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信号屏蔽功能的卡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7861发布日期:2019-02-10 13:15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信号屏蔽功能的卡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卡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信号屏蔽功能的卡包。



背景技术:

当前,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移动通信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1)移动终端成为新的噪声污染源,干扰了正常工作秩序;(2)成为新的泄密渠道,对信息安全构成威胁;(3)成为新的不安全因素,给企业安全带来隐患;(4)成为新的犯罪手段,给社会稳定带来危害。因此,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需要采取技术手段对通信信号进行屏蔽或限制,避免移动通信网络失控带来的危害。

而卡包是现代经济的产物,其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翻页式,就像书页一样;另一种是旋转式。而在材质上,以真皮(动物皮),仿真皮(pu,pvc)皮质的最为常见,就跟钱包一样,适合随身携带。现代人的生活,多多少少都要与卡打交道,譬如各种ic卡、银行卡、超市卡、购物卡、会员卡等。如此多的卡不易存放,容易出现混乱,经常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卡包正是为了管理如此众多的卡而出现的。现有的卡包中,主要是为了可以更方便快捷的管理各种卡,如专利公开号cn208015795u公开的一种用于手机的一体式卡包套,包括手机后套、支撑隔层,所述的支撑隔层的背面设有塑料硬薄膜,所述的塑料硬薄膜包括两侧长方形的黏贴带以及位于中部长方形的塑料条,所述的塑料条和黏贴带的背面设有黏贴剂与所述的支撑隔层相互粘合,塑料条的正面为平滑的表面,黏贴带的正面设有黏贴剂与手机后套内侧面相粘合,该卡包套可作为收纳卡片或证件所用的配件,方便结合使用实现多种功能,但是该卡包套无法实现信号屏蔽功能,使其应用受限。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具有信号屏蔽功能的卡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信号屏蔽功能的卡包,利用第一信号屏蔽层和第二信号屏蔽层以卡袋的结构包覆移动通信设备,将移动通信设备进行信号隔离,切断移动通信设备与外界的信号连接,实现信号屏蔽;此外,由于隔层部分延伸至正面夹,使得卡包在折合时,隔层的延伸部与正面夹协作,实现卡袋在折合过程中的自然封口,提高卡袋的密闭性,增强卡袋的信号屏蔽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信号屏蔽功能的卡包,包括卡包本体,所述卡包本体包括可开合的正面夹和背面夹,所述背面夹顶部设置有隔层,所述隔层部分延伸至正面夹,且隔层与卡包本体构成卡袋,所述卡袋的开口位于正面夹的区域内,所述隔层、卡包本体内分别内嵌设置有信号屏蔽层。

进一步地,所述隔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真皮层、第一支撑层、第一信号屏蔽层和织布层。

进一步地,所述卡包本体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二真皮层、第二信号屏蔽层、第二支撑层、缓冲层和第三真皮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真皮层的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凸点或多根条形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隔层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放卡的第一卡位。

进一步地,所述正面夹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放卡的第二卡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位与卡袋的开口相邻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屏蔽层屏蔽的频率范围为100k-3ghz。优选地,所述信号屏蔽层具体为信号屏蔽材料sq3000-s。

进一步地,所述卡袋开口的长度为10~25cm。

进一步地,所述卡包本体在折合时,正面夹和背面夹之间的折线为折合线,所述隔层以折合线为界,隔层靠近正面夹的一侧为延伸部,隔层远离正面夹的一侧为屏蔽部,延伸部盖过正面夹的宽度大于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层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支撑延伸板、固定转轴、支撑主板,所述固定转轴设置在折合线处,所述支撑延伸板设置在正面夹上方,所述支撑主板设置在背面夹上方,且所述支撑延伸板、支撑主板分别与固定转轴触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信号屏蔽层的中部向底部凹陷,所述第一信号屏蔽层的凹陷处与固定转轴对应设置,所述固定转轴的底部部分设置在第一信号屏蔽层的凹陷处,固定转轴的顶部的截面为半椭圆结构。

进一步地,在第一信号屏蔽层的凹陷处,所述固定转轴与第一信号屏蔽层粘接。

进一步地,与折合线对应的位置,所述卡包本体的第二支撑层的顶部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底部靠近缓冲层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真皮层的外侧面设置有手型凹槽,所述手型凹槽用于使用者握持卡包。

进一步地,所述手型凹槽包括拇指型凹槽和食指型凹槽,所述拇指型凹槽设置在正面夹一侧,所述食指型凹槽设置在背面夹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手型凹槽包括拇指型凹槽和食指型凹槽,所述拇指型凹槽设置在背面夹一侧,所述食指型凹槽设置在正面夹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手型凹槽还包括中指型凹槽、无名指型凹槽、小指型凹槽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指型凹槽、无名指型凹槽、小指型凹槽分别与食指型凹槽设置在折合线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食指型凹槽内设置有解压凸条,所述解压凸条内设置有滚珠通道,所述滚珠通道内设置有滚珠、响铁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靠近折合线设置,所述滚珠设置在弹性件和响铁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滚珠通道内壁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滚珠连接,所述响铁与滚珠通道内壁连接。优选地,所述弹性件在常态下处于压缩状态,用于推动滚珠紧贴响铁。

上述具有信号屏蔽功能的卡包,所述信号屏蔽层以聚酯纤维为基底,并包括以下原料以重量份计:70重量份的pet涤纶、20重量份的铜、10重量份的银。

其信号屏蔽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信号屏蔽层的基底材料聚酯纤维进行除油处理,并对其实施粗化,使聚酯纤维的表面形成沟槽;

步骤b:对聚酯纤维表面进行含羟基处理,并进行巯基改性处理,用巯基硅烷在聚酯纤维表面进行自组装反应,获得巯基功能化基材;

步骤c:通过带巯基的硅烷偶联剂的中巯基螯合,将银定位吸附到纤维表面,并进行银的自催化作用,使银沉积在纤维表面,完成第一层化学镀银;

步骤d:在第一层银上再电镀一层铜覆盖层;

步骤e:在铜覆盖层上再电镀一层银覆盖层。

进一步的,上述提及的制备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a中,用含氢氧化钠15g/l和非离子洗涤剂7g/l的混合液在70℃的温度下,洗涤聚酯纤维20min,实现除油;

在步骤b中,对经过步骤a处理后的聚酯纤维基底材料,用200g/l氢氧化钠溶液在60℃下处理30min,使聚酯纤维表面含羟基;取出聚酯纤维,浸入以乙酸乙酯为溶剂,以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溶质配制的溶液中,在室温下反应10min,然后取出用无水乙醇洗涤,再在90℃下干燥15min,得到改性后的聚酯纤维;

在步骤c中,将agno3溶解于水中,并加入氨水和氢氧化钠,得到溶液a;将葡萄糖与酒石酸溶于水中,煮沸10min,冷却后加入乙醇和水,制得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以1:1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改性后的聚酯纤维放入混合液中进行化学反应,完成化学镀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信号屏蔽功能的卡包,利用第一信号屏蔽层和第二信号屏蔽层以卡袋的结构包覆移动通信设备,将移动通信设备进行信号隔离,切断移动通信设备与外界的信号连接,实现信号屏蔽;此外,由于隔层部分延伸至正面夹,使得卡包在折合时,隔层的延伸部与正面夹协作,实现卡袋在折合过程中的自然封口,提高卡袋的密闭性,增强卡袋的信号屏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具有信号屏蔽功能卡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具有信号屏蔽功能卡包打开状态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手型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解压凸条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具有信号屏蔽功能卡包关合状态的剖视图;

图中,1-卡包本体,2-正面夹,3-背面夹,4-隔层,5-第一真皮层,6-第一支撑层,7-第一信号屏蔽层,8-织布层,9-第二真皮层,10-第二信号屏蔽层,11-第二支撑层,12-缓冲层,13-第三真皮层,14-第二卡位,15-第一卡位,16-折合线,17-支撑延伸板,18-固定转轴,19-支撑主板,20-“u”型槽,21-拇指型凹槽,22-食指型凹槽,23-中指型凹槽,24-无名指型凹槽,25-小指型凹槽,26-解压凸条,27-滚珠通道,28-响铁,29-滚珠,30-弹性件,31-移动通信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6所示,一种具有信号屏蔽功能的卡包,包括卡包本体1,所述卡包本体1包括可开合的正面夹2和背面夹3,所述背面夹3顶部设置有隔层4,所述隔层4部分延伸至正面夹,且隔层4与卡包本体1构成卡袋,所述卡袋的开口位于正面夹2的区域内,所述隔层4、卡包本体1内分别内嵌设置有信号屏蔽层。

如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隔层4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真皮层5、第一支撑层6、第一信号屏蔽层7和织布层8。

如图2所示,所述卡包本体1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第二真皮层9、第二信号屏蔽层10、第二支撑层11、缓冲层12和第三真皮层13。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屏蔽移动通信设备的信号时,将移动通信设备31装入卡袋内,具体是装入隔层4与卡包本体1之间的空腔后,移动通信设备装31入卡袋内后,其直接位于织布层8和第二真皮层9之间。装入移动通信设备31后,然后将正面夹2和背面夹3折合,由于隔层4和卡包本体1内分别内嵌设置有信号屏蔽层,利用第一信号屏蔽层7和第二信号屏蔽层10以卡袋的结构包覆移动通信设备,将移动通信设备31进行信号隔离,切断移动通信设备31与外界的信号连接,实现信号屏蔽;此外,由于隔层4的一部分延伸至正面夹2,使得卡包在折合时,隔层4的延伸部与正面夹2协作,实现卡袋在折合过程中的自然封口,提高卡袋的密闭性,增强卡袋的信号屏蔽效果。

具体地,所述第三真皮层13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凸点或多根条形凸起。通过在第三真皮层13的外表面设置多个凸点或多根条形凸起,利用凸点和条形凸起增大第三真皮层13的摩擦系数,使得使用者在拿持卡包时,不易滑落,提升卡包的使用便捷性。

如图1所示,所述隔层4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放卡的第一卡位15。

具体地,所述正面夹2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放卡的第二卡位14。通过在隔层4顶部设置第一卡位15,在正面夹2顶部设置第二卡位14,利用第一卡位15和第二卡位14存放卡片,提高卡包的空间利用率。

具体地,所述第二卡位14与卡袋的开口相邻设置。

具体地,所述信号屏蔽层屏蔽的频率范围为100k-3ghz。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信号屏蔽层具体为信号屏蔽材料sq3000-s。

所述信号屏蔽层包括以下原料以重量份计:70重量份的pet涤纶,20重量份的铜,10重量份的银。优选地,所述信号屏蔽层是以聚酯纤维为基底,首先经除油处理后,再对其实施粗化,使聚酯纤维的表面形成沟槽,增强吸附力,同时使聚酯纤维表面富含羟基,然后进行巯基改性工艺,使用巯基硅烷在聚酯纤维表面进行自组装反应获得巯基功能化的基材,由于巯基和银之间有很强的配位作用,通过带巯基的硅烷偶联剂的中巯基螯合作用将银定位吸附到纤维表面,同时采用银的自催化作用,使银沉积在纤维表面,完成第一层化学镀银;为了提高导电性及屏蔽效果,在第一层银上通过常规电镀工艺再镀上一层高导电性的铜层,由于铜容易氧化,因此在铜层上再电镀上防氧化加防腐蚀的银金属,铜和银结合提供了极佳的导电性和良好的电磁屏蔽效果,屏蔽范围在100k-3ghz。

具体地,用含氢氧化钠15g/l和非离子洗涤剂7g/l的混合液在70摄氏度下洗涤聚酯纤维20min,实现除油;然后对其进行粗化,用200g/l氢氧化钠溶液在60℃下处理30min,使聚酯纤维表面富含羟基;取出聚酯纤维,浸入以乙酸乙酯为溶剂,以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溶质配制的溶液中,在室温下反应10min,然后取出用无水乙醇充分洗涤,再在90℃下干燥15min,得到改性后的聚酯纤维;将agno3溶解于水中,并加入氨水和氢氧化钠,得到溶液a,将葡萄糖与酒石酸溶于水中,煮沸10min,冷却后加入乙醇和水,制得溶液b,将溶液a和溶液b以1:1质量比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改性后的聚酯纤维放入混合液中进行化学反应,完成化学镀银。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卡袋开口的长度为10~25cm。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常用的移动通信设备为手机,现有手机的尺寸长度在25cm以内,为实现卡包对手机的信号屏蔽,将卡袋开口的长度设置为10~25cm,使得卡袋能够有效转入现有的所有手机型号,实现卡袋对手机的信号屏蔽功能。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卡包本体1在折合时,正面夹2和背面夹3之间的折线为折合线16,所述隔层4以折合线16为界,通常情况下,其折合线16位于卡包本体1的中间位,以便折合后,正面夹2和背面夹3能够完合重合。隔层4位于正面夹2的一侧为延伸部,延伸部盖过正面夹2的宽度至少需大于5mm,优选的尺寸是延伸部超过折合线16的宽度为5至35mm。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层6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支撑延伸板17、固定转轴18、支撑主板19,所述固定转轴18设置在折合线16处,所述支撑延伸板17设置在正面夹2上方,所述支撑主板19设置在背面夹3上方,且所述支撑延伸板17、支撑主板19分别与固定转轴18触接。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信号屏蔽层7的中部向底部凹陷,所述第一信号屏蔽层7的凹陷处与固定转轴18对应设置,所述固定转轴18的底部部分设置在第一信号屏蔽层7的凹陷处,固定转轴18的顶部的截面为半椭圆结构。为提高卡袋的信号屏蔽效果,将隔层4的的第一支撑层6设置为包括支撑延伸板17、固定转轴18、支撑主板19的结构,利用固定转轴18的底部与第一信号屏蔽层7粘接,并将支撑延伸板17、支撑主板19分别与固定转轴18触接,使得卡包在折合时,支撑延伸板17、支撑主板19分别绕固定转轴18转动,由于固定转轴18的顶部的截面为半椭圆结构,且水平方向为短轴,使得卡包从打开到折合的过程中,支撑延伸板17、支撑主板19分别与固定转轴18中轴线的距离逐渐增大,促使支撑延伸板17、支撑主板19分别向固定转轴18施加推力,将固定转轴18向卡包本体1推动,使得隔层4在折合线上与卡包本体1更加贴合,减小隔层4内第一信号屏蔽层7与卡包本体1内第二信号屏蔽层10的间距,从而提高卡袋的信号屏蔽效果。

如图3所示,在第一信号屏蔽层7的凹陷处,所述固定转轴18与第一信号屏蔽层7粘接。

具体地,与折合线16对应的位置,所述卡包本体1的第二支撑层11的顶部设置有“u”型槽20,所述“u”型槽20的底部靠近缓冲层12设置。在使用时,使用者将卡包从打开到折合的过程中,支撑延伸板17、支撑主板19分别与固定转轴18中轴线的距离逐渐增大,促使支撑延伸板17、支撑主板19分别向固定转轴18施加推力,将固定转轴18推向“u”型槽20,将隔层4部分卡入卡包本体1的“u”型槽20内,从而减小隔层4内第一信号屏蔽层7与卡包本体1内第二信号屏蔽层10的间距,提高卡袋的信号屏蔽效果。

具体地,所述第三真皮层13的外侧面设置有手型凹槽,所述手型凹槽用于使用者握持卡包。通过设置手型凹槽,便于使用者拿持卡包,提高卡包的使用便捷性。

具体地,所述手型凹槽包括拇指型凹槽21和食指型凹槽22,所述拇指型凹槽21设置在正面夹2一侧,所述食指型凹槽22设置在背面夹3一侧。

具体地,所述手型凹槽包括拇指型凹槽21和食指型凹槽22,所述拇指型凹21槽设置在背面夹3一侧,所述食指型凹槽22设置在正面夹2一侧。

具体地,所述手型凹槽还包括中指型凹槽23、无名指型凹槽、24小指型凹槽25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所述指型凹槽23、无名指型凹槽24、小指型凹槽25分别与食指型凹槽22设置在折合线16的同一侧。

如图4、图5所示,所述食指型凹槽22内设置有解压凸条26,所述解压凸条26内设置有滚珠通道27,所述滚珠通道27内设置有滚珠29、响铁28和弹性件30,所述弹性件30靠近折合线16设置,所述滚珠29设置在弹性件30和响铁28之间,所述弹性件30的一端与滚珠通道27内壁连接,弹性件30的另一端与滚珠29连接,所述响铁28与滚珠通道27内壁连接。优选地,所述弹性件30在常态下处于压缩状态,用于推动滚珠29紧贴响铁28。

使用时,使用者在需要屏蔽移动通信设备31的信号时,将移动通信设备31装入卡袋内,然后将正面夹2和背面夹3折合,由于隔层4、卡包本体1内分别内嵌设置有信号屏蔽层,利用第一信号屏蔽层7和第二信号屏蔽层10以卡袋的结构包覆移动通信设备31,将移动通信设备31进行信号隔离,切断移动通信设备31与外界的信号连接,实现信号屏蔽;此外,由于隔层4部分延伸至正面夹2,使得卡包在折合时,隔层4的延伸部与正面夹2协作,实现卡袋在折合过程中的自然封口,提高卡袋的密闭性,增强卡袋的信号屏蔽效果;此外,为提高卡袋的信号屏蔽效果,将隔层4的第一支撑层6设置为包括支撑延伸板17、固定转轴18、支撑主板19的结构,利用固定转轴18的底部与第一信号屏蔽层7粘接,并将支撑延伸板17、支撑主板19分别与固定转轴18触接,使得卡包在折合时,支撑延伸板17、支撑主板19分别绕固定转轴18转动,由于固定转轴18的顶部的截面为半椭圆结构,且水平方向为短轴,使得卡包从打开到折合的过程中,支撑延伸板17、支撑主板19分别与固定转轴18中轴线的距离逐渐增大,促使支撑延伸板17、支撑主板19分别向固定转轴18施加推力,将固定转轴18向卡包本体1推动,使得隔层4在折合线上与卡包本体1更加贴合,减小隔层4内第一信号屏蔽层7与卡包本体1内第二信号屏蔽层10的间距,从而提高卡袋的信号屏蔽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