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绳裤头带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4162发布日期:2018-11-07 20:15阅读:1642来源:国知局
穿绳裤头带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本创作涉及一种穿绳裤头带结构改良,尤指其具结合层之双层弹性带体,可于织结同时可同步自动穿设抽绳带完成自动穿伸定位之三合一穿绳裤头带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一般于传统松紧裤头2上作以束紧挷结用可适当调节裤子腰围松紧度之抽绳1,其最常见结合方式大多是于裤头2之前端两侧处相对预留设有一穿孔201与裤围环设有穿道202相通,使抽绳1由裤头一侧穿孔201穿绕入裤围穿道202再由裤头另一侧穿孔201穿伸出,使抽绳1两束结段101适当垂落于裤头2,以便使用者能利用抽绳1之束结段101束挷调整松紧带裤头2之松紧度,松紧裤之车缝作业上,须先予车结松紧带3后,再予二次加工抽绳1穿绕于裤围穿道202由裤头穿孔201突伸出束结段101,故对生产者而言,于生产时需多任务序、多任务时而增加成本,较无法提升产业之竞争力,再者,习式之抽绳1易于使用穿着活动中或洗衣后,造成抽绳1由裤头穿孔201脱出或滑入裤围穿道202内,导致使用者须自行重新将抽绳1由裤头穿孔201穿入绕穿裤围穿道202或由裤围穿道202内拉出,使用上不具理想,实有改良之必要。

有鉴于上述习知之缺失所在,本创作人乃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及设计,并秉持锲而不舍之创作精神,经多方探讨及试作与充分完善之构思及改良下,乃推出本创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绳裤头带结构改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穿绳裤头带结构改良,其系由一第一弹性带体与一第二弹性带体及一弹性抽绳带一体织结穿设结合成一双层弹性带体,该第一弹性带体设有连接面,于该连接面中心处间隔设有一或一以上之上穿孔道,并于其表层面对应该上穿孔道外端侧开设束结孔,该第二弹性带体设有连接面,于对应该第一弹性带体上穿孔道处设有下穿孔道相对令使该第一、二弹性带体该连接面设一经纱缝结段连结形成一双层结合层,同时使该上、下穿孔道相结合成一穿孔信道,令该弹性抽绳带可穿设于两连接面间之穿孔通道,并对应该第一弹性带体表层面之该束结孔处可同时勾引露伸出一适段弹性抽绳带裸段,使该第一弹性带体与该第二弹性带体一体织结成两外侧具双层结合层之双层弹性带体同时,可同步穿设弹性抽绳带完成自动穿伸定位三合一之穿绳裤头带一体车结穿设成型。

其利用一双层弹性带体之第一弹性带体、第二弹性带体与一弹性抽绳带一体织结穿设结合一体成型,使第一弹性带体与第二弹性带体之两连接面间以经纱上下车结一缝结段连结形成一双层结合层,连接面中心处对应之上、下穿孔道相结合形成一隐藏之穿孔信道供容伸弹性抽绳带,并于第一弹性带体表层面间隔开设有若干对应第一、二弹性带体之上、下穿孔道端之束结孔,令束结孔与穿孔信道相通,使弹性抽绳带可于第一、二弹性带体连接面织结同时,可于预定之表层面束结孔处勾拉露伸出一适段弹性抽绳带裸段,形成供穿绳裤头带使用之抽绳,达到一具双层结合层之双层弹性带体及弹性抽绳带可同步车结穿伸完成,俾使于进行弹性带面于裤头腰围车缝作业上可藉由三合一之穿绳裤头带一次到位车缝成型,无须二次加工,使车缝作业更为确实且迅速,达到生产更为省时省工之生产效率。

一种穿绳裤头带结构改良,其系由一双层弹性带体与一弹性抽绳段组成,其系于带体两外侧边系可同步一体织结成一单层结合层,于两结合层中间同步织设呈一管状穿孔通道,使对应管状穿孔通道上方之管状上层系设为第一弹性带体,对应管状穿孔通道下方之管状下层设为第二弹性带体,于第一弹性带体表层面开设有与管状穿孔通道相通之束结孔,使弹性抽绳带可于第一、二弹性带体结合层织结同时,可于预定之表层面束结孔处勾拉露伸出一适段弹性抽绳带裸段,达一具单层结合层之双层弹性带体及与弹性抽绳带同步车结穿伸完成三合一之穿绳裤头带。

一种穿绳裤头带结构改良,其利用一双层弹性带体之第一弹性带体及第二弹性带体与一弹性抽绳带一体织结穿设结合一体成型,使第一弹性带体与第二弹性带体之两连接面以经纱上下车结一缝结段连结,使两外侧形成一双层结合层,于双层结合层一外缘端侧可同时织设一呈「Y」型开口之叉片体,使可供车结使用之一夹合包覆段,令上层叉片体为第一弹性带体,下层叉片体为第二弹性带体,于连接面中心处对应之上、下穿孔道相结合形成一隐藏之穿孔信道供容伸弹性抽绳带,并于第一弹性带体表层面间隔开设有若干对应第一、二弹性带体之上、下穿孔道端之束结孔,令束结孔与穿孔信道相通,使弹性抽绳带可于第一、二弹性带体连接面织结同时,可于预定之表层面束结孔处勾拉露伸出一适段弹性抽绳带裸段,形成供穿绳裤头带使用之抽绳,达到一具双层结合层包覆段之双层弹性带体及弹性抽绳带可同步车结穿伸完成之三合一之穿绳裤头带。

本创作之另一目的,乃在提供一种穿绳裤头带结构改良,其利用于一双层弹性带体两外侧边系同步一体织设一单层结合层,并于两结合层中间同步织设呈一管状穿孔信道,可供弹性抽绳带穿设容伸,使对应管状穿孔通道上方之管状上层系设为第一弹性带体,对应管状穿孔通道下方之管状下层系设为第二弹性带体,于第一弹性带体表层面开设有与穿孔信道相通之束结孔,使弹性抽绳带可于第一、二弹性带体结合层织结同时,可于预定之表层面束结孔处勾拉露伸出一适段弹性抽绳带裸段,形成供穿绳裤头带使用之抽绳,达到一具单层结合层之双层弹性带体及与弹性抽绳带同步车结穿伸完成三合一之穿绳裤头带。

本创作之又一目的,乃在提供一种穿绳裤头带结构改良,其利用于一双层弹性带体两外侧边系同步一体织设一单层结合层,于其单层结合层一外缘端侧可同时织设呈「Y」型开口之叉片体,使可形成供车结使用之一夹合包覆段,令上层叉片体为第一弹性带体,下层叉片体为第二弹性带体,并于两单层结合层中间同步织设呈一管状穿孔信道,可供弹性抽绳带穿设容伸使对应管状穿孔通道上方之管状上层系设为第一弹性带体,对应管状穿孔通道下方之管状下层系设为第二弹性带体,于第一弹性带体表层面开设有与穿孔信道相通之束结孔,使弹性抽绳带可于第一、二弹性带体结合层织结同时,可于预定之表层面束结孔处勾拉露伸出一适段弹性抽绳带裸段,形成供穿绳裤头带使用之抽绳,达到一具单层结合层包覆段之双层弹性带体及与弹性抽绳带同步车结穿伸完成三合一之穿绳裤头带。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松紧裤头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局部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截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图三。

【符号说明】

习式:

1...............抽绳 101..........束结段

2...............裤头 201..........穿孔

202...........穿道 3............松紧带

本实用新型:

10、10’、10”、10”’..........穿绳裤头带

11、11’、11”、.11”’............第一弹性带体

111、111’、111”、111”’.........连接面

112、112’、112”、112”’………上穿孔道

113、113’、113”、113”’………表层面

114、114’、114”、114”’.........束结孔

12、12′、12”、12”’............第一弹性带体

121、121’、121”、121”’.........连接面

122、122’、122”、122”’……下穿孔道

13、13’、13”、13”’………弹性抽绳带

14、14’………双层结合层

14”、14”’………单层结合层

141……缝结段

15、15’………穿孔通道

15”、15”’………管状穿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余下兹配合图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之最佳实施例如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图(请同时参阅图3),其穿绳裤头带10由一具第一弹性带体11及一第二弹性带体12之双层弹性带体与一弹性抽绳带13一体织结穿设相结合而成,其第一弹性带体11下缘面设有连接面111,于第一弹性带体11下缘面之连接面111中心处间隔设有一或一以上适长预定尺寸之上穿孔道112,并于表层面113对应各上穿孔道112外端侧开设有供弹性抽绳带13穿伸拉引出之束结孔114,第二弹性带体12与第一弹性带体11呈上下相对,第二弹性带体12上缘面设有连接面121,于对应第一弹性带体11之上穿孔道112处设有下穿孔道122相对,令其第一、二弹性带体11、12于织结时,其连接面111、121亦同时以一经纱上下车结一缝结段141连接第一、二弹性带体11、12,使形成一具双层之结合层14之双层弹性带体,令第二弹性带体12连接面结合于第一弹性带体11之连接面112下缘,第一弹性带体11连接面111下缘之上穿孔道112恰与第二弹性带体12连接面121之下穿孔道122相对组合形成一可供弹性抽绳带13容伸之穿孔通道15,并与第一弹性带体11之表层面113各束结孔114相通,令弹性抽绳带13恰可穿设于两连接面111、112间之穿孔通道15,并对应于第一弹性带体11表层面113之束结孔114处可勾引露伸一适段之弹性抽绳带裸段,藉此利用第一、二弹性织带11、12一体织结成两外侧具双层结合层14之双层弹性带体同时,可同步穿设弹性抽绳带13完成自动穿伸定位三合一之穿绳裤头带10一体车结穿设成型。

其欲于使用于裤头(或衣、帽等)做松紧度调整时,仅须直接裁设一中间具露伸弹性抽绳带裸段束结孔114之适长腰围或尺寸之宽幅长度之穿绳裤头带10带体后(如图3所示),即可直接进行裤头腰围作弹性松紧带面车缝作业达一次到位车缝成型,同时将露伸之弹性抽绳带裸段端往外拉出一适段后裁开形即可成二束结穿绳段,形成穿绳裤头带10束结使用之抽绳,达到穿绳裤头带10车结松紧带及抽绳可一次安装车结完成,无须统工法另穿伸抽绳及车结束结孔之多任务作业加工,达到生产更为省时省工之量产化及自动化之生产效率者。

上述之双层弹性带体之第一弹性带体11设为上层,第二弹性带体12设为下层,该上层与下层皆可以之为穿绳裤头带10正面或反面使用之,其上层与下层之弹性纤维经纱可再依特定比例控制其组织走向,亦即,将一部分之弹性纤维经纱在一横向纱线之单纬纱位置上纵向运动走向之窄幅平织织带,其中可使上层部分弹性纤维经纱纵向运动走三上一中、五上一中或七上一中与下层部分弹性纤维经纱纵向运动走三下一中、五下一中或七下一之平织结构相配合,或其亦可设为上、下层部分弹性纤维经纱纵向运动同时走二上二中、二中二下,使其上、下层可相变化不同纹路效果产生。

上述之双层弹性带体之第一弹性带体11与第二弹性带体12间以经纱上下车结之缝结段141,其弹性纤维经纱可依特定比例控制其组织走向,亦即,将一部分之弹性纤维经纱在一横向纱线之单纬纱位置上纵向运动走一中一上一中下,或三中一上三中一下搭配该第一弹性带体与该第二弹性带体之纹路设计之组织结构走向。

上述之双层弹性带体之第一弹性带体11设为上层,第二弹性带体12设为下层,该上层与下层皆可以之为穿绳裤头带10正面或反面使用之,其如欲设有缇花字样或图案时,其上层与下层之弹性纤维经纱可再依特定比例控制其组织走向,亦即,将一部分之弹性纤维经纱在一横向纱线之单纬纱位置上纵向运动走向之平织结构,一部分之弹性纤维经纱利用计算机缇花在一预定纬线数之多纬纱位置上纵向运动走全上结构,以弹性纤维经纱交织于预定纬线数之多纬纱上,使其经、纬线交织组织背面呈凸起单元,使此部位倍数变大,从而使弹性纤维经纱与纬纱以单经多纬或单经单纬组织结构之浮长变化上可依据要呈现的缇花样式依计算机控制弹性纤维经纱以特定比例控制分配走全上结构,令弹性纤维组织形成一部分平纹织面及一部分织面下浮长呈凸起型态之立体织面,其组织结构可设为三上一中、五上一中、二上二中、一上三中或可设为三下一中、五下一中、二下二中、一中三下即可形成不同之计算机缇花字样或图案效果产生者。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图一,其双层弹性带体之第一、二弹性带体11'、12'连接面111'、121'一体织结两外侧形成之双层结合层14',其可于双层结合层14'一外缘端侧可步织设一呈「Y」型开口之叉片体,使可供车结使用之一夹合包覆段,俾达可供与裤头或衣帽快速包覆缝结,令缝结面更为美观。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图二,其穿绳裤头带10〞设由一具第一弹性带体11〞及第二弹性带体12〞之双层弹性带体与一弹性抽绳段组成,于双层弹性带体带体两外侧边可同步一体织结成一单层结合层14〞,于两外侧之单层结合层14〞中间可同步织设呈一管状穿孔通道15〞,使对应管状穿孔通道15〞上方之管状上层设为第一弹性带体11〞,对应管状穿孔通道15〞下方之管状下层设为第二弹性带体12〞,而管状穿孔通道15〞对应第一弹性带体11〞之连接面中心下缘面为上穿孔道112〞与第二弹性带体12〞之连接面上缘面为下穿孔道122〞相对连接而成,可供弹性抽绳带13〞穿设容伸,于第一弹性带体11〞表层面113〞对应第一、二弹性带体11〞、12〞之上、下穿孔道112〞、122〞外端处相对开设有开设有供弹性抽绳带13〞穿伸拉引出之束结孔114〞,并与第一弹性带体11〞之表层面113〞各束结孔141〞相通,令弹性抽绳带13〞恰可穿设于两连接面111〞、112〞间之管状穿孔通道15〞,并对应于第一弹性带体11〞表层面113〞之束结孔114〞处可勾引露伸一适段之抽绳裸段,使其可同时一体织结一具单层结合层之双层弹性带体与弹性抽绳带13〞结合一体之三合一之穿绳裤头带10〞。

如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图三,其穿绳裤头带10”’设由一具第一弹性带体11”’及第二弹性带体12”’之双层弹性带体与一弹性抽绳段组成,于双层弹性带体两外侧边可同步一体织结成一单层结合层14”’,于其单层结合层14”’之一外侧端可同步织结设呈「Y」型开口之叉片体,使其「Y」型开口叉片体,使可供车结使用之一夹合包覆段,可夹合结合于裤头端或衣帽车结使用时可快速包覆缝结,令缝结面更为美观,同时于两外侧之单层结合层14”’中间同步织设呈一管状穿孔通道15”’,使对应管状穿孔通道15”’上方之管状上层设为第一弹性带体11”’,对应管状穿孔通道15”’下方之管状下层设为第二弹性带体12”’,而管状穿孔通道15”’对应第一弹性带体11”’之连接面中心下缘面为上穿孔道112”’与第二弹性带体12”’之连接面上缘面为下穿孔道122”’相对连接而成,可供弹性抽绳带13”’穿设容伸,于第一弹性带体11”’表层面113”’对应第一、二弹性带体11”’、12”’之上、下穿孔道112”’、122”’外端处相对开设有开设有供弹性抽绳带13”’穿伸拉引出之束结孔114”’,并与第一弹性带体11”’之表层面113”’各束结孔141”’相通,令弹性抽绳带13”’恰可穿设于两连接面111”’、112”’间之管状穿孔通道15”’,并对应于第一弹性带体11”’表层面113”’之束结孔114”’处可勾引露伸一适段之抽绳裸段,使其可同时一体织结一具单层结合层14”’之双层弹性带体与弹性抽绳带13”’结合一体之三合一之穿绳裤头带10”’。

上述之穿绳裤头带10”、10”’之单层结合层14”、14”’,其弹性纤维经纱可依特定比例控制其组织走向,亦即,将一部分之弹性纤维经纱在一横向纱线之单纬纱位置上纵向运动走三上一下、四上一下、五上一下、七上一下之组合或一上三下、一上四下、一上五下、一上七下或二上二上之组织结构,而如欲加设有缇花字样或图案时,其管状上层与管状下层之弹性纤维经纱可再依特定比例控制其组织走向,亦即,将一部分之弹性纤维经纱在一横向纱线之单纬纱位置上纵向运动走向之平织结构,一部分之弹性纤维经纱利用计算机缇花在一预定纬线数之多纬纱位置上纵向运动走全上结构,以弹性纤维经纱交织于预定纬线数之多纬纱上,使其经、纬线交织组织背面呈凸起单元,使此部位倍数变大,从而使弹性纤维经纱与纬纱以单经多纬或单经单纬组织结构之浮长变化上可依据要呈现的缇花样式依计算机控制弹性纤维经纱以特定比例控制分配走全上结构,令弹性纤维组织形成一部分平纹织面及一部分织面下浮长呈凸起型态之立体织面,其组织结构可设为三上一下、四上一下、五上一下、七上一下或可设为三下一上、四下一上、五下一上、七下一上,即可形成不同之计算机缇花字样或图案效果产生者。

上述之穿绳裤头带10”、10”’之对应穿孔通道15”、15”’上方之第一弹性带体11”、11”’设为管状上层,对应穿孔通道15”、15”’下方之第二弹性带体12”、12”’设为管状下层,该管状上层与管状下层皆可以之为穿绳裤头带10”、10”’正面或反面使用之,其管状上层与管状下层之弹性纤维经纱可再依特定比例控制其组织走向,亦即,将一部分之弹性纤维经纱在一横向纱线之单纬纱位置上纵向运动走向之窄幅平织织带,其中可使管状上层部分弹性纤维经纱纵向运动走三上一中、五上一中、七上一中、或二上二中与管状下层部分弹性纤维经纱纵向运动走三下一中、五下一中、七下一中或二中二下之平织结构相配合,俾使其管状上、下层可相变化不同纹路效果产生,而如欲加设有缇花字样或图案时,其管状上层与管状下层之弹性纤维经纱可再依特定比例控制其组织走向,亦即,将一部分之弹性纤维经纱在一横向纱线之单纬纱位置上纵向运动走向之平织结构,一部分之弹性纤维经纱利用计算机缇花在一预定纬线数之多纬纱位置上纵向运动走全上结构,以弹性纤维经纱交织于预定纬线数之多纬纱上,使其经、纬线交织组织背面呈凸起单元,使此部位倍数变大,从而使弹性纤维经纱与纬纱以单经多纬或单经单纬组织结构之浮长变化上可依据要呈现的缇花样式依计算机控制弹性纤维经纱以特定比例控制分配走全上结构,令弹性纤维组织形成一部分平纹织面及一部分织面下浮长呈凸起型态之立体织面,其组织结构可设为三上一中、五上一中、七上一中、二上二中、一上三中或可设为三下一中、五下一中、二下二中、七下一中、二中二下、一中三下,即可形成不同之计算机缇花字样或图案效果产生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