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1639发布日期:2019-07-17 05:1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郊游或野外工作中使用的便携式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郊游或野外工作十分普遍,但是,如携带大量的饮用水,导致负重较大,十分不便,所以很多郊游者或野外工作者只能够通过饮用山泉水或河水,在水质较好的地方饮用山泉水或河水时,基本没有安全担忧;但是遇到水质略差时,饮用山泉水或河水就存在较大的患病隐患。

现有的便携式过滤杯或多或少存在过滤效率低、密封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向社会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便携式过滤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过滤装置,包括内杯体和外杯体;用于装原水的外杯体、用于盛装干净水的内杯体,所述内杯体包括内杯主体,所述内杯主体的上端口设有上边缘,所述上边缘的最大直径大于外杯体的内径;内杯主体的底端面为可第一锥形网孔板,第一锥形网孔板从下往上依次为第一层过滤介质、第二层过滤介质和第二层锥形网孔板,所述第一层锥形网孔板与内杯主体的侧壁交汇处倒有圆角;所述外杯体包括外杯主体和密封带,所述密封带粘贴在外杯主体的内壁,且靠近外杯主体的上端口。

优选地,在所述外杯体上端口设有杯盖。

优选地,在所述杯盖中部设有隔板,将杯盖分成上下两部分,在隔板上方设有电池,在所述杯盖外壁固定设有led灯带。

优选地,所述外杯体上端口内壁设的密封带为软质材料制成,围绕在外杯体的内壁,形成环形密封带。

优选地,所述第一锥形网孔板与内杯主体体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层过滤介质和第一层过滤介质是过滤棉、活性碳或陶瓷颗粒中的一种,或其中两种或三种形成的组合物。

优选地,在所述杯盖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且在所述外杯体的上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杯盖内壁上的内螺纹与所述外杯体的上端外壁上的外螺纹相配合。

本发明由于只采用了外杯体和内杯体两个部分,通过下压外杯体内的内杯体,使外杯体内的原水,经过内杯体下部的过滤介质得到可直接饮用的干净水。通过这样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也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内杯体压入外杯体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杯盖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内杯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外杯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4,图1至图4揭示的是一种便携式过滤装置,包括内杯体2和外杯体3;用于装原水的外杯体3、用于盛装干净水的内杯体2,所述内杯体2包括内杯主体201,所述内杯主体201的上端口设有上边缘202,所述上边缘22的最大直径大于外杯体3的内径;内杯主体201的底端面为可第一锥形网孔板204,第一锥形网孔板204从下往上依次为第一层过滤介质205、第二层过滤介质206和第二层锥形网孔板207,所述第一层锥形网孔板204与内杯主体201的侧壁交汇处倒有圆角203;所述外杯体3包括外杯主体302和密封带301,所述密封带301粘贴在外杯主体302的内壁,且靠近外杯主体302的上端口。

如上所述,通过将第一层锥形网孔板204与内杯主体201的侧壁交汇处倒圆角203,可在外杯体装有适量原水的情况下,高效、准确地将内杯体2定位并放置在外杯体3的端口处。在内杯主体201的上端口设上边缘202,且所述上边缘22的最大直径大于外杯体3的内径,可以防止在内杯体2往下压的过程中将整个内杯体2压入外杯体内,同时也方便了过滤完成后将内杯体2取出。通过将第一锥形网孔板204和第二层锥形网孔板207的锥形结构,可将原水集中在外杯体的底部中央,最大限度地防止原水向内杯体2与外杯体3之间的间隙处运动,如此一来,即降低了密封带的压力,同时也提高了过滤水的效率。通过在外杯体3的上端口内壁上粘贴密封带,比现有技术中采用密封圈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密封的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外杯体2上端口设有杯盖1。

如上所述,为了防止内杯体的干净水不小心倒出来,以及在将内杯体2压入外杯体贴1内,为了人们方便对内杯体2施加压力,同时防止手中的脏物弄脏内杯体的端口,在所述外杯体3上端口设有杯盖1,在将内杯体2压入外杯体3内时,可以先将杯盖1放在内杯体2上,一起向下压,方便施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在夜间找到便携式过滤装置,同时,作为野外夜间的照明工具,在所述杯盖1内设有电池,在所述杯盖1外壁上设有led灯带10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杯体3上端口内壁设的密封带301为软质材料制成,围绕在外杯体3的内壁,形成环形密封带。

如上所述,显而易见,密封带301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内杯体2与外杯体3之间的间隙,因此,密封带应为软质材料,如橡胶等等,且密封带301的宽度稍大于内杯体2与外杯体3之间的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配件的更换,所述第一锥形网孔板204与内杯主体体201活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过滤介质205和第一层过滤介质206是过滤棉、活性碳或陶瓷颗粒中的一种,或其中两种或三种形成的组合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过滤好了的干净的水的保存和携带,在所述杯盖1内壁上设有内螺纹,且在所述外杯体3的上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杯盖1内壁上的内螺纹与所述外杯体3的上端外壁上的外螺纹相配合。可方便地将便携式过滤装置放在包内,而不会溢出。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详细解释,其目的仅在于对本发明进行解释,以便于能够更好地解释本发明,但是,这些描述不能以任何理由解释成是对本发明的限制,特别是,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各个特征也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从而组成其他实施方式,除了有明确相反的描述,这些特征应被理解为能够应用于任何一个实施方式中,而并不仅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过滤装置,包括内杯体和外杯体;用于装原水的外杯体、用于盛装干净水的内杯体,所述内杯体包括内杯主体,所述内杯主体的上端口设有上边缘,所述上边缘的最大直径大于外杯体的内径;内杯主体的底端面为可第一锥形网孔板,第一锥形网孔板从下往上依次为第一层过滤介质、第二层过滤介质和第二层锥形网孔板,所述第一层锥形网孔板与内杯主体的侧壁交汇处倒有圆角;所述外杯体包括外杯主体和密封带,所述密封带粘贴在外杯主体的内壁,且靠近外杯主体的上端口。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也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梅象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永康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08
技术公布日:2019.07.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