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张拉结构的鞋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8312发布日期:2018-07-13 17:3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背景技术:

鞋具通常包括两个主要元件:鞋面和鞋底结构。鞋面通常由多种材料元件(织物、聚合物片层、聚合物泡沫层、皮革、合成革)形成,这些材料元件被缝合在一起或者以粘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以在鞋内形成用于舒适且安全地接纳脚的空腔。更具体地,鞋面形成这样的结构:该结构总体上在脚的脚背区域和脚趾区域上、沿着脚的内侧侧部和外侧侧部并且围绕脚的后跟区域延伸。鞋面还可以包括闭合元件(例如,鞋带、带扣、系带等)以便选择性地调节鞋的配合性,而且允许脚进入鞋面内的空腔以及将脚从鞋面内的空腔内取出。另外,鞋面可以包括舌部,舌部在闭合元件下面延伸,从而增强了鞋的调节性和舒适性,并且鞋面可以包括用于稳定脚的后跟区域的后跟稳定件。

鞋底结构紧固至鞋面的下部部分,并且定位在脚与地面之间。例如,在运动鞋中,鞋底结构通常包括中底和外底。中底可以由聚合泡沫材料形成,其在步行、跑步及其它走动活动期间减弱地面反作用力(即,提供缓冲作用)。中底也可以例如包括进一步减弱力、增强稳定性或者影响脚的运动的填充有流体的腔室、板、调节件或其它元件。在一些构型中,中底可以主要由填充有流体的腔室形成。外底形成鞋的地面接触元件,并且通常由耐用耐磨的橡胶材料制成,该橡胶材料可以包括纹理以施加抓地力。鞋底结构也可以包括鞋垫,鞋垫定位在鞋面的空腔内以接触和支撑脚的下表面,从而增强鞋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公开了这样的一种鞋具,该鞋具构造成用于穿在穿用者的脚上。该鞋具包括鞋面,该鞋面具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该鞋还包括鞋底结构,该鞋底结构联接至鞋面。鞋底结构包括囊,该囊容纳有流体。该鞋还包括张拉结构,该张拉结构联接至鞋面的第一区域,该张拉结构延伸穿过鞋底结构,并且该张拉结构联接至鞋面的所述第二区域。张拉结构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囊。张拉结构能够操作成:由于张拉结构中的张力增大而将囊弯曲。

此外,公开了这样的一种鞋具,该鞋具构造成用于穿在穿用者的脚上。该鞋具包括鞋面,该鞋面具有第一闭合区域和第二闭合区域,第一闭合区域和第二闭合区域由间隙分隔开。第一闭合区域和第二闭合区域能够操作成对闭合元件进行支撑,闭合元件具有未紧固位置和紧固位置。闭合元件能够操作成:当从未紧固位置移动至紧固位置时将间隙的尺寸减小,从而选择性地将鞋面紧固至穿用者的脚。该鞋还包括鞋底结构,该鞋底结构联接至鞋面,并且该鞋底结构包括囊,该囊容纳有流体。另外,该鞋包括闭合张拉结构,该闭合张拉结构联接至鞋面的第一闭合区域,该闭合张拉结构延伸穿过鞋底结构,并且该闭合张拉结构联接至鞋面的第二闭合区域。张拉结构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囊。闭合张拉结构能够操作成当闭合元件从未紧固位置移动至紧固位置时将囊弯曲。

另外,还公开了这样的一种鞋具,该鞋具构造成用于穿在穿用者的脚上。该鞋具包括鞋面,该鞋面具有内侧侧部和外侧侧部,其中,内侧侧部具有第一孔眼,外侧侧部具有第二孔眼。在内侧侧部与外侧侧部之间限定有间隙。该鞋还包括鞋带,该鞋带被接纳在第一孔眼和所述第二孔眼中,并且能够操作成选择性地将第一孔眼和第二孔眼中的至少一者朝向另一者移动,以选择性地将鞋面紧固至穿用者的脚。另外,该鞋包括后跟带,该后跟带延伸跨过鞋面的后跟区域。后跟带包括布置在内侧侧部上的第一端和布置在外侧侧部上的第二端。此外,该鞋包括鞋底结构,该鞋底结构联接至鞋面。鞋底结构包括囊,该囊容纳有流体。囊包括第一腔室部分、第二腔室部分以及将第一腔室部分与第二腔室部分联接的挠性接头部分。此外,该鞋包括多个闭合绳线,这些闭合绳线与第一孔眼邻近地联接至鞋面,这些闭合绳线从第一孔眼成扇形展开,这些闭合绳线延伸穿过鞋底结构,这些闭合绳线朝向第二孔眼会聚,并且这些闭合绳线与第二孔眼邻近地联接至鞋面。所述多个闭合绳线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囊,并且能够共同操作成:由于鞋带将鞋面紧固至穿用者的脚而将第一腔室部分和第二腔室部分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另一者弯曲。另外,该鞋包括多个后跟绳线,这些后跟绳线联接至后跟带的所述第一端,这些后跟绳线从后跟带的第一端成扇形展开,这些后跟绳线延伸穿过鞋底结构,这些后跟绳线朝向后跟带的第二端会聚,并且这些后跟绳线联接至后跟带的第二端。所述多个后跟绳线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囊,并且能够共同操作成:由于鞋面弯曲而将第一腔室部分和第二腔室部分中的至少一者相对于另一者弯曲。

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具体指出了本公开的各方面的新颖性特征的优点和特征。然而,为了更好地理解新颖性的优点和特征,可以参考以下描述内容和附图,其中,附图描述且示出了与本公开有关的各种构型和概念。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阅读以上概述和以下详细描述内容时,将会更好地理解以上概述和以下详细描述内容。

图1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有张拉绳线的鞋具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鞋具的分解图;

图3为图1的鞋具的沿着线3-3截取的截面图;

图4为图1的鞋具的截面图,其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将鞋底结构的囊弯曲的张拉绳线;

图5为图1的鞋具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6为图5的鞋具的部分的立体图,其中,根据另外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张拉绳线示出为将囊弯曲;

图7为根据本公开的另外的实施方式的鞋具的侧视图;以及

图8为图7的鞋具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论述和附图公开了具有张拉结构的各种鞋具,其中,张拉结构将鞋面的区域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鞋底结构。例如,张拉结构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绳线,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绳线能够从鞋面的第一区域在脚下面穿过鞋底结构连续地延伸至鞋面的第二区域。而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鞋底结构能够包括囊,该囊容纳有流体,并且绳线能够联接至囊。此外,绳线能够将闭合元件比如鞋带等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鞋底结构和囊,由此,将闭合元件从未紧固位置移动至紧固位置会将囊弯曲。此外,绳线能够在鞋面的后跟区域或足踝区域与鞋底结构和囊之间延伸,并且能够将鞋面的后跟区域或足踝区域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鞋底结构和囊。这样,由于绳线中的张力,绳线能够将鞋面的后跟/足踝区域牵拉到穿用者的脚后跟中。此外,当脚在跑步、跳跃、旋转及其它运动期间移动时,张拉结构能够使鞋面、鞋底结构、和/或囊弯曲、移动以及贴合穿用者的脚。因此,张拉结构能够提高舒适性并且能够改善穿用者的脚的支撑。

为了进行举例,该鞋具被公开为具有跑鞋的构型。与该鞋具——包括鞋面——相关联的概念也可以应用于各种其它运动鞋类型,例如包括篮球鞋、棒球鞋、多功能训练鞋、骑行鞋、足球鞋、网球鞋、高尔夫鞋、英式足球鞋、步行鞋、登山鞋、滑雪靴和滑雪板靴以及冰鞋和溜冰鞋。这些概念也可以应用于通常被认为是非运动的鞋类型,包括礼服鞋、罗浮鞋、拖鞋和工作靴。因此,本文中公开的概念应用于很多种鞋类型。

现在参照图1至图3对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鞋具10进行描述。鞋10总体上包括鞋面12、鞋底结构14和张拉结构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下面将详细论述的,张拉结构16能够包括至少一个或更多个绳线82、84、86,比如线、丝绳或其它细长的挠性绳线。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张拉结构16能够包括带、丝带或其它结构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鞋底结构14紧固至鞋面12的下部区域,并且在鞋面12与地表面(比如人行道、草地或类似地表面)之间延伸。鞋面12为穿用者的脚提供舒适可靠的覆盖。鞋底结构14在脚下面延伸,从而例如会减弱力、增强稳定性或者影响脚的运动。张拉结构16能够将鞋底结构14和鞋面12的不同的区域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在一起,使得鞋10牢靠且舒适地配合至穿用者的脚,从而鞋10与脚一起弯曲,并且因此鞋10在跑步、跳跃、旋转及其它运动期间提供支撑。

为了在下述论述中进行指代,鞋10可以分成各种区域:内侧侧部18、外侧侧部20、前脚区域22和后跟区域24。如本文中所指代的,这些区域22、24和侧部18、20不意在严格划分鞋10的区域。相反,区域22、24和侧部18、20意在大致表示鞋10的区域,并且意在帮助进行以下论述。除了鞋10之外,区域22、24和侧部18、20也可以应用于鞋底结构14、鞋面12以及鞋底结构14和鞋面12的单独的元件。此外,鞋10能够限定纵向方向28、横向方向30和上下方向32。

前脚区域22大致包括鞋10的与脚趾和将跖骨与趾骨连接的关节对应的部分。后跟区域24与脚的后部部分(包括跟骨以及位于脚后跟或脚踝后方的跟腱周围的区域)大致对应。内侧侧部18和外侧侧部20能够在前脚区域22与后跟区域24之间延伸,并且能够与鞋10的相反的侧部对应。更具体地,外侧侧部20与脚的外部区域对应,脚的外部区域是脚的背对另一只脚的表面,内侧侧部18与脚的内部区域对应,脚的内部区域是脚的面向另一只脚的表面。

现在将更详细地论述鞋面12。鞋面12可以由多种片状元件形成,这些片状元件被缝合、以粘合的方式结合或者通过其它方式被连接在一起,以限定接纳穿用者的脚的空腔。这样,鞋面12能够沿着脚的外侧侧部、沿着脚的内侧侧部、在脚的整个上部区域上、围绕脚的后跟并且在脚的下部区域下延伸。

鞋面12能够限定内侧闭合区域23和外侧闭合区域31,并且在区域23、31之间能够限定间隙21。闭合区域23、31能够操作成为闭合元件比如鞋带34提供支撑。鞋带34能够是挠性的,但能够具有基本上固定不变的长度,从而鞋带34在长度基本上不能够伸长,或者,鞋带34能够是弹性的,从而鞋带34能够弹性伸长。

闭合区域23、31均能够包括在纵向方向28上大致对齐的多个孔口或孔眼33。鞋带34能够被接纳在孔眼33中,并且能够在内侧闭合区域23与外侧闭合区域31之间成z字形交替行进。

应当理解的是,鞋10能够包括与鞋带34不同的闭合元件。例如,鞋10能够包括具有velcrotm搭带的系带、扣至鞋面12的相应部分的系带、弹性片或弹性系带、摁扣、钮扣或其它闭合元件。而且,鞋10能够包括除孔眼33以外的刚性环、柱或另外的实现元件以将鞋带34附接至鞋面12。术语孔眼33总体上用于表示所有这种实现元件。

鞋带34或其它闭合元件能够具有未紧固位置和紧固位置,其中,未紧固位置比如为图3中示出的鞋带34的解开位置,紧固位置比如为图4中示出的鞋带34的系结位置。当从未紧固位置移动至紧固位置时,鞋带34的相反的端部会被拉紧,从而鞋带34中的张力增大。应当理解的是,这能够使闭合区域23、31朝向彼此移动,并且能够调整间隙21的宽度尺寸。这样,鞋面12的容积会减小,并且鞋面12能够紧固至穿用者的脚。此外,鞋带34能够被解开,从而鞋面12放松并且鞋面12从穿用者的脚脱下。

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鞋带34大致布置在鞋面12的顶部处,并且在鞋面12的内侧侧部18和外侧侧部20上的孔眼33之间交替。然而,应当理解的是,鞋带34能够布置在鞋面12的另外的区域处。

而且,鞋面12能够包括舌部26,舌部26以可移动的方式布置在内侧侧部18与外侧侧部20之间的间隙21内。图2中最清楚地示出了舌部26,并且为了清楚起见,舌部26示出为从内侧侧部18与外侧侧部20之间枢转出来。舌部26能够向下枢转,从而从前脚区域22向后延伸。在该位置中,舌部26能够布置在间隙21内、鞋带34与穿用者的脚之间,从而由此减缓鞋带34对脚的影响而增强舒适性。

现在将详细地论述鞋底结构14。图1和图2主要示出了鞋底结构14的在后跟区域24底下的部分;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这些示出的部件能够被包括到鞋底结构的其它区域中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如所示出的,鞋底结构14能够包括外底36。外底36能够由耐磨的聚合材料(比如橡胶)制成,其带有纹理从而施加抓地力。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外底36能够包括多个垫38、40、42(图2),这些垫38、40、42彼此独立并且在纵向方向28上间隔开。因而,垫38、40、42的下表面(即,鞋10的接地面)能够与穿用者踩踏的地面、草地、铺砌路面或其它表面接合。应当理解的是,外底36能够包括任意数目的垫38、40、42,并且垫38、40、42能够布置在鞋底结构14上的任何适合的区域中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鞋底结构14还能够包括中底44,中底44固定地紧固至鞋面12的下表面和垫38、40、42的上表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中底44能够以粘合的方式附接至鞋面12和/或垫38、40、42。中底44能够由泡沫材料制成,比如聚氨酯泡沫材料、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泡沫材料及类似泡沫材料。而且,中底44能够减弱地面反作用力,从而对穿用者的脚起到缓冲作用。

如图2所示,中底44能够包括多个可弹性压缩的块46、48、50,这些块46、48、50通过挠性接头部分51而连接。块46、48、50与接头部分51能够是一体地连接的从而为单件式。块46、48、50能够是中空的并且是大致块状的,接头部分51能够相对较薄并且是片状的。接头部分51能够在块46、48、50之间延伸,从而将相邻的块46、48、50连接。

如图1所示,垫38能够直接附接至块46的底面,垫40能够直接附接至块48的底面,垫42能够直接附接至块50的底面。这样,鞋底结构14能够绕接头部分51弯曲。鞋底组件14还能够具有纹槽53(图1),纹槽53是在相邻的块46、48、50之间限定的相对较深的沟槽。因此,在跑步、行走、跳跃时,鞋底结构14的挠性程度会很高。

此外,中底44能够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囊58,囊58能够容纳流体(例如,气体、液体、凝胶体等)。如图2所示,囊58能够具有多个腔室部分57、60、62,这些腔室部分57、60、62通过相应的挠性接头部分55被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腔室部分57、60、62能够通过接头部分55内的通道而流体连通。

能够以各种方式来限定囊58的形状。例如,为了控制囊58的形状,囊58能够包含织物片,这些织物片附接至囊58的相反的内表面,并且在这些织物片之间能够延伸有多个张拉纱线,从而这些纱线中的张力限制囊58膨胀。例如在于2000年12月19日授权的美国专利no.6,119,371中能够找到更多信息,该项专利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还能够以其它方式来控制囊58的形状,比如熔接、焊合等。

囊58能够被布置并包围在中底44内,使得腔室部分57被包围在块46内、腔室部分60被布置在块48内并且腔室部分62被布置在块50内。因此,囊58能够与中底44一起弯曲。

另外,鞋底结构14能够包括隧道状结构,隧道状结构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隧道构件70、72、74。隧道构件70、72、74能够是长形的并且能够具有u形截面。而且,隧道构件70、72、74能够倒置并且能够附接至囊58的外表面63。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隧道构件70、72、74附接至囊58的上侧外表面63。而且,隧道构件70、72、74分别在腔室部分57、60、62上方大致居中定位成沿横向方向30延伸。此外,隧道构件70、72、74能够以粘合的方式被附接至外表面63。

这样,每个隧道构件70、72、74与外表面63能够配合地限定贯穿鞋底结构的隧道部76、78、80。隧道部76、78、80在图1中均有示出,并且图3中示出了隧道部80的截面。而且,中底44能够包括与隧道部76、78、80连通的多个孔口64(比如孔或缝),从而能够从鞋10外部接近隧道部76、78、80。

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隧道部76、78、80在纵向上是直的,并且大致沿横向方向30延伸。然而,应当理解的是,隧道部76、78、80能够弯曲和/或能够沿任何适合的方向延伸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而且,隧道部76、78、80能够是由与隧道构件70、72、74不同的结构限定的通路。例如,能够由在横向方向30上对齐的多个单独的构件来限定隧道部76、78、80,或者,能够以其它方式来限定隧道部76、78、80。

如上所述,鞋10能够包括张拉结构16。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张拉结构16包括多个绳线82、84、86,具体地,张拉结构16包括第一绳线82、第二绳线84和第三绳线86。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张拉结构16能够包括任何适合数目的绳线82、84、86。张拉结构16还能够包括薄而扁的系带、这些结构的组合或者其它结构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

绳线82、84、86能够由以下各种材料形成的线、细绳、线绳、各种挠性细丝、纤维、纱线、细线、线缆或绳制成:这些材料为人造丝、尼龙、聚酯纤维、聚丙烯酸物、蚕丝、棉、碳、玻璃、芳纶纤维(例如,对位芳纶纤维和间位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液晶聚合物、铜、铝和/或钢。绳线82、84、86中使用的单个细丝可以由单一材料形成(即,单组分细丝),或者可以由复合材料形成(即,双组分细丝)。类似地,不同的细丝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绳线82、84、86的厚度例如能够在大约0.03毫米至5毫米的范围内。而且,绳线82、84、86能够具有大致圆形的截面、卵形截面或者任何其它适合形状的截面。

例如,绳线82、84、86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绳线可以由抗断强度或张拉强度为3.1千克并且重量为45特克斯的邦迪尼龙6.6形成。一个或更多个绳线82、84、86可以由抗断强度或张拉强度为6.2千克并且45特克斯的邦迪尼龙6.6形成。又例如,一个或更多个绳线82、84、86可以具有对内芯进行包覆和保护的外护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绳线82、84、86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具有固定不变的纵向长度(例如,能够是不可伸长的)。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绳线82、84、86中的至少一者能够是可弹性伸长的。此外,在各种实施方式中,绳线82、84、86中的一些绳线能够是不可伸长的,而其它绳线能够是可伸长的。

如图2所示,第一绳线82能够包括第一端88、中间部分90和第二端92。中间部分90能够被接纳在隧道部76中,从而沿横向方向30在鞋10的内侧侧部18与外侧侧部20之间延伸。第一端88能够从中间部分90折向上,并且能够附接至鞋面12的内侧侧部18。第一端88能够终止于鞋面12,并且能够与内侧侧部18的闭合区域23上的最后的孔眼33紧邻地附接至鞋面12。类似地,第二端92能够附接至外侧侧部20,并且第二端92能够终止于鞋面12,并且能够与外侧侧部20上的闭合区域31的最后的孔眼33紧邻地附接至鞋面12。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端部88、92至少部分地环绕孔眼33的周缘。而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端88和第二端92能够嵌入(例如,模制)在鞋面12的材料内,端部88、92能够以粘合的方式附接至鞋面12,端部88、92能够通过紧固件被附接,或者,端部88、92能够以另外的适合的方式被附接。而且,能够将端部88、92的任何适合的长度部分附接至鞋面12。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只有端部88、92的末端部分附接至鞋面12,而端部88、92的比较靠近中间部分90的其它部分与鞋面12是分离的。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每个端部88、92的的更多的部分(例如,从端部88、92的末端部分至横向延伸的中间部分90)附接至鞋面12。同时,中间部分90能够被松松地接纳在隧道部76中(即,与隧道构件70和囊58是分离的)。

第二绳线84能够包括第一端94、中间部分96和第二端98。中间部分96能够延伸穿过隧道部78,并且端部94、98能够向上延伸,紧邻最后的孔眼33附接至鞋面12。另外,第二绳线84能够以与第一绳线82相似的方式附接至鞋面12并且联接至鞋底结构14。

而且,第三绳线86能够包括第一端100、中间部分102和第二端104。中间部分102能够延伸穿过隧道部80,并且端部100、104能够向上延伸,紧邻相应的最后的孔眼33附接。另外,第三绳线86能够以与第一绳线82和第三绳线84相似的方式附接至鞋面12并且联接至鞋底结构14。

因而,绳线82、84、86能够远离彼此成扇形展开并且远离同一孔眼33纵向地延伸。换言之,绳线82、84、86能够会聚并且朝向同一孔眼33延伸。此外,绳线82、84、86能够各自延伸穿过其各自对应的隧道部76、78、80。

图3至图6示出了绳线82、84、86在鞋10内会如何起作用的示例。图3示出了鞋带34被解开并且处于其未紧固位置的鞋10,图3还示出了处于自然(neutral)未弯曲位置的囊58。当鞋带34被拉紧并且以打结的方式被系结或者以其它方式被紧固时,鞋面12的内侧侧部18和外侧侧部20能够如图4中用相对的箭头105表示的那样被拉向彼此。这又能够减小间隙21的宽度。鞋带34中的张力增大还会使绳线82、84、86中的张力增大。因而,绳线82、84、86会将囊58的腔室部分57、60、62朝向穿用者的脚的底面向上牵拉至弯曲位置。例如,如图4所示,腔室部分62的内侧侧部和外侧侧部能够围绕穿用者的脚的内侧侧部和外侧侧部如用相对的箭头107表示的那样被部分地拉起。类似地,腔室部分57、60能够分别被绳线82、84向上拉。类似地,绳线82、84、86还能够将中底44朝向穿用者的脚向上拉。

此外,图5示出了被解开并且未紧固的鞋带34,图5还示出了处于自然未弯曲位置的囊58。如图6所示,当鞋带34张紧并且被系结时,绳线82、84、86的张力会增大,从而由此牵拉腔室部分57并且使腔室部分57相对于腔室部分60围绕相应的挠性接头部分55旋转。因而,腔室部分57能够如图6中用箭头109表示的那样被朝向穿用者的脚后跟向上拉。

应当理解的是,如上面所论述的,绳线82、84、86会由于鞋带34被系结或以其它方式张紧而被张紧。还应当理解的是,绳线82、84、86会由于鞋面12弯曲(例如由于穿用者的脚在运动期间弯曲等)而被张紧。因而,囊58会由于穿用者的脚在鞋10内移动而发生弯曲。

因此,绳线82、84、86能够将囊58弯曲成使得囊58至少部分地“围拢”穿用者的脚。而且,腔室部分57、60、62和中底44的块46、48、50能够弹性地压靠穿用者的脚并且能够部分地以穿用者的脚为模板,从而提高舒适性和支撑度。绳线82、84、86中的张力还能够允许鞋底结构14紧随着穿用者的脚的运动而弯曲。这样,鞋10能够贴合脚,并且鞋10穿用起会来很舒适。此外,囊58的容积能够变化,从而压力增大,实现支撑度的提高。因此,鞋10能够增强穿用者的跑步、跳跃、横向跑(cutting)或其它运动。

现在参照图7和图8,将对鞋具的另外的实施方式1010进行论述。鞋1010能够包括就图1至图6的实施方式所论述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些特征。总体上,鞋1010能够包括鞋面1012、鞋底结构1014以及一个或更多个张拉结构1016、1017,下面将更详细地论述它们中的每一者。

鞋面1012能够类似于上述实施方式。鞋面1012还能够包括后跟带1025,后跟带1025从鞋面1012的后跟区域1024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侧。更具体地,后跟带1025能够从后跟区域1024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能够在第一端1027处终止于内侧侧部1018,并且能够在第二端1029处终止于外侧侧部1020。后跟带1025能够通过缝合、粘合剂或其它方式被附接至鞋面1012的下面部分。鞋面1012还能够包括孔眼1033,孔眼1033接纳一个或更多个鞋带1034。应当理解的是,鞋1010能够包括其它闭合元件,比如夹子、带扣、钩环带等。

鞋底结构1014能够包括与上述实施方式相似的外底1036,外底1036具有多个垫1038、1040、1042、1043。而且,鞋底结构1014能够包括中底1044,中底1044具有由可弹性压缩的材料(比如泡沫材料)制成的块1046。如图8所示,块1046在其上表面上能够是凹入的以便接纳囊1058,囊1058容纳有流体,比如气体、液体、凝胶体等。与就图1至图6所论述的实施方式相同,囊1058能够是铰接的囊,并且能够包括通过挠性接头部分被连接的多个腔室部分。因而,囊1058能够具有一个或更多个沟槽1059、凹槽、狭缝、轮廓线等。在图8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沟槽1059能够面向外底1036。

鞋底结构1014还能够包括笼架1061,其中,图8中最清楚地示出了笼架1061。笼架1061能够由略微挠性的聚合材料制成,比如嵌段聚醚酰胺(pbaxtm)。笼架1061也能够是中空的,或者能够限定贯穿笼架1061的一个或更多个通道1063、1065、1067。笼架1061的通道1063、1065、1067能够相互连接并且能够彼此流体连通。笼架1061能够围绕囊1058延伸成使得笼架1061的部分被接纳在沟槽1059中的相应的沟槽内。因此,笼架1061能够联接至囊105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笼架1061能够包括2003年12月23日授权的美国专利no.6,665,958的教示,其中,该项专利的全部内容通过参引并入本文。如将要论述的,笼架1061能够支撑、加强和保护囊1058。

而且,笼架1061能够限定中间部分1041、1043、1045,中间部分1041、1043、1045能够各自限定通道1063、1065、1067的相应的部分。中间部分1041、1043、1045能够在穿用者的脚下面沿横向方向1030纵向地延伸,并且部分1041、1403、1045能够大致平行,并且能够在纵向方向1028上间隔开。中间部分1041、1043、1045也能够被接纳在囊1058的沟槽1059内。

笼架1061还能够包括多个朝上的内侧端部1069、1071、1073、1075、1077、1079,这些朝上的内侧端部1069、1071、1073、1075、1077、1079能够各自限定通道1063、1065、1067的相应的部分。端部1069、1071能够与中间部分1041连通并且从中间部分1041分支出来,端部1073、1075能够与中间部分1043连通并且从中间部分1043分支出来,端部1077、1079能够与中间部分1045连通并且从中间部分1045分支出来。而且,端部1069、1071、1073、1075、1077、1079能够从相应的中间部分1041、1043、1045向上延伸。此外,如图7所示,端部1069、1071、1073、1075、1077、1079能够相对于上下方向1032以正角度延伸(即,不平行于方向1032)。例如,端部1079的角度在图7中以1101表示。另外,端部1071、1073能够沿向上方向朝向彼此倾斜并且能够连接。同样,端部1075、1077能够沿向上方向朝向彼此倾斜并且能够连接。

如图8中所示的,笼架1061还能够包括多个朝上的外侧端部1081、1083、1085、1087、1089、1091,这些朝上的外侧端部1081、1083、1085、1087、1089、1091能够各自限定通道1063、1065、1067的相应的部分。端部1081、1083、1085、1087、1089、1091能够连接至管状体1063、1065、1067的中间部分1041、1043、1045,并且能够与中间部分1041、1043、1045连通。端部1081、1083、1085、1087、1089、1091能够构造成是端部1069、1071、1073、1075、1077、1079的镜像,只是位于鞋1010的外侧侧部1020上。

如图7所示,端部1069、1071、1073、1075、1077、1079能够暴露在鞋底结构1014的内侧侧部1018的外部上。类似地,端部1081、1083、1085、1087、1089、1091能够暴露在鞋底结构1014的外侧侧部1020上。

张拉结构1016(即,闭合张拉结构)能够包括第一绳线1082、第二绳线1084和第三绳线1086。绳线1082、1084、1086能够有些类似于图1至图6的实施方式的绳线82、84、86。然而,绳线1082的端部1088能够与内侧侧部1018上的最后的孔眼1033邻近地附接至鞋面1012,并且能够向下延伸,以被接纳在笼架1061的朝上的端部1071内(图7)。而且,绳线1082的中间部分1090能够延伸穿过笼架1061的中间部分1041。此外,端部1092能够经由端部1083从笼架1061中延伸出来,并且能够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外侧侧部1020上的最后的孔眼1033。

第二绳线1084的端部1094能够与内侧侧部1018上的最后的孔眼1033邻近地附接至鞋面1012,并且能够向下延伸,以被接纳在笼架1061的朝上的端部1075内(图7)。而且,绳线1082的中间部分1096能够延伸穿过笼架1061的中间部分1043。此外,绳线1084的端部1098能够经由端部1087从笼架1061中延伸出来,并且能够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外侧侧部1020上的最后的孔眼1033。

另外,第三绳线1086的端部1100能够与内侧侧部1018上的最后的孔眼1033邻近地附接至鞋面1012,并且能够向下延伸,以被接纳在笼架1061的朝上的端部1079内(图7)。而且,绳线1082的中间部分1102能够延伸穿过笼架1061的中间部分1045。此外,绳线1086的端部1104能够经由端部1091从笼架1061中延伸出来,并且能够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外侧侧部1020上的最后的孔眼1033。

因而,类似于上述实施方式,绳线1082、1084、1086能够将鞋面1012(具体地,鞋面1012的闭合区域1023、1031)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鞋底结构1014。而且,如上面就图4和图6所论述的,绳线1082、1084、1086中的张力会使囊1058和鞋底结构1014的其它部分弯曲。此外,通过将来自绳线1082、1084、1086的力分布到囊1058上,笼架1061能够有助于增强和保护囊1058。

如上所述,鞋1010还能够包括张拉结构1017(即,后跟张拉结构)。在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结构1017能够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绳线1110、1112、1114,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绳线1110、1112、1114将后跟带1025以可操作的方式联接至鞋底结构1014。与绳线1082、1084、1086相同,绳线1110、1112、1114能够成远离后跟带1025地扇形展开延伸,并且能够会聚,朝向后跟带1025延伸。

具体地,绳线1110的端部1116能够通过粘合剂、通过紧固件、通过被系结至后跟带1025的端部1027或者以另外的方式被附接至后跟带1025的端部1027。端部1116也能够延伸跨过鞋面1012的内侧侧部1018被接纳在笼架1061的朝上的端部1069内。此外,绳线1110的中间部分1118能够延伸穿过笼架1061的部分1041,绳线1110的端部1120能够经由朝上的端部1081离开笼架1061。绳线1110的端部1120能够延伸跨过鞋面1012被附接至后跟带1025的端部1029。此外,端部1120能够通过粘合剂、通过紧固件、通过被系结至端部1029或者以另外的方式被附接至后跟带1025。

绳线1112、1114能够以类似的方式被包括在鞋1010内。然而,绳线1112的端部1122能够从后跟带1025的端部1027延伸并且经由朝上的端部1073进入到笼架1061中。而且,绳线1112的中间部分1124能够延伸穿过中间部分1043,绳线1112的端部1126能够经由朝上的端部1085离开笼架1061,以附接至后跟带1025的端部1029。此外,绳线1114的端部1128能够从后跟带1025的端部1027延伸并且经由朝上的端部1077进入到笼架1061中。而且,绳线1114的中间部分1130能够延伸穿过中间部分1045,绳线1114的端部1132可以经由朝上的端部1089离开笼架1061,以附接至后跟带1025的端部1029。

这样,如上面就绳线1082、1084、1086所论述的,绳线1110、1112、1114内的张力增大会使囊1058弯曲,还会将后跟带1025朝向穿用者的的脚后跟牵拉。由于张紧绳线1082、1084、1086的作用,囊1058的容积还会变化并且压力会增大,从而为穿用者的脚提供更好的支撑。另外,(例如,在行走和跑动期间)脚的反复的跖屈和背屈会使囊1058的循环交替地弯曲,并且会将后跟带1025朝向穿用者的脚后跟牵拉。这样,能够在穿用者的脚弯曲期间调节鞋1010的配合性,以实现鞋1010的所谓的“主动配合”。

总的来说,本文中论述的鞋10、1010能够为穿用者提供舒适性和支撑。而且,能够在系结鞋带34、1034时和/或在穿用者的脚弯曲期间调节鞋10、1010的配合性,以提高舒适性、稳定性和支撑度。这样,穿用者能够以增强的能力和执行力进行锻炼、跑步、跳跃、横向跑、旋转以及其它运动。

在上文中并且在附图中参照各种构型公开了本发明。然而,本公开所起的作用在于:提供与本发明有关的各种特征和概念的示例,而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认识的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构型做出许多变型和改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