效果。优选固着剂预先包含于液剂。

此外,初始液剂未含有固着剂,因而无法使固着剂均匀地浸渗于片体整体,在与面向肌肤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进行涂布,因而无法期待固着剂的初始的效果。

药剂以外的材料(以下,称为“杂货”)例如为“冷感(降低体温、感冒发烧):小麦粉+水”、“热感、出汗(提高体温):辣椒+小麦粉+水”、“美容(蔬菜)面膜:黄瓜切片面膜”、“泥(黏土):泥面膜”、“炭粉:皮脂、污垢、老化角质的吸附面膜、体臭吸附面膜”等。

对于封入而言,例如优选将片体与液剂封入具有气密层的袋、具有拉锁功能的袋、具有形成襟翼而成的盖的袋或树脂容器等(以下,称为“包装体”)。也可以将片体在干燥状态下封入包装体,例如,襟翼采用申请人的日本专利第5898370号公报、第6041409号公报的使用性更有效。

对于片体的折叠的方法而言,将具有钩挂于左右双方的耳部的端部侧片体以左右对称的鼻梁纵轴为中心而将左右双方的缘部与缘部左右对折来设置鼻梁纵轴的边,且将该边的长度方向的额部上部与下颌部沿与长度方向交叉的任意线折叠。

对于轮廓线的抓持部而言,在片体的轮廓线的外侧方向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由手指抓持的抓持部,通过抓持抓持部将所折叠的片体展开成平面体,由此展开页容易且顺畅地进行贴敷。是否设置抓持部、或者设置抓持部的位置、数量、形状及它们的大小均是任意的。

此外,通过在片体的左右具备抓持部、或使左右对称的轴朝左右任一方错开而折叠,从而在取出并展开时,容易进行向平面体的展开。抓持部若上下错开地设置则更易于抓持从而更易于扩展。在将钩挂于左右双方的耳部双方的端部错开地折叠时,能够容易地由手指抓持这两方的端部而将双方向不同的方向展开从而钩挂于左右双方的耳部。

若增加在封入包装体时将上述的对折的、对折后的脸部的缘部的部位与鼻梁纵轴的边至少折叠一次的折叠工序,则更加小型化,从而易于封入包装袋。

设于片体的额部4、双眼部在与双眼部对应的部位设置有长轴为面部的横向的切割孔7,或者在与双眼部对应的部位具备局部图案、具有覆盖双眼的盖状体(襟翼)。

双眼部的盖状体是能够任意设置局部图案部的构件,设置通过将外眼角附近与内眼角附近连结的连续的切割线或具有一部分不连续部的切割线而形成的襟翼。

此外,为了易于贴敷而在襟翼的轮廓线上设置一个以上的抓持部,在进行贴敷时,通过适当的贴敷方法、和冲裁有例如表示恐怖形象的小孔、多边形状的局部图案部获得适当的形状,能够同时感受到适当的贴敷、物理性效果和美容效果。

对本发明的片体进行冲裁的图5是从无纺布辊30沿机械的拉伸方向(md)抽出无纺布片并使md方向与鼻梁纵向匹配地进行冲裁的说明图。

在无纺布片的使机械方向md与鼻梁纵向匹配地冲裁、无纺布的横向(cd)扩展的特性的基础上,在与脸部的立体形状对置的区域沿着面部的鼻梁设置有多列纵向或稍微倾斜方向的针眼状的切入线时,双方的特性叠加,能够在脸部的横宽方向上顺畅地延展,从而以贴合地覆盖的方式进行贴敷。

在片体的例如任意的与太阳穴对置的区域具备直线或曲线(弓状等)的、一条以上的针眼状的切入线时,若从内侧向外侧的方向拉伸该区域的片体,则通过无纺布片在横向上延伸的特性而能够更顺畅地延展,从而能够使面对的肌肤感受到贴合感、拉伸感。

针眼状的切入线沿着md与鼻梁以描绘直线以及曲线的连续或不连续的方式连结。

切入残留部18是片体的轮廓线3与从内侧朝向外方向的切割线前端所残留的部位,在向脸部进行贴敷时,因切入残留部存在而没有相互的片与片的纠结,从而能够使从袋取出、展开并进行贴敷这一系列的相关操作顺畅地进行。

在无纺布片在纵向和横向双方具有伸缩性的情况瞎,也可以不使md方向与鼻梁纵向匹配地冲裁,而任意地冲裁。

医疗目的的例如治疗片、湿布片等优选符合本发明的片体的形态、技术。

在本发明的基础上,当然能够通过并用本发明的申请人已经提出的日本专利第4352416号公报、专利第4492980号公报、专利第4995981号公报、专利第5342056号公报、专利第5551821号公报、专利第5676804号公报的技术以增加使用性。

通过将上述的实施方式1~5单独地使用或任意地并用,能够同时获得各自的效果。

对于专利文献1与本申请的不同点而言,本发明是在片体具有作为完成图案的基础的局部图案部,通过贴敷于脸部而使局部图案部集合来成为完成图案的发明,因此对比文献1与本发明不同。

对于专利文献2与本申请的不同点而言,本发明是在片体具有作为完成图案的基础的局部图案部,通过贴敷于脸部而使局部图案部集合来成为完成图案的发明,因此对比文献2与本发明不同。

对于专利文献3与本申请的不同点而言,本发明是通过具有能够同时进行贴合、提升的功能的切入线而在两片形成突部的发明,因此对比文献3与本发明不同。

对于专利文献4与本申请的不同点而言,本发明是在贴敷后形成沿着自身的脸部的脸面造形的面膜用片的发明,因此对比文献4与本发明不同。

对于专利文献5与本申请的不同点而言,本发明是隔着切入线而在上部片与下部片的这两方具备突部,且使上部的突部向下方向拉伸且下部的突部向上方向拉伸以具有贴合、提升的这两方的功能的发明,因此对比文献5与本发明不同。

对于专利文献6与本申请的不同点而言,本发明是沿脸部的立体形状贴敷后通过局部图案部与固着剂而进行脸面造形的发明,因此对比文献6与本发明不同。

对于专利文献7与本申请的不同点而言,关于本发明的鼻翼部分、鼻翼附近的贴合、以及因此使上部突部向下方向拉伸的内容,既没有记载也没有启示。因此对比文献7的面部线条的发明与本发明不同。

对于专利文献8与本申请的不同点而言,关于本发明的鼻翼部分、鼻翼附近的贴合、以及因此使上部突部向下方向拉伸的内容,既没有记载也没有启示。因此对比文献8与本发明不同。

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备实施方式1~5的多功能的结构,因而,对片体的使用者而言,例如能够对任一结构进行选择,从而是创新的,不同于现有产品。

在物理性效果方面,由于具有固着剂,因此能够同时获得以下效果:与脸部的肌肤的紧密贴合感、提拉松弛肌肤的状态下的沿着自身的3d形状进行脸面造形、在与面向肌肤的一侧相反的一面的表面显示有完成图案、液剂均匀地涂布于肌肤的美容效果。

对于形成了脸面造形与完成图案的本发明,例如,针对巴士行驶的局部图案部图3与完成图案4,抓持左右双方的轮廓部一边向脸部贴敷一边将片体所具备的切入残留部18撕裂,设置有脸颊部切入线14、颌部切入线17,抓持左侧缘部5并从内侧向外侧方向拉伸,抓持右侧缘部6并从内侧向外侧方向抚平,从而拉伸地进行贴敷。

具有局部图案部的片体沿着脸部的3d形状进行贴敷,且在与面向肌肤的一侧相反的一面获得完成图案,因此还成为该片体沿着脸部的形状牢固且密接地进行贴敷的标志。

贴敷并固着的时间大约以10分钟左右为标准,以包装体记载的美容用法为准。

附图标记说明

1片体

2鼻梁纵向(md)

3轮廓线

4额部

5左侧缘部

6右侧缘部

7双眼的切割孔

8眉间附近

9鼻部

10鼻部的二等分的边(切割线)

11左侧鼻翼

12右侧鼻翼

13鼻尖

14左右脸颊部切入线

15嘴部区域

16嘴部的椭圆孔

17左右颌部切入线

18切入残留部

19左脸颊部

20右脸颊部

21颌部

22巴士印刷体

23巴士前部

24巴士后部

25巴士的车轮

26嘴

27延伸的cd方向

28无纺布片拉伸方向

29无纺布片的横宽

30无纺布片的辊

31自身的脸面造形

32颈部

33正圆

34上部突部

35上部片

36下部突部

37下部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