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8318发布日期:2018-07-13 17:3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底,具体涉及一种组合鞋底,便于随时快捷更换鞋底。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在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鞋子。一双鞋的寿命不会太长,所以鞋子的用料一般都不是高品质材料,而即使有使用上等材料的鞋子,一旦局部损坏将整双鞋报废,成本太高。人们走路损耗鞋子的鞋底,鞋底异常就要换新鞋,即使鞋面完好也不得不一起报废。对社会而言,这种行为浪费资源且加大社会废品回收处理的压力,而产生的膨胀效应是不断的有快消品充斥市场。有的人对鞋子特别珍惜,即使鞋子破损也不进行换新,继续穿着损坏变形的鞋子将导致脚部变形,影响人的走路姿势和身体健康,也更加容易损坏鞋子。

同时,人们一天中可能需去到多个地方,在不同的环境下对鞋子的需求是不同的。但是将鞋子随身携带非常不便。因此在这个领域存在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需要提出更为合理的技术方案,以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鞋底,旨在通过对鞋底的结构进行改进,使鞋底能够进行随意的更换,满足人们在不同场合的需求,同时当鞋底损坏后只需要更换鞋底,不用整双鞋子全部丢弃,节省了资源,减小了废品回收处理的压力。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组合鞋底,包括本体和与本体连接的底跟,所述的本体的底面设置有多个插孔,底跟的顶面上设有与插孔配合的插柱。插柱和插孔进行配合可初步将本体与底跟连接。

本体内部设置有两个导向孔,本体内还设有筋条,筋条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导向孔内。所述导向孔的横截面为方形或者圆形,导向孔与插孔有交叉,且插柱上设有对应的开口。筋条从端部孔内插入,并沿着导向孔的导向进入,加强本体与底跟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筋条内设有过线孔,筋条的两端还设有过线槽和绕线槽,过线孔内设有线绳,线绳的两端位于过线孔的外部且固定在过线槽和绕线槽内。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加强筋条的强度,同时当筋条位于导向孔内之后,通过线绳与过线槽和绕线槽的配合,可增加筋条的两端与端部孔的阻尼,避免筋条从导向孔中滑出。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对筋条的固定,避免筋条对插柱的压力过大导致插柱变形,影响本体与底跟的连接,所述的底跟上设置有与两条导向孔的端口对齐的定位槽,导向孔和定位槽连通形成供筋条穿过的通道。

进一步的,为了加强插柱和插孔的配合,所述的插柱包括圆柱段和位于圆柱段顶端的第一弧面体,第一弧面体的半径大于插柱的半径,这样设计插柱与插孔为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孔在其插孔交叉处的横截面为方形或者半圆形,开口的横截面也为方形或者半圆形,开口与该处的导向孔组成完整的圆柱形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的底面上设置有凹陷结构,底跟上设置有与凹陷结构配合的凸起结构;或者所述本体的底面上设置有凸起结构,底跟上设置有与凹陷结构配合的凹陷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组合鞋底,包括本体、与本体连接的底跟和用于紧固的连接体,所述本体的底面设置有上凸条,底跟的顶面上设置有与上凸条对应卡合的下凸条,上凸条和下凸条上还设有水平连通的紧固孔;所述的连接体包括连接块、设置在连接块上的插条。通过上凸条与下凸条的卡合将本体和底跟配合,插条插入紧固孔内进一步加固。

所述插条包括圆柱段和位于圆柱段端部的第二弧面体,第二弧面体的半径大于圆柱段的半径。这样设计插条与紧固孔为过盈配合,可靠性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的插条上还设有环状的凸起,可用于增大与紧固孔的阻尼,提高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凸条和下凸条为弯折状且上凸条与本体一体成型,下凸条与底跟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体上设有纵向的方槽,方槽的侧壁面设有圆形的座孔,方槽内放置有弹性球,座孔内设有与弹性球配合的t形座。在安装时,弹性球放置在方槽内,t形座放置在座孔内,且t形座与弹性球接触,t形座内部中空,其与弹性球接触的面设置有弧形的缺口,这样设置连接稳定性更好。

再进一步,为了加强连接体的稳定性,所述的本体上设有通孔,当本体、底跟和连接体配合时,通孔与座孔同轴;通孔内设有柱状塞,柱状塞与t形座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将鞋底设置为组合形式,结构简单,实现方便。

2.本发明中的鞋底可对底跟进行更换,在不同的场合可更换对应的底跟,十分方便快捷,当底跟损坏后更可以直接换新的底跟,节约成本,更节约资源。

3.可更换的鞋底便于保持正常的形状,使人的脚步能够保持正常的走路姿势,有利于人的健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表示出了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1中方案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筋条的示意图。

图3是筋条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筋条安装好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中方案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2中方案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2中t形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101-端部孔;102-插孔;103-通孔;104-上凸条;2-筋条;201-线绳;202-过线槽;203-绕线槽;3-底跟;301-下凸条;4-定位条;5-插柱;501-开口;6-柱状塞;7-连接体;701-连接块;702-插条;703-弹性球;704-t形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释。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组合鞋底,包括本体1和与本体1连接的底跟3,所述的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多个插孔102,底跟3的顶面上设有与插孔102配合的插柱5。插柱5和插孔102进行配合可初步将本体1与底跟3连接。

本体1内部设置两个导向孔101,本体1内还设有筋条2,筋条2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个导向孔101内。所述导向孔的横截面为圆形,导向孔与插孔102有交叉,且插柱5上设有对应的开口501。筋条2从端部孔101内插入,并沿着导向孔的导向进入,加强本体1与底跟3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底跟3与插柱5一体成型且插柱5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筋条2内设有过线孔,筋条2的两端还设有过线槽202和绕线槽203,过线孔内设有线绳201,线绳201的两端位于过线孔的外部且固定在过线槽202和绕线槽203内。筋条2采用高强度橡胶材料制成,线绳201为尼龙绳。

为了增加对筋条2的固定,避免筋条2对插柱5的压力过大导致插柱5变形,影响本体1与底跟3的连接,所述的底跟3上设置有定位条4,定位条4上设置有与两条导向孔的端口对齐的定位槽,导向孔和定位槽连通形成供筋条穿过的通道。

为了加强插柱5和插孔102的配合,所述的插柱5包括圆柱段和位于圆柱段顶端的第一弧面体,第一弧面体的半径大于插柱5的半径,这样设计插柱5与插孔102为过盈配合。

所述的导向孔在其插孔102交叉处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开口501的横截面也为半圆形,开口501与该处的导向孔组成完整的圆柱形通道。

所述本体1的底面上设置有凹陷结构,底跟3上设置有与凹陷结构配合的凸起结构;或者所述本体1的底面上设置有凸起结构,底跟3上设置有与凹陷结构配合的凹陷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凹陷结构为方形的槽状,凸起结构为对应的方形凸块。

实施例2:

如图6-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鞋底,包括本体1、与本体1连接的底跟3和用于紧固的连接体7,所述本体1的底面设置有上凸条104,底跟3的顶面上设置有与上凸条104对应卡合的下凸条301,上凸条104和下凸条301上还设有水平连通的紧固孔;所述的连接体7包括连接块701、设置在连接块701上的插条702。通过上凸条104与下凸条301的卡合将本体1和底跟3配合,插条702插入紧固孔内进一步加固。

本实施例中,上凸条104与本体1一体成型,下凸条301与底跟3一体成型,且上凸条104和下凸条301均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插条702包括圆柱段和位于圆柱段端部的第二弧面体,第二弧面体的半径大于圆柱段的半径。这样设计插条702与紧固孔为过盈配合,可靠性更高。

插条702上还设有环状的凸起,可用于增大与紧固孔的阻尼,提高连接稳定性。凸起的表面为圆弧面。

上凸条104和下凸条301为弯折状,上凸条104的两端和下凸条301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弯折。

连接体7上设有纵向的方槽,方槽的侧壁面设有圆形的座孔,方槽内放置有弹性球703,座孔内设有与弹性球703配合的t形座704。

在安装时,弹性球703放置在方槽内,t形座704放置在座孔内,且t形座704与弹性球703接触,t形座704内部中空,其与弹性球703接触的面设置有弧形的缺口,这样设置连接稳定性更好。

为了加强连接体7的稳定性,所述的本体1上设有通孔103,当本体1、底跟3和连接体7配合时,通孔103与座孔同轴;通孔103内设有柱状塞6,柱状塞6与t形座704接触。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