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加热的一体式浮力防水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09672发布日期:2018-08-21 15:25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防水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加热的一体式浮力防水衣。



背景技术:

防水工作服是具有防御水透性和渗入的工作服,其包括劳动防护雨衣、下水衣、水产服等品种,主要用于保护从事淋水、喷溅水作业和排水、水产养殖、矿井、隧道等在水中浸泡作业的人员。

目前,市面上所使用的防水服采用的材料相对单一,导致其功能性也相对单一,只是具有单一的防水性能,降低了其功能性,由于身着防水服的操作人员需要长时间的浸泡在水里,会导致体温降低,给人身体造成极大的不舒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不影响操作人员正常作业且功能多样化的自加热的一体式浮力防水衣。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提供的自加热的一体式浮力防水衣,其包括:

一体式外层防水衣,内部设有保温内胆,所述保温内胆与一体式外层防水衣之间形成一夹层,所述夹层的内部间隔地填充有固体浮力材料;

多个自加热单元,设置在所述夹层中,且所述自加热单元位于人体的脚底、膝盖、腰前或胳膊肘中的至少一处,所述自加热单元用于产生热量加热所述保温内胆;

储气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夹层内的胸部气囊和腰部气囊,所述胸部气囊和腰部气囊分别位于人体的胸部和腰部处,所述自加热单元产生的热量加热空气后经第一单向输气管输送至所述腰部气囊中,所述腰部气囊还经第二单向输气管与所述胸部气囊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自加热单元包括密封层、摩擦生热层和多个摩擦小球,所述密封层与所述夹层之间围合成一加热腔,所述摩擦生热层固定在所述加热腔内的所述保温内胆上,多个所述摩擦小球填充在所述加热腔中,且所述摩擦小球还与所述摩擦生热层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自加热单元还包括多个柔性的固定摩擦棒,多个所述固定摩擦棒间隔地固定在所述摩擦生热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腰部气囊包括前腰气囊和后腰气囊,所述前腰气囊和后腰气囊相互隔离,所述后腰气囊的内部设有刚性层。

进一步地,所述后腰气囊还与电加热单元相连接,所述电加热单元固定在所述一体式外层防水衣的后背部位。

进一步地,所述自加热单元产生的热量加热空气后经第一单向输气管输送至所述前腰气囊中,所述前腰气囊经第二单向气管与所述胸部气囊相连通,所述胸部气囊经第三单向气管与所述后腰气囊相连通,所述后腰气囊经第四单向气管与所述自加热单元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一体式外层防水衣的肩部还设有单向出气口,所述单向出气口与所述胸部气囊相连通。

进一步地,位于人体脚底处的所述自加热单元的加热腔内还设有复位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一体式外层防水衣和保温内胆之间形成一夹层,并在夹层的内部安装多个自加热单元,利用自加热单元产生热量加热保温内胆,保温内胆的热量经传递和保持,给人体带来温暖,使操作人员既适合在寒冷水下作业,也适合在深水作业,同时不影响弯腰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的灵活性。同时,通过设置胸部气囊和腰部气囊,自加热单元产生的热量加热空气后经第一单向输气管输送至腰部气囊,腰部气囊还经第二单向输气管与胸部气囊相连通,使自加热单元内部被加热的空气得以流通和循环,从而起到带走湿气,提高保温均匀性和人体舒适度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加热的一体式浮力防水衣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自加热的一体式浮力防水衣的自加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自加热的一体式浮力防水衣的腰部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自加热的一体式浮力防水衣的气路循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4所示,本发明的自加热的一体式浮力防水衣,其包括:

一体式外层防水衣1,内部设有保温内胆2,保温内胆2与一体式外层防水衣1之间形成一夹层3,夹层3的内部间隔地填充有固体浮力材料4;固体浮力材料4的设置能使本发明起到救生衣的作用。

多个自加热单元5,设置在夹层3中,且自加热单元5位于人体的脚底、膝盖、腰前或胳膊肘中的至少一处,自加热单元5用于产生热量加热保温内胆2;

储气单元6,包括设置在夹层3内的胸部气囊7和腰部气8囊,胸部气囊7和腰部气囊8分别位于人体的胸部和腰部处,自加热单元5产生的热量加热空气后经第一单向输气管9输送至腰部气囊8中,腰部气囊8还经第二单向输气管10与胸部气囊7相连通。

本发明通过在一体式外层防水衣1和保温内胆2之间形成一夹层3,并在夹层3的内部安装多个自加热单元5,利用自加热单元5产生热量加热保温内胆2,保温内胆2的热量经传递和保持,给人体带来温暖,使操作人员既适合在寒冷水下作业,也适合在深水作业,同时不影响弯腰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的灵活性。同时,通过设置胸部气囊7和腰部气囊8,自加热单元5产生的热量加热空气后经第一单向输气管9输送至腰部气囊8,腰部气囊8还经第二单向输气管10与胸部气囊7相连通,使自加热单元5内部被加热的空气得以流通和循环,从而起到带走湿气,提高保温均匀性和人体舒适度的功效。

参阅图2所示,自加热单元5包括密封层51、摩擦生热层52和多个摩擦小球53,密封层51与夹层3之间围合成一加热腔54,摩擦生热层52固定在加热腔54内的保温内胆2上,多个摩擦小球53填充在加热腔54中,且摩擦小球53还与摩擦生热层52相接触。本发明中,利用人体的运动(自身重力走路、水的浮力、水的压力、四肢膝盖和胳膊肘的弯曲、人和防水衣之间的摩擦力)产生压力,带动摩擦小球53与摩擦生热层52摩擦,导致摩擦生热层52产生热量并通过保温内胆2的传递和保持,给人体带来温暖。

较佳地,自加热单元5还包括多个柔性的固定摩擦棒55,多个固定摩擦棒55间隔地固定在摩擦生热层52上。当有压力和动力产生时,摩擦小球53既可与摩擦生热层52摩擦,也可与固定摩擦棒55产生摩擦,增大热能。同时,固定摩擦棒55的设置还可以将摩擦小球53分隔在不同区域内,避免摩擦小球53的局部堆积,提高产热效率。

参阅图3所示,腰部气囊8包括前腰气囊81和后腰气囊82,前腰气囊81和后腰气囊82相互隔离,后腰气囊82的内部设有刚性层83。前腰气囊81在下水后可被水压挤压变形,后腰气囊82则不会被水压挤压变形,保持了气道的畅通。例如:当足部和膝盖部位的自加热单元5动作产生热量后,被加热的气体充入前腰气囊81(同时增大浮力,保障安全),使前腰气囊81充气,然后再单向输送进入到胸部气囊7中,而胸部气囊7中的气体足够多时,又能单向输送进入到后腰气囊82中,再从后腰气囊82分别进入膝盖和足底部的自加热单元5中,从而提高自加热单元5内气体的流动和循环,提高了保温的均匀性。

优选地,后腰气囊82还与电加热单元11相连接,电加热单元11固定在一体式外层防水衣1的后背部位。当遇到较寒冷环境时,电加热单元11可以主动开启加热产生热空气,给腰部气囊8供热。

参阅图4所示,本发明的气流循环路径为:自加热单元5产生的热量加热空气后经第一单向输气管9输送至前腰气囊81中,前腰气囊81经第二单向气管10与胸部气囊7相连通,胸部气囊7经第三单向气管12与后腰气囊82相连通,后腰气囊82经第四单向气管13与自加热单元5相连通。

本发明中,一体式外层防水衣1的肩部还设有单向出气口14,单向出气口14与胸部气囊7相连通。当热空气足够多时,可从肩部的单向出气口14放出部分气流,从而带走湿气。

较佳地,位于人体脚底处的自加热单元5的加热腔54内还设有复位弹簧。当人体不再受到水压挤压时,复位弹簧可以撑开加热腔54,使内部压强变小,便于腰部气囊8的热空气进入。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