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片式孔带刺绣便携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4541发布日期:2018-11-07 20:18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片式孔带刺绣便携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便携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片式孔带刺绣便携袋。



背景技术:

生活进出需要有袋子、背包,方便对物品的携带,不易丢失。现有的便携袋种类也繁多,功能性其本是一致的,特色难免千篇一律,都是手工车缝而成,主体面料相对单一,有刺绣花边的也采取裁片机刺绣后人工再次车缝组合,袋子功能就是装物品方便携带,或者有些以套色印刷印上图案,这类环保不提倡,市场还有一种环保袋,但这些用的材质是低劣的无纺布或塑料质还有纸质的,都属一次性产品,人爱美皆有之,现在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消费观念变化较快,这些传统便携袋难以满足现在年轻人,不利于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片式孔带刺绣便携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拆装,具有个性现代与复古的刺绣花边,样式新颖,安全稳定,适用范围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片式孔带刺绣便携袋,包括两组挡板,两组所述挡板之间铰接有可以折叠的底板,且挡板的外表面无缝连接有刺绣花边层,所述挡板的外端两侧分别设有两组刺绣限位孔,且刺绣限位孔内穿插有手提丝带,所述挡板的两侧均设有刺绣连接孔,且两组挡板侧面的刺绣连接孔内交错穿插有合缝穿丝带。

优选的,所述挡板和底板均为纺织布棉麻、绦纶或者尼龙材质制成的基体。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两侧位于刺绣限位孔的均设有折叠线,且刺绣限位孔的内刺绣有包边线圈。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两侧也设有刺绣连接孔,且刺绣连接孔内也系有合缝穿丝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一片式孔带刺绣便携袋,两组所述挡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刺绣连接孔和通过连接带固定的刺绣结扣,且两组挡板侧面的刺绣连接孔与刺绣结扣相互扣合。

优选的,所述刺绣限位孔内扣合有端部带有刺绣结扣的花边提带,且底板的两侧也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刺绣连接孔和刺绣结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合缝穿丝带和手提丝带可以便于对该拆装,提高该便携袋的个性现代化,而绣花边层可以提高该便携袋的复古化;

2、通过刺绣结扣与刺绣连接孔配合可以便于该便携袋的组装,方便操作,提高新颖性和美观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展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展开图。

图中:1挡板、2底板、3刺绣花边层、4刺绣限位孔、5刺绣连接孔、6 合缝穿丝带、7手提丝带、8刺绣结扣、9花边提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一片式孔带刺绣便携袋,包括两组挡板1,两组所述挡板1之间铰接有可以折叠的底板2,且挡板1的外表面无缝连接有刺绣花边层3,所述挡板1的外端两侧分别设有两组刺绣限位孔4,且刺绣限位孔4内穿插有手提丝带7,所述挡板1的两侧均设有刺绣连接孔5,且两组挡板1侧面的刺绣连接孔5内交错穿插有合缝穿丝带6。

具体的,所述挡板1和底板2均为纺织布棉麻、绦纶或者尼龙材质制成的基体。

具体的,所述挡板1的两侧位于刺绣限位孔4的均设有折叠线,且刺绣限位孔4的内刺绣有包边线圈。

具体的,所述底板2的两侧也设有刺绣连接孔5,且刺绣连接孔5内也系有合缝穿丝带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4-5所示的一种一片式孔带刺绣便携袋,两组所述挡板1的两侧分别设有刺绣连接孔5和通过连接带固定的刺绣结扣8,且两组挡板1侧面的刺绣连接孔5与刺绣结扣8相互扣合。

具体的,所述刺绣限位孔4内扣合有端部带有刺绣结扣8的花边提带9,且底板2的两侧也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刺绣连接孔5和刺绣结扣8。

工作原理:使用时,一种形式为人工组合以穿鞋带的形式把合缝穿丝带6 穿插在两组挡板1侧面的刺绣连接孔5内,同时底板2上的刺绣连接孔5内也系上合缝穿丝带6,然后把手提丝带7插穿系在刺绣限位孔4内就可使用,另一种方式与衣服上纽扣一样把刺绣结扣8扣在刺绣连接孔5内,同时把花边提带9上的刺绣结扣8扣在刺绣限位孔4内即可使用,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拆装,使用便捷、省工、省时,实用性强,美观度高,实现了工艺和实用的美学哲学,更可贵的是给消费者有体验动手的机会,具有个性现代与复古的刺绣花边,样式新颖,安全稳定,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