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凸肚体型穿用的西裤的裁剪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58089发布日期:2018-06-22 22:56阅读:43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服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凸肚体型穿用的西裤的裁剪方法。



背景技术:

各款式服装裁剪一般基于服装原型而发展变化,服装原型是以人体的生理结构、运动机能、运动范围以及服装形式要求为理论基础,通过人体测量,得到不同类型人体身高和体型的分类尺寸得到不同规格的全部信息。然而,目前市场上没有针对肚子凸出体型的人们设计的西裤的专门裁剪方法,而凸肚体的体型特点是腹部凸出,腰部的中心轴向后倒,这样,凸肚体人群若穿上正常体型的西裤时会出现腹部绷紧,腰口线下坠,侧缝袋绷紧的现象。现有针对凸肚体型的设计方法是在正常体低纸样基础上通过前片臀围线上切开,后片臀围处折叠以调节加长前裆缝、增加上裆斜度、后裤片减短后裆缝、前裆宽略加大及前片裥量加大这五个部位,以达到符合凸肚体型者穿着要求;这种在正常体纸亲基础上进行调整的方法,对实际生活中针对不同凸肚个体设计裤子纸样不是直接的,要先在设计人体的正常体型的结构制图,之后再按照凸肚个体体型进行修版,才能得到最终样版,需二次设计样板,裁剪较为繁琐,再有,现正常结构制图在设计后裤片时通常是按公式先设计后裆缝斜线,再设计后臀围大,即从后裆缝线与臀围线的交点沿臀围线量后臀围大(臀围/4+1)定臀围大点;从后裆缝线与腰口的起翘线交点向侧缝线量后腰口大(腰围/4+1)定后腰围大点;此后裤片的制图方式通常使侧缝腰点偏离臀围基础线太多,致使侧缝线不够笔挺、修长,而凸肚体型者只是腹部凸出,人体的腿侧线还是修长、笔挺的,则现有的调节方法通常没有考虑到“肚体型者只是腹部凸出,人体的腿侧线还是修长、笔挺的”问题,所制成的西裤会使凸肚体型者穿着后侧缝偏离人体的腿侧线。

有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凸肚体型特征,重新分配前、后裤片的大小差,使设计后裤片时,能保证缝制后的西裤的后侧线笔直、修长,并通过一次结构制图即可得到样版的适用于凸肚体型穿用的西裤的裁剪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凸肚体型穿用的西裤的裁剪方法,其通过如下制作步骤:

步骤一、绘制结构制图,该结构制图具有前裤片结构制图和后裤片结构制图;

步骤二、依照步骤一的结构制图裁剪前裤片和后裤片;

步骤三、将步骤二的前裤片和后裤片缝制成裤体;

上述前裤片结构制图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a、画基础线,先确定前裤长度,前裤长度=总裤长-腰宽,之后在版底上画上根据前裤长度相应画上腰围线和脚口线,腰围线和脚口线的画法采用公知常用的方法,之后画横裆线、臀围线和中裆线,该横裆线、中裆线和臀围线的画法采用公知常用的方法;

2a、确定前臀围宽度,前臀围宽度=H/4+变量S,其中H=人体实际臀围大小+放松量大小,单位为cm,变量S为0.5~1cm,在臀围线画上C点和D点,C点处于左侧,D点处于右侧,C点和D点之间的间距为前臀围宽度,并在C点和D点上分别引与横裆线、臀围线及腰围线相垂直的前基准垂直线,且在处于左侧的前基准垂直线与腰围线相交的相交点处标上A1点、与横裆线相交的相交点处标上E0点,在处于右侧的前基准垂直线与腰围线相交的相交点处标上A2点;

3a、确定前横裆宽度,前横裆宽度=0.4H/10+(0.3-0.5)cm,在横裆线上画上F点,E0点与F点之间的间距为前横裆宽度,F点与D点共处于右侧,

4a、确定前裆缝线,在腰围线上以A2点为起始点向外平移1cm处确定A3点,之后以A3点为起始点再向上移平移1.5cm处确定A4点,将A4点、A3点及D点连接成一条线构成前裆缝线,并弧线修顺此前裆缝线形成一条与前腰围线成直角设置的前裆缝弧线;

5a、确定前腰围线,将A1点与A4点连接一起形成一条斜线,A1点与A4点之间的间距=W/4+变量S+省道量(W=人体实际腰围大小+放松量大小,单位为cm),变量S为步骤2a的变量S,此斜线为前腰围线;

6a、画前裤中线,在横裆线的E0点处向右平移0.7cm的部位处标上E1点,此E1点至F点之间的连线的中心点引与中裆线和脚口线相垂直的垂直,此垂线为前裤中线;

7a、确定前脚口宽度,前脚口宽度=脚口总长度/2-2cm,以前裤中线为中心点在脚口线画上G1点和I1点,G1点处于左侧,I1点处于右侧,G1点和I1点之间的间距为前脚口宽度,G1点和I1点之间的中心点与前裤中线与脚口线相垂直的相交点为同一点;

8a、确定前中裆宽度,将C点与G1点连成一条直线,该直线与中裆线相交的相交点向右平移1cm得到K1点,该K1点至前裤中线的距离为前中裆宽度的一半,且该K1点以前裤中线为对称线至右侧得到K2,该K1与K2之间的连线长度为前中裆的宽度,

9a,确定侧缝线,将A1点、C点、E1点、K1点与G1点连线在一起,形成前外侧缝线,将F点、K2点与I1点连线在一起,形成前内侧缝线,之后画前省道和前窿门线,前省道和前窿门线的画法采用公知常用的方法;

上述后裤片结构制图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b、向右延长上述腰围线、上述脚口线、上述横裆线、上述臀围线和上述中裆线至后裤片制图区域处,之后在横裆线的下方画与横裆线相平行的后横裆线,后横裆线与横裆线之间的间距为0.7-1cm,再画一条垂直于腰围线、脚口线、横裆线、臀围线的基础直线,在基础直线与腰围线的相交处标上A6,基础直线与后横裆线的相交处标上F0,再以A6点为起始沿腰围线向右平移0.7cm得到A7点,

2b、在臀围线上确定后臀围宽度,后臀围宽度=H/4-变量S(H=人体实际臀围大小+放松量大小,单位为cm),此变量S为步骤2a的变量S,在臀围线标上点C0和点D0,点C0处于左侧,点D0处于右侧,且基础线与臀围线相交的点为所述的点D0,点C0和点D0之间的间距为后臀围宽度;

3b、确定后裆缝线,先在腰围线上方画一条与腰围线相平行的上平行线,此上平行线与腰围线之间的间距=(男西裤成品臀围-男西裤成品腰围)/12,其中男西裤成品臀围与男西裤成品腰围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20cm时按20cm来计算,之后以A7点为起始点向上画倾斜线与上平行线相交,得到相交点P点,且A7点与P点之间的长度=W/4-变量S+省道量(W=人体实际腰围大小+放松量大小,单位为cm),此变量S为步骤2a的变量S,最后,以P点为起始点画斜线至C0点,此P点与CO点之间的斜线为后裆缝斜线;

4b、确定后横裆宽度,将步骤2b的后裆缝线向下延伸至后横裆线处,与后横裆线相交,在相交点上标上Q点,在后横裆线上以Q点为起始点向左平移(H/10+1)cm(H=人体实际臀围大小+放松量大小,单位为cm)处标上E2点,该E2点与F0点之间的间距为后横裆宽度;

5b、确定后裤中线,以E2点与F0点之间的中点为起点向F0点方向平移0.5cm得到后裤中线起点,再由此后裤中线起点开始引与中裆线和脚口线、腰围线、臀围线相垂直的垂线,此垂线为后裤中线;

6b、确定后脚口宽度,后脚口宽度=前脚口宽度+4cm,以后裤中线为对称中心线在脚口线画上G2点和I2点,G2点处于左侧,I2点处于右侧,G2点和I2点之间的间距为后脚口宽度;

9b、确定后中裆宽度,后中裆宽度=前中裆宽度+4cm,以后裤中线为对称中心线在中裆线画上K3点和K4点,K3点处于左侧,K4点处于右侧,K3点和K4点之间的间距为后中裆的宽度,且E2点至K3点之间的间距等于F点至K2点之间的间距;

10b,确定侧缝线,将A7点、D0、K4点与I2点连线在一起,形成后外侧缝线,将E2点、K3点与G2点连线在一起,形成后内侧缝线,且E2点至K3点之间的间距等于F点至K2点之间的间距,之后画后省道和后窿门线,后省道和后窿门线的画法采用的是公知常用的方法。

上述步骤2a的放松量大小、步骤2b的放松量大小和步骤4b的放松量大小均为12cm~14cm,上述步骤5a的放松量大小和步骤3b的放松量大小均为1~2cm。

上述步骤3a中前横裆宽度为0.4H/10+0.3cm,在步骤1b中,后横裆线与横裆线之间的间距为0.7c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适用于凸肚体型穿用的西裤的裁剪方法,利用前裤片成品臀围的增大,后裤片成品臀围的减少,使后裤片不会太松垮了,适于凸肚体穿用,避免传统男西裤为了凸肚体一味地加大整个净臀围的放松量大小而造成后片太松垮而影响穿着外形美观性的问题,再利用前裆缝线的向外倾斜设置来弥补凸肚体前裆线不足的问题,避免传统西裤为了满足凸肚体前裆缝线变长的需要而一味地加长上裆长,在总裤长不变加长上裆线来满足凸肚体前裆缝线所需的长度,相应地下裆线就变短了,这样造成穿着后人体显得脚短的问题;最后在后裤片结构制图时,在确保侧缝线修长、笔直的前提下,设计后腰围后再确定后裆缝线的方式能控制侧缝线偏离基础直线的幅度不超过1cm,从而使凸肚体型者穿着后后侧缝线不会偏离人体侧缝线,穿着美观,另,一次结构制图即完成凸肚体的西裤制图版型,本发明的裁剪方法根据人体的特殊体型而重新调整结构制图的前后差使人们穿着后较为美观,达到美化人体体型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凸肚体型穿用的西裤的裁剪方法,如图1所示,其通过如下制作步骤:

步骤一、绘制结构制图,该结构制图具有前裤片结构制图和后裤片结构制图;

步骤二、依照步骤一的结构制图裁剪前裤片和后裤片;

步骤三、将步骤二的前裤片和后裤片缝制成裤体;

其中,步骤二和步骤三的方法采用的是公知常用的方法,在此不再累述。

本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前裤片和后裤片的结构制图,具体的是:

前裤片结构制图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a、画基础线,先确定前裤长度,前裤长度=总裤长-腰宽,之后在版底上画上根据前裤长度相应画上腰围线100和脚口线200,腰围线100和脚口线200的画法采用公知常用的方法,之后画横裆线300、臀围线400和中裆线500,该横裆线、中裆线和臀围线的画法采用公知常用的方法,为一常规手段,在此不再累述;

2a、确定前臀围宽度,前臀围宽度=H/4+变量S,其中H=人体实际臀围大小+放松量大小,单位为cm,变量S为1cm,此放松量大小优佳为12cm~14cm,在臀围线画上C点和D点,C点处于左侧,D点处于右侧,C点和D点之间的间距为前臀围宽度,并在C点和D点上分别引与横裆线、臀围线及腰围线相垂直的前基准垂直线600,且在处于左侧的前基准垂直线与腰围线相交的相交点处标上A1点、与横裆线相交的相交点处标上E0点,在处于右侧的前基准垂直线与腰围线相交的相交点处标上A2点;

3a、确定前横裆宽度,前横裆宽度=0.4H/10+(0.3-0.5)cm,在横裆线300上画上F点,E0点与F点之间的间距为前横裆宽度,F点与D点共处于右侧,

4a、确定前裆缝线,在腰围线上以A2点为起始点向外平移1cm后确定A3点,之后以A3点为起始点再向上平移1.5cm后确定A4点,将A4点、A3点及D点连接成一条线构成前裆缝线,并弧线修顺此前裆缝线形成一条与前腰围线成直角设置的前裆缝弧线;

5a、确定前腰围线,将A1点与A4点连接一起形成一条斜线,所画出的该斜线为前腰围线,且A1点与A4点之间的间距=W/4+变量S+省道量(W=人体实际腰围大小+放松量大小,单位为cm),变量S为1cm,,该腰围的放松量大小优佳为1~2cm;

6a、画前裤中线,在横裆线的E0点处向右平移0.7cm的部位处标上E1点,此E1点至F点之间的连线的中心点引与中裆线和脚口线相垂直的垂直,此垂线为前裤中线;

7a、确定前脚口宽度,前脚口宽度=脚口总长度/2-2cm,以前裤中线为中心点在脚口线画上G1点和I1点,G1点处于左侧,I1点处于右侧,G1点和I1点之间的间距为前脚口宽度,G1点和I1点之间的中心点与前裤中线与脚口线相垂直的相交点为同一点;

8a、确定前中裆宽度,将C点与G1点连成一条直线,该直线与中裆线相交的相交点向右平移1cm处得到K1点,该K1点至前裤中线的距离为前中裆宽度的一半,且该K1点以前裤中线为对称线至右侧得到K2,该K1与K2之间的连线长度为前中裆的宽度,

9a,确定侧缝线,将A1点、C点、E1点、K1点与G1点连线在一起,形成前外侧缝线,将F点、K2点与I1点连线在一起,形成前内侧缝线,之后画前省道和前窿门线,前省道和前窿门线的画法采用公知常用的方法。

所述的后裤片结构制图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1b、向右延长上述腰围线、上述脚口线、上述横裆线、上述臀围线和上述中裆线至后裤片制图区域处,之后在横裆线的下方画与横裆线相平行的后横裆线,后横裆线与横裆线之间的间距为0.7-1cm,再画一条垂直于腰围线、脚口线、横裆线、臀围线的基础直线,在基础直线与腰围线的相交处标上A6,基础直线与后横裆线的相交处标上F0,再以A6点为起始沿腰围线向右平移0.7cm处得到A7点,

2b、在臀围线上确定后臀围宽度,后臀围宽度=H/4-变量S(H=人体实际臀围大小+放松量大小,单位为cm),此放松量大小优佳为12cm~14cm,此变量S为步骤2a的变量S,相应为1cm,在臀围线标上点C0和点D0,点C0处于左侧,点D0处于右侧,且基础线与臀围线相交的点为所述的点D0,点C0和点D0之间的间距为后臀围宽度;

3b、确定后裆缝线,先在腰围线上方画一条与腰围线相平行的上平行线,此上平行线与腰围线之间的间距=(男西裤成品臀围-男西裤成品腰围)/12,其中男西裤成品臀围与男西裤成品腰围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20cm时按20cm来计算,之后以A7点为起始点向上画倾斜线与上平行线相交,得到相交点P点,且A7点与P点之间的长度=W/4-变量S+省道量(W=人体实际腰围大小+放松量大小,单位为cm),此放松量大小优佳为1~2cm,此变量S为步骤2a的变量S,即相应为1cm,最后,以P点为起始点画斜线至C0点,此P点与CO点之间的斜线为后裆缝斜线;

4b、确定后横裆宽度,将步骤2b的后裆缝线向下延伸至后横裆线上,与后横裆线相交,在相交点上标上Q点,在后横裆线上以Q点为起始点向左平移(H/10+1)cm(H=人体实际臀围大小+放松量大小,单位为cm)处标上E2点,该E2点与F0点之间的间距为后横裆宽度,此放松量大小优佳为12cm~14cm;

5b、确定后裤中线,以E2点与F0点之间的中点为起点向F0点方向平移0.5cm得到后裤中线起点,再由此后裤中线起点开始引与中裆线和脚口线、腰围线、臀围线相垂直的垂线,此垂线为后裤中线;

6b、确定后脚口宽度,后脚口宽度=前脚口宽度+4cm,以后裤中线为对称中心线在脚口线画上G2点和I2点,G2点处于左侧,I2点处于右侧,G2点和I2点之间的间距为后脚口宽度;

7b、确定后中裆宽度,后中裆宽度=前中裆宽度+4cm,以后裤中线为对称中心线在中裆线画上K3点和K4点,K3点处于左侧,K4点处于右侧,K3点和K4点之间的间距为后中裆的宽度,且E2点至K3点之间的间距等于F点至K2点之间的间距;

8b,确定侧缝线,将A7点、D0、K4点与I2点连线在一起,形成后外侧缝线,将E2点、K3点与G2点连线在一起,形成后内侧缝线,且E2点至K3点之间的间距等于F点至K2点之间的间距,之后画后省道和后窿门线,后省道和后窿门线的画法采用的是公知常用的方法。

本发明的适用于凸肚体型穿用的西裤的裁剪方法,利用前裤片成品臀围的增大,后裤片成品臀围的减少,使后裤片不会太松垮了,适于凸肚体穿用,避免传统男西裤为了凸肚体一味地加大整个净臀围的放松量大小而造成后片太松垮而影响穿着外形美观性的问题,再利用前裆缝线的向外倾斜设置来弥补凸肚体前裆线不足的问题,避免传统西裤为了满足凸肚体前裆缝线变长的需要而一味地加长上裆长,在总裤长不变加长上裆线来满足凸肚体前裆缝线所需的长度,相应地下裆线就变短了,这样造成穿着后人体显得脚短的问题;最后在后裤片结构制图时,在确保侧缝线修长、笔直的前提下,先设计后腰围,再确定后裆缝线的方式使侧缝线偏离基础直线的幅度不超过1cm,从而使凸肚体型者穿着后后侧缝线呈笔挺、修长效果,穿着美观,再有,确定后裤中线时根据凸肚体后窿门增加1cm,而人体后中线不变的前提下将后裤中线向右平移0.5cm的话可保证西裤裁剪完成穿用时后裤中线保证在人体中线位置处,不会发生偏移,另,一次结构制图即完成凸肚体的西裤制图版型,无需二次制图,裁剪简易。本发明的裁剪方法根据人体的特殊体型而重新调整结构制图的前后差使人们穿着后较为美观,达到美化人体体型的效果,再有通过W的放松量大小的1~2cm限定和H的放松量大小的12~14cm的限定使裁剪后的西裤穿着后不会太宽也不会太紧,穿着舒适。

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凸肚体型穿用的西裤的裁剪方法,特别适用于男西裤的裁剪,此方法裁剪出来的男西裤对于男凸肚体型穿用时效果优佳。

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凸肚体型穿用的西裤的裁剪方法,根据人的凸肚体型,调节变量S在0.5-1cm之间的合适前后差,所制出的西裤能符合男士凸肚体型的穿用,在实际制版中根据人体的体型进行适应调节变量S就可以。

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凸肚体型穿用的西裤的裁剪方法,在步骤3a中前横裆宽度优佳为0.4H/10+0.3cm,在制作时根据人体的体型和裤子的款式,前横裆宽度也可为0.4H/10+0.3-0.5cm的范围内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裤型的裁剪。

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凸肚体型穿用的西裤的裁剪方法,在步骤1b中,后横裆线与横裆线之间的间距优选为0.7cm,此0.7cm的间距使裁剪出来的男西裤的穿着效果最佳,不过,在制作进根据人体的体型和裤子的款式也可使后横裆线与横裆线之间的间距在0.7-1cm的范围内进行适应调节,以适应同裤型的裁剪。

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凸肚体型穿用的西裤的裁剪方法,其各数值的限定是发明人经过多个凸肚体型的裁剪测试和发明人的经验得到的。

本发明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